首页 > 军事历史 >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209节

  这老六当真有统兵之能,竟带出一支天下一等一的队伍来!

  庆帝恍惚之间,却见为首一将已经走近而来。

  一拉马缰,翻身下马,动作浑然天成,自有一股稳重且潇洒之气。

  贺从龙向前走了几步,先把身后的红色披风一撩,拱手躬身行礼:

  “末将贺从龙,参见陛下!”

  唰——

  身后骑兵齐刷刷地翻身下马,和一众步卒同时拱手行礼。

  喊声震天,直冲云霄:“参见陛下!”

  庆帝脸上不由自觉地露出笑容,轻轻抬手:“免礼,起身。”

  贺从龙高呼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奉军队列再次传出整齐的呼声:“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说罢,众将士这才起身收手。

  唰——

  又是一道整齐的声音,连手臂摩擦身体发出声响,都是统一且顺滑的。

  这一套流程下来,周围的百姓、禁军、官员,连带着庆帝本人都集体失了声。

  这群士卒......当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不成?

第249章 沙子?你是拿买主当傻子!

  古人哪见过这种场面啊。

  他们没生在后世,没见过种花家阅兵的风采。

  也没看过清宫戏,没听过‘万岁万岁万万岁’这等朝拜之词。

  只觉得眼前的场面煞是好看,又提气,又让人舒服。

  妇人觉得月事都不痛了,老人觉得血栓都通了......就连城墙根上的狗,都热血沸腾地后踹一脚,将墙砖踢了几块沫子下来。

  片刻过后,百姓们回过神来,爆发出一阵激动的叫喊声:

  “彩!!!”

  庆帝也是站起身,上前一步扶住贺从龙的手臂,笑道:

  “朕往日只听闻奉军战无不胜,今日一观军容,方知奉军为何战无不胜。”

  “贺从龙是吧?这些兵你带的好啊,真乃雄壮之师!”

  贺从龙连忙道:“末将不敢居功,皆赖陛下圣明,奉王治军有方,末将不过是奉命行事,恪尽职守罢了。”

  庆帝闻言,龙颜大悦,抚掌笑道:“哈哈,贺将军谦逊!奉王贤明,朕深知其能,但若无良将统帅,军心何以凝聚?将军不必过谦,朕今日便要嘉奖尔等忠勇。”

  贺从龙连忙下拜谢恩,却被庆帝一把扶住:“好了,不必和朕多礼。”

  庆帝又命随行侍从传令,赏赐奉军将士酒食,并安排住处。

  贺从龙早就下了命令,奉军将士们自是领命谢恩,没搞在燕王面前那套。

  不听燕王号令,那是奉军军纪严明。

  可若是不听庆帝号令,怕是第二天自己这群人就被埋在京郊乱坟岗了。

  庆帝又对贺从龙笑道:“贺将军,今日朕设宴于宫中,以示嘉奖,将军与朕入宫同享盛宴。”

  “我那皇儿一去就是大半年,朕甚是想念,贺将军可要多和朕说说奉地之事。”

  贺从龙再拜,面露感激涕零之色:“末将遵旨,多谢陛下隆恩!”

  于是,贺从龙随皇帝车驾入宫,赐宴于金銮殿上,朝中也有百官作陪。

  宴是好宴,但却不奢华。

  皇帝明显心情不错,让贺从龙坐在圣位之下。

  贺从龙拒绝几次,庆帝一再不允,只得如坐针毡地坐下了。

  席间,君臣共饮,气氛融洽。

  庆帝对奉军的忠诚与勇武赞不绝口,贺从龙则谦恭有礼,尽显大将风范。

  不过关于李彻的事情,庆帝却是一句没问。

  带到宴席结束,庆帝让百官散去,招贺从龙去养心殿相谈。

  贺从龙明白,真正的考验要来了。

  到了养心殿,庆帝不再如宴席上那般端着架子,径直坐到桌案后。

  贺从龙则恭敬地站在一旁,目光一瞥,顿时愣了下神。

  却见庆帝身后放着一个鸟架,里面竟是装着一只羽毛鲜艳的鸟儿。

  只是这鸟儿怎么看怎么熟悉,好像是关外林中那种名为‘飞龙’的野鸡呢?

  看到贺从龙还站着,庆帝笑道:“自己找地方坐,黄瑾,上茶!”

  贺从龙连忙收回视线,谢恩过后,小心翼翼地坐庆帝下方的。

  一杯醒酒茶摆在二人面前,庆帝拿起喝了一口,微微点头。

  “此茶不错,贺将军也尝尝,朕看你可否能尝出些门道来?”

  贺从龙抿了一口,一股熟悉的微苦气息传来。

  “这茶......可是加了辽参?”

  “正是,老六这孩子孝顺,给朕送来的辽参的确不错。”庆帝回道。

  贺从龙知道皇帝这是在找话题,连忙沿着庆帝话说下去:“殿下仁孝,此次末将入关来,殿下特意让末将给陛下您捎来一些东西。”

  庆帝顿时笑道:“朕看你做事稳重,怎么也学会哄骗朕了?”

  “朕可是知道,你们商队只在北方卖货,要是朕没下旨意,根本不会到南边来,那老六如何会让你捎带东西给朕。”

  “陛下明鉴,末将不敢欺骗陛下。”贺从龙连忙解释道,“给您的贡礼是早早准备好的,待到商队回程之时,自会派人送上。”

  “只是没想到陛下招臣而来,倒是省了这许多功夫。”

  “哦?”庆帝轻轻放下茶杯,“老六让你捎带什么了,朕倒是想看看。”

  “像是白酒、山货、皮毛、辽参等物,之前殿下就已经奉过,末将也不多叙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奉国工厂搞出来的新玩意儿,像是玻璃器皿,给陛下挑了最好的十尊。”

  “还有一种小物件,殿下命名为打火机,可用来生火,比火折子更方便。”

  “还有一物,名为千里目,也是用玻璃制成,可远视十里之外,清晰无比。”

  “缴获契丹的铜人、金刀、良马若干......”

  贺从龙如数家珍,庆帝面带微笑地一一听着。

  都不是什么价值连城的宝物,但主打一个面面俱到,且富有心意。

  如此看来,贺从龙还真没撒谎,还真是老六的手笔,也只有他愿意送这些满是真心实意的小物件。

  可偏偏这些小物件,更能讨自己欢喜,自己哪个都想拿来把玩一番,那些特产也都在吃。

  其他藩王送来的古董字画、夜明宝珠,自己连看上一眼的心思都没有。

  “对了,您看末将这脑子。”贺从龙拍了拍脑袋,“有一物最是重要,乃是殿下亲自为您制作的。”

  “老六为朕亲做的?是何物?”庆帝闻言,立刻来了好奇心。

  贺从龙连忙道:“此物宝贵,臣随身带在身上。”

  说罢,向身侧的黄瑾行礼:“黄公公,末将的行囊在宫廷侍卫处,可否帮忙取来?”

  黄瑾面带笑容:“自无不可,将军稍等。”

  不多时,黄瑾便带着贺从龙的行囊回来了。

  贺从龙从中取出四个小盒子,轻轻摆放在黄瑾拿来的托盘之中。

  庆帝看着托盘中被铁丝箍住的两个玻璃片,好奇地问道:“这是何物啊,倒是没见过?”

  贺从龙连忙上前,拿起一个戴在脸上:“此物名为眼镜,陛下可如末将这般戴上一试。”

  庆帝点了点头,拿起一副眼镜,戴了上去。

  霎那间,眼前的事物突然变得清晰数倍,之前看着模糊的轮廓,此刻已经能看到些许细节。

  “此物如此神奇!好东西!好东西!”庆帝大惊失色。

  贺从龙又道:“殿下说过,这眼睛是有度数的,却不知陛下您用什么度数合适。”

  “当多试几副,选用其中最清晰的,平日里办公读书佩戴上,便能视物清晰。”

  庆帝从善如流,拿起四个眼镜挨个试了一遍。

  第一个还算不错,第二个更加清晰,但第三个、第四个就有些昏沉了。

  “陛下戴第二个即可,这第一个度数低了,后两个度数高了。”

  庆帝戴着眼镜,只觉得周遭一切都变得清晰起来,心情自是大好。

  看向一旁的黄瑾,笑骂道:“好久没如此清楚看人了,你这老狗怎么又老了许多,当真丑!”

  黄瑾虽是被骂,但却感动得热泪盈眶:“陛下能看清奴婢就好,奴婢......奴婢喜不自胜。”

  挨骂也是要分人的,平常大臣敢这么骂自己,自会暗地里给人穿小鞋。

  但若是庆帝骂自己,那就是君恩,听了一通骂可是浑身舒坦,没准能多活十年呢!

  庆帝笑着指了指黄瑾,突然想到了什么,突然转头问向贺从龙:

  “奉王怎知朕视物不清?”

  贺从龙从容道:“殿下在奉国多想念您,每每与我等谈及陛下,皆是泪流满面,只说昔日父子相处的场景似在眼前。”

  “殿下说您事必亲躬,每日都批奏折到半夜,眼睛靠得越来越近,想必是视力不好。”

首节 上一节 209/5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