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226节
安抚住陈规这个爆破鬼才,李彻开始耐心地劝说其他人:
“陶先生所言有理,但本王也有自己的想法。”
“此战并非灭国之战,我奉军人数不过十万,又散落在各地,还不足以占领高丽全境。”
“高丽内乱,此乃奉国从他们身上扯下一块肥肉的天赐良机,本王的目标有且只有辽东!”
如今的高丽不仅占据着朝鲜半岛,还占领着辽宁东部,吉林南部的大片土地。
李彻的目标就是这些区域,先把辽宁全境拿下,若是情况顺利,也可派兵入驻朝鲜半岛,在高丽国腹地扎下一根钉子。
“若只是拿下辽东......或许可行。”霍端孝出言道,“若能拿下安东城,便和大连、辽阳连成一片,战线也不会拉得过长。”
霍端孝身份特殊,军政方面皆有话语权。
见到他态度反转,众人都开始思考此事的可行性。
贺从龙也出列道:
“朝阳城有四万奉军随时待命,若再从辽阳、北镇、盘锦、大连等地调些军队,加上蛮兵、辅兵,或可凑齐十万大军。”
奉国的士兵都是精兵,欺负一下内乱之中的高丽军,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钱斌也出言道:“如今朝阳城粮草富足,道路扫清后,可源源不断地为前线提供粮草。”
朝阳城现在是真不缺粮,大豆存满了仓库,还有秋猎保存下来的肉干。
即便这些都吃完了,还有大量从靺鞨、契丹那里抢来的牛羊。
陈规甩开一旁抓着自己袖子的诸葛哲,又跳了出来:
“火药司也不会拖后腿,殿下之前所说的炸药包已经可以量产,铜制火炮已经造了十五门,臼炮造了五十门。”
“手雷和地雷已经堆满了仓库,足够十万大军人手两三个!”
李彻看着众人纷纷出言奏报,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
这,就是奉国朝堂的凝聚力。
当意见统一时,所有人都会一丝不苟地履行职责,贡献出全部力量。
兵精、将广、粮足,士气高涨,武器先进......
如此军队,焉有不胜之理?
陶潜也是第一次感受到奉国的朝堂氛围。
他怎么都想不明白,刚刚还站在自己这边的同僚,怎么转眼间便投向了殿下?
而且听他们所言,这群文人竟是比武将还要好战一些......
陶潜皱了皱眉,拱手道:“殿下,虽然我军占据优势,但臣还是要说。”
“兵出无名,事故不成。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趁着高丽内乱,我军突然出兵,实在称不上师出有名。如此士兵就没有必胜的想法,周围其他国家也因此会对奉国畏惧远离。”
“朝堂之中,那些看不惯殿下的官员,更会借此机会声讨殿下。”
“臣不反对殿下出兵,但师出必有名,还请殿下三思而行!”
陶潜说完这段话后,便退回了位置。
李彻轻轻点头,他已经不是刚刚穿越的毛头小子了。
身为王者,做事就不能只凭一腔血勇,要通过全局考虑。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奉国要做的是统治关外,而不是一直杀戮下去,让关外所有民族都畏惧奉国如虎。
自己的确需要一个出兵的理由,一个所有人都挑不出来毛病的理由。
第267章 火枪制作成功!
朝阳城经历过的战争动员不是一次两次,百姓们已经驾轻就熟了。
武器出库,粮食装车,被服厂的女工熬夜加班,争取缝制出更多的御寒衣物。
乞活洞中,蛮族外民抢着报名加入民夫队伍,希望靠此再提升几档民爵,早日成为真正的奉国人。
这些简单的战前动员,李彻直接交给诸葛哲处理了。
他自己则来到了城外的火药司,检验陈规的最新成果。
火药司搬到城外后,建起了一个占地三公顷,相当于五个足球场大小的厂子。
其中包括试验场、库房、车间、宿舍、食堂等建筑,还建有五米高的围墙,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堡垒。
火药司的官员、工匠吃喝拉撒睡都在厂中,非特殊情况不得随意出入。
其目的自然就是为了保密,毕竟这个厂子里的秘密太过重要,足够颠覆整个世界。
李彻在胡强、秋白的护卫下,来到火药司大门口,瞬间从四周冒出几十名手持弓弩的全甲士兵,警惕地将一众人包围起来。
看清楚李彻的面容后,士兵们这才松了口气,恭敬地立正行礼。
“参见殿下!”
“胡三儿啊。”李彻看向为首的士兵统领,语气和蔼了几分,“怎么样,在火药司当值可还算舒服?”
胡三也是出自亲卫营的老兵,李彻的心腹。
襄平一战负了伤,手指断了两根,不能留在一线作战,便被李彻调到火药司负责保卫工作。
“殿下来了。”胡三憨笑两声,“舒服是舒服,俺还是想回殿下身边,跟随殿下打仗才痛快。”
李彻宽慰道:“你毕竟负了伤,再去一线作战,本王担心你万一再有个闪失。”
“再说了,火药司乃是机密之地,只有让忠心耿耿之人看守,本王才放心。”
胡三虽有些低落,但还是挺直腰板向李彻保证:
“必不辜负殿下所望!”
李彻点了点头:“好了,头前带路,我要进去见陈规。”
胡三连忙带人推开大门,进入第一道大门后,是一个小型的瓮城,还要再过一道大门。
这道大门后,仍有一道低矮的围墙,要穿过一个十几米的甬道后,才能真正进入火药司。
走过甬道尽头的小门,李彻先看到一片广阔的试验场。
阳光洒在场地上,映照出十几门排列整齐的短管炮。
这些短管炮体型庞大,炮身粗壮,炮管短而厚重,仿佛一头头沉睡的巨兽。
炮身由纯铁铸造,表面泛着微微的金属光泽。炮口宽大,呈喇叭状,像是一张张张开的大口。
炮身两侧各有一个厚重的耳轴,用于固定在炮架上,炮架则由坚实的木料制成,表面涂有防潮的黑色漆料。
臼炮!滑膛炮的一种,外形类似石臼,擅长攻城和守城。
这种炮的优点是射角大、弹道弧线高、便于铸造,缺点是无法平射、射程较近、射速缓慢。
臼炮很难打中移动的敌人,城墙和移动迟缓的战舰才是它们的主要目标。
李彻刚准备靠过去近距离观察一下,就看到陈规从试验场另一头风风火火地跑了过来。
似乎是跑得太快,跑到李彻身旁时一个急刹没刹住,还是李彻伸手扶了他一下,才没一头栽倒在地。
李彻调侃道:“陈规啊陈规,以前你也挺沉稳的,自从执掌火药司后,这性子咋也变得火爆毛躁了呢?”
陈规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殿下,我是真心喜欢火药。”
“喜欢就好,只有真心热爱自己在做的事,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李彻扬了扬头,下巴对准那些臼炮:“不是说有五十门吗?这里怎只摆了十来门?”
陈规正色道:“回殿下,这十门都是最大口径的臼炮,能发石弹、铁弹、炸药包。”
“还有中型口径的臼炮,运输更方便一些。小型口径的臼炮最灵活,但发射石弹威力甚小,只用来发射手雷。”
李彻笑着回道:“不错啊,型号都分出来了。”
陈规一脸自豪,又指向试验场另一头:“那边是铜制长管炮,射程更远且能直射,可惜太费铜了,只有十五门。”
李彻点头道:“倒也无妨,此次征辽东多为攻城战,臼炮的作用更大些。”
“至于缺铜嘛,先尽量克服,我来想办法。”
李彻记得东北也是有铜矿的,但辽宁省的铜矿大多分布在辽东,这也是他下定决心拿下辽东的原因之一。
“对了。”陈规突然想到了什么,“殿下,您之前说的火枪也有些眉目了。”
“哦?”李彻立刻来了兴趣,“造出火枪了?”
陈规点了点头:“您之前和我说过的燧发枪太难,枪管不合格,弹性部件的弹力不够,可谓是困难重重。”
“反倒是火绳枪有了很大的进展,不过核心问题依旧是枪管制作难度大,只能依靠铁匠一锤锤砸出来,手工钻孔一个月才能造出一根枪管,合格率也很低。”
听到陈规的话,李彻微微颔首。
手搓枪管什么的不靠谱,更别提火枪未来的发展还绕不开膛线这种精度更高的东西。
还是要把车床搞出来,哪怕是最简易的机械车床,制作枪管也会变得容易得多。
“你们造出了几把火绳枪?”李彻问道。
“造了几十把,合格的只有二十把。”陈规如实回道。
“反倒是您提过的火门枪,制作简单,对枪管的要求也不高,已经可以量产了。”
火门枪就是中国的火铳经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在欧洲得到了升级。
那东西没有扳机,不能瞄准,气密性差,就是一根手柄连着铁管,看起来更像是手炮。
但优点是造价低廉,最贵的就是一根金属管,比弓和弩都便宜许多。
而且可以大规模使用,但凡是个智商正常的普通人,摆弄个几个小时,也能流畅射击了。
“走,带我去看看!”
陈规领命,快步带着李彻来到生产车间。
外面冰天雪地,车间内温度却很高,耳边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不绝于耳。
工匠们都打着赤膊,将精铁卷成一大一小两根铁皮,再把铁皮卷在铁棍上反复锻打,直到锻打成一根粗糙的铁管。
上一篇: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