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233节
从一天二十里到一天三十里,再到一天五十里......
随着奉军的行军速度稳步提高,距离高丽边境也越来越近。
只是朝阳城到安东城的距离实在太远,几乎跨越了整个辽宁省。
李彻也没有太过焦急,东北的冬天漫长,高丽内乱也绝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平息的,自己拥有充足的时间。
在十天之后,李彻率军抵达辽阳城。
修整了三天过后,又行军了十天,终于行到了安东城下。
李彻站在安东城外的一处山坡上,拿着千里目向城头看去。
却见城池旌旗猎猎,城门紧锁,无数高丽士兵站在城墙之上。
高丽王也不是傻子,知道李彻大概率会趁机犯境,在安东城留下重兵把守。
李彻放下千里目,轻笑道:“倒是有些底蕴,国内都乱成那样了,还能凑出这么多兵马来。”
身旁霍端孝试探着问道:“殿下,要不要趁其不备,速攻城墙?”
李彻摇了摇头:“不必,强攻必有死伤,我奉军将士的命可比这群高丽棒子高贵得多。”
“我大庆乃是泱泱大国,讲究的是道义,岂能做不宣而战的事?”
霍端孝闻言沉默了片刻。
李彻扶着腰间佩剑,目光睥睨地看着脚下的城池:“拉开架势,敲响战鼓,告诉城里的高丽棒子。”
“索他们命的奉军,到了!”
第273章 围点打援!
“升帐!”
众将踩着秋白的高唱声,陆续进入中军营帐。
营帐中摆放几个烧着蜂窝煤的炉子,散出阵阵暖气。
李彻背对着帐门,目光锁在挂在身后的舆图之上。
一大一小两只猛虎卧在他脚下,海东青蹲在身后的鸟架上梳理着身上的羽毛。
小松长大了,此虎颇通人性,李彻要出征那两天它寸步不离。
李彻拗不过它,索性把它和大松都带在身边。
两只老虎在身旁一立,像是左右护法似的,一股王霸之气油然而生。
待到所有人到齐,李彻缓缓转过身,眼睛泛着精光扫视一圈。
众人纷纷低下头来,不敢直视。
李彻以军伍起家,在军中的权威远胜于朝堂之上,帐中的这些悍将才是对他最忠诚之人。
“秋白,点名录。”
秋白应了一声‘喏’,掏出军中的名录册,依次念了下去:
“中军骑兵营,王虎。”
“在!”
“中军具甲营,越云。”
“在!”
“中军东风营,朱茂。”
“在!”
“中军......”
一连串的名字点下去,帐中有统帅五人,正将一十五员。
还有偏将三十六人,没有进入营帐的资格,只能在帐外候命。
秋白点完名,向李彻躬身一礼。
李彻满意地点了点头,开口道:“不错,没有掉队的,都跟上了。”
二十万大军,队伍何等绵长,再加上冬季路途难走,一片冰天雪地中又没有参照物,掉队个几万人再正常不过。
奉军各军竟都能跟上,这军纪放在后世各国中,也可以说算得上优秀。
“前面就是安东城,诸位都是追随本王打过仗的老熟人,旁的话本王也不想多说。
原本此次东征,本王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拿下辽东。
但此时此刻,本王的想法变了。
高丽王竟然敢杀我奉使,行为如此恶劣,光拿下辽东不足以威慑他国觊觎之心。
本王不仅要拿下辽东,还要带军长驱直入,打到高丽国腹地,攻破高丽国都!
高丽王那个老王八也当了二三十年国王了,是时候把他从王位上拽下来,享享清福了。”
到了军营,李彻身上的气质瞬间从风姿卓越的藩王,变成了杀伐果断的统帅。
众将大气都不敢出,低头聆听李彻的训话。
“军规、军纪问题我不想再提,高丽人虽然低微,但汝等也不可妄加杀戮百姓。
我们是要统治这片土地,而不是要将这片土地变成无人区。
接下来我们要分兵,分兵之后通讯和指挥将变得困难,我也不会给你们太多约束,全靠诸位自行决断。
本王要的只有胜利!只要能赢,我不管你们用了什么卑鄙手段,行了什么惊险的计策,论功行赏绝不含糊。
可若是打输了......那就休怪本王军法无情。”
众人又是齐声唱喏,李彻点了点头,也不再多说废话。
“都跟我来。”
众人跟随李彻走到营帐后面的隔间,却见中央摆着一个诺大的桌子,上面用一块黑布盖住。
李彻走上前,一把扯下那黑布,露出下面之物。
“这...这是何物?“解安瞪大了眼睛。
却见桌上正是用沙子聚成的辽东微缩地貌,山川河流、城池要塞,尽收眼底。
解安的手指悬在空中,似乎想触碰沙盘,却又不敢真的落下。
他的瞳孔微微放大,呼吸变得急促,作为一名征战多年的老将,他显然意识到了这个沙盘的价值。
李彻注意到众人的目光在沙盘上游移,从东面的密林到西面的平原,再到北面的河流,不由得笑着说道:
“此乃沙盘,是燕三带着斥候营的兄弟们潜入辽东各地,历经艰辛一寸寸测量绘画出来的。”
“这沙盘上的地貌皆是按照比例还原,争取将真正的辽东地形刻在沙盘之上,做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众将这才注意到李彻身后的燕三,纷纷拱手:
“燕统领别出心裁,此物甚是巧妙,可堪大用!”
燕三的飞贼出身一直是污点,虽然在李彻三番五次的警告下,没人敢因为此事在明面上找不痛快。
但背地里的疏离和歧视还是有的。
不过几场打仗下来,斥候营屡立奇功,燕三的地位也水涨船高,没人再轻视他了。
燕三连忙摆手道:“诸位误会了,此物乃是殿下所创,我只是依照殿下的命令行事。”
众人恍然,原来又是李彻的杰作,那没事了。
李彻就藩这一年来,发明的东西可太多了,火药、高炉、玻璃、水泥、蜂窝煤......
这沙盘虽然精巧,但大家都见怪不到有些麻木了。
李彻开口道:“行了,自己的功劳有什么好推脱的,我不过是提供了一个想法,事情都是你们斥候营做的。”
“先记下你这一功,待到拿下柳京后,再统一封赏。”
燕三连忙拱手谢恩。
李彻也不再多说,而是将目光放在沙盘之上。
从秋白手中接过一根竹竿,指向沙盘上的一个区域,缓缓道:
“这里是我们现在的位置,安东城。”
王三春凑得更近了些,鼻尖几乎要碰到沙盘。
他的目光死死盯着那些用树枝模拟的森林,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下巴上的胡茬。
“不可思议......“他喃喃自语,“连树木的疏密都如此逼真,殿下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李彻没有回答,而是用竹竿指向安东城后的丘陵区域:
“此地便是高丽国的防线,在这连绵不断的丘陵上,修筑了无数暗堡、碉楼、山寨,如同一条坚固的长城。
拿下安东城并不难,因为安东城在这条防线之外。
可在拿下安东城后,若想长驱直入再下其他城池,这条防线便是必经之路。
而即便我们拿下了安东城,甚至拿下了扶余城、木底洲、南苏洲等多个辽东城市。待到春暖花开之际,这些防线内的高丽军便会主动出击,再次入侵辽东。
这条防线在谁的手中,谁就占据了主动权,可进可退,可攻可守。”
李彻经过了杨忠嗣的教导,又有前世的理论知识,加上这段日子苦读兵书的积累。
他的军事理论能力,不能说是众将之最,但也绝对是完全超脱普通将领一大截。
一番分析之下,众将只觉得豁然开朗,纷纷看着那条防线苦思冥想。
“殿下之意是,集中优势兵力,先将这道防线打破?”霍端孝皱着眉问道。
其他人也是纷纷皱眉摇头。
若是没有这个沙盘,众将还不会把这所谓的防线放在眼里。
但沙盘比地图的显现更明显,这防线看着就极难攻打,不付出巨大代价不可能拿下来。
李彻笑着摇了摇头:“这条防线就是乌龟壳,而且位于山林高地之上,易守难攻。
上一篇: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