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267节

  李洧佑心中疑惑,但却不敢质疑,只得一个劲磕头。

  却听李彻继续说道:“我父皇爱看。”

  李洧佑顿时面红耳赤,明白了这位年轻藩王的意思。

  堂堂一国之君,竟是被当做礼物,送给大庆皇帝跳舞取乐?

  一种极致的屈辱感涌上心头,李洧佑抬起头,看向坐在自己位置上的李彻。

  猛然想起,就在一个月之前,那位奉使就是死在自己这个位置。

  他死得干净利落,没有一丝迟疑,仿佛像为了完成某个神圣使命一般。

  自己若是愿意,也可以效仿他......那样,至少死得轰轰烈烈,也不会远赴大庆帝都受辱。

  然而,当他的眼神和李彻冰冷的目光对上时,顿时遍体发凉,如同触电般低下了头颅。

  他......不敢。

  李彻摇了摇头,只觉得无趣。

  “来人,将我们的高丽王看押,好酒好肉伺候着,给本王养得白白胖胖的。”

  “过两天本王回京,要带上他一起,献给父皇做年礼,你们可莫要给我养死了。”

  “哈哈哈哈哈!”阶下文武哄堂大笑。

  李洧佑面红耳赤,心中羞愤不已。

  但却完全不敢反驳,只是死死低着脑袋,活像一只鸵鸟。

  李洧佑被两名甲士架出大殿。

  忽然看到一道熟悉的身影,跪在殿外台阶之下。

  “文卿......”李洧佑嘴唇轻动。

  文载尹看过去,眼神中一片死寂。

  那种失望、悲伤和愤怒交杂的目光,如同刀子般刺在李洧佑身上,比大殿中受到的侮辱还让他难受。

  “我......”

  李洧佑想说些什么,却完全说不出口。

  文载尹没有再说话,只是猛然低下头,磕在冰冷的石阶之上。

  两名甲士也很给面子地停下了脚步,搀着李洧佑让他受了这三礼。

  当文载尹再次抬起头时,额头已是血肉模糊。

  他缓缓站起身,没再看李洧佑一眼,转身走向大殿。

  两名甲士拱手一礼,随即拉着李洧佑远去。

  二者的背影短暂的交织在一起,随即又慢慢分开,最终去往了各自的方向。

  看到文载尹走近大殿,李彻笑着站起身。

  热情地招呼道:“先生来了,快,看座!”

  众将看到这位老者,也是面露敬佩之色,纷纷拱手行礼,毫无面对李洧佑时的不屑和倨傲。

  他们可是亲眼看到过,这位手无缚鸡之力的六旬老者,在城墙上手持利剑,拼命反抗。

  武人和文人天生对立,但不妨碍他们敬重文人的舍生取义。

  文载尹缓缓走到李彻面前,刚准备下跪,突然想起李彻和他说过奉国不兴跪礼的话。

  硬生生停住了弯曲的膝盖,改为鞠身谢恩:“臣,文载尹,谢殿下饶旧主不死,殿下之恩,臣百死难报。”

  李彻摆了摆手:“此等小事,何须再提,就是再给本王十个李洧佑,也换不来一个文载尹。”

  文载尹心中动容,眼眶已是微红。

  “文先生来的正好,我们正讨论接下来的战事,您乃高丽国相,还需向您请教。”

  听到李彻的话,文载尹收敛复杂的心思,转而思考起来。

  李彻也不急,让人给文载尹搬来一个椅子,就坐在王位下首。

  片刻后,文载尹开口道:“敢问殿下,您是否还准备继续南下?”

  李彻听到这句话,面露无奈之色。

  若是问他的心思,他肯定是想继续打的。

  将高丽整片国土都打下来,彻底亡国灭种,归为奉国的一部分。

  如果可以的话,他还想将新罗和百济打下来,控制整个朝鲜半岛。

  朝鲜半岛三面环海,有极大的战略价值。

  日军侵华时,便是以朝鲜半岛为后方;现代美国更是通过朝鲜半岛上的韩国,来监控整个东北亚地区;俄罗斯也需要朝鲜半岛稳定,来制定远东地区的战略布局。

  半岛对于东方某大国更加重要,我们需要半岛保持和平与稳定,以保障东北地区的安全和经济发展。

  如此重要的地方,李彻当然想彻底打下来了。

  可惜,现实不允许他这样做。

  李彻缓缓开口道:“连日征战,士兵困乏,怕是不适合再动刀兵了。”

  堂下王三春闻言,顿时看出李彻的心思,急忙道:

  “殿下,我奉军连战连捷,气势如虹。”

  “末将巡视之中,未曾见过有一人面露倦意,便是再战个两三个月,他们也能坚持!”

  李彻皱眉训斥道:“将士们不露倦意,是因为他们忠心。”

  “我军行军上千里,经历大战数场,小仗无数,便是铁做的人,也早已困乏了。”

  “身为军人,坚持是他们的职责。但我等身为统帅,不能把他们的坚持,当做理所应当!”

  王三春心虚地低下头。

  他何尝不知李彻所说是对的。

  打了这么久的仗,连他自己都在强撑着。

  只是奉军闻战则喜,从将领到士兵都是如此,实在是舍不得这赫赫军功。

  “殿下的意思是,我们要退兵?”王三春不甘道。

第312章 文载尹的首次谋划(求好评!求金币!)

  李彻点了点头:

  “军中火药消耗得差不多了,再往南走虽然没有山区,但也都是坚城,无火药帮助,我们很难撬开他们的城池。”

  “而且天气越来越冷,我们越是深入,补给就越难送上来,”

  “一旦后勤跟不上,军中断了粮,我们很可能陷入万劫不复。”

  堂中的将领都陷入了沉默。

  他们都是知兵之人,自然明白李彻所说之事,都是很要命的。

  没有火药,奉军只能用原始的方式攻城拔寨,战斗力说是减半都不过分。

  补给更是大难题。

  高丽境内可没有水泥路,这一路坎坷,粮草差不多要在路上损耗三成。

  “最重要的是,我们没有足够的兵力了。”李彻又说道。

  “我奉军满打满算就十万人,还要分出兵力守城,还要分出兵力运粮,已是捉襟见肘,更别提打攻城战了。”

  说到底,还是战略纵深的问题。

  抗战初期,我方屡战屡败,一时间全国上下都陷入深深的绝望。

  但面对如此凶险的情况,我们依然坚持下来了,最重要的就是,我们有足够广袤的国土。

  小日子弹丸之国,兵力就那些,能打下城市,却守不住。

  如今的情况也是如此,虽说朝鲜半岛不算大,但李彻手中的兵力更少。

  半个高丽国,已经足够将这些兵力消耗殆尽了。

  “如此......殿下准备拿朴家怎么办?”文载尹开口问道,“他们占据了高丽南方疆土,手中兵卒有十万之多。”

  李彻闻言,也犯了难。

  他看向霍端孝,后者微微一笑,冲李彻轻轻摇头。

  李彻会意,此刻应该给文载尹发挥的机会,于是虚心求问:“请文先生教我。”

  文载尹连忙道:“不敢,不敢。臣的确有些拙见,殿下或可一听。”

  “愿闻其详。”

  “可有高丽舆图?”

  李彻微微一笑,看向一旁的秋白。

  秋白会意,快步走出大殿。

  不多时,便有几名士卒抬着沙盘走了进来。

  文载尹靠近一看,顿时心生震惊。

  “此乃何物,竟将高丽的山川河流,城池村落记录得如此细致形象?”

  霍端孝上前扶住文载尹,解释道:“此乃沙盘,乃是殿下所创。”

  “高丽多山,寻常舆图难以记录,便聚沙成堆,以绘制真实地貌,以免贻误战机。”

  “巧夺天工,巧夺天工!”文载尹感叹道,“多谢解惑,有如此精妙之物,怪不得奉军能一直压着我们打。”

  霍端孝闻言笑了笑,也没反驳。

  奉军能屡战屡胜,靠的可不是一个沙盘。

  将士、甲胄、火药、军规、将领、战术......都遥遥领先。

首节 上一节 267/5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