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3节

  李彻继续说道:“那儿臣便去封地召集前朝遗孤,组建一支军队攻破山海关,打到帝都来。”

  听到李彻的话,庆帝脸上不耐之色更深。

  “宁古郡的确有几万前朝余孽,但他们连生存都困难,指望他们组成军队?”

  “更何况,你当朕的山海关是摆设吗?”

  “山海关乃是天下第一雄关,非二十万大军不可破,就凭你?!”

  听到庆帝反驳之语,李彻面无异色,继续说道:

  “既如此,儿臣可游说太子殿下和诸位藩王,群起而攻之,逼迫父皇让位。”

  “太子?”庆帝面露不屑之色,“太子权柄掌握在朕的手中,朕说谁是太子,谁就是太子!”

  “而且太子本就与你有间隙,你还指望他和你联手?”

  “至于那些藩王,你当朕手下的锦衣卫是摆设不成?”

  李彻沉默不语。

  看到李彻没话说了,庆帝目光狠厉地看向他:

  “现在你告诉朕,你拿什么造朕的反?”

  面对庆帝那有如实质化的威胁目光,李彻抬起头和他对视。

  似乎是引起了这副躯体的共鸣,李彻眼眶微红,身体微微颤抖:

  “是啊,儿臣这样的人,拿什么去造陛下的反呢?”

  庆帝猛然间愣住了。

  是啊,李彻面对的情况已经糟糕成这样了,他拿什么去造反呢?

  庆帝终于明白,一向温和隐忍的老六,为什么突然语出惊人了。

  他是在通过这种方式向自己表明,他李彻根本没有任何威胁!

  既然他没办法造反,自己又为什么要抓住他不放?

  就因为他身上有着前朝皇室的血脉?

  自己确实仇恨前朝皇室,此仇不共戴天。

  那是因为,前朝桓炀帝杀死了自己的父母兄弟,灭了李家半个宗族,就连李家祖坟都没能幸免于难。

  可是,这仇恨真的要算在自己亲生儿子身上吗?

  庆帝沉默不语地看着面前的李彻。

  李彻长相俊美,不像自己,反倒像他的母亲......

  那个温柔贤淑、柔情似水的女子。

  她也是这样,无论受了多大的委屈,只会默默忍受,脸上永远挂着温柔的笑容。

  庆帝的追忆被李彻悲愤交加的声音打断。

  “儿臣今年十六岁,比儿臣小的皇子都封王了,众皇子中只剩下儿臣一直在帝都。”

  “朝堂上下都知道,儿臣不被父皇所喜,就连皇宫中的下人,都不拿儿臣当回事!”

  “儿臣活着,生不如死!”

  “既然父皇不喜儿臣,儿臣索性造反,父皇便可名正言顺地将儿臣赐死,天下人绝不会质疑父皇半句!”

  “万般错谬都由儿臣一人承担!”

  李彻的一字一句犹如道道利刃,狠插庆帝内心深处。

  每说出一句话,庆帝的脸色就苍白一分。

  到最后,他竟发现,自己不知何时手脚已经开始止不住地颤抖了。

  “还请父皇,赐死!”

  李彻插手作揖,长拜不起。

  大殿之中再次陷入长久的沉默,只能听到庆帝一人粗重的呼吸声。

  其他太监宫女大气都不敢出,拼尽全力淡化自己的存在感,心中惊恐交加。

  这些话,是自己能听的吗?

  而此时的李彻,感觉自己的心脏都要跳出嗓子眼了。

  没错,他在赌。

  赌自己的话能打消庆帝对自己猜疑;赌庆帝对名声在意,不愿背负弑子骂名;赌庆帝对亲情还有一点点的重视......

  在长久的沉默之后,庆帝忽然长出一口气。

  一旁的黄瑾顿时心中一喜。

  只等陛下一声令下,他就会叫来门外的禁军,将这位不知好歹、倒反天罡的六皇子砍成肉泥!

  却听到庆帝幽幽道:“朕倒是第一次知道,你竟有如此好口才。”

第4章 庆帝画的饼

  “罢了,起身吧。”庆帝轻叹一声,“朕明白你的意思了。”

  李彻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庆帝。

  他明白,自己算是暂时过了关,让庆帝止住了杀意。

  此刻的庆帝脸上已经恢复了淡漠之色:

  “你可知道,为何朕并无经略关外之打算?”

  李彻思考片刻,只回了两个字:

  “鸡肋。”

  “鸡肋?”庆帝疑惑地看向他,“何意?”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庆帝听到这句话,眼睛瞬间亮了几分。

  这个比喻妙啊,说到自己的心坎里了。

  “不错,关外之地难以控制,即便强行控制了,大庆也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不如将暴民、刑徒迁徙过去,充当大庆和蛮夷的缓冲地带。”

  庆帝看着与往日完全天翻地覆的李彻,心中突然起了考校的心思。

  “既然关外之地如此‘鸡肋’,那朕又为何将那里封给你,让你经略宁古郡之地呢?”

  这一次,李彻思考了更长的时间。

  这道题有点送命题的意思了。

  而庆帝也没有开口催促,反而饶有兴致地看着他站在那里沉思。

  片刻后,李彻抬起头,沉着道:“儿臣大胆猜测,父皇让儿臣经略北地,是为了征讨高丽做准备。”

  这一次,庆帝看向李彻的眼神更精彩了。

  李彻回答的正确吗?

  当然不对!庆帝之所以封李彻为宁古郡王,是以为他真的死了,随意给他封个地,以全自己仁义之名。

  李彻的回答虽然不对,但却有足够的诱惑性。

  征高丽啊,前朝表面看上去是亡于百姓不聊生,国内起义军四起。

  实则亡于炀帝好大喜功,举全国之力征讨高丽国,却落得一个大败的下场,败光了国运。

  身为开国之君,庆帝自认为远超炀帝。

  炀帝没做到的,自己未必不能做到!

  摆在庆帝面前唯一的阻碍,便是山海关外气候严寒,山高路远。

  大军最强大的敌人不是高丽军,而是气候和补给问题。

  “三年,朕给你三年的时间。”庆帝目露精光,“三年之后,朕若能看到一个能支持征高丽大军后勤的宁古郡。”

  “朕便封你亲王爵位,你这一脉世袭罔替,永为我大庆东北边王!”

  “嗝。”李彻在心底默默打了个嗝。

  这饼画的,看着就饱了......

  虽然是画饼,但这也是皇帝画的饼,自己该吃还是得吃,不丢人。

  “儿臣必当尽力而为!”李彻拱手应道。

  庆帝满意地点了点头,看向李彻的眼神已没有之前那么冰冷。

  “既然你已经封王开府,就要有自己的班底。”

  按照大庆朝的规矩,李彻既然已经是分封的藩王,哪怕只是一个郡王,也有开府建牙的权利。

  开府建牙,就是可以在封地建立王府官署,可以自由任免下属官员、征收赋税、甚至有权利制定实行部分法律政策。

  俨然是一个独立的小朝廷。

  大庆有皇子守边的政策,而封王的皇子守边疆,还会掌控一定的军权,并且还可以建立私人军队。

  “朕允你自行招收一千五百亲卫,帝都除禁军外的军队,任你挑选!”

  “宁古郡国的属官,就从六部七品和七品以下的官员中挑选。”

  “你虽为郡王,但俸禄可按照亲王规格发放,朕会让户部官员与你对接。”

  或许是李彻刚刚那番话唤醒了庆帝为数不多的一点父爱,庆帝对李彻的封赏还算得上大方。

  “除此之外,朕不会再给你一兵一卒,能否在关外立足,全靠你自己。”

  说完这些,庆帝看向李彻。

  李彻依然眼神清澈地看着自己,并无感激涕零之神色。

首节 上一节 3/5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