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318节
他缓步走到书案前,随手拿起一卷书,粗略扫了几眼,便冷声喝道:
“好啊,你这使馆,竟藏有大庆违禁书籍,意图散播谬论惑乱民心!”
他脸色一变,抽刀而出,刀尖直指松井的胸口:“来人,把这作为罪证抄了!”
“违禁书籍?这……这不过是我倭国的一些古籍……”
松井茂一惊慌辩解,但几个锦衣卫已将书籍争抢一空,同时沿走廊涌向其他房间。
里面的倭国使臣们刚一开口抗议,便被一脚踹倒,狼狈地摔在地上,还要挨上几刀鞘。
顿时扶桑使馆传来一阵鬼哭狼嚎之声,连在四方馆大门口站岗的士兵们都听得清清楚楚。
那校尉坐在椅子上,翘着二郎腿,手不断拍在膝盖上打着拍子。
“犹如天籁啊。”校尉感叹一句,看向一众士兵,“你们都竖起耳朵好好听,欣赏欣赏外邦音乐,陶冶一下情操。”
士兵们满脸兴奋,轻声喊道:“喏!”
另一边,松井茂一和一众倭国使节已经被锦衣卫集中在一起,跪在地上。
李彻随手翻着一本书,轻蔑道:“古籍?你们这些倭人认字吗?有祖宗吗?”
他放下书,阴测测地盯着跪在地上的松井,手中佩刀一扬,直横过对方鼻梁:
“快快招供,是不是奉命而来,策动边境叛乱?”
“冤枉啊!冤枉!”松井五体投地,连连磕头。
然而李彻并不打算留给他们任何解释的空间,他猛然挥刀,用刀鞘狠狠拍在松井的肩窝上,
松井‘啊’地惨叫一声,半边身子失去支撑栽倒在一旁。
“搜查过程中,发现了你等倭国使臣窝藏武器、私通叛贼的证据。来人,把他们全部捆了!”
锦衣卫对面露迟疑之色,其实他们根本没搜到什么武器。
唯有庆帝赏给倭国使团的书籍,已经被调了包,换成了经史子集。
但李彻的亲卫们则完全不同,他们对李彻的指令从不质疑。
几名亲卫立刻上前,一脚踹翻其他试图开口为己辩护的使节,将其一一按住反绑双手。
又有人从身上卸下佩刀,还从身后拿出几把弓弩,就这么当着倭国使节的面塞进了他们的行李中。
松井瞪大眼睛,不可置信:“这是栽赃!你这是......”
“栽你娘个腿啊!”一名罪徒营出身的亲卫反手就是一个耳光。
不远处的庭院外,更多倭国随行人员见状亦不敢靠近,只能隔着墙壁瑟瑟发抖。
他们目睹曾经高高在上的使臣们被锦衣卫们拎起来,一次次质问,又一次次被摔到地上。
“撮尔小国,居然敢来我大庆耀武扬威?离开大庆之前,把你们所有谬论、赃物交代清楚!”
李彻拂开溅到衣襟上的一滴血迹,冷冷扫视众倭国使节,然后一挥手,示意手下继续清查。
目所能及之处,锦衣卫开始翻箱倒柜,砸得整个馆舍哗啦作响。
倭国使节被当做狗扇耳光,鸡蛋都得摇散黄,院里的蚯蚓都要竖着切成两半。
一名刚被扯下发冠、狼狈不堪的使节还试图挣扎,却被秋白一个侧踢劈倒在墙角。
那使节嘴里鲜血流如泉涌,连求饶的声音都咽在喉咙里,只能用祈求的眼神望向李彻。
然而李彻却无动于衷,只冷笑一声。
松井不堪受辱,口齿渗血地喊道:“你等如此行事,我必上奏大庆皇帝陛下,狠狠参你们一本!”
“参我?”李彻狞笑一声,一脚踏在他的脸上,“你可知我是谁?你就要参我?”
“你是谁!”松井躺在地上,眼中满是怒火。
“本王大庆奉王!你可听说过?”
松井瞳孔猛缩,显然他也听过李彻的名号。
“奉国距离倭国可不算远,等着吧,这只是一个开始!”
松井顿时闭上了嘴,心中满是苦涩和惊恐。
大庆奉王,竟是这个杀神!
自己何时惹过他了?为何要如此针对倭国?
他搞不清,但心中却很清楚一点。
被李彻盯上,整个倭国怕是都将面临一场倾覆之灾。
而以倭人的性子,他们从不会去怨恨入侵的敌人,只会将问题的矛头指向自己。
他们会认为是自己招惹了大庆奉王,才使得倭国受到牵连,到那时候便是剖腹自尽都洗清不了自己的罪名。
一炷香后,倭国使臣已经被弄得蓬头垢面,鼻青脸肿,狼狈得像是脱逃的难民。
锦衣卫们将所谓的‘涉案证据’装满了十几口箱子,连声招呼都没打便扬长而去。
只留下被捆成一团、瘫倒在地的使臣们瑟瑟发抖。
第374章 卑劣的民族(第三更,求好评,求金币)
李彻从扶桑馆中走出,只觉得浑身神清气爽。
舒服啊,穿越以来没有比这更舒服的事了!
整个倭国使团被自己劫掠一空,连块馍馍都没给他们留下,床铺桌子都砸了个粉碎。
锦衣卫们将搜出来的东西搬到院中,开始分类整理。
秋白看着满脸春风的李彻,感觉到他心情很好,便壮着胆子凑过去:“殿下,咱们这么做......是不是有些过火了?”
李彻侧目看了他一眼。
过火?
是了,大庆的君臣百姓,还没见识过倭国人的真实面孔。
此时的倭国,还是一个好学、恭敬、懂事的乖宝宝。
倭国亮出獠牙,开始针对我神州大地,可不是从近代开始的。
倭寇的入侵活动主要发生在13世纪到16世纪左右,南宋末期开始出现倭寇,特别是在元末明初和明朝中期最为猖獗。
抗日也不是八年或者十四年,而是整整八百年!
所以......自己做的过火吗?
完全不过火,甚至还远远不够!
如今大庆对倭国使节的一切帮助,本质上都是在资敌。
在不远的将来,这些善意的帮助会变成倭寇的船队、长枪、屠刀,落在自己百姓的头上!
若不是在四方馆,李彻甚至不会让这些在大庆学到东西的倭国人活着!
李彻蹲下身,从箱子中拿出一本书,递给秋白:“这不是父皇赐给他们的,是他们自己买的,你看看。”
秋白随手翻了翻,疑惑道:“殿下,这只是一本随处可见的菜谱。”
“是啊。”李彻笑了笑,“你看看这些东西,都是我大庆随处可见之物,看起来没什么异样。”
“可你仔细想想,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文字和文化,他像是吸血虫一样趴在我大庆身上,疯狂贪婪地吸取着一切。”
“甚至......连菜谱都不肯放过!”
李彻眸色深邃,冷然道:“有这样的邻居,你睡得安稳吗?”
秋白顿时一愣,陷入了思索之中。
正如李彻所说,倭国的存在极其特殊,他们扭曲而内敛的性格更是让人防不胜防。
他们就躲在我们附近,用那贪婪的眼神死死盯着中原大地。
若中国处于一个强盛时期,他们便会卑躬屈膝,像哈巴狗一样摇尾乞怜,祈求我们分给他们吃剩的肉骨头。
而但凡中国出现些许衰落的倾向,他们就会扑上来撕咬我们的血肉!
对大庆来说,这样的国家,没有存在的必要!
“属下明白了。”秋白点了点头,“可是陛下那边......”
“区区倭国而已,无妨。”李彻摇了摇头,“反正我就是奔着找麻烦来的,又何须瞻前顾后?”
正如李彻所说,他针对的只有倭国一个而已。
除了李彻带的这一队,其他锦衣卫对待各国使节,还是遵循一个原则:
先礼后兵!
进了使馆,带队之人会先说明自己的来意,并提出检查使馆的要求。
若是对方同意,那就万事好说。
锦衣卫只需要进去找到那些书籍,然后换上一批新的,也就可以了。
对于那些好说话的使节,李彻没有往死里得罪的想法,锦衣卫基本都是客客气气的。
而若是不配合......那就要动用些强制手段了。
但基本也只是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而不会像对待倭国使臣这样往死里殴打。
当然,一些平时行事就嚣张跋扈的使团,锦衣卫也不会惯着他们。
有王三春他们带队,但凡出现反抗的行为,至少要挨上三个耳光。
说来也奇怪,平日里嚣张得不可一世之人,在挨上几个耳光后,瞬间变得老老实实了。
看来耳光也是一味良药,专治嚣张恶劣的性格。
很快,整个四方馆的使馆都被锦衣卫扫荡了一遍,那些书籍一个都没落下,全部被替换。
自然也有使节发现了其中猫腻,但周围传来的惨叫声,让他们也是敢怒而不敢言。
毫无疑问的是,他们无一例外,都将一个名字牢牢记在心底。
大庆奉王!
上一篇: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