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334节

  庆帝怎能不兴奋,原本他对李彻最大的期望,也不过是三年时间内,创造一个能支持征高丽大军后勤的奉国。

  结果呢?短短一年的时间,高丽亡了......

  这就好比父亲让儿子假期去考个驾照,结果儿子刚练了三天,父亲就在电视上看到儿子夺得了F1锦标赛的冠军。

  有点惊吓大于惊喜了。

  “之前在殿上不便细问,现在你好好给朕讲讲,你是如何拿下高丽的?”

  李彻拱手欲答,庆帝却摆了摆手,指向一旁的座位:“莫要站着,坐着说。”

  李彻来了这养心殿这么多次,除了吃面那次坐着外,其他都是站着答话的。

  手里有了功劳,地位也高了,倒是能混上一个座位了。

  “谢父皇。”李彻也不推辞,在座位上坐下后,开口道,“其实儿臣也是凑巧,那高丽生了内乱,李洧佑能掌握的只有半数城市,还要分兵去防守叛军。”

  “之前儿臣说的并不完整,其实李洧佑并没胆子大到敢杀儿臣的使节,那使节是自愿去死的。”

  李彻将秦旌的事情和庆帝说了一遍。

  饶是掌握天下权势的皇帝,听闻秦旌的事迹后也有些唏嘘。

  “倒是一个忠臣,虽然之前犯了错,但能做出此等忠烈之事,功过两消了。”

  庆帝想了想,开口道:“你说秦旌有个幼子在京中?”

  李彻点了点头:“是。”

  “朕封他个忠义子,荫庇子孙,你觉得如何?”

  李彻微微一怔,连忙道:“儿臣替秦旌,谢父皇隆恩。”

  子爵虽然是倒数第二等的勋爵,但也是个正儿八经的爵位。

  自古非军功不得封侯,除了那批陪庆帝打天下的将军外,庆帝很少会给其他大臣封爵。

  能给秦旌的幼子封个子爵,估计也是因为庆帝此刻心情大好,有点冲动了。

  “行了,你继续说。”庆帝摆了摆手。

  “出兵之后,儿臣兵分三路,先取高丽外围的三座重镇。”

  庆帝也是玩战术的好手,带兵打仗的能力至少能排进天下前三之列。

  听到李彻的复述后,他微微皱眉:“你手中兵力本就不多,又分了三路,孤军深入怕是有些用险吧?”

  李彻笑道:“父皇有所不知,这三路兵不是去攻城拔寨的。”

  “哦?”庆帝来了兴趣,“细说来。”

  “父皇可知,高丽多山,他们又在山上广筑碉堡,凭借天然之险据守,导致大军难以展开,这才是奉军面临的最大困难。”

  庆帝微微颔首:“没错,前朝炀帝也是如此,至死都没能攻破高丽的防线,反倒压垮了桓军的后勤。”

  庆帝早有攻打高丽的想法,前朝炀帝的行军记录,看了一遍又一遍,还经常亲自问询参与过那场战争的老将。

  研究这么多年,只得出一个结论。

  若是高丽死守山川上的堡垒,那便是无解之局,派多少兵去都不可能赢。

  唯一的胜点便是拼国力,用后勤消耗活活耗死高丽军。

  这也是他让李彻去关外的原因,他本就没指望李彻能打进高丽,只是想让他站稳脚跟,给大庆的军队提供后援而已。

  所以,他很好奇李彻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李彻微微一笑:“儿臣这三路皆是只围不攻,但却要搞出声势来,震慑城内守军,放他们去寻求援兵。”

  “实际上,儿臣早将所有骑兵都散了出去,埋伏在高丽军队的必经之路上,此乃围点打援之策!”

  “围点打援?”庆帝眼睛一亮:“这倒是个好办法,高丽军上当了?”

  李彻点头:“那李洧佑是个昏头的,得知奉军来袭,竟几次下令催促守军前去援救。”

  “最终那些守军迫不得已从碉堡中走出,急匆匆赶赴前线,被奉军骑兵一网打尽,高丽防线摇摇欲坠。”

  “后儿臣集中兵力,一口气突破了防线,杀到柳京城下,拿下了城池!”

  庆帝轻舒一口气,随后苦笑着摇了摇头。

  让自己夜不能寐、深深忌惮的高丽,竟以此等荒谬的方式落幕了。

  高丽之覆灭怪不得别人,实在是那李洧佑太蠢了,好好的天险不利用,和奉军正面作战。

  当然,李彻的功劳也不可磨灭。

  虽然李彻说的很轻松,但庆帝心里明白,他必然承担着极大的压力和风险。

  想到这里,庆帝眼中闪过一丝愧疚,轻声道:“彻儿,辛苦你了。”

  “为国征战,何谈辛苦?”李彻笑着回答。

  他真没觉得辛苦,那李洧佑的王宫中可有不少珍宝,自己这一仗打得不亏,甚至还有的赚。

  李彻突然想到了什么,开口问道:

  “不过,父皇,如今奉军只占了高丽半数城池,仍有一半国土掌握在朴家手里。”

  “儿臣派使者与其商谈,他们愿意在名义上归附大庆,但仍要保留手中兵权,您看......”

  庆帝皱了皱眉,沉声道:“此事,你觉得该如何处理?”

  李彻认真道:“儿臣觉得,高丽虽灭,但新罗、百济犹在,与其将朴家赶尽杀绝,不如留他们和新罗、百济周旋。”

  “而且奉军兵力已是捉襟见肘,即便拿下高丽全境,也难以完全掌控。”

  “不如先封给他们爵位和虚职,我们作壁上观,静待其变。”

  庆帝沉思片刻,点了点头:“此事不急,待朕和朝中文武商议过后再定。”

  “反倒是......”庆帝目光柔和,“彻儿你立下如此大功,朕该如何封赏?”

第395章 大赦天下,全是人才!

  “封赏什么的,儿臣......”

  李彻话说了一半,便被庆帝笑着打断:

  “莫要跟朕说什么换封地的胡话,当朕不知道你是故意吓唬那些蛮夷的吗?”

  “朕知道你纯孝,不愿给朕加负担。但功就是功,朕若是不赏罚分明,让百官如何想?”

  “所以,有什么需要尽管提,莫要扭扭捏捏。”

  李彻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挠了挠头:“儿臣别无所需......就是缺钱......”

  一提到钱,庆帝顿时变脸了。

  “莫提钱,朕不是说了嘛,各国使节带来的贺礼都交给你处置。”

  李彻暗叫一声‘抠门’。

  你看你看,又急,真提了你又不乐意!

  不过相比于钱财,各国上供的特产的确更有价值,里面很有可能有一些古人未发现用途的好东西。

  见李彻沉默不语,庆帝追问道:“除了钱呢?你小子就没点别的想要的,钻钱眼儿里了?”

  李彻想了想,突然福至心灵。

  “倒是......有件事求父皇帮忙。”

  庆帝闻言,只觉得非常受用。

  有想要的就好啊,就怕李彻无欲无求。

  李彻拿下高丽,他在高兴的同时,心中也有些玩味。

  那个懦弱无能的老六,转眼间就成了名震天下的藩王,武略如此出众,便是年轻时的自己都远远不如。

  一个手握泼天大功的藩王,现在就不知道怎么封赏了,而李彻还这么年轻,未来必定会立下更多功劳。

  到那时,封无可封,赏无可赏,自己该怎么办?

  但如今李彻向自己请求,庆帝顿时找回了点身为帝王和父亲的优越感。

  再天才你也是朕的儿子,有事不是还要求朕?

  “说罢,朕先听听。”庆帝面无表情,但心底却是有些傲娇。

  李彻小心问道:“父皇之前说过,今年要大赦天下?”

  庆帝皱眉看向他:“是啊,怎么?”

  “可否向父皇讨个恩典,大赦天下之前让儿臣去诏狱和天牢一趟,带几个人出来?”

  庆帝闻言更加疑惑了:“那里大多是判了死刑和流放的重犯,连大赦的资格都没有,你要他们做什么?”

  李彻笑了笑:“父皇也知道,儿臣手底缺人啊,与其让他们被砍了脑袋,不如去奉国发挥余热。”

  “缺人才?你去吏部挑些等着封官的举人、进士便是,诏狱有什么人才?”

  李彻笑而不语。

  吏部的那些预备官吏算什么人才?

  都是一群读了十几年的书,还未去基层磨炼,张口闭口之乎者也的生瓜蛋子。

  自己从那里招来生瓜蛋子,还要自己想办法培养。

  费时费力不说,而且他们大多出自世家大族,用起来也不放心。

  反倒是诏狱,那里面什么人才都有,说话又好听,又有绝活......

  对别人来说那是避之不及的污秽之地,对李彻来说那就是藏宝地!

  庆帝到底还是给了李彻去诏狱和天牢选人的权利。

  大庆的监狱机构有很多,像是诏狱、天牢、府衙大牢......

  其中重刑犯一般都关押在诏狱和天牢。

  诏狱用于关押重要的政治犯或庆帝亲自指定的犯人,管理非常严格。

  本质上来说,它常常用于惩罚那些被认为对皇权构成威胁的人。

首节 上一节 334/5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