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340节

  山海关没打下来,就代表叛军的退路已经被封死了。

  他们现在只能在燕地里折腾,往南边打就是死路一条,大庆的国力摆在那里呢,耗也能耗死他们。

  往北走投奔北胡也是一条路,不过燕军常年和北胡作战,说是生死仇敌都不为过。

  普通士兵能被忽悠着稀里糊涂跟着造反,却绝不可能投奔仇敌。

  想到这里,李彻不再犹豫,拱手而出:“此事儿臣已是脱不了关系,既如此,儿臣请战平叛!”

  一旁的李霖也连忙附合道:“请父皇恩准儿臣回燕地,降服叛军!”

  看到两大武勋亲王同时请战,庆帝的眼中闪过欣慰之色,以及一丝难以察觉的忌惮。

  两个以武立国的藩王啊,而且都是敢战的,甚至敢带着亲自上阵冲杀,身上都有自己年轻时的影子。

  这两人联手,庆帝都想不到大庆之中,谁能与之匹敌。

  功劳有些过于高了......如此看来,老四的燕地如今出了这档子事,也不全都是坏事。

  但他很快就收敛了神色,沉声道:“老四,燕地中有多少兵力?”

  李霖犹豫了一下,如实道:“回父皇,算上城防守备军,当有十万之数。”

  这个兵力绝对是超标了的,即便城防军不是燕王的直属军队。

  庆帝眯了眯眼睛,随即道:“十万大军,至少要有八万精兵才能拿下。北地天寒地冻,朕上哪去给你们找这八万人?”

  “即便是凑齐了八万人,粮草也是大问题。没有供给军队的粮草,一旦发生哗变,那就不是燕藩一地的叛乱了。”

  他微微叹了口气:“几个乱臣贼子翻不起浪花来,先让他们折腾,等开春之后再去平叛吧。”

  听到庆帝的话,李霖顿时急了:“父皇,燕军将领多为儿臣的亲信,他们只是被迫委身于贼。”

  “只要儿臣赶到燕地,让将士们看到儿臣,他们必然会幡然醒悟,弃暗投明!”

  “若是再拖沓下去,等到反贼彻底清洗了燕军,到那时候双方兵戎相见,多少将士会因此枉死?”

  “请父皇三思啊!”

  “胡闹!你怎知幕后黑手是谁,没准你所谓的亲信,正是此次叛乱的发起者呢?”

  “你就这么风风火火地一头扎进去,被人骗进去砍了脑袋,朕可救不了你!”

  “那也比什么都不做强!”李霖亢然道,“儿臣心急如焚,如何能等到开春,还请父皇恩准!”

  看到李霖的样子,全然没了对庆帝的深深畏惧,一旁的李彻咂舌不已。

  还是没被逼急了啊,现在的李霖早就不知道害怕为何物,若是不让他去,他怕是连庆帝都敢咬!

  见到庆帝捏着胡须沉默不语,李霖更急了,不停地给李彻使眼色。

  李彻也有些无奈,这两人的想法不能说对错,只能说是立场不同。

  庆帝掌控的是整个国家,他自然会选择更稳妥的方式,哪怕暂时损失一下燕地的利益。

  而对李霖来说,燕地是他的基本盘,若真让反贼清洗个遍,他这燕王也当到头了。

  两人的身份地位不同,自然会在决策上出现重大差异。

  反倒是将自己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李彻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咬了咬牙,开口道:“父皇,儿臣和四哥同去!”

  庆帝瞥了他一眼,冷然道:“加上一个你又有何用?朕没有多余的粮食和军队给你们!”

  “儿臣不需朝廷的军队,只凭本部两千兵马,便能让叛军降服!”

第403章 留条后路

  “本部人马?”庆帝闪过一丝诧异,随后轻笑道,“倒是忘了,朕本来怕你等途中扰民,故而让你们不得多带兵马入京。”

  “你倒好,借着押送俘虏的由头,硬是带了两千多精兵回来!朕还没和你算这笔账呢,你还敢跳出来替老四出头?”

  李彻讨好地笑了笑:“父皇,儿臣也是按照制度办事,算不得违抗旨意啊。再说了......儿臣带回来的那个俘虏,您不是也挺满意的嘛?”

  “哼......油嘴滑舌!”庆帝收回目光,沉声问道,“即便你手中有两千精兵,那可是十万大军,你要如何平叛?”

  李彻此时比李霖冷静多了,他略微思考一下,拱手回道:

  “回父皇,儿臣以为,燕地之乱不能称之为叛。燕军忠勇,多次北击胡人,护我大庆边疆,他们是有功劳的。”

  “只是兵卒愚昧,只凭军令做事,这才让反贼钻了空子。”

  “虽然不知道反贼用了什么方法控制了燕军,但儿臣笃定,普通士卒不清楚自己在谋反,甚至还以为自己才是正义忠诚的一方!”

  庆帝微微颔首,示意李彻继续说。

  李彻缓缓踱步,继续开口道:“儿臣以为,此战要避免拼杀,甚至无需拼杀,当攻心为上!”

  “燕军士兵对四哥尚有忠诚之心,只要儿臣能让所有燕军士兵知晓,他们的行为是叛逆之举,是受到了奸人蛊惑。”

  “并让所有士兵看到四哥,亲口从四哥嘴中听到‘此刻投降,既往不咎’之类的话,则叛乱当迎刃而解。”

  庆帝摇了摇头:“太想当然了,对方既然敢这么做,肯定不怕你来这一招。”

  “更何况你手中只有区区两千人,对方不需等你发声,一拥而上就能吞了你们。”

  李彻肃然道:“父皇勿忧,安全带四哥到燕地是我要做到的事情。如何说服燕军,是四哥的事情。”

  “我兄弟二人齐心,便是刀山火海也闯得!”

  此言一出,庆帝顿时有些失神,呆愣愣地盯着李彻,不知心中想些什么。

  而李霖则是一脸感动。

  老六是好兄弟啊!自己没白支持他,有事是真上啊!

  庆帝缓过神来,询问道:“一定要去?”

  “一定要去!”两兄弟异口同声。

  “罢了。”庆帝叹气,“那就去吧。”

  “谢父皇!”李霖兴奋道。

  庆帝又道:“不过......两千人还是太少了,朕再给你三千玄甲军,凑齐五千人。”

  李彻闻言顿时神情抖擞,有些不可置信:“真是三千玄甲军?”

  玄甲军,大庆立国的根本,乃是随庆帝南征北战的主力部队。

  这支军队只听命于庆帝,具体人数有多少,天下怕只有庆帝一人知道,但绝对不过万人。

  这是真正的精锐之师,百战百胜那种!

  即便多年未经战事,其中老兵的数量已经很少了,也是大庆之中天花板级别的军队。

  “怎么?嫌少?”庆帝皱眉道,“莫要嫌少,如今正是岁末,朝廷没有多余的粮草支撑大军出动,三千玄甲军已是极限。”

  “不嫌少,不嫌少,儿臣谢过父皇。”李彻连忙道。

  庆帝又道:“朕准你二人在路上招募乡勇,一应军粮辎重可从沿途府县调动,朕会下旨让他们配合。”

  “此战干系重大,不需朕再多说。你二人执意要去,那就要承受失败的后果,明白吗?”

  “喏!”李彻二人拱手道。

  庆帝不耐地摆了摆手:“滚吧,回去准备吧,三日后出发!”

  “儿臣领命!”

  李彻和李霖离开皇宫。

  李霖面色认真道:“老六,今日要多谢你了。”

  “谢个屁!”李彻没好气道,“你还没看明白吗?这群人是奔着你我来的,只是你倒霉而已。”

  “何意?”李霖一脸不解。

  “有人看到燕藩和奉国站到一起,坐不住了呗。”李彻面色冷峻,“这群人好生恶毒,只为打击你我,竟是让燕地百姓都陪着生灵涂炭!”

  奉国太强大了,若非被山海关挡在关外,奉国足以让李彻所有的敌人都感到绝望。

  如此强大的奉国,竟和燕国联合在一起,强强联手之下,谁能是他们的对手?

  燕地反叛,与其说是对李霖发难,不如说是对奉燕联盟发难。

  所以,刚刚不是李彻冲动,非要替李霖出头。

  而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毕竟自己才是那些人的最终目标。

  “你我各自回去准备,三日之后立刻出发。”李彻嘱咐一句,“安排好家眷,留个退路,明白吗?”

  “你的意思是......”李霖一脸憨相,挠了挠脑袋。

  李彻白了他一眼:“罢了,你回去问嫂嫂!”

  李霖:。。。

  什么意思?这是什么意思?

  本王堂堂燕王,不说神机妙算,智谋也是上人之资。

  还需听取王妃的意见,怎么,本王还不如一个妇人吗?

  简直是荒谬!本王绝不会如此猥自枉屈!

  半个时辰后。

  “王妃,快帮本王想想,老六他这是什么意思?”

  李霖将事情复述一遍后,立刻心痒难耐地询问对面的燕王妃。

  燕王妃眉头轻蹙,好看的柳叶眉纠在一起,片刻后面露伤感之色:“殿下,显儿怕是要留在帝都了。”

  “啊?”李霖大惊失色,“为何如此啊?”

  燕王妃智珠在握,娓娓道来:“殿下您想想,您和奉王联合引得人如此忌惮,甚至不惜兵行险招,撺掇燕军反叛。”

  “他们尚且如此忌惮,那陛下呢......”

  李霖似是想通了什么,面露震惊之色。

  “燕地和奉地都在北面,若是你和奉王起了不该有的心思,立刻就能分裂大庆北方将近一半的疆土!”

  “如此情况,如何让陛下安心?唯有将显儿留在帝都,以示忠诚,方能让陛下放下疑心。”

首节 上一节 340/5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