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359节

  “而兄长你呢?整日饮酒买醉,只顾着和佟文钧之间那点亦师亦友的私情,却忘了你我为万民立命的大志!”

  “我早在几天前就该出关回奉国,是嫂嫂担忧你走不出心中魔障,央求我留下开导与你。”

  “嫂嫂一介女流之辈尚且顾全大局,你也是掌管十万将士,数十万百姓的藩王,怎如此怯懦?!”

  李霖闻言身体一颤,脸上多出了几分羞怒,但却少了几分麻木:

  “我不怯懦!我只是恨,恨世家大胆包天意图操纵天下,恨自己无能,上不能替父皇分忧,下不能护得佟老和燕国百姓!”

  李彻立刻道:“那你更要振作起来!你应该清楚,佟老虽是自刎,实则死于世家逼迫,更死于他世家的身份!”

  “世家一日不除,这大庆的天就一日不会变!”

  “今日只死了一个佟老,未来还会有无数个出身世家的‘佟老’,要么被家世裹胁郁郁不得志,要么被世道逼迫含恨而死!”

  李霖微微一怔,像是雕像一般愣住了,半晌没有说话。

  李彻也没有继续开口,只是任由他自己消化。

  过了不知多久,李霖终是沙哑开口:“可我终究不是你,老六。”

  “我不懂得帝王心术,不知道朝堂之道,更不知如何和世家周旋。”

  “没了佟老,我连燕国都治理不好。”

  见到李霖的眼神总算是多了几分神色,李彻微微松了口气,语气也缓和了不少:

  “这有何妨,你又不需要去懂。”

  李霖抬头把他盯住。

  却见李彻伸手拍了拍他腰间的佩剑,冷然道:“你这腰间悬挂的家伙事是做什么的?”

  听闻此言,李霖眼中微微发亮。

  却听李彻继续说道:“这世间道理有许多,却唯有真理永存。”

  “何谓真理?你腰间之剑便是真理,燕地十万忠心悍勇之士便是真理,奉国火枪和大炮的口径便是真理!”

  “你我之敌无非就是世家、蛮族和其余藩王,既然和他们讲不通道理,那就讲讲真理!”

  李彻看向山坡下跌落的酒壶,缓缓说出最后一句:

  “心中小不平,可释之以猛酒......世间不平事,唯当以剑销之!”

  。。。。。。

  待到李彻和李霖回到燕王府,燕王妃急忙从府中来迎。

  看到李霖后,燕王妃先是一怔,随即面露喜色。

  李霖虽仍是浑身酒气,但和前几日完全不同。

  前几日的李霖满面暮色,虽是二十几岁的少年郎,但却像是没了心气的垂垂老者一般。

  而如今的李霖面色坚毅,目露精光,已是恢复了七八分的勃勃英姿。

  “殿下,奉王殿下。”燕王妃欣喜地走上前。

  李彻拱手致意,开口道:“说了多次了,嫂嫂叫我一声六弟即可。”

  “礼不可废。”燕王妃摇了摇头,坚持道,“今日殿下气色却是好了许多。”

  李彻也知道这位四嫂虽出身将门,但却颇有名门闺秀之风,也不再强求她改口。

  “四哥已是战胜心魔,重振雄风了。”李彻微微一笑。

  李霖被说的有些不好意思,又见妻子含情脉脉的眼神,心中一软:

  “这几日让王妃担忧了,是本王的不是。”

  两人深情对视,李彻只觉得被塞了一口,某种这个时代不存在的饱腹感十足的颗粒物。

  “好了,四哥这里无事,我也要回奉国去了。”

  李霖这才收回目光,有些羞愧道:“六弟怎么急着走?这几日为兄照顾不周,还未尽地主之谊,至少再休息几天才好。”

  “来日方长,日后有的是机会。”李彻浅笑道,“且春日已近,我得回去组织奉国春耕事宜,还要防备契丹、靺鞨来犯。”

  李霖也知道春耕的重要性,倒是不好强留。

  想起自己这几日因颓废慢待了六弟,心中越发愧疚。

  不过两兄弟都不是矫情的性子,这点事很快就翻了篇。

  李彻看向一旁的燕王妃,正色道:

  “佟老已逝,燕国内又缺少治理之才,而如今兵祸刚过,正是百废待兴之时,四哥准备如何应对?”

  李霖挠了挠头,叹气道:“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奉国内倒是有些治理人才,我可以借给四哥一些。”

  李霖眼睛一亮:“真的?”

  一个藩王让另一个藩王的人,来自己的地盘当官,距离被架空就不远了。

  但李霖和李彻却是毫不在意这种事,两人早已结成联盟,又共同经历了多场生死患难,说是穿一条裤子的关系也不为过。

  “择日我就让人过来。”李彻摇头:“但也是治标不治本,四哥武德充沛,却也该多多重视文治。”

  “我已在朝阳城建立奉国大学,想来已经完工了,此学堂只为培养人才,有教无类。”

  “四哥应当在燕国内招揽寒门学子,送到奉国大学内学习,方能保证燕地的长治久安。”

  李霖正色道:“六弟放心,为兄明白。”

  “至于此时此刻,燕国急缺一名统筹大局的智谋之士力挽狂澜,小弟这里倒是有一个人选。”

  李霖连忙追问道:“不知是何人?为兄便是八抬大轿,也要把他请来!”

  李彻微微一笑,看向一旁的燕王妃:

  “倒不必如此,兄长不是早就八抬大轿、明媒正娶地把她请进了门吗?”

第430章 出发返奉

  李霖瞪大眼睛:“六弟是说......王妃她?”

  就连一旁的燕王妃都颇为惊讶,毕竟这年代都讲究后宫不干政。

  哪怕燕王妃天资聪颖,能力毫不逊色于朝堂大臣,却也是在私下里替李霖出主意,从未走到台前。

  “怎么,嫂嫂不行吗?”

  李霖摇头道:“自然不是,你四嫂若是男儿身,必能金榜题名,出侯入相。”

  随后,李霖有些迟疑,声音也小点:“可她毕竟是女儿身......”

  “唉。”李彻拍了拍李霖的肩膀,“四哥当真不爽利,虽说嫂嫂是女儿身,但这几年少给你出谋划策了?”

  “再看前朝古人,也有不少垂帘听政的太后政绩斐然,有巾帼英雄不让男儿。”

  “不说古人,只说我奉军之中,不也有一员女将立功无数,光是斩将夺旗的大功,就记了十几次!”

  李霖渐渐陷入沉思,李彻则是继续道:

  “如今燕国要的是稳定,军政大权只能交给可靠的人,看遍整个东平城,还有比四嫂更值得信任之人吗?”

  李霖被李彻说得一阵心酸,自己好歹也当了将近十年的藩王,手下竟是没一个能治国的人才。

  他站起身,仿佛下了某种决定,来到燕王妃面前郑重拱手道:“还请王妃助我。”

  饶是燕王妃心智非常人,也被李霖惊得一愣。

  她的确是个奇女子,很快就回过神来,柔声道:“殿下放心,妾身自当尽力而为。”

  两人对视一眼,又进入了含情脉脉的状态。

  李彻只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打着饱嗝离开了燕王府。

  第二天,李彻开始为回奉国做准备。

  被世家蛊惑着叛乱的有几万流民、匪众,叛乱平定后他们都成了阶下之囚。

  以燕国目前的情况,连燕国自己的百姓都安置不明白呢,根本顾不上他们。

  将他们送回老家耗费更多,李霖索性将这群劳动力都送给了李彻,让他带回奉国。

  李彻自然是愿意的,奉国现在什么都缺,但最缺的还是人口,尤其是非蛮族的庆人。

  投桃报李,李彻从庆帝赐给他的那批番邦贺礼之中,取出了一部分留给李霖,让他换成钱财和粮食。

  燕国刚遭战火,什么地方都要用钱。而奉国有玻璃和商队在,至少短时间内财政还能顶得住。

  翌日,奉军大营。

  薛卫穿过营帐,奉军士兵们有序地扛着兵器,整理行囊,帐篷被迅速拆除,折叠成一个个方块,堆放在辎重车上。

  战马不安地喷着响鼻,马蹄敲打着冻硬的地面,发出急促的‘哒哒’声。

  衣衫褴褛的流民们聚在一起,惴惴不安地打量着周围。

  营地中央,一面巨大的奉字军旗迎风飘扬,猎猎作响,仿佛在催促着队伍尽快出发。

  薛卫深吸一口气,走向最中央的王帐。

  自从薛卫向李彻投效后,李彻还是第一次召见他,心底不由得暗自紧张。

  王帐外面没有护卫,却能看到栏杆后有两片黄黑斑斓。

  薛卫知道,这是殿下养的两头山君。

  他曾经也见过老虎,是陪庆帝围猎时见到的,不过那些老虎的体型远远没有这两只大。

  这两头老虎大得有些吓人,皮毛像是上好的崭新绸缎,在阳光下泛着光,显得油光水滑,显然殿下给它们喂养得极好。

  两只老虎皆是趴伏于地上,听到他的脚步声后,齐齐扭头盯着他看。

  较小的那只起身张嘴打了个哈欠,舌头上一排排的倒刺,让人看着就心中发寒。

  薛卫让自己强行镇定下来,随后一板一眼地向两只老虎拱了拱手:“两位山君,薛某求见殿下。”

  人向两只老虎行礼虽有些诡异,但薛卫却是神情自若。

  要是在野外碰见这么大的老虎,别说行礼了,他肯定是转身就跑。

首节 上一节 359/5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