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380节
刺答微微喘了口气:“在下清楚上使所来为何,早已做好了准备。”
说罢,对身旁人挥了挥手。
几名靺鞨武士端着一张粗布,往地上一抻,十多颗头颅滚落在地。
张氾瞳孔微微一缩:“首领这是何意?”
刺答恭敬拱手道:“契丹这几日派来了数波使节,其正使、副使头颅皆在此,还请上使过目。”
张氾沉吟不语,一旁的刘大封更是瞪大了眼睛。
本以为黑水靺鞨是一众部族中最难啃的骨头,没想到却是最顺利的一个,不用使团出手,他们就把契丹使节宰了。
自己还没发力呢,对面就投了,这是什么操作?
刺答躬身再拜,言语恳切道:“黑水部,愿向奉国称臣,愿为奉王殿下效力!”
第458章 黑水归附,大战在即
张氾沉默片刻,再抬起头时,眼中也有一丝不解:“首领倒是雷厉风行。”
刺答回道:“却是听到了上使的传闻,您所过之处靺鞨诸族纷纷投靠,而契丹使节更是皆被斩杀。”
“在下此举,既省了上使的功夫,又显示了黑水部的诚意,何乐而不为呢?”
张氾紧盯着刺答的眼睛,缓缓问道:
“黑水部尚有二十余万族人,在这关外颇有势力。我本以为说服首领要费些心思,却没想到首领如此......明智。”
刺答自然听出了张氾话语中的不信任,但他并没有丝毫露怯的表现,坦然道:
“上使容禀,去年奉国大军征讨高丽,家父一时昏聩,带黑水部精锐袭击奉军后方,却落了个全军覆没的下场。此一战,黑水部精锐存者十之一二,家父更是身死。”
“在下提及此事,绝无复仇的想法,家父在世时,我的想法也是和他相悖。在下清楚奉国的强大,黑水靺鞨鼎盛时期尚不能敌,更别提如今元气大伤,若一心与奉国作对,只会落得一个更加凄惨的下场。”
张氾又问道:“那契丹呢?耶律大贺多次遣使面见首领,想必也开出了不小的价码吧?”
刺答苦笑一声:“诚然,奉国和契丹对我们都是庞然大物。然而,契丹只是契丹,而奉国的背后还有大庆!”
“即便我黑水部帮助契丹,侥幸打退了贵军。待到大庆皇帝陛下派兵再来,我等还能抵抗住吗?”
张氾闻言,心中也有些恍然。
是了,奉国太强大了,灭高丽、败契丹,和关外这些强国打得有来有回。
却是忘了,奉国只是大庆的一个藩国。
张氾微微一笑,将手中的节杖插在泥土里,随后拱手回礼:
“如此,还请首领与本使歃血为盟。黑水部之诚意,本使必会毫无错漏地回报我王。”
“这是当然。”
黑水靺鞨归附,至此在奉国和契丹即将到来的大战中,靺鞨部族皆选择了奉国。
虽然战事尚未开启,但奉国已取得了胜利的先机。
张氾率使团入驻黑水靺鞨,商议归降后的事宜,同时也派人回朝阳城,迅速回报。
李彻接到张氾的快马回报后,顿时大悦。
当即招来三位阁臣和贺从龙等将,将信件传阅下去。
“哈哈哈!张卿果真是能臣,仅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全部靺鞨部族来投,倒是给本王一个大大的惊喜!”
李彻一脸振奋地在大殿中走来走去,诸葛哲等人也是面露惊喜之色。
“有此等纵横之策,一人便可抵十万大军!”
霍端孝询问道:“张大人信中问殿下,如今靺鞨诸族已降,他还想深入契丹腹地,说降那些立场摇摆的契丹部族,不知殿下......”
“万万不可!”李彻开口打断道,“契丹不比靺鞨,耶律大贺绝不会容忍奉使入境,使团前脚过去,契丹大军后脚便到!”
“那让张大人回来?”
李彻沉默片刻,走到舆图之前。
“张卿手下有数千各族靺鞨骑兵组成的军队,已然有了不小的战力。”
“而他们的位置在黑水部,正是我们和契丹战斗的第一线。若是将张卿留在此地,既能借他的威势安各族之心,又能在契丹人卧榻旁埋一把刀子!”
李彻思考片刻后,心中已经有了想法:
“传信给张卿,他劳苦功高,自当重赏。但如今大战在即,本王还需他替我节制靺鞨诸族。”
“着张氾部就地扎营结寨,令他自成一军,统领麾下靺鞨骑兵,原地待命。”
“喏!”
李彻微微一笑,这支靺鞨联军虽然是在一众首领的小心思下,机缘巧合中成立的。
但这支军队有很大的象征意义,决不能就这么解散。
留着他们,便是给所有归奉的靺鞨人立了个标杆,是靺鞨诸族团结在奉军旗帜下的最好表率。
诸葛哲面露愧色:“张大人立下奇功,我等不仅寸功未立,连出征事宜还未准备妥当,实在是羞愧。”
李彻笑着摇了摇头,宽慰道:“此战规模巨大,双方动用之兵员加起来甚至要超过百万,哪里是那么好动员的?”
“子渊且宽心,我们集结的速度虽慢,但契丹各部族分治,又有兽疫横行,速度更慢!”
古代不比现代,行军打仗何等繁琐,集结军队加上调运粮草都费时费力。
此等规模的大战,战前准备拖上一个月,甚至数个月,太正常不过了。
所以才会有‘兵贵神速’这句话,速度成了战场致胜的最强法宝。
诸葛哲微微颔首,随后开口问道:“此番,殿下还要亲临战场吗?”
李彻含笑点头:“这是自然!此等大战,本王岂能错过?”
。。。。。。
“父汗三思啊!此战凶险异常,您身系国家安危,又何必亲征?”
王帐之中,耶律大贺的长子耶律原跪在地上,苦苦相劝。
“不如让儿替您出征!您坐镇后方统筹全局,方能使国内维稳,大局不乱!”
耶律大贺睁开浑浊的双眼,看着眼前的长子,心中满是复杂。
他老了,古人的寿命本就不长,三四十岁的人已经能自称老夫了。
更何况契丹身处北方之地,关外虽然物产丰富,但气候寒冷,不养人。
年过五十之后,耶律大贺就感觉自己的身体在急速衰老,原本有左右开弓的武勇,也逐渐连马都上不去了。
他深深叹了口气,伸手摁在耶律原的头顶上:“我催促了这么久,各部仍是阳奉阴违,不肯派兵。今日刚刚收到的消息,黑水靺鞨的刺答也倒向了奉国那边。”
“原儿,此番大战,怕是我辽国有倾覆之危啊!”
“我怎么也没想过,辽国竟然会亡在我的手里,那奉王到底是何方神圣,怎么会......”
听着耶律大贺声音中的浓重痰音,耶律原咬紧嘴唇,面色惨白。
却见耶律大贺面带愧疚之色,继续说道:
“是我的私心,与其苟延残喘在病榻上,不如死在战场上。却只是......苦了你。”
“原儿,若是父汗败了,奉国大军兵临城下,你当如何应对?”
第459章 援军到达
耶律原惊愕地看着耶律大贺,从未想过这种话竟然会出自自己的父亲之口。
在他的心底,耶律大贺还是那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王。
还是那个能左右开弓,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以几十骑凿穿敌阵的契丹第一勇士。
那样的耶律大贺岂会言败?
他只会考虑如何击败对手!
然而事实上,耶律大贺已经六十岁了。
本就是风烛残年,再加上这些年征战四方,身上有暗伤无数,病痛无时无刻折磨着他的身体,同时一点点摧残着他的意志。
耶律原咬牙回道:“父亲怎么可能会败?!还请您莫要说这种话!”
“人都会失败,我只问你......”耶律大贺死死盯着长子,“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呢?”
耶律原倔强道:“若真有那一日,儿宁死不降,必与奉军拼死到底!”
沉默。
耶律大贺看着满脸怒容的长子,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不知多久之后,他还是沉沉叹了口气,眼中满是失望之色。
死战到底很容易,玉石俱焚虽需要勇气,也不过是一瞬间的热血上涌便能做到。
耶律大贺想听到的不是这些。
他宁可听到,耶律原说自己会远遁北方,请求室韦人庇护,以求复国。
或是投降奉国,忍辱负重,待日后东山再起。
但,耶律原最终还是给了他一个最愚蠢的答案。
耶律大贺沉默半晌,沙哑道:“父汗知道了,我不会败的。”
耶律原闻言,如蒙大赦。
然而还未等他喘口气,耶律大贺接下来的话却让他心脏一缩。
“但,若是真有那一天,我希望你能活下去,不管是用什么方式。”
“那位奉王很厉害没错,但奉王终究是庆人,是中原人,是夏人。自古以来,中原人无数次打败过我们,但从未真正征服过这片土地。”
“我们契丹人是狼,中原人是羊,或许羊群中偶尔会生出几只强壮的异类,但羊终究没办法在这片土地存活,唯有狼才可以!”
耶律大贺看向耶律原,一字一句道:“记住,忍辱负重地活着,比悲壮地死去更需要勇气!”
耶律原微微一颤,随后低头道:“儿臣,铭记于心。”
上一篇: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