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407节

  想要彻底将关外之地纳入囊中,就必然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

  行省制,是前世最主要的行政模式,起源于元朝,明清两朝得到发展,最终还影响了现代中国的行政体制。

  李彻懒得再搞什么乱七八糟的发明,索性直接拿来用。

  众人思考片刻,最终还是诸葛哲率先回道:“如此一来,各省巡抚掌握权力过大,岂不是成了国中之国?”

  李彻笑道:“却也无妨,各省巡抚只管政事,军务自有守备将军管理。且一切较为重大的政务都必须奏报本王,等候批示。”

  历史的教训不能忘,军政必须分离,不然就会出现唐朝那种藩镇割据、养寇自重的后果。

  当然,也不能过于加大中央集权,收回军权,将武将都召回中央,重蹈宋朝边境羸弱的覆辙。

  虽说李彻不喜欢满清,但这套行政制度的确已经是封建巅峰了,却是不妨一用。

  见李彻分析得头头是道,这一套制度听起来也很完善,众臣也都没什么意见。

  至于在藩国内搞新的制度这事,会不会僭越,引得朝廷不快,却是无人在意的。

  门外的驯鸽人听到殿内议完了事,这才走进门:“殿下,有帝都密信。”

  “哦?”李彻抬眸看去,“拿来。”

  驯鸽人走上前,恭敬地将密信递上。

  李彻摊开小纸条,飞速看了一遍后,笑着开口道:

  “诸君,陛下将至奉国矣。”

第496章 御驾

  李彻挥了挥手中的纸条:“陛下已经从帝都出发,不日将到达奉国,旨意也已经在路上了。”

  虽然李彻之前早就和大臣们打了招呼,但听到庆帝要来奉国,众臣还是心中一震。

  没什么喜悦之情,也没有多么惶恐不安,大家只是觉得麻烦。

  奉国的官吏有一个算一个,全无心向大庆之心。

  大家要么是前朝余孽,要么是罪徒出身,要么是被朝堂排挤的边缘人物,区区皇帝而已,谁在意啊?

  霍端孝、薛卫等人倒是没受过什么排挤,或许曾经是大庆的臣子,但现在忠心于李彻,不会以庆臣自居。

  至于庆帝......那是谁啊,我们真不熟。

  诸葛哲开口问道:“殿下,朝阳城可要早做准备?”

  李彻摇了摇头:“有什么可准备的,平时什么样,就什么样,无需弄虚作假。”

  他有足够的信心,朝阳城绝对能秒杀大庆百分之九十九的城市,也就帝都在繁华程度上能与其比拟。

  至于除朝阳城外的其他城池,在治安、民生、军备等方面,也不弱于大庆的州府城池。

  自己又没有鱼肉百姓、骄奢淫逸,正所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没什么可瞒着便宜父皇的。

  霍端孝轻咳了两声,也开口道:“殿下,奉国有些东西还是不能摆在明面上,比如......火器。”

  李彻拍了一下桌案,恍然大悟:“正是,正是,若非正则提醒,本王差点忘了。”

  奉国的火炮和火器飞速发展,有强大的工业基础、李彻前世的知识加上一个爆破鬼才陈规,火器更新迭代的速度极快,几乎是每个月都有新武器产出。

  像是最开始造的那批火门枪,因为不够稳定且过于落后,神机旅已经不再使用了,都发给了朝阳军给新兵训练用。

  这些东西可是万万不能让庆帝看见,李彻不介意大庆掌握黑火药,但不意味着他会让先进火器也流入大庆。

  未来大庆和奉国会不会兵戎相见,李彻也不保准。

  至少庆帝还在时,应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可一旦庆帝没了,又没把皇位传给自己。

  那不好意思......老子反手就是一个奉军入关!

  “陛下长途跋涉到奉国,怎么也得将近一个月,过一阵让神机旅去北边训练,火药司也暂时停产,火炮、臼炮、火枪都先运到乞活洞里去。”

  李彻想了想,又看向杨璇、解安:“还有护国军的士卒,这段时间让他们莫要称本王少帅,再让陛下听了去,不好解释。”

  两人立刻拱手道:“是,少帅!”

  李彻一脸无奈地看去。

  两人尴尬地对视了一眼,连忙改口:“咳咳咳......是,殿下!”

  庆帝即将到来,按理说是举国瞩目的大事,但对奉国君臣来说却并没什么影响。

  奉国依然如故,改革、扩军、发展如火如荼且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春耕已经结束,周边的战事也平息得差不多了,李彻逐渐将注意转移到发展和改革上。

  其中,进步最大的便是工业发展,尤其是机械和冶铁方面。

  像是火药司和冶铁坊,已经用上了依靠风力和水力的简易机床,完全替代了传统的铁匠人工捶打。

  古代工匠把‘精铁’加热锻打一百多次,一锻一称一轻,直到斤两不减,即成百炼钢。

  百炼钢在古代已经是极品钢材,但在奉国,任何一块铁锭的质量都远高于所谓的百炼钢。

  再配合上用超高温高炉炼出来的铁水,冶铁坊做出的刀剑不仅产量极高,质量也是轻松碾压蛮族,甚至是大庆的兵器。

  而在精密制作方面,火药司已经用上了简易的车床和铣床。

  一群古代顶级人才,学习了现代知识后,所显现的能力远远超出了李彻的预期。

  有人设计出了用脚踏板旋转曲轴并带动飞轮,再传动到主轴使其旋转的脚踏车床。

  还有用水力作为动力的简易镗床,专门用来对中空铸件进行精加工。

  李彻所带来的现代知识,无疑是给这些古代高知打开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尤其是第一批随李彻前来奉国,以陈规为代表的一众官吏。

  这群官吏本就是精通算学、杂学的学者,在大庆他们被主流儒学鄙视,但在奉国却找到了可以让他们发光发热的位置。

  技术的思潮带来了工业的革新,无需李彻推动,奉国的科技树也会飞速攀爬。

  科技的更新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至少现在火药司不会再为枪管的制作而犯愁。

  如今限制奉国发展的,反而是产量。

  倒不是人手不够用,而是原材料不太够了。

  制作颗粒火药需要大量的硝石、硫磺、蛋清,之前火器还未普及,这些材料勉强够用。

  如今神机旅扩张得越来越快,就连奉国普通部队都配上了火枪和手雷,原材料明显开始捉襟见肘。

  别说奉国的百姓了,就连李彻都已经很久没吃鸡蛋了。

  对于这种情况,李彻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给王六的勘探队派遣更多的人手,去奉国疆域内各个矿点探勘。

  一边加大商队规模,让奉国商队带着玻璃、铁、毛皮,去国内换回更多的原材料。

  工业飞速发展的同时,奉国的改革也没停下。

  奉国大学建设完成,第一批学生已经开始入学了。

  这一批学生共计三千余人,首选朝阳城的良家子,和一部分靺鞨、契丹、高丽中识字的孩童。

  军制则完全改革完毕,宁古、朝阳、护国三军,已经没有了旧的军职,全部替换为‘军师旅团营连排’的新军职。

  李彻又令陈平之为吉省巡抚,杨忠嗣为吉省将军,钱斌为朝省巡抚,王虎为朝省将军。

  而辽省暂时还是奉国直隶,不用设立巡抚和将军。

  就在奉国飞速发展的同时,时间也悄然而逝,本就短暂的春日很快就过去,夏天来了。

  与夏天一同到达的,还有自帝都而来的庆帝御驾。

  先庆帝一步到达奉国的,是加赏李彻的圣旨。

第497章 庆帝入奉(上)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绍膺鸿业,统御八纮。

  兹有奉王拓疆威烈,躬擐甲胄,亲率貔貅,一鼓而戡平契丹,万里烽烟顿息。此诚宗社之灵,亦尔忠勇之效。

  特晋尔为天策上将军,班序超迈三台,仪同加于九锡。

  赐金书铁券,许开府建牙,自置三品以下官属,举凡军机钱粮,皆得专决。所荐吏员,朕皆允准,以彰殊恩。其麾下将帅,着兵部考功叙录,敕造绘像,永昭懋绩。

  惟尔克勤克慎,忠贞贯日。戎律以靖边尘,布仁风而安黎庶,宜承殊遇,永镇华夷。

  钦哉!

  宣威元年五月初九日。”

  李彻躬身行礼:“儿臣,领旨谢恩!”

  禁军将领放下手中圣旨,恭敬地双手捧给李彻。

  李彻同样郑重接过圣旨,交给身旁的怀恩,让他收好。

  拿下契丹这么大的功劳,便宜父皇倒也大方,给的赏赐已经够丰厚的了。

  自己以后可以越过朝廷,直接封赏奉国的官吏,三品以下的官职随便给。

  尤其是自己的新官职,李彻甚是喜欢。

  天策上将!李二曾经的官职!

  当然,庆帝又不是穿越者,肯定不知道这个名号的特殊意义。

  其实还是庆帝曾经问过李彻,让他想几个年号,以做参考。

  李彻也没多想,随口说了贞观、天策、永乐应付过去。

  没想到庆帝却是记在了心中,以为是李彻喜欢这几个封号,所以才会封了天策上将军这个本不存在于世间的官职。

  只能说,不愧是开国皇帝,收买人心的手段不比李彻低。

  “将军辛苦。”李彻伸手扶起禁军将领,“不知父皇圣驾此刻到了何处?”

  禁军将领也是初次见到活着的奉王,神情难免激动:“禀殿下,末将离开之前,陛下已到了燕地,估摸还有五六天就能到达此处。”

  李彻微微颔首。

  便宜父皇走得倒是不慢,这么快就到燕国了。

首节 上一节 407/5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