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424节
百姓们不懂什么国仇家恨,只要能活下去,除非有人在背后鼓动,否则不到最后时刻,绝不会铤而走险造反。
挂着龙旗的队伍从王城中出发,向城外而去。
百姓们齐齐看去,眼中也没什么仇恨,更多的是好奇。
他们知道,大庆的皇帝就在这支队伍中,前几日有不少人都看到了那场受降仪式。
年轻人并无太大感觉,唯有一些老者暗地里唏嘘叹气。
毕竟是改朝换代了啊。
队伍中,李彻骑着一匹纯黑色战马,目光笔直地向四周看去。
看到百姓们躲闪的目光,他不由得微微叹了一声:“民心动荡,子云,我等尚需努力啊。”
子云是陈平之的字。
庆帝回帝都,李彻和李霖自然也要跟着回去,上京这里需要一员上将镇守,没人比陈平之更有资格了。
“殿下放心,末将必会竭心尽力,绝不会出任何闪失。”
说到这里,陈平之面露迟疑:“只是......末将那边还兼着吉省巡抚的差使,却是不能长久待在这里。”
李彻面露难色,也是有些头疼,自己却是忘了这一茬。
手中的高级人才还是太少了,陈平之能文能武,便被李彻当成了救火队员,哪里需要往哪搬,恨不得把他一个人掰成两个人来用。
李彻也开口道:“日后子龙去草原,此地还需放置一个干才,负责支援、统筹、后勤、收集情报。”
陈平之微微颔首,将视线放在后方的一众奉军将领之中。
随后开口道:“末将倒是觉得,李将军天赋异禀,性格沉稳可靠,或可担当此任。”
“李勒石?”李彻看向身后那位沉默的年轻人。
李勒石的确不错,有勇有谋,还有过指挥的经验,唯一的缺点就是军中威望有点低。
他是唯一一个真正从底层士卒爬上来的奉军高层,李彻一直对他寄以厚望。
想到这里,李彻招了招手:“墩子,你来一下。”
李勒石眼中的疑惑一闪而过,随后拍了拍马匹向前,保持和李彻差一个马头的距离:“殿下。”
李彻微微一笑,抬眼打量过去。
李勒石的卖相不错,身材挺拔匀称,宽口浓眉,很符合这个时代的审美。
美中不足的是,脸上带着几道交错的伤疤,是契丹袭击矿场那一战留下的。
见面前的少年如此沉稳,李彻心中赞许的同时,开口试探道:“陈将军刚刚向我提议,让你来当他副将,你可愿意?”
此言一出,陈平之微微蹙眉,但没开口反驳。
在此之前,陈平之负责镇守辽阳城,李勒石镇守北镇城,两人算是平级。
只是明眼人都知道,当时的奉军太缺统帅,所以才让李勒石一个从士卒提拔上来的将领,来担此重任。
若是真觉得两人属于平级,那就太天真了。
李彻也想借此试探一下,这位从底层爬上来的年轻将领飘没飘。
李勒石仍是波澜不惊,开口道:“末将领命。”
李彻略显惊讶:“让你当副将,不觉得委屈?”
李勒石淡然道:“末将能有今天都是殿下提拔,本就是虚居高位,常常心怀不安。殿下让末将当陈将军的副将,末将只担心能否胜任,如何会生出委屈的心思?”
李彻微微一愣,随后开怀大笑:“哈哈哈!好!”
他面带欣赏地看向李勒石:“王三春那莽汉竟有如此识人之明,倒是给本王找到了一块璞玉!”
听到李彻爽朗的笑声,车队后方的一辆马车缓缓拉开帘子,露出一张倾国倾城的脸。
耶律仙到底还是做出决定,随李彻去奉国做他的侧妃。
她将耶律大贺死于耶律和之手的事,说给了耶律原。
耶律原听后并未有太大的情绪波动,只是沉默。
或许对于他们兄妹二人而言,耶律大贺究竟是怎么死的已经不重要了,毕竟无论真相如何,辽国都已灭亡。
相比之下,他们二人还算得上幸运。
耶律仙嫁入奉国为妃,至少后半生衣食无忧,而且这几日接触下来,那位奉王也不像是穷凶极恶之人,想必不会对耶律仙怎么样。
而耶律原也得了一个归命侯的爵位,庆帝在帝都给他准备了宅院、佣人,只是后半生怕是无法离开帝都了。
倒是可以和高丽王李洧佑当个邻居,两人一个唱歌一个跳舞。
未来李彻再抓来几个国家的君主,没准还能组团出道,名字李彻都替他们想好了,就叫‘亡国之君超甜’。
。。。。。。
庆帝的銮驾上。
身为主持人的黄瑾面无表情道:“天黑请闭眼。”
“狼人请睁眼。”
“天亮了。”
“我是预言家,信我的,父皇和朱伯伯都是狼人,直接刀了准没错!”
听到李彻的话,李霖察觉到两道冰冷的视线射来,不由得瑟瑟发抖。
你敢说,我不敢刀啊,我一共就俩爹,还都在这了。
怕是前脚给父皇刀了,后脚就被他安上一个刺王杀驾的罪名,转头就给我刀了......
“不玩了,不玩了。”李彻双手一摊,“只要是父皇一当狼人你们就不敢刀,这还怎么玩?”
李霖和一众陪玩的大臣默默低下头,只觉得李彻站着说话不嫌腰疼。
以为谁都有这胆子啊,不管对面是谁说刀就刀。
那可是陛下,就算是玩游戏,也不能把陛下‘杀’了啊。
赶路实在是无聊,李彻索性把前世的一些游戏拿出来,和庆帝他们一起打发时间。
玩了好一会儿狼人杀,众人也都有些疲倦,庆帝索性挥了挥手,让陪玩的臣子们下去,自己则靠在扶椅上,看向车外。
一条如同绸缎的河流映入眼帘。
庆帝向身旁的李彻问道:“这条江就是松花江吧?”
李彻抬头看过去,点头道:“正是。”
第522章 日不落帝国:给庆帝反画饼
庆帝好奇道:“此江比之大江、河水如何?”
大江、河水是古时长江、黄河的称呼。
李彻开口道:“若是论水量和长度或许略逊一筹,但相比于大江、河水,松花江更温顺一些,鲜少有水患发生。当然,前提是不能乱砍乱伐。”
“此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流域面积广大,几乎包括了整个关外地区,孕育出上万亩富饶沃土。”
其实东北的水系也很凶,明代采伐森林导致洪水泛滥,直到建国后整顿水系才稳定下来,最终成为大粮仓。
李彻接手后,很早就下过命令,禁止过度开采木材资源,尤其是靠近江河流域的森林。
看到李彻侃侃而谈,庆帝心念一动,起了考教的心思:“关外区域只有这一条江吗?”
“自然不是。”李彻回道,“据儿臣所知,关外有黑龙江、牡丹江、嫩江、乌苏里江、辽河、鸭绿江这些大大小小的河流,以及构成这些江河的上千条支流,水系错综复杂覆盖极广。”
庆帝微微一怔,显然李彻对关外之地描述有些出乎他的预料。
自古以来,江河孕育生命。
所有伟大的文明几乎都是在江河边上发展起来的,河流是支撑人类社会进步的生命线。
靠近江河的地方,无论是农业、经济和工业都会相对发达。
在庆帝和朝堂百官印象中的关外不毛之地,竟然有这么多的江河,岂不是说此地的潜力比自己想象中还要大?
李彻继续说道:“除此之外,关外之地西部有大兴安岭,北部有小兴安岭,东部有长白山山脉,就像天然的地理城墙,将沃土千里的大平原保护其中。”
“且此地矿产丰富,拥有各种稀缺的资源......”
李彻给庆帝恶补关外的地理知识,只见庆帝的眼睛越来越亮。
庆帝是马上取天下的皇帝,自然有着不俗的眼界。
关外之地条件如此优渥,哪里还是刻板印象中的不毛之地,这分明是一个易守难攻的战略大后方。
只要将这里发展起来,无论中原乱成什么样,只要关外之地尚在,都不失傲视天下的资本。
庆帝浅笑一声,突然开口道:“听起来,你这辈子只想守在此地,不想回中原了?”
李彻默默看向庆帝,心中有所警觉。
这是在试探自己?还是在暗示?
他留了个心眼,一本正经道:“儿臣为奉王,只愿为父皇永守关外,直至千秋万代。”
庆帝却是摇了摇头:“自古以来哪有能活千年的皇帝,也没有千秋万代的国祚。”
“朕曾和你说过,山海之外,皆为奉土。以奉国的实力,关外已经没有人是你的对手,难不成你还要再往北边打?”
“届时,奉国的疆土比大庆还要大,到那时谁才是藩国?”
此言一出,身后的黄瑾已经是满头大汗了,恨不得自己是个聋子。
这话是自己能听的吗?
李彻心中也是大骇,但脸上的表情仍是镇定。
他快速思考了一番,回道:“儿臣觉得,这也并非是什么坏事。”
“哦?”庆帝饶有兴趣地看向李彻。
李彻在脑海中组织了一下语言:“儿臣以为,父皇分封诸皇子为藩王,虽然压制了世家,使得皇权更加集中,但也有会一些棘手的问题产生。”
庆帝面色微微一变。
封王之策是他一手造就的,也是当今皇帝和百官之间最大的矛盾,为了此事他可没少杀人,完全可以说是庆帝的逆鳞。
上一篇: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