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426节

  倭国毕竟是个岛国,他们依靠海洋生存,掌握的航海技术没准已经超过了大庆。

  现在不揍他们,更待何时?

  但庆帝不是李彻,他没有上帝视角的全局挂,自然无法理解李彻的想法。

  “朕早就觉得,你似乎非常痛恨倭国人。”庆帝奇怪地看向李彻,“别告诉我,你之所以费这么大力气,就为了那座岛上那些不知真假的银矿?”

  “只是银矿不够吗?”李彻苦口婆心道,“父皇您应该知道,我中原王朝向来缺银。而掌握了银矿,就等于掌握了交易话语权,我们可以借此大肆收割邻国的资源。”

  中国一直是缺银的,产量只是一个问题,还有其他因素。

  古代盛行陪葬习俗,随着达官贵人和有身份地位的人相继去世,有很多财宝和金银元宝都陪伴着他们一起入土,导致银子越来越少。

  见庆帝不为所动,李彻咬了咬牙,继续说道:

  “儿臣确信,倭国确有不臣之心!”

  “查抄各国使馆时,就数倭国使馆内的书籍最多,他们甚至自己从民间高价收购各种书籍,可见其狼子野心。”

  “而且如若大庆想要开启大航海,那倭国就是绕不开的一环,他们的岛屿如同一道墙横在我大庆海域当中,只有彻底占据那里,才能控制整片海洋!”

  “所以,为了大庆,倭国必灭!”

  见李彻越来越激动,庆帝的眼神变得怪异起来:“怎么一提到倭国,你就这么冲动呢?”

  李彻微微一怔,沉默不语。

  “算了。”庆帝摆了摆手,“你既然有你自己的想法,那就去做吧,朕不拦着你!”

  “可只有一条,你准备对倭国用兵之时,要提前和朕打招呼,不可莽撞行事。”

  李彻咧嘴一笑,连忙道:“儿臣遵旨。”

  “至于船队的事情,大庆的水军也不多,大船更是较少,都集中在大江、河水......这样吧,朕想办法给你调集几艘过来,先把船队搭建起来再说。”

  庆帝此刻的态度已经变了,对李彻很多行为选择默许,毕竟李彻给他画的饼足够大。

  李彻大喜:“谢过父皇。”

  不知道大庆的造船业发展如何,但李彻不想用庆帝支援的船来组建自己的船队。

  在江河里行驶的船,连火炮都不能安装,没什么战斗力,速度也不够快。

  之所以向庆帝讨要,不过是为了操练组建奉国海军,暂时当做训练用船罢了。

  奉国早就开始设计自己的船只,奈何李彻对这方面了解不多,只知道几个经典的船型,还需和船匠们一点点推敲。

  庆帝又问道:“可还有别的?”

  李彻摇了摇头:“这些就够了。”

  他本打算再管庆帝要些人口,但奉国刚刚占据契丹,自己的粮食都不太够用了,短时间内养不起更多的人。

  “朕晓得了。”庆帝微微颔首,看向一旁的李霖。

  “朕回京之后,这北方边疆之地就交给你们两兄弟了。朕不管你们如何折腾,唯有一件事要记住,朕要一个强大、安稳的边疆。”

  李彻和李霖齐声道:“儿臣领命!”

  。。。。。。

  回到朝阳城后,庆帝在城中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便启程回京。

  李霖虽有不舍,但也只能护送着庆帝去山海关。

  出发之前,庆帝携带走了大量图纸和书本,其中囊括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民生、工业技术。

  除了火药、冶炼的核心技术外,李彻几乎毫无隐藏,全部交给了庆帝。

  相信大庆得到了这些技术,很快便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毕竟大庆和奉国不同,奉国是从零到一,而大庆已经有了完整的行政机制,以庆帝的威望想要推广这些东西并不困难。

  他要做的事情需要放眼全世界,科学想要发展,就不能在思想上落后。

  无论是大航海,还是科技革命,都需要强大的国力、民力支持。

  光有关外之地难以支撑,必须调动全国之力,方有成功的机会。

  庆帝走后第二天,李彻通过内阁决议后,在朝阳城府衙召见了越云、吉泰罕。

  两人在府衙和李彻商议了一上午,随后拿着军令兴冲冲地往军营而去。

  李彻命两人从各军当中挑选精锐,再加上索伦三部的勇士,凑齐了八千精骑。

  这把八千人皆是弓马娴熟的百战之士,修整集训半个月后,便开拔往草原而去。

  李彻没给越云他们配备火枪,只带了手雷,因为这个时候草原降雨较多,没有后勤支持的火枪并不比原始的弓箭好用。

  八千人没有辅兵,全是战兵,每个人都武装到牙齿,战斗力拉满。

  他们将从上京城出发,直捣草原诸部的腹地,搅个天翻地覆,直至草原各族闻风丧胆,谈奉军色变为止。

  越云出发后的第三天,一支车队缓缓到了朝阳城脚下。

  车队的人不多,并没引起太大注意,但李彻却是亲自去城门迎接。

  只因车队中有一个人,对奉国接下来一段时间的战略极为重要。

  此人正是养伤归来的黎晟!

第525章 组建奉国海军

  黎晟走下马车,目光深邃地看着眼前的朝阳城,身后是他那一票水贼兄弟。

  读书人出身的他此刻仍保持着矜持与儒雅,但他身后的那群水贼却早已惊讶地大呼小叫。

  在众水贼眼中,那帝都城已是天宫一样的巨城,只是他们是被绑着进的帝都城,当时也没兴趣细看。

  而面前的朝阳城竟不逊帝都许多,水贼们想到未来能生活在这座漂亮的城池中,心中不由得一阵激动。

  当然,也有人心情不同,黎晟的副手张隽便面带忧色:

  “当家的,这位奉王殿下真能容得下俺们?”

  黎晟收回目光,低声安慰道:“张大哥放心便是,奉王乃是守信之人,必不会诓骗你我。退一万步说,我等贼寇身上又有何利可图?”

  张隽微微叹了口气,退后两步不再说话,只是用警惕的目光打量四周。

  在张隽眼中,自己一日是水贼,终生是水贼。

  半辈子都在和官兵作战的他,并未因为李彻把他们救出天牢,便立刻献出自己的忠心,而是仍保持着对朝廷的警惕,这种警惕自然也包括李彻这个朝廷藩王。

  这一众水贼中,有很多人都是这种心理。

  那位奉王是怎么样的人,到底为何解救我们,又要从我们身上得到什么?

  张隽还未来得及多想,李彻已经到了城门口外,却是未见其人先见其声。

  “哈哈哈!”李彻爽朗一笑,笑声中带着真诚的惊喜,“本王可是日夜盼望,终于把黎卿盼到了!”

  黎晟面露感动之色,连忙躬身行礼:“殿下.......”

  “哎!”李彻箭步上前,扶住黎晟不让他下拜,“卿有疾在身,这些虚礼就免了吧。”

  李彻如此说,黎晟却不敢无礼,刚准备再次下拜,却发现李彻的手劲极大,硬生生托着他的身体拜不下去。

  黎晟无奈,只得诚惶诚恐道:“怎敢劳殿下费心,黎某旧伤已经养好了,得到王御医准许这才出关前来见驾。却是让殿下等候许久,学生深感羞愧......”

  李彻开口打断:“这些话莫要再提,若是卿焦急赶来而导致身体留下隐疾,才是真正让本王心痛呢。”

  前世用来泡妞的技巧,现在都被李彻用在刷名臣良将好感度上了,开口就是一套‘魅魔’小连招。

  不仅黎晟面露感动之色,就连他身后的一众水匪看向李彻的眼神都柔和不少。

  李彻也看向一众彪形大汉,顺势问向黎晟:“黎卿,不给本王介绍一下这些好汉吗?”

  黎晟连忙站直身子:“殿下,这些是与学生同在鄱阳湖战斗的兄弟,皆是擅长水战的好汉子。”

  “这位是学生的副将张隽,这二位是李宝、李玠,乃是一对孪生兄弟,亦是学生的左膀右臂,这是......”

  李彻顺着黎晟的手一一看去,眼中满是热切之色。

  不错,不错,这群最出色的水贼,稍加训练便是合格的海军军官。

  在天牢遇见的黎晟简直就是自己的大宝贝,收了一个还附带着一群人才。

  众水贼也纷纷向李彻行礼,声音稀稀拉拉:“参见奉王殿下。”

  “哈哈哈!”李彻却不在意,热情地看向一众水贼,“不必多礼,来了奉国就和到家了一样,诸位且随本王入城饮酒吃肉!”

  众水贼闻言,也是面面相觑。

  他们以得恩释的罪犯身份加入奉国,本以为迎接他们的是敲打,再不济也是警告。

  却未想到这位奉王竟如此热情、随和,让众人都有些没反应过来,便被带进了朝阳城府衙饮酒作宴。

  吃饱喝足,又见识了一番高丽特色舞蹈,众人晕乎乎地被安排去休息。

  直到第二天醒来,看着阳光射入干净的房间,他们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已经身在奉国。

  黎晟安顿好手下兄弟,便动身前往府衙。

  门口的守卫例行检查一番,没有任何刁难,便将他放了进去。

  黎晟来到大殿,看见李彻坐在王位上,下方还有几个文官在汇报着什么。

  他静静走进大殿,尽可能不让自己打扰到殿中的议事。

  而李彻却是看到了他,眼睛顿时一亮,开口招呼道:“天辉(黎晟的字)到这里来,我们正说到你呢。”

  黎晟见众人齐齐向自己看来,只得谦逊地环半圈行礼,这才走到李彻身旁。

  却听李彻继续说道:“大连港口快要完工了,从高丽收集来到船只已经就位,我的意思是不要再拖,现在就开始招募水军士卒,组建奉国的第一支海军。”

  “士卒训练不在松花江,风平浪静的江河练不出真正的海军,我们直接去海边训练士卒。”

  李彻看向作思考状的黎晟,开口道:“天辉可从军中挑选会游泳的士卒,数量嘛......就暂定一万人,不够的话日后再增兵,如何?”

  黎晟思考过后,向李彻拱手问道:“敢问殿下,我军如今有多少战船?”

  李彻看向旁边,一名中年文臣站了出来,替李彻答道:“在下齐舫,受殿下信赖,忝为舰船司主事。”

  “如今我奉国还未开始造船,战船方面只有从高丽收缴来的船只。其中有大船三十艘,多为板屋船,可乘载近百人。还有快船一百二十三艘,多为剑船、猛船。还有大连港打造和民间征集而来的小船、渔船、舢板,大概在四五百左右。”

  黎晟微微颔首,虽然他没见过朝鲜的板屋船是什么样子,但能承载近百人的船,已经算不上小了。

首节 上一节 426/5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