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430节

  若是李彻有个意外,奉国没了合法继承人,偌大的基业顷刻间便会消散于无。

  现在好了,奉王有了后代,奉国有了希望,众人可以全身心地加入到建设奉国的大业之中。

  所以,李彻虽然给官员们放了假,但官员们完全没有放假的心思,工作变得更加勤勉,开始了疯狂内卷模式。

  相比于文官,奉国各地的将军才是李彻铁杆,更是一个个乐得合不拢嘴。

  杨忠嗣得知消息的当天,便仰天大笑三声,当即拎着大刀亲自带领骑兵去打室韦人去了。

  同样遭受无妄之灾的还有草原诸部,越云和吉泰罕收到消息较晚,但行动力却不比杨忠嗣差。

  当即率兵深入草原八百里,说什么都要去抓个北胡公主回来,说是要给小世子当童养媳。

  天可怜见,那个部族的北胡首领都七八十了,那公主也五六十岁了!

  李彻的大喜事,却让诸多蛮族遭了殃,偏偏他们到死都不知道怎么回事,还以为又是哪个不长眼的族人招惹了奉国这群疯子呢。

  李彻在朝阳城陪伴了常凝雪十天,随后还是在后者恋恋不舍之中,返回了大连。

  大庆支援来的船队已经到了三天了,再这么晾下去不是个事。

  李彻哄了半天,并答应常凝雪会在出海之前再回来一趟,这才离开了朝阳城。

  到了大连后,李彻马不停蹄地赶往港口。

  在进入港口的瞬间,他的眼睛顿时瞪大,舍不得再眨一下。

  船!大船!

  放眼望去,海面上都是大船!

  桅杆如一杆杆长枪直刺天空,万舸争流的景象,甚至给李彻一种回到前世,看到国际港口的错觉。

  李彻扫了一眼,最终视线紧紧锁定其中最大的一艘船。

  “好家伙!”李彻咂舌道,“父皇这次竟如此大方,竟然把他当年南下时的座驾都给我送来了?!”

第531章 炀帝的龙舟

  一旁的曲近山听到这话,讶然地看向李彻:“殿下的是说......那艘船?!”

  李彻轻轻颔首,对照着脑海中的记忆,娓娓道来:

  “前朝炀帝为下江南,不惜耗费大量金银之物、珍稀木料以及数万名劳工打造了规模高达五千余艘的船队。其中他本人所乘的大船,更是以龙舟为名。”

  “那龙舟装以金碧朱翠,缀以流芳、羽葆、朱丝,船上设有镜面装饰以映照四周风光,活脱脱的水上宫殿。”

  “后来被陛下所击败,缴获了船队半数船只,其中就有这艘龙舟。因龙舟庞大难以靠人力划动,需依赖纤夫拉拽,故而父皇拆掉了上面大多数楼阁、装饰、旗杆,换上了风帆、弩机、长桨。”

  “在与伪楚军队水上决战时,还以此船为旗舰,带领大庆船队击败了伪楚水军。可惜此船过于庞大,水战中目标过大,并不适用于江上作战,此战之后就再也没有动用过。”

  曲近山看着眼前的庞然大物,震惊不已:“竟有如此来历,当真是个巨物!”

  李彻轻轻一笑,不置可否。

  炀帝这人,你说他好大喜功也好,说他挥霍无度也罢。

  但却不能否认,人家行事确实大气磅礴,有大昏君风范。

  首次下江南的船队总数达5191艘,船队首尾相连长达200余里,从第一艘船出发到最后一艘离港耗时就有足足两个月!

  就说这艘龙舟,长度足有60余米,高13.5米,分为四层。

  上层设有正殿、内殿及东西朝堂,用于处理政务和接见臣子。

  中间两层包含百余间房间,装饰以金玉、珠翠、丹粉,雕镂奇丽,堪比豪华宫殿。

  下层供内侍、太监水手居住,负责日常维护与安全。

  就是因为排场太大,导致这船根本就动不起来,到了庆帝这个实用主义者的手里,自然是被拆了个面目全非。

  上面两侧层全部去掉,乐器、装饰、瓦片等无用之物一概拆除,以减轻载重。

  就这样,这艘船仍是大得惊人,但至少能在水面上航行了。

  而如今,这艘一定会被载入史册的大型龙舟,却是落入了李彻的手中。

  “看来我们的出航计划要稍微延后一下了。”李彻饶有兴趣道,“这艘龙舟的改造空间很大,让船匠想办法再改改,待到其焕然一新、重获新生之时,本王要拿它当做船队的旗舰!”

  李彻本来还头疼如何把火炮装上战船呢,如今这艘龙舟可是雪中送炭。

  这么大的船,不安上真理有些可惜了,装上十来门火炮,妥妥的古代版炮舰啊!

  等到奉国研制出了热气球,在船上再划分出降落区域,那就是古代版的航空母舰啊!

  除了这艘炀帝龙舟外,庆帝支援的其他战船也都停靠在港口。

  其中有十三艘大型福船,剩下几艘则是炀帝船队中的运兵船。

  李彻又看向那几艘福船。

  福船以‘高大如楼’著称,船体呈‘上平如衡,下侧如刃’的尖底V形结构,首尾尖高,中部宽阔,船底有贯通全船的龙骨,增强了纵向强度和抗浪能力。

  船长二十余米、宽约十米,载重达200吨,舱壁以樟木等硬木制成,各舱独立密封,即使局部破损也不会沉没。

  李彻注意到,眼前的这些福船长宽比较小,船身宽大,更接近于前世宋代的福船,而非更先进的明代福船。

  他不由得有些可惜,明代的福船船体更修长,相比于宋代副船,更适合远洋外交和贸易,郑和下西洋的主力舰船就是明代福船。

  不过这种较早的福船也不错了,福船本就是中国帆船的巅峰之作,比高丽的战船好太多了。

  李彻往港口而去,准备近距离观赏一下这批大庆战船。

  远远看见,一众人从福船上走下,看到自己一行人后愣了愣,随即立刻赶过来。

  为首的是一名中年武将,身材修长并不魁梧,留着一把络腮胡。

  此人走到李彻面前,立刻拱手下拜,态度还算恭敬:“末将,大庆水师下都督,护军傅谅,参见奉王殿下!”

  虽然说了一大顿称呼,但李彻此刻对大庆的官职体系已经有所了解了。

  下都督是从三品,护军则代表此人是勋爵,听起来倒像是个武勋。

  但李彻未曾见过他,和帝都一众武勋闲聊时也没听人提起,按理说从三品的官已经不小了,若是奉王一派的人,武勋们应该多少会提一嘴。

  由此可见,此人大概率不是自己人。

  李彻又看向跟在傅谅身后,落后半个身位、眼神躲闪的黎晟,不由得微微蹙眉,心中已经有所明悟。

  “起来吧。”李彻和气道,“傅将军远道而来,辛苦了。”

  “末将不敢言苦,陛下命末将率船队前来奉国,任凭奉王殿下驱使。船队有龙舟一艘、福船十三艘、战船八艘、其余小船二百余艘,皆安全抵达,请殿下巡视!”

  李彻面无表情地看了傅谅一眼。

  凭自己驱使,就说明这个傅谅并非只是来送船的,而是想要留在奉国海军之中。

  不能说是庆帝在自己身旁埋的一颗钉子,毕竟对方来得光明正大,但也绝对是庆帝的一双眼睛。

  “不错,有傅将军相助,奉国海军必能一展宏图。”李彻不咸不淡地说了一句,“这些战船情况如何,还请将军替本王讲解一番。”

  “喏!”傅谅立刻退到一旁,伸手道,“殿下,请。”

  说罢,便走向远处停靠的船队,开口介绍起来:

  “那龙舟乃是前朝炀帝座船,后由大庆水师改造,高一百多尺,前后左右安装了十二个拍竿,整艘船可以容纳八百名士卒......”

  李彻一言不发,只是跟在后面,看着傅谅眉飞色舞的侧脸。

  见他一副主人翁作态,似乎将这支船队当成了他的属船。

  再见一旁的黎晟沉默不语,显然之前在此人这里吃了憋。

  李彻不由得嘴角微微上扬。

  有趣,好久没见过这么上杆子送死的人物了。

第532章 我看他像个加勒比海盗!

  傅谅说了半天,直到说得口干舌燥,这才慢慢停了下来。

  他见身旁李彻只是饶有兴趣地看着远处的战船,丝毫没有和自己攀谈之意,更别提让侍卫送上来一壶水了,傅谅不由得心中有些不满。

  想他功勋卓著,当年也是随庆帝一同打天下的武将,而且精通水战,在奉军中也算是人才。

  只是性格恶劣,又屡屡违抗军纪,这才仍是从三品的武官。

  如今却沦落到给一个毛头小子当副将,对方对自己还没有丝毫尊敬。

  若非李彻奉王之名够响亮,让傅谅心生忌惮,他早就翻脸了。

  正当傅谅暗自生闷气之时,突然听到身旁李彻开口:

  “父皇对我奉国真是恩宠备至,还请傅将军回京后替本王向父皇谢恩,我奉国绝不会辜负这些战船。”

  听到李彻的话,傅谅顿时怔住了,迟疑了很久,这才回道:

  “殿下,陛下对奉国海军很看重,毕竟是我大庆第一支海军,不容有失。所以,陛下的意思是......让末将在此辅佐您。”

  李彻眯着眼睛看向他,语气微微发冷:“傅将军的意思是......没有你的帮助,我奉国海军就组建不成了?”

  傅谅心中一惊,连忙道:“末将绝无此意......只是,只是......”

  李彻咧嘴一笑,脸上阴霾尽散,拍了拍他的肩膀:“哈哈哈,本王戏言尔,傅将军莫要多心!”

  傅谅这才松了口气,身体也舒展开来。

  缓过神来,他这才发现,和李彻交谈短短几句话,后背竟生出了细汗。

  傅谅先是心惊,这位奉王好大的威压,自己恍然间好像在他身上看到了庆帝的影子。

  随后便是一阵羞恼,他自认功勋卓著,是和庆帝打天下的功臣。李彻虽为身份尊贵的藩王,但在他眼中也是一个小辈。

  被小辈几句话吓成这样,傅谅自是有些挂不住脸。

  “傅将军既然要留在奉军当中,不知想要身居何职啊?”李彻笑着问道。

  傅谅淡然回道:“末将通晓水战,这些年来也都在水军为将,自是去海军最好。”

  “哦?”李彻点了点头,“海军职位颇多,从大都督到战船长,不知将军......”

  傅谅一脸倨傲:“末将自认有几分能耐,愿主动请缨大都督一职。”

  李彻微笑道:“却是不行,海军初建,本王自领大都督一职。”

首节 上一节 430/5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