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433节
还有玻璃制品,如镜子、玻璃杯之类的,这些廉价但新奇的小物件对土著具有强烈吸引力,葡萄牙人就曾在非洲用玻璃珠大量换取黄金和奴隶。
李彻为此特意让玻璃坊生产了一大片晶莹剔透、五颜六色的玻璃珠,用于和土著交易。
其他的,如打火机、罗盘、望远镜等物件,也多带了一些,既可以自用,又可以交易。
趁着备货装货的空挡,李彻回了一次朝阳城。
此刻的常凝雪已经有些微微显怀,平坦的小腹多了一点弧度,将手放上去似乎能感到一个小生命在轻轻跳动。
怀孕导致她的情绪不是很稳定,见李彻来了后还哭了一场。
李彻只得安慰一番,并许诺孩子生下来之前一定会回来,亲自迎接小生命的降临。
他又叫来燕氏,嘱咐她好好照顾常凝雪,并将耶律仙也托付给了她。
虽说李彻身为王爷,完全可以带女人上船,还能在枯燥远航的过程中多一项活动。
但李彻还是没这么做,长期的性压抑会使船员意志动荡,若是大家都如此还好,但凡出了个特例,众人嘴上不说什么,对士气依然是一种打击。
身为领袖,李彻有以身作则的责任,憋几个月就憋几个月吧,又憋不坏。
安抚好后宅后,李彻又去了一趟府衙。
李彻不在的这段时间,府衙一切事物运行如常。
主要也是如今奉国没什么战事,也没什么大工程,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科技的研发和船队的组建上了。
越云那边的情况不知如何,最后的战报显示,越云又击败了一个大部族,活捉了那个部族的北胡公主,结果发现那公主竟是结了三次婚、已经有四十岁的高龄......
于是,云大怒!
当即率军再次西进,说什么都要给即将诞生的小世子,抓来一个年龄合适的童养媳。
李彻看完战报后,有些无语地扶着额头,只觉得越云有些死脑筋。
倒也不必非得抓个北胡公主,抓个北胡王后什么的也行,虽说不能给自家儿子当童养媳,给自己不也是一样嘛。
儿子的就是老子,他还小,不能享受的让老子替他享受,此乃天经地义!
杨忠嗣那边又是另一种情况。
中室韦已经平定,奉国的地盘进一步扩张。
杨忠嗣收了两万降卒,用于扩建部队,其余的全部送了过来,补充奉国紧缺的劳动力。
室韦的势力再次被削弱,俨然已经到了濒临灭亡的地步。
但杨忠嗣却是不急不躁,只是一边训练士卒,一边放牧,顺带着修建堡垒、城池、村落,巩固现有的土地。
如今奉国朝堂中有很多人对他不满,觉得杨忠嗣完全可以一举攻下室韦,却按兵不动,有养寇自重之嫌。
这种事,三位阁臣也不好决断,只能让李彻处理。
李彻却是清楚杨忠嗣为何如此,室韦人比较占据北面的土地数百年,骆驼死了也比马大。
若是步步紧逼,发动总攻,对方必然会殊死抵抗,到时候没准还会落得一个两败俱伤的下场。
以这种步步蚕食的战略,可以将战损降到最低,同时还能维护现有土地的治安。
于是,李彻写信给杨忠嗣,让他不必担心后方的事,放手施为即可,自己永远相信他。
后方的问题解决得差不多了,李彻在朝阳城停留了三天,随后再次赶往大连城。
到达城外,李彻仰首望天,只见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却是一个出航好日子!
第536章 出航!将奉旗插遍世界各地!
九月下旬,中午时分,阳光高照。
李彻骑着高头大马进入大连港口,此刻的港口外建立起了连绵不绝的营地,里面居住着精挑细选出来的五千海军。
军营的帐篷码得整整齐齐,对李彻这种强迫症患者非常友好,军营后方还有一大片空地,是临时的训练操场。
李彻翻身而下,站在操场上奉军军旗下方,身后的亲卫也列队站定。
看向一旁的司号员,李彻开口道:“吹集合号。”
短促的号声响起,军营立刻动了起来。
一众海军士官一边往身上套铠甲,一边对着不远处营房喊:
“集合!集合!殿下就在前边,哪个不长眼的敢磨磨蹭蹭,老子把你们的脑袋拧下来当尿壶!”
水贼出身的海军士官向来没什么素质,爆粗口是常态,打骂士兵的也不在少数。
当然,在军队这种暴力组织中,底层士官若是表现得文质彬彬反而不是什么加分项,简单粗暴的言语才使得命令的传达更加高效。
李彻对此从来没有干涉,只是站在点将台上,静静地等待全员集合。
待到士兵们陆续赶到操场,士官们开始规整队伍。
五千名海军士兵整整齐齐地站成数个方队,双胞胎兄弟中的李宝走上前来,向李彻拱手行礼:
“殿下,整队完毕。”
经过这些天相处,李彻魅魔被动不断生效,已经让原水贼出身的一众军官服服帖帖。
其中尤以李宝、李玠二兄弟最让李彻满意,两人是孪生兄弟,不仅长相一模一样,甚至还有些心意相通的本事。
日后可以专门给两人打造一对姊妹战舰,必然会发挥出更强大的战力。
“嗯。”李彻微微颔首,“还算迅速。”
示意李宝退到一旁,李彻从曲近山手中拿过铁皮大喇叭,走到台前。
环视面前站得笔直的海军,李彻沉默着没有说话,只是静静扫视着众人,似乎想要把每一张面孔都记住。
过了不知多久,李彻才开口道:
“训练两个月有余,本王很欣慰看到诸位。你等皆是优中选优的精锐士兵,你们将会随本王一起登上战船,前往茫茫大海,成为大庆历史上第一批真正出过海的海军将士!”
听到李彻这么说,众士兵的嘴角也止不住上扬。
其实奉国海军的选拔还是挺残酷的,两万名海军将士经过优胜劣汰,只有体力最好、最熟悉水性和船舶的士兵,才能入选远航船队。
其余人只能留守大连,驾驶着老旧的战船和小船,继续枯燥的训练。
能见识更好的风景,谁愿意留在原地?
更何况《海军宪章》中着重提到了士兵的福利,虽然待遇很优厚,但只有在外出任务获得缴获时才能获得,留守的海军只能拿到基础俸禄。
李彻顿了顿,看向众人:“再多的本王不愿再讲,你们已经分好了舰船,相信你们的船长早已说过了。”
“明天,便是出航的日子,从这一刻开始,所有人进入战备状态,今天的夜晚将在船上度过,天明时各船陆续离港。”
“将士们!”李彻的声音雄浑而有力,如同洪钟大吕,震动着整个港口。“本王将率领尔等,扬帆出海,远征瀚海!”
台下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士气高涨,震耳欲聋。
李彻抬起手,示意众人安静。
“本王要告诉你们,大海上有着诸多机遇,也有着诸多危险。或是满载而归,或是长眠于海底,本王也不知。”
他顿了顿,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此次出征,不仅仅是为了本王,为了奉国,更是为了我们未来的子孙后代!我们要为他们开辟一条通往富饶之路,让他们不再受苦,不再受难!”
“本王承诺,凡是在此次出征中立下战功者,必将得到重赏!本王将授予你们爵位,赐予你们土地,让你们的子孙后代都能够享受荣华富贵!”
此话一出,台下的将士们更是激动不已,纷纷高举手中的武器,齐声呐喊:“为奉国死战!为殿下死战!”
李彻满意地点了点头,拔出腰间的佩剑,直指苍穹:“走吧,让我们把奉国的旗帜,插遍世界各地!”
随着他一声令下,沉寂已久的号角声骤然响起,打破了港口的宁静。
楼船上的水手们开始忙碌起来,解开缆绳,升起风帆。
二十多艘大船,数百艘小船组成的巨大船队,离港都是一个大工程。
所以有一部分战船需要率先出港,清理出一条通道,并负责在前方探索航线。
编号为福—1,福—2,福—3的三艘战船作为船队前列出发,傅谅站在港口,看着海兵们进进出出。
一名海兵抱着一个石头雕像走向甲板,被傅谅伸手拦住。
“这是什么?”
海兵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回将军,此乃妈祖雕像,是一位海洋上的神明。”
“荒唐!”傅谅顿时脸色一黑,“我等水军乃是堂堂正正之师,自有皇恩庇护,何需神灵庇护?”
那海兵是福州人,本就有信仰妈祖的习俗,听见傅谅这么说,顿时语气也冷了下来。
“供奉此神像是殿下的命令,各船都有一尊,将军若是有异议,还请和殿下商议,我等也是听命行事。”
听到海兵搬出了李彻,傅谅顿时说不出话了。
海兵冷哼一声,恭恭敬敬地抱着神像走向战船。
身后还有一名海兵幸灾乐祸地看了傅谅一眼,随后从身后拿出一只毛发柔顺的三花猫,抱在怀里走向战船。
傅谅冷然道:“让这狸奴上船,也是殿下的命令?”
“是啊。”海兵回道,“将军可是要和殿下商议?属下可以等。”
傅谅看出海兵眼中的嘲弄,没有说话,只是不耐地摆了摆手。
他当了这么多年水军统帅,没听说过谁出航还要带着神像和狸奴的。
奉王如此乱搞,分明就是不通水师之道!
傅谅倒想看看,这支半吊子船队拿什么驶向大海?
待到船队陷入危机,奉王和他那些水贼军官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之时,还得我傅某人站出来力挽狂澜!
第537章 一下西洋
定远号。
李彻并未等到天明,和众多海军士兵一样,早早就登了船。
甲板上的木板被海水和无数脚步磨得光滑,泛着油亮的光泽。
上一篇: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