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435节
李彻嘱托李霖,在他走后严密注意大庆方面的动向。
从理性考虑,庆帝绝不会在此时做背刺奉国的蠢事,但凡事都有万一。
若是大庆趁着自己不在,突然袭击,内阁恐怕还真拿不出主意。
到时候就要靠李霖,规整奉军和燕军,联合起来守住北方之地。
李彻很清楚,李霖才是和自己完全同一立场的人,他给李霖留了两封密令。
一封是给薛镇的,一旦事情有变,李霖可持此信交给薛镇。
另一份是给奉国文武的,信上写了若是大庆反目,李霖可获得奉军的全部指挥权。
读完信件,李霖深叹一口气,只觉得自己这个六弟越发心思缜密了。
他抬头看向曲近山,沉声道:“你没读过吧?”
曲近山连忙道:“王爷说笑了,末将万万不敢如此僭越。”
“那就好。”李霖郑重其事地将信件收好,“本王今日没来过,你好生守着港口,待到你家殿下回来后,立刻给本王传信。”
“末将明白!”
李霖没再说什么,只是翻身上马,又回燕国去了。
。。。。。。
李彻本来以为,出海后就立刻能开启惊心动魄的航海大冒险,探海岛、打海盗、寻宝物......
然而一连三四天,全是枯燥无味的航海,没有丝毫波澜。
就连风景都是一成不变的海面,再好看也会看腻。
如此枯燥的生活,让李彻发现自己的准备还不够充分,至少在娱乐消遣方面就没考虑到位。
这么无聊的航行,若没有娱乐生活,很可能把船员憋出心理疾病来。
于是李彻接下来几天什么都没干,只是把扑克牌、麻将、狼人杀等桌游搞了出来,教给船员们解闷用。
船队的第一个目的地,是和大连隔海相望的登州港。
作为山东最南端的海滨城市,此地的港口也是新建的,然而其地理位置极佳。
后世此地将成为北洋水师的停靠码头,后又被英国强占并辟其为自由贸易港,新中国成立后此地逐步发展成全国对韩运输最便捷、航班最密集的港口之一。
船队将在此地进行第一次补给,随后再沿着海岸线往南边继续前行。
这日清晨,李彻登上甲板,想要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舒缓一下连日来的疲惫。
然而,眼前的一幕却让他眉头紧锁。
只见甲板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七八名士兵,他们抱着脑袋,无精打采地呻吟着,一旁的呕吐物散发着难闻的气味。
一些士兵脸色蜡黄,甚至已经虚弱得无法站立。
海军的训练都是在近海,那里的风浪远远比不上远海,颠簸程度更是差了不止一筹。
士兵们从未经历过如此剧烈的风浪,体质稍差的就会晕船呕吐,精神萎靡。
就连李彻自己都是晕了两天船,这才逐渐适应了下来。
李彻心中一沉,快步走到一名士兵身边蹲下身子,关切地问道:“怎么样?感觉如何?”
那名士兵艰难地抬起头,看到是李彻,连忙挣扎着想要起身行礼,却被李彻一把按住。
“不必多礼,好好休息。”
李彻温和地说道,伸手摸了摸那名士兵滚烫的额头,一股热气扑面而来。
“殿下……小的……小的实在是难受……”那名士兵有气无力地说道,声音颤抖,脸色惨白如纸。
李彻叹了口气,知道现在不是责备的时候。
他站起身,走到船舷边,眺望着茫茫大海。
海浪算不得大,但也足以让定远号在风浪中上下起伏。
“传令下去,召集所有的军医和将领到船舱议事!”李彻沉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焦急。
很快,众人都赶到了船舱。
李彻坐在主位上,脸色严肃地看着他们。
“现在船队中晕船的士兵越来越多,情况十分严峻。”李彻开门见山地说道。
“殿下,这晕船是常有的事,尤其是第一次出海的人,很难适应这样的风浪。”一名年长的军医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黎晟也开口道:“晕船船员的比例虽小,但也对航行有些影响,毕竟还要分出人手照顾他们。”
“以末将的经验,若是到登州港之前,他们还不能适应,恐怕只能让他们下船了。”
李彻皱眉道:“一定要如此?”
黎晟点了点头:“必要如此,晕船的症状看似不重,但若是一直如此,可是会要命的!”
第539章 妈祖和猫咪
李彻也没想到,刚出海后遇见的第一个难题竟然是晕船。
“本王也知道,晕船是常有的事,但是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定远号宽广相对平稳,尚且如此,其他战船上的情况恐怕会更差。”
李彻敲了敲桌子:“尔等畅所欲言,想想办法,将士们好不容易登船出了海,最好一个人都别落下。”
“老朽倒是知道一些缓解晕船的办法。”军医开口道,“可以让他们喝一些姜汤,或者吃一些酸梅,多吹一些海风,或许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晕车、晕船的本质就是由于人的大脑、视觉和本身感受系统产生冲突,机体误以为发生了中毒,给予眩晕警告。
古人对晕船也早有研究,晕船甚至还会影响着古代海洋叙事。
《山海经》记载的大人国、黑齿国等海外异族传说,很可能就是源于晕船者意识模糊时产生的幻觉。
军医提出的这些方法,无非就是给晕船者补充维生素,治标不治本。
“只是......这些物资并不多。”军医为难道。
“先给大家用上。”李彻大手一挥,“物资没了,还可以在沿途补充。”
军医拱手道:“是。”
有了军医的介入,半数晕船者症状得以缓解,其余人则仍没有太多改善。
再多的事情李彻也做不了,索性去给妈祖娘娘上根香,希望她老人家能保佑船员。
妈祖雕像被李彻供奉在船舱正殿的公共区域,李彻来到这里时,已经有人跪在蒲团上祈愿了。
李彻定睛一看,竟是文载尹。
文载尹听到身后的脚步声,回头看见李彻,连忙起身行礼。
李彻笑着摆了摆手:“免了,文老。”
随后走到妈祖雕像面前,拿起一根香火,单手插在香炉中。
耳边响起一声柔软的猫叫,一只浑身雪白没有杂色的白猫跳上供桌,蹲坐在和妈祖娘娘平行的位置,琥珀色的眼睛好奇地盯着李彻。
文载尹微微一愣,偷偷看向身旁的李彻,却见后者没有一丝怒意,反而笑着摸了摸猫头。
“殿下不怪这狸奴儿?”
“怪它做什么?”李彻笑着反问道。
“与神同坐,岂不是亵渎神灵?”文载尹又问道,“老朽虽不知这位是哪尊神灵,却知殿下让各船都供奉,应当是极为重视......”
“只不过是给将士们求一份心安罢了。”李彻答道,“我本人却是对鬼神敬而不信,至于这只猫儿......连妈祖娘娘都不介意,我又为何要迁怒与它呢?”
文载尹赞道:“殿下心有大智慧。”
白猫似乎被李彻摸得不耐烦,给了李彻一个喵喵拳,闪身躲到一旁,用屁股对着李彻。
李彻皱了皱眉,恶作剧般屈起手指,轻轻弹了一下毛茸茸的蛋蛋。
白猫喵呜一声,回头震惊看向李彻,随后三两下跑得没影儿了。
李彻顿时露出奸计得逞的笑容,只觉得浑身舒畅。
察觉到妈祖娘娘和文载尹都在看着,又连忙收起了笑容。
文载尹有些无语,但还是好奇道:“殿下似乎很喜欢狸奴?”
“还好,相比于狸奴,我更喜欢狗。”
“那殿下为何要将它们带上船,而且还要规定每艘船一只?”
文载尹看了看周围,随后低声说道:“殿下有所不知,将士们对此事多有非议,应是有人在背后借题发挥。”
李彻哑然失笑:“猫儿上船,自是为了捕鼠啊。”
文载尹讶然道:“船上也有老鼠吗?”
之所以在船上养猫可不是为了排解寂寞,而是专门为了守护粮仓而准备的。
在二战期间,很多战舰的粮仓发现了老鼠,如果捕鼠不及时,就很有可能引发病毒的传播。
对于长期远洋航行的战舰而言,医疗补给是最困难的,如果粮食被老鼠糟蹋污染了,那么整条船都会被波及。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船员们就会养一只猫来抓老鼠。
李彻也是吸取前人的教训,所以才规定每艘战船都要养一只猫,免得有老鼠偷偷溜上来。
“文老,你说的借题发挥之人,应该是傅谅吧?”
文载尹道:“殿下打算如何处置?”
在文载尹眼中,李彻向来杀伐果断。
对自己人是真好,处理敌人或是暗中的威胁,却也是绝不留情,傅谅此人明显不能算作自己人。
“且留他几日,此人尚有用。”李彻淡淡答道。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传令兵惊喜的呼喊声:“前方发现港口,我们到登州港了!”
李彻闻言也笑出了声:“你看看,傅谅这不就要派上用场了。”
说罢,带着一头雾水的文载尹,大步流星走上甲板。
看到登州港的第一眼,李彻眼角疯狂抽搐,只觉得自己来错了地方。
上一篇: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