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457节

  陶潜负责的只有农事。

  这位老臣一生都在研究农学,如今到了奉国才算是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

  此刻,他浑浊的双眼都在烁烁发光:“叹为观止,叹为观止啊!”

  “尤其是那个名为玉米的作物,甘甜多汁,饱腹感极强,而且产量超乎老臣的想象!”

  陶潜面露遗憾之色:“就是种得太少了,老臣只能将它们从百姓手中全部收回,并挑出其中最好的种子,以作为明年的种粮。”

  李彻笑道:“陶老不必担忧,奉国的百姓越来越多,明年我们会有更多耕地种下玉米,到时候我们有了足够的存量,也可分出一部分让百姓们吃了。”

  陶潜连连点头:“没错,大豆和其他蔬菜的产量也不差,还有您特意叮嘱的棉花,老臣都留好了种子,只待开春后让百姓们种下去。”

  “明年我们就不必再种大豆了。”李彻沉吟道,“事实上,此次我去南洋,又寻得一种名为红薯的粮食,产量远盛于玉米。”

  陶潜震惊道:“天下竟有这种粮食,比玉米产量还高?!”

  “我亲眼所见,一根藤上有三斤果实,这三斤全部是可以食用的,产量至少是稻米的十倍!”

  “仙粮!此乃仙人之粮!”

  陶潜顿时红温了,那副激动的模样,李彻都怕他一口气没喘上来,直接抽过去。

  李彻连忙转移话题:“陶老,温室大棚建设得如何了?”

  “殿下放心,在学者们的帮助下,农部已经用玻璃造了数个实验大棚,即便是在冬天也能种植。”

  见陶潜逐渐恢复了过来,李彻也是舒了口气:

  “那就好,先把一部分红薯在大棚里种下,另一部分妥善保存起来,过一阵陶老就能亲眼见到这红薯的产量了。”

  陶潜微笑道:“老臣已经迫不及待了。”

  李彻看向李霖:“我让你带去帝都的就是这几样东西,红薯、玉米、棉花,每个都能改变大庆命运。”

  “你务必要和父皇陈明利害,这些作物要妥善保存,万万不可外泄。”

  李霖大骇:“你要把这等神物献给父皇?”

  “不是献给父皇。”李彻摇头道,“是给天下百姓,早一日在大庆推广此物,就少一个饿死之人,这是造福天下的事情。”

  听闻此言,陶潜立刻高呼一声:“殿下英明,有此等仁爱之心,乃奉国之幸,大庆之幸,天下之幸!”

  不怪陶潜如此激动,李彻这番话完全符合桃源派的主张。

  以粮食供养天下人,从此再无饿死的大庆百姓,这可是活人无数的大功德。

  李霖也知道轻重,严肃道:“放心,我必会将它们安全送到父皇那里。”

  李彻摇了摇头:“光是你自己还不够,我会派一支军队和你一同入京,保护你的安全。”

  李霖也知道此行凶险,自己和李彻也没什么好客气的。

  他想了想,直接开口道:“把你的亲卫营借给我一半就行了。”

  李彻摇头道:“亲卫营你就别想了,我的亲卫们只会以守护我的安全为己任,让他们离开我去保护你,会让他们变得焦躁不安,连五成的实力都发挥不出来。”

  亲卫们都是李彻的死忠,他们没经历过政委们的思想教育,驱使他们顽强战斗的只有对李彻的忠诚。

  这种忠诚甚至已经演变成了狂热,只有在李彻身边时,这些亲卫才能发挥出最强的实力。

  李彻甚至有过一种邪门的想法,若是有一天被逼到绝境,自己可以尝试着单枪匹马杀入敌阵,随后自刎归天。

  这些忠诚的亲卫必然会进入最终状态,直接爆种,然后化身为几百个‘云大怒’,以凡人之躯碾压任何敌人。

  当然,办法是个好办法,就是实行起来有点废命......

第571章 守夜人?刺客信条?!

  “既然如此,就不必麻烦了,我带着燕国的骑兵回去就行了。”李霖摆了摆手,“回大庆而已,关内那些家伙哪有胆子对本王出手?”

  “你懂什么!”李彻瞪了他一眼,“我派兵给你不只是为了保护你的安全,而是向父皇表明一个态度!”

  “嗯?”

  政治敏感度为零的李霖一脸懵逼,活像一头关外神兽傻狍子。

  李彻无奈,只得解释道:“我之前说过,父皇大概率不会让你当这个挡箭牌太子,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能!”

  “实际上,父皇是倾向于将你扶上皇位的。”

  “为何?”李霖不解道。

  李彻叹了口气:“鉴于你我之间的密切关系,将你留在帝都,就会成为制约我的手段。”

  “他只是在犹豫。虽然我们是臣、是子,他是君、是父,君为臣纲,父为子纲没错,可一切都有个限度,不能太过分了。”

  李彻神色幽幽:“我派兵护送你入京,就是告诉父皇和其他藏有心思之人,莫要对你有什么歪心思,燕国和奉国是站在一起的,你我是站在一起的,动你就等于动我。”

  “真当我是什么孝顺孩子呢?”

  李霖怔怔看着李彻,没想到简简单单一个护送的人选,竟然有这么多道道。

  你们玩政治的心是真脏啊......

  李霖索性放弃挣扎,直接道:“老六你就直接安排吧,为兄听你的便是。”

  李彻沉思了一下,开口道:“明面上的护卫力量,就让索伦部去吧。那些小伙子的战力,在整个奉军中都排得上号,虽是异族出身,但忠诚可靠。”

  他看向一旁的霍端孝:“吉泰罕和子龙去草原了是吧?”

  霍端孝点头道:“是,但他的副将廓奇也是一员猛将,此刻正好在朝阳城待命。”

  李彻敲了敲桌子:“行,就让廓奇率五百索伦骑兵,外加五百具甲骑护送四哥入京。”

  “成!”李霖自然没有异议,他是见过索伦部和具甲骑实力的,“那我去收拾收拾,明日就出发。”

  李彻一把拉住他,轻斥道:“等一会儿,你急什么?!”

  “此去京城,如入虎穴。”李彻缓缓站起身,声音低沉,“太子病重,父皇又有试探之意,朝局诡谲,我实在放心不下。”

  李霖的脸上带着一丝苦笑:“老六,你的担忧我明白。但圣命难违,况且……总要有人去看看,帝都那边究竟是何等光景。”

  “再说了,你不是都做了多手准备了吗?”

  李彻没有直接回答,只是默默看向李霖。

  就自己四哥这先天遇刺圣体,自己做再多准备都难以放心啊。

  身为穿越者,李彻深知历史的残酷与宫廷倾轧的血腥,李霖算是他在这世界上唯一的兄弟和朋友,又是个经常被刺杀的,他如何放得下心。

  李彻思考片刻,终于做下了某种决定。

  他轻轻拍了拍李霖的肩膀:“罢了,四哥你随我来。”

  言罢,李彻不再多话,转身走向府衙外。

  李霖虽有疑惑,但也只能抬腿跟上。

  诸葛哲、霍端孝等人行礼后各自散去,李彻则带着李霖来到府衙的无人后院。

  面对空无一物的院落,李彻双手抬起,清脆地击了三掌。

  “啪!啪!啪!”

  此刻天色已晚,声音在寂静的院落里异常清晰。

  就在掌声落下的刹那,仿佛墨池中骤然浮出的幽灵,又像是夜色本身凝聚成形。

  一道道身影,悄无声息地落在了庭院的青石板上。只有衣袂破风的微弱簌簌声,以及靴底轻触石板的轻响。

  李霖瞳孔骤然收缩,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手按在了腰间的佩剑上。

  眼前的景象让他瞬间屏住了呼吸。

  庭院里,月光吝啬地洒下些许清辉,映照出数十名如同从夜色中剥离出来的战士。

  他们站姿各异,却都带着一种蓄势待发的精悍,如同暗夜中的群狼,沉默地拱卫着中心的李彻。

  清一色的白色劲装,衣襟、袖口、以及紧束的腰封处,用暗红色的丝线滚着简洁而凌厉的边纹,勾勒出精干的轮廓,犹如凝固的血痕,透着一股肃杀之气。

  肩部、肘部、前臂乃至小腿外侧,都巧妙地镶嵌着细密的、经过冷锻处理的铁鳞甲片,在幽暗中泛着冰冷的金属光泽。

  每人头上都戴着兜帽,帽檐压得很低,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线条冷硬的下颌和紧抿的嘴唇。

  兜帽的阴影下,一双双眼睛冰冷、警惕、锐利如刀,不带任何多余的情绪。

  若是有穿越者在此,一定会惊呼出声。

  这分明是一群从《刺客信条》中走出的兄弟会成员!

  “我的守夜人!”李彻的声音平静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自豪,“比之锦衣卫如何?”

  李霖从最初的震惊中缓过神来,目光复杂地在这些如同暗影化身的战士身上扫过。

  他能感受到他们身上散发出的那种气息——那是百战余生的老兵才有的危险气息,又被一种绝对的纪律和冰冷所包裹。

  这还比个勾八啊?!

  锦衣卫那群除了高调出场,其他什么都不会的家伙,哪怕是被李彻调教之后,都完全比不过。

  “他们本是我的底牌,如今情况紧急,倒也不必隐瞒了。”李彻开口道,“有他们护送你入京,我方能安心几分。”

  “守夜人?!”李霖心中惊疑不定,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三个字。

  自家老六似乎总能在无声无息间,便拥有了令人心悸的力量。

  “亲卫们是我奉国之基,其忠诚与勇悍毋庸置疑。但光有忠诚不够,还需技艺。”李彻的目光扫过庭院中沉默的队列,“守夜人的骨干,便是从亲卫中千挑万选出的死士。而他们的血肉,则是从边关各部、各军斥候、乃至江湖草莽中,遴选出的斥候、游侠、刺客。”

  “皆是擅于黑暗中潜行、精于近身搏杀、能在方寸之地取人性命的百战之士。”

  自从李彻成立了守夜人之后,这个组织似乎就销声匿迹了,连诸葛哲、霍端孝等人都不清楚守夜人的情况。

  事实上,守夜人是奉国中唯一完全直属李彻的组织。

  自从帝都归来后,李彻就开始亲自挑选守夜人成员,并操刀他们的人选、装备、训练,将他们散到奉国各地。

  如今不仅在帝都有守夜人,整个奉国乃至北地,甚至江南部分重要之地,都有守夜人在活动。

  李霖听得心头凛然,难怪眼前这些人,连呼吸都带着一股冰冷的杀伐之气。

  这完全是一群从精兵中遴选出的死士,真正的杀戮兵器!

  “当然。”李彻话锋一转,“光有人还不够,还需要趁手的爪牙。我把守夜人的本事告诉你,方便你驱使他们。”

  李彻朝离他最近的一名守夜人微微颔首。

首节 上一节 457/5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