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477节

  李彻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扶手。

  此刻就显现出了内阁的重要性,都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可若是五个诸葛亮呢?

  几位阁臣的建议条条切中要害,若让李彻一个人去想,是万万不可能做到如此全面的。

  “诸卿所言,深合孤意。”李彻终于开口,“帝都之变,是危,更是机。”

  “父皇以雷霆手段扫清障碍,为我铺路,此乃阳谋。我等若一味惶恐不安,或急于表忠讨好,以示忠心......反而落了下乘,显得气短心虚。”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经此一事后,本王却是明白一个道理。”

  “夺嫡之争,无论明暗,其根本,不在于如何讨得父皇欢心,不在于如何向朝廷表忠心。那些皆是虚妄,是将决定自身命运的权力,拱手交予他人评判!”

  “真正有效的‘争’,乃是壮大自身,是让自身变得不可或缺!”

  “强大到让朝廷不得不倚重,强大到让父皇都......别无选择!”

第592章 北胡神山!

  这番话说得掷地有声,诸葛哲等人眼中无不爆发出钦佩之色。

  “殿下英明!”四人齐声应道。

  “就依诸卿所议。”李彻拍板道,“子渊,给朝廷之表文便由你亲自执笔,务求义正词严,不卑不亢。”

  诸葛哲:“臣领命。”

  “钱师,扩大边贸、输送物资之事,由你全权统筹,务必做得漂亮,既显恭顺,又得实利。”

  “交给老夫皆可。”

  “文卿,震慑诸部、掌控动向之责,便交予你。至于正则.....”

  李彻最后看向霍端孝:“如今虽是深冬,但军备不可松懈,传令各关隘、堡寨,加派斥候,严密监视诸族动向,尤其留意北胡和室韦的异动。帝都虽乱,我奉国门户,必须如铁桶一般!”

  “臣遵命!”霍端孝拱手道。

  正事议定,堂内气氛稍缓。

  李彻话锋一转,问道:“钱师,今冬严寒,百姓御寒之策,推行如何?”

  钱斌立刻回禀:“回殿下,入冬前下官已严令各省,务必完成对房屋的加固修缮,所需木料、石灰、草苫等物,由官府统一平价供给,工费亦由府库补贴大半。”

  “据各州府最新呈报,九成五以上已按期完工,绝不会出现去年朝阳城发生之惨案。”

  “蜂窝煤分发情况呢?”李彻追问。

  “按殿下旨意,今冬蜂窝煤对平民售价再降一成半,对鳏寡孤独、军属烈属,则凭户籍凭证免费领取定额。各省均设了平价煤铺和免费发放点,并派了专人看管督查。”

  “嗯,民生无小事,尤其御寒越冬之事,关乎人命民心,万万不可懈怠。”李彻叮嘱道,“若有困难要及时报来,府库当全力支应。”

  “臣明白!”钱斌郑重应下。

  “正则,造船厂那边?”李彻看向霍端孝。

  霍端孝拱手:“禀殿下,鸭渌江口新设的船厂已初具规模,加上大连的船厂,如今已有四艘飞剪船开始营造。船厂匠作营招募的江南、闽地船工,连同高丽的造船巧匠,磨合已渐入佳境。”

  “只是,打造此等战舰,耗费甚巨......各部同僚颇有微词。”

  李彻摇头道:“海军乃奉国未来开拓海上、威慑倭寇、沟通南疆之根本。本王有言在先,造船厂所需银钱物料,户部优先拨付,绝不短缺。”

  李彻又如何不知道造船花费甚多,但有的钱是不得不花的。

  如今已经入冬,却是不好动兵,待到开春之后,便是再起刀兵之良机。

  东边的那群小矬子,李彻可是忍了他们两年之久了。

  两年时间还没灭了小日子,若是穿越者有群聊,自己怕不是让他们嗤笑死?

  而且拿下倭国不仅为了报仇,那几座岛虽然在地震带上,却是金银矿产丰富。

  待到奉军登岛后,先杀一半,另一半作为挖矿苦工,便能源源不断地产出大庆急缺的银子,奉国便再也不会缺钱。

  自己也能从历史文主角,转变为神豪文主角了!

  想到这里,李彻眼中寒光一闪:“户部不惜代价,务必保证供应!必要时,可借‘通商交好’之名,直接与吕宋、占城交易!”

  黎晟已经到了占城,取了占城稻归来。

  那占城国王也是个胆小的,听闻奉军灭了佛郎机舰队,都不用黎晟恐吓,立刻吓得俯首称臣。

  占城和吕宋虽是小国,但王室数百年积累的财富也是不容小觑。

  作为好朋友,李彻管他们借点小钱钱应急,想必两位国王也不敢......咳咳咳,不会如此小气吧?

  “是!”钱斌和霍端孝同时应道。

  “另外,”霍端孝补充道,“东胡边疆哨探回报,入冬后,草原各部风雪酷烈,牛羊冻毙甚多。越将军为扩大战果,已经深入草原腹地,有段时间没和我们联系了。”

  “子龙不是如此莽撞之人。”李彻眉头微挑,“具体有多久了?”

  “有一个月了,算上中途消息传递的时间,怕是有两个月了。”霍端孝答道。

  “嗯。”李彻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忧色,“再等等,若是再无消息传来,便要派兵去寻了。”

  。。。。。。

  朔风如刀,卷起枯草与雪沫,在铅灰色的天穹下打着凄厉的旋儿。

  在这片死寂的荒原上,一座北胡营地已被踏成废墟。

  焦黑的帐篷残骸还在冒着缕缕青烟,折断的箭矢、破碎的弯刀、散落的皮囊随处可见。

  冻结的血泊呈现出诡异的暗紫色,上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白霜。

  几匹失去主人的战马在废墟边缘茫然徘徊,发出低低的悲鸣。

  一队队身着玄黑铁甲、披着厚重鲜红斗篷的奉国骑兵,从废墟上掠过。他们面容冷硬,甲胄上凝结着暗红的冰碴和血污,呼出的白气在头盔下凝成冰霜。

  越云勒马立于一处稍高的土坡上,头盔早已摘下,露出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庞。

  眉骨上的刀疤还在渗着血珠,却丝毫掩不住那锐利的眼眸。

  副将李勒石策马奔来,在越云马前勒住缰绳。

  “将军!”李勒石的声音嘶哑,带着激战后的疲惫,“此役,斩首七百三十八级,俘获妇孺四百余口,牛羊马匹过千!我军阵亡......一百零七骑,重伤四十二人,轻伤不计。”

  越云的目光扫过远处正在收敛袍泽遗体的士兵,微微颔首,脸上闪过一瞬的痛惜之色:“嗯,我知道了。”

  这些损失在他预料之中。

  深入这苦寒之地,与凶悍的北胡部落搏杀,每一分战果都是用鲜血浇灌的。

  他的目光越过还在冒烟的营地废墟,投向远方。

  在灰暗天幕与枯黄草原相接的地平线上,一座巍峨高耸的巨大山影,沉默地矗立着。

  山巅覆盖着皑皑白雪,山势陡峭险峻,带着一种孤绝而苍茫的压迫感。

  “勒石。”越云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前方那座山,是何山?”

  李勒石顺着越云的目光望去,那山影确实气势迫人。

  他浓眉微蹙,显然也不识得,便对着身后不远处看守俘虏的士兵喝道:“带个懂夏话的活口过来!”

  很快,一名被反绑着双手的北胡降卒,被两名奉国骑兵粗暴地推搡到越云马前。

  那降卒显然吓破了胆,浑身筛糠般抖动着,扑通一声跪倒在冰冷的冻土上,不敢抬起脑袋。

  李勒石用生硬的胡语喝问道:

  “说!前面那座大山,叫什么名字?!”

  降卒猛地一哆嗦,艰难地抬起满是血污的脸,顺着李勒石指的方向,望向那座巍峨的雪山。

  当他的目光触及那熟悉到刻入灵魂的山影时,浑浊的眼中瞬间爆发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光芒。

  嘴唇剧烈地哆嗦着,喉咙里发出一阵怪响,仿佛那山的名字带着某种禁忌的力量,让他难以启齿。

  在越云冰冷目光的逼视下,降卒终于用尽全身力气,以一种近乎哭泣的声音,吐出了几个音节:

  “狼、狼居胥山,那......那是我们部族的神山,狼居胥山!”

第593章 目标——狼居胥山!

  “神山?”

  越云微微一滞。

  起初他只觉得此山不凡,颇有几分神韵,本以为只是一座名山,却不想竟是北胡部族的神山。

  再观那降卒眼中混合着恐惧的原始敬畏,看来此山或许还关乎北胡人的种族信仰。

  李勒石则是面露不屑之色。

  大庆也有三山五岳,昆仑、不周、天山,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

  从这些名山中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比这劳什子北胡神山巍峨神圣得多。

  却听那降卒用磕磕巴巴的夏语说道:“狼居胥山......乃是狼神诞生之地,狼神从山巅的圣湖中走出,庇护我草原的子民......历代可汗都埋骨于此,那是......是长生天垂顾之地!亵渎神山......是会引来灭顶之灾的!”

  这胡人的夏语虽然说得不怎么样,其间还夹杂着大量胡语词汇。

  但越云和李勒石毕竟在草原打了这么久的仗,胡语也能听个七七八八,倒也听明白了他的意思。

  越云老早就听李彻说过,草原上的人鲜少信奉祖宗,也不以龙为图腾,反而以狼为图腾。

  他们既与狼相争保护羊群,又视狼为信仰,死后又将自己的尸体放到狼出没的地方,实施‘天葬’。

  若是这狼居胥山真是狼神走出的神山,其在北胡人心中的地位应该是极其崇高的。

  李勒石听着降卒的哭诉,非但没有丝毫惧意,那双虎目反而爆发出更灼热的光芒。

  他猛地转头看向越云,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将军,此乃天赐良机啊!殿下派我等深入漠北,不正是为了狠狠挫败北胡气焰,打得他们俯首称臣,再不敢南窥我奉国疆土吗?”

  “屠戮几个部族,烧几片草场,固然解气,可比起这个......”

  他霍然抬手,直指远方那在阴沉天幕下白雪皑皑的狼居胥山,声音陡然拔高:

  “我奉军铁骑若能踏破他们的神山,就在他们供奉狼神、安葬祖先的圣地之上,筑起我奉国将士的祭坛!”

  “以敌人的血,祭奠我阵亡袍泽的英魂!昭告这片草原,乃至整个天下,犯我奉国天威者,纵是神山,亦踏为齑粉!”

  “此等壮举,胜过屠灭十个部落,必将震慑北胡百年!让那些胡人的脊梁骨,从今往后,见到我奉国黑色王旗就发抖!”

首节 上一节 477/5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