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488节

  突然,尖锐的呼啸声划破夜空。

  紧接着,巨大的轰鸣在头顶炸响。

  李彻缓缓抬起头,面带微笑。

  却见漆黑的夜幕被撕裂,一簇簇绚烂夺目的色彩轰然绽放。

  有的赤红如血,有的金黄似日,有的碧绿若翡......千姿百态,流光溢彩。

  如一朵朵怒放的金菊在天空绽放,又如垂落的柳丝落入凡间,将整个朝阳城的上空映照得如同梦幻仙境。

  城中的惊呼声瞬间达到了顶峰,就连酒宴上的群臣都纷纷从大殿中走出,齐齐抬头看向天空。

  “哇——”

  “快看!天女散花了!”

  “此为何物?简直太美了!”

  “祥瑞,当真是祥瑞啊!”

  “此等鬼斧神工之物,也只有我奉国才能看到!”

  陈规抿着嘴巴,捏着那仅剩的几根没被实验烧毁的胡须,脸上满是洋洋自得之色。

  当初李彻说出烟花之事时,他还满心的不乐意,只觉得造此等无用之物,只会浪费火药。

  但当亲眼看到天上绽开的烟花时,这种疑惑却是消散殆尽了。

  这烟花虽然无实用之处,但却真真地开在了每位奉国军民心中,将国家凝聚力如烟花般提升到了顶峰。

  此等效果,却是无数火药都换不来的。

  李彻站在高处,静静地望着天空,璀璨的光华在他眼中明灭闪烁。

  两年了。

  距离他穿越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已经两年了。

  七百多个日夜,从初到奉国时的百废待兴、强敌环伺,到如今兵强马壮、百姓归心。

  李彻自问,他所做的一切或许并非完美无瑕,有些手段甚至称得上铁血冷酷。

  但他确实已经倾尽全力,用尽了他所知的现代知识和超越时代的眼光,去改造这个国家,去强大他的军队,去守护一方百姓安宁。

  李彻仰头,将杯中烈酒一饮而尽。

  手中的玉杯冰凉,杯中的朝阳烧却灼热如火线,一路烧进肺腑。

  征服关外,只是第一步。

  让奉国强盛,也只是基础。

  自己要做的最后一件事,也是最难的一件事,是要让这个饱经沧桑、曾经辉煌也曾经沉沦的伟大民族,在这个时空,再次屹立于世界之巅。

  主线任务依旧没有变:

  中华民族要再次伟大!中华民族要更加伟大!

  酒杯中的酒水已见底,李彻豪迈地将酒杯往后一扔,笑道:

  “回去,接着畅饮,今夜不醉不归!”

  “喏!”

  曲近山拱手应诺,随后摸了摸被酒杯砸中的脑袋,又诧异地看了躲得老远的秋白一眼。

  不是......这厮明明武艺平平,为何动作如此迅捷,像是早就知道殿下要扔酒杯一般?

第603章 请众卿泡个澡

  春节再好,也不过七日时光。

  节日过后,奉国朝堂再次运作,各个工厂陆续开工,士兵则开始日常训练。

  李彻身为主君,自然也不能偷闲。

  虽然朝中有几位阁臣顶着,并没有太多事情需要他亲自处理。

  但也有几件事情,是需要李彻亲自去办的。

  最重要的,便是与大庆的贸易合作事宜。

  李霖去帝都时,带去了红薯和占城稻,本想着将其献给庆帝。

  但刚到帝都,蜀王就开始发疯。

  平乱之后,庆帝将自己关在养心殿里,谁都不见,李霖也就没能将这两样粮种亲手送上去。

  没办法,他只能将红薯和占城稻种托付给霍韬,并多次叮嘱其重要性。

  后来李霖回了燕国,朝堂局势也慢慢稳定了下来,霍韬便亲手将两个粮种奉上。

  起初庆帝还没太过在意,只以为是一种新的粮食,便让内侍草草收下,准备开春时寻找个时间种下去。

  但很快他就反应过来,此物乃是自家老六献上来的,必然是从奉国来的东西,而且很可能是海外粮种。

  他想起李彻似乎曾经和自己提过,海外的粮食产量极大,轻轻松松便能养活数百万黎民,所以海外的国家虽然孱弱,但仍能苟活至今。

  想到这里,庆帝立刻重视起来。

  亲点了霍韬的长子霍端仁,带着几百名忠诚度极高的禁军,负责播种并看护这些粮种。

  又在皇家避暑之地拨出一片土地,命令锦衣卫严加看守,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得了这些粮种,庆帝又想起了在奉国所见的种种事物,心头因蜀王而产生的阴霾去了大半。

  庆帝再有百般不是,有一个优点毋庸置疑,那就是他非常关注民生。

  看着大庆一点点变得强盛,便是庆帝如今最大的动力,而奉国所见的一切,很符合庆帝对未来大庆的期许。

  故而庆帝才会为了李彻,清理掉太子余党,并不惜囚禁蜀王,削弱其他皇子。

  新年一过,庆帝便派了诸多户部官员去了奉国,旨在敲定交易合作之事。

  庆帝都派人过来了,李彻也只能亲自迎接,并商榷合作建厂的事情。

  户部的官员都是老狐狸,奸猾且吝啬,和他们做买卖当真是件烦心事,经常气得李彻想要桌子一掀,关门放小松、小团。

  但好在庆帝下了死命令,无论如何合作都要达成的。

  最终双方各让一步,合作才得以达成。

  奉国这边出技术和工匠,立刻动身前往帝都建厂。

  而建厂所需的一切成本,则由工部承担,雇佣工人的成本由户部承担,所得利润分奉国两成。

  趁此机会,李彻提出加大通商力度,给奉国商队更大的税收优惠和便利。

  户部官员显然没料到李彻还有这么一招,此事却不是他们能决定的了,只说回去禀报庆帝,让陛下圣裁。

  李彻不担心庆帝会不同意,毕竟奉国商队挣的不是他的钱,而是世家大族的钱。

  如今奉国商队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了,除了曾经的玻璃、铁矿、白酒等物外,又多了烟花、火机、朝阳烧等新事物。

  关外本就物产丰富,所产人参、貂皮、鹿茸、北珠、蜜蜡、麻布等,运到中原都能卖上好价钱。

  但这些特产却被李彻下令限制出口,只因这些东西大多是原材料,没有经过加工增值,而且卖一份就少一份,卖得多了也就不值钱了。

  还不如限制销售,搞一手饥饿营销,将其地位和价值捧到天上去,再卖给那些不缺钱的贵人。

  有点类似于后世的:盘要大,量要小,空白地方放根草;抹点酱,撒点渣,卖给沪爷八万八。

  经过李彻这一番操作,奉国商队多跑了几趟大庆各地,还真回流了不少资金,总算是填上了造战船的窟窿。

  不仅如此,各地商贾也意识到了奉国商品的潜力,开始有行商不远千里跑到奉国进货。

  这对李彻来说绝对是个重大利好消息,‘天上人间’项目也该启动了。

  本就是冬天农闲之时,奉国却是不缺工匠的,加上李彻亲自监工,天上人间工程项目进展的很快。

  按照李彻的想法,这‘天上人间楼’一层该设有澡堂,二层则是花天酒地之所,三层则是独立的休息区域。

  占地面积一定要大,至少能同时容下一千名客人。

  如此一来,工程量变得奇大无比,银子如同流水般花出,奉国朝臣们颇有微词。

  尤其是文载尹这个阁臣,这老先生是个忠义之人,但性子也有点迂腐,行为准则完全被儒家思想左右。

  之前李彻修葺城墙、建设奉国大学、建造飞剪战舰,尚能说是为国事。

  可如今建这劳什子‘天上人间’……说好听点是风雅之所,说难听些那不就是青楼吗?

  花这么多民力物力建设一个大澡堂子,这不就是亡国的根源吗?

  老先生顿时不乐意了,多次上言李彻停止建设工程,不该劳民伤财,大兴土木云云。

  李彻拿他也没办法,只能尽力解释建设此楼虽耗费颇多,但却并非是他一人享受,乃是为了给奉国招商引资。

  如若他李彻真想要骄奢淫逸,何须将那天上人间建在外城,直接建在王府旁边岂不是更好?

  然而此等说辞,显然很难让文载尹等人信服。

  李彻颇有些无奈,他知道,跟这些满脑子‘克己复礼’、‘节俭持国’观念的老古董们,解释‘招商引资’、‘第三产业拉动经济’纯属对牛弹琴。

  看来,不让他们亲身体验感受一下什么叫洗浴文化的博大精深,他们是理解不了的。

  ‘天上人间’的工期完成的很快,有水泥这等神物在,奉国的基建速度已有了前世东大的几分神韵。

  短短一个月多月的时间,三层建筑兴建完毕,第一层的澡堂子也建好了,只剩下二层、三层的装修没有搞定。

  李彻在又一次朝议被劝谏声淹没后,摆了摆手:

  “罢了罢了,诸卿皆言此楼乃奢靡享乐之所,本王百口莫辩。”

  “这样吧,三日后休沐,本王请诸位去那初具雏形的‘天上人间楼’一楼泡个澡如何?眼见为实,亲身体验之后,再议此事不迟!”

  泡澡?去那个花费颇多的天上人间楼泡澡?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更是一片哗然。

  文载尹等人脸都绿了,臣子与君王同池共浴,这成何体统?

  简直是有辱斯文!

  而在李彻看来,这种事情却很平常。

首节 上一节 488/5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