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512节

  那位曾经和李彻请命的老者,猛地一拍大腿:

  “不对!殿下这不是去巡视,看这阵仗,殿下......殿下这是要离开福州啊!”

  这声惊呼立刻唤醒围观群众,纷纷惊呼出声:

  “殿下要走了?”

  “真的假的?”

  “不好,你们看仪仗去的方向,确实是码头啊!”

  此言一出,立刻有百姓撒腿往回跑,对着城中百姓大喊出声。

  “快!出事了!”

  “殿下去了码头,怕是要离开福州了!”

  清晨的福州城何等安静,几人这么一喊,马上就惊醒了一片民居中的百姓。

  人们奔走相告,呼喊亲友乡邻。

  平静的清晨被彻底打破,整个福州城仿佛从沉睡中惊醒。

  无数门户洞开,人流开始从四面八方向着闽江码头涌去。

  此时,李彻在苏辰等人的陪同下,已抵达码头。

  码头上停靠着三艘飞剪船,和六艘福船改造的奉国帆船,船头的黑色奉字王旗迎着海风飘荡起伏。

  作为大庆东南的重要海运枢纽,奉国对这个码头的投资巨大,而且这个钱就连陈文瑞都不敢贪。

  故而,如今的福州码头,是除了奉国几个码头外,大庆境内最庞大的码头了。

  李彻与苏辰简短地交接了几句关于后续政务的嘱托,就准备踏上身后那艘奉国商船的跳板。

  就在这时,一阵喧哗声浪从远处席卷而来。

  李彻等人愕然地回过头去,只见码头的入口处,人群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汹涌而至。

  转眼间,原本空旷的码头,就被黑压压的人群填满!

  人群中男女老少都有,有的衣衫还未穿整齐,有的手里还拿着没放下的活计,有的还抱着哇哇大哭的孩子。

  百姓们推搡着,踮着脚尖往水面上看去,无数双眼睛急切地寻找着那抹熟悉的身影。

  当有人认出李彻后,呼喊声瞬间汇成一片:

  “殿下,多留几日吧!”

  “殿下别走,福州离不开您啊!”

  “殿下要保重身体啊!”

  情到深处,许多人扑通一声跪倒在码头的石板上,额头触地发出沉闷的叩响。

  泪水混着地上的尘土,口中不住地祈求着:“殿下保重,殿下一定保重啊!”

  李彻站在跳板上,脚步如同灌了铅。

  看着眼前这万人攒动的场景,只觉得一股巨大的酸涩猛地冲上喉咙,堵得他几乎无法呼吸。

  一旁的李霖是个感性的汉子,此刻早已经泪流满面,燕王妃自己的眼睛也是红红的,还得拿着手帕帮他擦眼泪。

  而李倓则是面色愧疚,说起来他自己才是福王,这些百姓名义上都是他的治下之民,自己却没能为他们做任何事。

  虽说怪不得他,但总是让人羞愧沮丧的。

  此趟带领船队来接李彻的,是鄱阳湖双胞胎兄弟中的哥哥,李宝。

  李宝见人越聚越多,微微蹙眉,凑到李彻身前低声说道:

  “殿下,人太多了,要开船吗?”

  李霖擦了擦眼睛,开口道:“老六,若是就这么走了,恐怕会伤了百姓的心,还是再等一等吧。”

  李彻没说话,微微点了点头。

  看着船下方越聚越多的百姓,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安抚的话。

  却发现,任何言语在此刻都显得苍白无力。

  最终,他只是用力地抬起手,朝着岸上的人群,一遍又一遍地挥动着。

  回应他的,则是更加汹涌的人潮和挽留。

  人群非但没有散去,反而越聚越多,码头边缘几乎要被挤垮。

  苏辰脸色凝重,指挥着衙役和府兵尽力维持秩序,拉起人墙,防止有人被挤落水中。

  看到这一幕,李彻的心被狠狠揪紧。

  他看到了人群中那些熟悉的面孔,每一张脸上都写着真挚的不舍。

  李彻也深知,不能再这样下去,不然极有可能发生难以预料的踩踏伤亡。

  “不能再等了......”李彻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开船,立刻开船!”

  “喏。”

  李宝拱手应命,转身走向舰桥。

  命令下达,沉重的铁锚被绞起,缆绳解开。

  舰船发出一阵沉闷的轰鸣,船体缓缓地离开了紧贴的码头。

  岸上的人群彻底被击垮,爆发出山崩海啸般的哭号:

  “殿下!”

  “殿下保重啊!”

  许多人沿着江岸,不顾脚下的泥泞和碎石,跟着移动的船队奔跑起来。

  李彻站在高高的船尾甲板上,身体绷得笔直,一动不动。

  目光紧紧锁着岸边追逐的人群,看着他们奔跑的身影越来越小,汇成一片模糊的的剪影,最终消失在视野的尽头。

  岸上的人群中,随行送别的新任福州府衙主簿,目睹此情此景,心中激荡难平。

  他取出随身携带的记录簿,郑重落笔,记下这一时刻。

  后来,这段记录被收录在庆史当中:

  【宣威三年,奉王离福州,万民闻之,奔走号泣,倾巷空闾,匍匐江干。】

  【帝舟启碇,百姓犹追奔沿岸,哭号震野,声动闽江。】

第628章 奉国的国都

  奉国船队极快,月底便到了大连港。

  如今的大连港早已是今非昔比,若无意外的话,应该是如今全世界规模最大、吞吐量最高的港口。

  无数商船来来往往,光是挂着奉国旗帜的大型船只就有上百艘。

  还有从百济、吕宋、夷州、江南来的商船,虽比不得后世万舸争流的场景,但也足够令人心生震撼了。

  李倓哪里见过这等场景,忍不住跑到甲板上,靠在栏杆旁大呼小叫。

  “呜哇!!!”

  “好大的城池,竟比福州城还要大许多!”

  李彻和李霖跟在他后面,听到他这么喊,不免面带微笑。

  大连港带来的繁荣,自然会带动当地经济和基建发展,大连城如今也不是五年前的那个小渔村了。

  奉国出产的水泥、板砖源源不断,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堆积出一个大城来。

  如今大连城的体量,甚至在整个奉国的城市中,都能排进前三!

  “十弟小心一些,可莫要掉下去。”李霖咧着嘴说道。

  虽说李倓夸的大连城是奉国的地盘,但他仍有一种与有荣焉的感觉。

  这三年来,奉、燕两国联系越发亲密,几乎都快成了一个国家,民间和朝堂都有‘奉燕一家’的传闻。

  李倓听话地缩回身子,但眼睛依旧亮晶晶的。

  “四哥、六哥你们看,好多船啊!”

  看到停靠在码头的‘定远号’,李倓瞳孔又是一缩。

  “那就是定远号吗?原来真这么大啊!”

  李彻走上前,笑着拍了拍他的脑袋:“十弟不是喜欢做木工吗?过几日我叫齐舫来,教你造船如何?”

  “此言当真!”李倓脸上满是惊喜。

  “那还有假?”李彻微微一笑,“日后十弟坐着自己造的船,去海上周游世界,征服其他大陆,岂不妙哉?”

  李倓兴奋地几乎要蹦起来。

  但他转念想到了什么,表情又变得沮丧起来:“父皇不会同意的。”

  李彻笑着摇了摇头,那可不一定。

  待到李倓成长到能带领船队远扬的时候,说得算的人就未必是父皇了。

  当然,这种话肯定不适合和小孩子说,李彻和两人又扯了几句,转身去舰桥指挥船队入港了。

  在大连歇息三日,便改走陆路。

  “十弟。”李彻声音温和地看向一脸跃跃欲试的少年,“接下来的路,我们是骑马,还是坐车?”

  “骑......骑马?”

  李倓回过神来,脸上带着兴奋和忐忑。

  在福州他出行多是车轿,纵马驰骋的机会并不多。

  李霖看出了他的想法,大笑着说道:“自然是骑马了,正好让十弟好好练练,我李家男儿怎能不通马术?”

  很快,三人的坐骑被牵了过来。

  李彻的是一匹神骏异常的黑色骏马,名唤‘墨云’,李霖的则是一匹通体火红的名驹‘赤焰’。

首节 上一节 512/5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