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54节
副将被一脚踢得发懵,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山海关一众守军更是低下头,紧紧攥着手中武器,咬牙切齿。
薛镇在军中素有威望,无端遭到李彻如此对待,士卒们自是暗中替他不平。
此刻薛镇只需一声令下,周围士卒就敢一拥而上,将李彻砍死了事。
秋白等亲卫也清楚这一点,个个手握腰间佩刀,警惕地护卫在李彻左右。
李彻冷哼一声,转身向北关看去:“开关门,本王要出关!”
见众士卒一动不动,秋白带着几名亲卫走过去,凶神恶煞地撞开守军,打开了北边关门。
李彻回头看了薛镇一眼,威胁道:“下次见了本王,有点眼力见。”
说罢,带着亲卫潇洒而去。
宁古大军尾随其后,浩浩荡荡地出关了。
见李彻王驾走远,副将连忙上前扶起薛镇:“将军,您没事吧。”
“这宁古郡王着实可恶,如此对待将军,还踢了俺一脚,简直嚣张跋扈至极!”
他上前扯下薛镇捂着脸的手,突然愣在原地:“这......怎么会这样?”
薛镇的脸白白净净,根本没有半点伤痕。
“莫要声张!”薛镇低声道,“殿下抽的是空气,根本没有伤到我。”
“啊?”副将一脸不解,“宁古郡王为何如此?”
“还不懂吗?这三鞭坐实了宁古郡王和我不合的事实,此事一旦传到朝廷,便避免了陛下对我的忌惮。”
“日后哪怕宁古郡王造了反,有这三鞭子,也牵扯不到我身上了。”
“殿下抽的哪里是三鞭子,这分明是三道免死金牌!”
副将恍然大悟,看向李彻远去的背影,眼中多了敬重之色。
“原来如此!”副将满脸遗憾,“可恶,刚刚殿下为何只踢了我一脚?!”
副将看向薛镇,惴惴不安:“将军,我总觉得有些不保准,要不要追上去,让殿下再给我几鞭子?”
“滚!”
“好嘞。”
另一边,李彻出了山海关。
秋白拍马赶来,有些疑惑地问道:“殿下,属下见那薛镇也是忠勇之将,殿下是否有些太苛责他了?”
“正是因为他忠勇,本王才会给他三鞭子。”李彻淡然说道。
秋白闻言,若有所思。
随后便听到李彻又说道:
“若是换个庸将,本王就赏他三刀了。”
秋白:???
第66章 蛮族来了!
山海关外。
地面还有一层陈旧的积雪,马蹄踏在上面,发出咯吱咯吱的轻响。
李彻默默将披风收紧。
不知是不是心理原因,总觉得离开山海关后,温度瞬间降了几度。
刚刚出了山海关,李彻就命令全军休息,而后取出四哥临行前交付于他的地图,仔细端详。
地图上,关外山川河流、郡县城池,皆有标记。
宁古郡城,便是此行的目的地。
李彻心中默念,参照脑海中前世的记忆,很快便确定了宁古郡城的位置。
那片土地,后世称之为朝阳,乃东北重镇,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只是,如今的宁古郡城,究竟是何等光景,李彻心中却无半分把握。
关外是蛮族肆虐之地,直到如今还有至少多个蛮族势力在此盘踞。
契丹、奚族、室韦......
以及最为强大的靺(mo)鞨(he),及从靺鞨族中分离出来的女真一族。
每每思及女真,李彻心中便蒙上一层阴霾。
古语有‘女真兵若满万则不可敌’的说法,这是一个极其强大的游牧民族,曾经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帝国,入主中原,成为继蒙元之后第二个以少数民族身份统治中国的王朝。
女真化身为完全体入关后,更是大肆屠戮,导致汉族人口从一亿六千多万锐减至九千多万。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皆是出自女真族屠刀之下。
按照历史惯性,若是李彻坐视女真一族壮大,历史未必不会在这个时空上演。
“燕三可有消息传来?”李彻抬头问道。
秋雯将一个烤好的馒头递到李彻手中,柔声道:“启禀殿下,燕队正尚未归来,不过已有数名斥候先行回营复命。”
李彻点了点头,接过馒头:“叫他们过来。”
须臾,几名斥候身着皮甲,快步走了过来。
“参见殿下。”
短短几日,几人的脸就被关外的风雪打得通红,皮肤也有些皲裂。
李彻将手中馒头递给其中一人:“不急,先暖暖身子。”
那斥候连忙伸手接下,刚刚还冰冷的身体,立刻变得暖乎乎的了。
“可探得宁古郡城的情况了?”
斥候连忙回道:“禀殿下,我已经到了宁古郡城。”
“情况如何?”
“在下只是远远看了一眼,燕队正便命我等先行回报。”斥候解释道,“他已率领其余弟兄入城,详细打探情况。”
李彻轻轻点头,燕三这小子办事还是很细心的。
“不过......虽然只是远远看了一眼,但属下觉得那城里的情况并不好。”
“为何这么说?”
“城墙多处残破,城中人烟稀少,更有不少房屋坍塌,宛若一座废城。”斥候一边回忆,一边说道,“就连城墙都有好几段的缺失,显然已经很久没有维修了。”
李彻闻言,心中无名火起。
城墙残破如此,城中守将是何等尸位素餐之辈!
没有城墙,如何抵抗蛮族入侵,那些百姓不知多少死于马蹄之下。
“我知道了,你等下去好好歇息吧。”
几名斥候走后,李彻思考片刻,随即叫来王三春等人。
“传令下去,即刻拔营启程!”
“我带着亲卫营开路,骑兵营随行,辎重和大部队居中,弓弩营断后。”
“殿下不可。”王三春连忙劝阻道,“关外已是蛮族地盘,若是有人偷袭怎么办,还请殿下坐镇中军,末将愿为先锋!”
李彻斩钉截铁地拒绝道:“若是惧怕战斗,便无法获胜。”
“我等来到这里,就是和外族拼命的,本王躲着他们做什么?”
王三春见李彻心意已决,只得领命。
李彻披上重甲,亲自领着几十名亲卫,在斥候的带领下,走到队伍最前头。
关外的路更加难走,地面的泥泞和冰雪融在一起,经常导致马蹄深陷其中,举步维艰。
足足走了半个时辰,李彻突然看到一个旗杆似的东西,出现在远方。
“那是何物?”
身旁斥候突然面色一变:“这......殿下还是不要看为好。”
李彻闻言,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心中有了不好的预感。
他驱马向前,亲卫紧紧跟随。
走近一看,李彻只觉一股寒意直冲头顶,眼前景象令他怒火中烧。
面前是一个木桩,上面死死钉着一具男人的尸体,跪在地面上。
木桩上端的尖锐从男人口中穿出,鲜血和肠子洒了一地,早已被冻结凝固。
看男人面相和衣着,绝非蛮族,而是一个大庆人。
“你们见过这个?”李彻的声音冷得可怕。
斥候连忙上前请罪:“见过,应该是蛮族的习俗,一种恐吓手段。”
“同胞尸体被侮辱,你们竟无动于衷?”李彻眼冒怒火,“为何不把他好好安葬?”
斥候迟疑片刻,沉声道:“回殿下,因为......安葬不过来。”
李彻瞪大眼睛:“安葬不过来是什么意思?”
斥候如实道;“此去宁古郡城三百多里,每隔一里便有一木桩,桩桩皆有尸体。”
“三百多具尸体,我等斥候才数十人,根本来不及收敛。”
李彻闻言,心中怒火焚天。
三百多具尸体,那就是三百多条人命,三百多个大庆子民,竟被蛮族如此糟蹋!
何等毒辣野蛮的手段,当真该死!
怪不得老祖宗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上一篇: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