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72节
各城池相继失守,在解明出来之前,只剩下安东一座孤城了。
“兄弟们死伤惨重,饿死冻死之人不计其数。”解明声音中带着哭腔,“大帅拼死护送我突围,来求一支援军。”
“还请殿下,看在我家大帅一直与蛮夷作战的份上,出兵相救,我桓国军上下不胜感激。”
说罢,解明五体投地,脑袋‘嘭嘭嘭’磕在地上,不一会脑门就渗出了鲜血。
众人不忍心见到这样的汉子如此作态,纷纷犹豫不决地看向李彻。
“咳。”诸葛哲清了清嗓子,开口道,“殿下,臣有一言。”
李彻点了点头,面无表情道:“诸葛先生但说无妨。”
李彻本以为,诸葛哲会说一些替杨忠嗣求情的话。
毕竟刚刚傻子都能感觉到,诸葛哲在言语之中,对这位忠肝义胆的前朝将军颇为推崇。
但没想到,诸葛哲上来就语出惊人:“臣以为,殿下此刻不宜出兵。”
此言一出,语惊四座,解明更是一脸愤恨地看着诸葛哲。
诸葛哲对此毫不在意,一板一眼地说道:
“如今宁古郡初定,蛮族的报复转眼即到,我军人手尚且不足。那辽东郡如此偏远,根本无余力去救。”
听闻此言,解明颓然坐在地上。
是了,自己光看到宁古郡王雷厉风行的手段,却忘了他也是刚刚就藩,手中可用之兵寥寥无几。
“更何况......”诸葛哲面色复杂,“杨将军所部名为桓国军,乃是前朝军队,是敌军。”
“殿下出兵相助,名不正言不顺,若是让朝廷知道了,更是祸患无穷。”
面对解明要吃人般的目光,诸葛哲低垂着眼眸,不喜不悲。
他虽也是前朝世家,并且很敬仰杨将军,但不代表就要无条件帮杨将军说好话。
他诸葛哲是殿下之臣,所言所思自是要以殿下的利益为先。
诸葛哲虽然不通军事,但懂民生,如今的宁古郡少兵缺粮,实在不具备出兵的条件。
李彻满意地看了诸葛哲一眼,转而望向解明:“你......可听到了?”
解明面无表情地站起身,低声道:“俺知道了,既如此,俺这就走。”
说罢,他抹了把脑袋上的鲜血,转身就走。
“等一等。”李彻开口叫住了他,“你要去哪?”
“去山海关。”解明回道,“殿下既然不肯去救,俺就去求山海关守将。”
李彻嗤笑道:“山海关守将是个死脑筋,身为大庆的将军,无皇命出兵乃是死罪,他不可能帮你。”
“那也要试试!”解明坚定道,“大帅对俺有恩,俺不能不报。”
李彻目露欣赏之色:“别去了,不如来我手下,我还让你当校尉。”
没想到解明瞬间恼怒,怒斥道:“殿下以为俺是弃主之徒吗?俺就是死,也要死在大帅身边!告辞了!”
“那就由不得你了。”李彻笑道,“给我拿下!”
周围亲卫早就蠢蠢欲动,听闻李彻的话,瞬间一拥而上。
解明先是大惊,随即大怒,一人独自面对众多亲卫,拳脚施展不再留力。
“殿下不救就不救,为何要对俺下手?!”
惊怒交加下,解明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力量,一时间十多名亲卫竟拿不下他。
李彻见他身手矫健,出手之间竟有一种山林间猛兽厮杀的样子,顿时更加欣赏。
“阿强,让他消停点。”李彻转身看向身旁的胡强。
胡强豁然站起,直奔战圈而去。
李彻又想起了什么,出声嘱托道:“莫要给他打死了。”
胡强应了一声,默默放下手中大棒子,赤手空拳冲了上去。
解明只觉得一堵墙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随后双脚悬空而起,再然后眼前就是一黑。
胡强拎着解明,巴掌对着后脑一拍,后者立刻有了婴儿般的睡眠。
“殿下,搞定。”
李彻笑着点了点头:“不错,押下去,好生看管。”
“莫要虐待他,吃住都照顾着点,此人我留着还有大用。”
亲卫闻言,领命而去。
待到解明被拖走,李彻看向周围其他人,忽然开口道:
“本王欲救杨忠嗣,诸位可有建言?”
第89章 攻守易形
众人震惊于胡强的蛮力,还未回过神来,就听见李彻来了这么一句。
顿时惊得瞪大了眼睛。
“殿下?”诸葛哲更是一副见了鬼的模样。
“杨忠嗣虽为桓将,但其人忠勇,本王甚是佩服。”
李彻一字一句道:
“况且,杨忠嗣部将士皆擅骑射,且有着丰富的对蛮族作战经验。”
“若是能将他们收入麾下,哪怕将他们化为盟友,对我宁古郡也是好事一件。”
正如李彻所言,当他听完了杨忠嗣的事迹,立刻就起了爱才之心。
如何当一个好藩王?
人才,人才,还是TM的人才!
杨忠嗣这种帅才,完全具有顶尖统帅的实力,有如大唐的李靖,南宋的岳飞,大明的徐达。
这种人才百年难遇,不是靠培养就能培养出来的,要看命。
为了这个难得的帅才,李彻愿意豪赌一把!
“殿下,您本就身负两朝血脉,此事若是让朝廷知道了,怕是不能善了。”钱斌苦口婆心地劝道。
他太了解李彻的脾气了,说是求贤若渴都不准确,属于那种要人才不要命的主。
当初手下只有五十多个罪徒的时候,就敢在大白天的在帝都抢人。
如今手中有了一万军队,又遇见了杨忠嗣这样的顶级人才,能按捺住就怪了。
“本王听过一句话:这个世界,只有弱者才需要自证。”李彻淡淡开口道。
钱斌等人闻言,顿时愣住了。
仔细咀嚼反思了一下,发现李彻这句话乍一听有违圣人之言,但越想越有道理。
“我手中有一万大军,为非作歹的宁古郡世家只能臣服。若我手中有三十万大军,哪怕我拥兵自重,朝中也不会有任何不满的声音。若是我手中有百万大军.......”
说到这里,李彻顿住了,不再往下说。
接下来的话说出来,那就有些大逆不道了。
若是我手中有百万大军......嗯?你刚刚和朕说什么来着?朕没听清楚。
话虽然有点粗,但众人都听懂了李彻的意思。
只要能增加实力,李彻宁可被朝廷怀疑。
反正天高皇帝远,只要李彻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反心,庆帝还能派兵来打自己亲儿子不成?
“可靺鞨人那边......”诸葛哲又问道。
“那边就要改变一下策略了。”李彻目光闪烁了一下,“被动防守行不通,不如主动出击。”
诸葛哲瞪大了眼睛:“主动出击?”
“没错,给靺鞨人来一个见面礼。”李彻嘴角微微上扬,“告诉他们本王来了,以后的日子里,双边攻、守、易、形了!”
攻守易形四个字说起来轻巧,但对于当前的宁古军来说,却是个极大的挑战。
李彻一语定音,整座城立刻运作起来,开始备战。
老百姓们第二天早上起来,就发现士卒们又忙碌了起来。
内城中,各大世家的宅院被腾空,财物来不及清点,便被存入了库房。
而私藏的武器、盔甲却被全部集中在一起,分类后发放到各个营。
或是身处蛮夷环伺的原因,前朝世家都没什么安全感,家中私藏着更多数量的甲胄。
再加上郡兵标配的甲胄,足以让宁古军全员披甲了。
“唐家藏甲五百套,裴家藏甲四百套,长孙家藏甲一千套,诸葛家主动献甲六百套。”
钱斌合上手中的小册子,看向李彻:“这十几家合起来,共有甲胄六千余套。”
李彻的嘴角抽了抽,世家真是该死啊,这么多套甲胄,和造反也没什么区别了。
一边私藏着甲胄,一边压迫着百姓,一边卑躬屈膝地给蛮人当奴才,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
“明日我只能留给你四个营,其余人我要全部带走。”李彻看向一侧的贺从龙,“能守住吗?”
贺从龙拱手道:“城在人在!”
“好,铁甲尽量都留给你,夜袭用不上。”李彻开口道。
打这种突袭战,铁甲是累赘,不仅行动不便,还会发出声响惊动敌军。
以李彻目前的家底,足够参与袭营的将士们身穿两层皮甲了,防护力不比铁甲差多少。
“城内事务便交给钱师了。”
钱斌笑着开口道:“殿下尽可放心。”
此番夜袭,诸葛哲作为唯一的本地人,肯定是要随军做向导的。
上一篇: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