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79节
“哦?”李彻看向解明。
此刻的解明没了之前桀骜不驯的样子,变得低眉顺眼起来。
显然,宁古军今晚对靺鞨人的重拳出击,折服了这位桓国军校尉。
“说来听听。”
解明开口道:“俺是猎户出身,此刻正是春猎的季节,殿下可派人围猎山中野兽,以资粮草。”
“宁古郡城东南方有一山,名为凤凰山。凤凰山林木丰茂,丘陵起伏,其中多有野兽栖息。”
“殿下只需拨给俺三个营的人马,俺有信心给殿下打来足够支撑一个月的肉食。”
李彻微微一笑:“你如此积极,怕是有事相求吧?”
解明浑身一震,跪倒在地:“只望殿下早日出兵,救我家大帅。”
李彻没有表态,只是点了点头:“此事就交给你办,我给你四个营的人马,到时候我也会去。”
“是。”解明拱手一礼,随即退至众人身后。
王三春问向李彻:“殿下,那靺鞨人还有三个部族,咱们何时去打?”
栗末部下属八个小部族,其中五个都被李彻一口气灭了,还有三个距离较远的逃过一劫。
今天晚上算是给王三春等人杀爽了。
这些蛮人被人说得凶残无比,仿佛个个都是嗜血的野兽。
在今晚之前,连王三春这些凶悍的罪徒悍匪,在想到要和蛮人厮杀,心里都有些毛毛的。
结果呢?
蛮人也是人,砍一刀也流血,被杀也会死。
趁着夜色偷袭,杀他们和杀鸡崽子没什么区别,这可都是实打实的军功啊。
今日过后,不知有多少士卒又能升职了。
大家神情亢奋,虽然厮杀了一夜没睡,但没人想休息,都想在自己的军功薄上再攒几颗脑袋。
李彻却是摇了摇头:“那三个部族留着吧,路途遥远,攻打他们得不偿失。”
李彻很清醒,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灭了栗末部,又破了五个部族,目的已经达到了。
如今天色已经大亮,没了偷袭的条件,再去攻打其他三部,万一出了意外就得不偿失了。
而留着他们则是好处多多。
首先,可以通过这三个部族,将自己的战绩传出去,震慑附近其他蛮族。
其次,这三部都在北方,和契丹人的地盘接壤。
若是平了这三个部族,那么宁古郡和契丹人之间再将无屏障。
对于现在的宁古郡来说,猥琐发育才是王道,没必要过早地陷入战争泥沼。
听见李彻这么说了,王三春等人虽然心有不甘,但也没什么异议。
大军修整片刻后,带着满满当当的缴获和俘虏,喜气洋洋地向宁古郡城方向而去。
。。。。。。
李彻这边喜气洋洋,山海关中却是一片惶恐。
城墙上站满了全副武装的士兵,弓弩上弦,城门紧紧关闭。
薛镇一身戎装站在城楼上,身体笔直,表情严肃。
可若是离近了看,就会发现他脸上两个大大的黑眼圈。
昨夜可是把薛镇折腾得不轻。
先是哨兵发现,东北处有火光。
随后便听到远处传来喊杀之声。
再然后,便是马蹄声由近及远。
种种迹象表明,周围的蛮族有异动,薛镇不敢轻视,连忙召集军士严防死守。
结果,就这么干等了一整夜,愣是一个人都没看到。
薛镇也不清楚,这群蛮夷大晚上在折腾些什么。
“将军,派出的哨骑回来了。”副将同样顶着黑眼圈,上前汇报。
“嗯。”薛镇回过神来,点了点头。
不一会,一名身穿精致皮甲的哨兵统领登上城楼,单膝跪地行礼:“将军!”
“不必多礼。”薛镇摆了摆手,“说说,外面是什么情况?”
哨兵统领面露诧异之色:“刚刚天亮,属下便带人去了周围几个靺鞨部族,那里......竟然都空了。”
“空了?”副将疑惑道,“何意,他们迁徙走了?”
哨兵统领摇了摇头:“是遭遇袭击了,营地中一片狼藉,地面有血迹和战斗痕迹。”
“对方收拾得很干净,牛羊马匹都被牵走,连帐篷都被搬走了。”
“我等在营地中还找到了靺鞨人的尸体,衣服被扒得干干净净,摞成了小山。”
副将微微咂舌,这也太狠了。
就靺鞨人那身衣服,比自己的擦脚布都臭,拿那玩意干什么?
“谁干的?契丹人?”薛镇皱眉道。
“不是。”哨兵统领从胸口处拿出一根箭矢,递了上去,“是我们自己人干的。”
薛镇接过箭矢,仔细查看后,顿时瞳孔猛缩。
第98章 宁古郡王三宗罪
哨兵统领离开过后,薛镇陷入了沉思。
早就知道,宁古郡王出关后,肯定要做出点惊天动地的事情来。
没想到,这么快就开始了。
更没想到的是,做的竟然这么绝。
关外的靺鞨人是栗末部,栗末部首领是陛下当年亲封,从名义上讲算是大庆的藩属。
一个藩王无端攻击朝廷藩属,还干得这么绝,把人杀了就算了,衣服都扒了。
这事要是闹到朝廷去,估计肯定会被那些御史疯狂弹劾。
“将军,此事......要不要上报朝廷?”副将开口问道。
薛镇看了他一眼:“什么事?”
“就是宁古郡王......哦!”副将若有所悟地看向薛镇。
薛镇一脸淡然:“宁古郡王做了什么事?和你我何干?”
之前的冲突是演戏,今天的事自己要是再告状,那就不是演戏了,而是得罪人了。
弹劾宁古郡王冲撞关门的奏折刚递上去,这又送上去一个屠杀劫掠藩属的?
没人喜欢打小报告的同僚,就连皇帝也不喜欢。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区区栗末部,灭了就灭了吧,估计陛下早就忘了还有这么一个部族了。
也不知道这些蛮子怎么想的,没事惹宁古郡王这个杀胚做什么?
薛镇站起身,准备去补一觉。
忽然停住脚步,看向副将:“我记得关内还有一批换下来的被服,是不是?”
副将愣了一下,点了点头:“是有一些。”
“收拾一下,去给宁古郡王送过去。”薛镇开口道。
堂堂藩王抢蛮人衣服穿,这事传出去太难听了。
。。。。。。
帝都,早朝。
太子一身蟒袍,站在众多大臣之前侃侃而谈:
“南方水患逐渐平息,但赈灾情况仍不容乐观,多有贪腐赈灾粮款的事情发生。”
“儿臣以为,朝廷当派遣使节到地方,接手赈灾事务。钱粮花费要造册,赈灾粥铺要派专人看守。”
“灾民安置妥当后,应尽快加入灾后重建,以工代赈。”
太子条理清晰明了,众大臣听后皆是微微点头。
龙椅之上,庆帝却是面无表情。
直到说完,太子也没能在他的脸上看到赞许的神色,不由得心中失落。
“嗯,此事就交由户部和工部处理。”庆帝一语带过。
随即看向堂中大臣:“诸位爱卿可还有事要奏?”
按照流程,这就是皇帝在示意大家,朕累了,没啥事就下班了。
但今日不同。
一名御史整了整衣冠,上前一步正色道:“臣,弹劾宁古郡王三罪!”
“其一,洗劫商铺,纵兵抢粮,殴打朝堂官员,杀害燕地士人。”
“其二,其麾下军队数量远超郡王规格,似有不轨之心。”
“其三,纵兵毁关,嚣张跋扈!”
“望陛下明正典刑,处置宁古郡王,以慰受害者之心!”
此言一出,朝堂中的大臣顿时哗然。
上一篇: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