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第490节

  “因为这样做就可以让咱们陷入绝境,很明显,朝廷这是想从根本上瓦解咱们的势力,让咱们不战自败啊。”

  李自成听到这话,心里顿时就是一沉。

  因为他实在是没想到朝廷居然想出这么阴险的招数来对付他们。

  不得不说,如今的局势对他们来说确实是非常不利的。

  没有农民补充,他的军队就无法扩大,只会越打越少。

  没有粮草可以掠夺,他的军队就会不断饿死,直到再也撑不下去,然后土崩瓦解!

  想到这里,李自成无奈地叹了口气,然后继续问道:

  “罗先生,如今军营里的粮草还有多少?咱们得心里有个底,也好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办。”

  罗汝才大概想了一下之后才说道:

  “闯王,经过这些日子的消耗,如今军营里的粮草还可供大军三个月左右。”

  三个月吗?

  李自成听到这话皱了皱眉,心里担忧更甚。

  虽然三个月看起来是挺多的,可按照时间推算,吃完这些粮食的话,时间差不多刚好就在一二月份左右。

  而那个时候正是大雪纷飞的时候。

  要是在那个时候没有粮食吃,那这五十多万大军可就真的要饿死在河南了。

  意识到这点之后,李自成的心情愈发沉重,眼神中满是忧虑与无奈,心中更是如乱麻一般。

  与此同时,他再也没有了攻打潼关的打算,此时他心中唯一盘算着的,便是尽快搞到一些粮食,好让自己的军队能够顺利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

  随后他再次将目光投向罗汝才,声音带着几分急切与期待问道:

  “罗先生,那么接下来到底该怎么办?我们该去哪里弄到粮食,好度过这个冬天?”

  罗汝才也觉得一阵头疼,这种棘手的事情,他能有什么办法啊。

  往年冬天,他们都是靠着一路劫掠富农以及城池的物资来维持生存的。

  可如今,局势早已今非昔比,突然之间就没有可劫掠的百姓了,他难道还能凭空变出粮食来吗?

  但这话肯定是不能直接说出来的,不然也太不给李自成面子了,毕竟李自成如今可是这支队伍的领袖,需要维护他的威望。

  所以紧接着,罗汝才清了清嗓子,然后缓缓说道:

  “闯王,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在下觉得应该先下令,自今日开始规定每个人每天的口粮不得超过一定数额,也不得铺张浪费。”

  “如此一来,粮草的问题应该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一旁的张献忠听到这话,忍不住开口道:

  “可是这么做貌似也没什么大用啊!如今我们面临的是粮草严重短缺的大问题,节约这点口粮,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当务之急其实还是尽快获取更多的粮草,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啊。”

  罗汝才继续说道:

  “在下自然也知道这件事情的紧迫性,可是事到如今,我们还有其他地方能获得粮草吗?”

  “本来最好的地方其实就是陕西,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可这潼关就像一道天堑横亘在我们面前,阻隔了我们大军的进入。”

  “攻不下潼关的话,我们又怎么去陕西获取粮草呢?”

  “所以我们只能想想其他的办法了,其中第一个办法,就是自今日开始,全军缩衣减食。”

  “至于第二个办法,那就是率领大军去往别的地方,要么去山西,要么去湖北。”

  张献忠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尴尬,似乎又想起了之前自己被山西总兵暴揍的事情。

  而就在这时,李自成突然智商在线了,只见他沉声说道:

  “就算我们长途跋涉去了山西或者湖北,那么你们说朝廷的军队会不会也开始向山西周边汇聚?”

  “只要我们一动,他们必然会跟着动,到时候我们岂不是又要陷入被包围的困境?”

  张献忠和罗汝才听到这话,都无奈地点了点头。

  因为这种事情他们之前已经考虑过了,朝廷既然能在河南周边布置了兵力打算围住他们,那么当他们开始行动的时候,朝廷的军队肯定也会进行相应的调整。

  到时候也会跟着他们一起移动,然后再次把他们包围起来。

  真等到他们的大军长途跋涉进入山西,而朝廷大军刚好又在周围埋伏的话,那他们岂不是自投罗网?

  可要是不这么干的话,那他们又能去哪里呢?

  营帐之中瞬间再次沉默了起来,灯火摇曳,将几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罗汝才这会儿也不好再说些什么了,毕竟他作为一个军师已经把自己该说的都说了,接下来就看李自成怎么选择了。

  倒是一旁的张献忠有些忍不住,然后看向李自成开口问道:

  “闯王,你到底想怎么办?不妨现在说出来我们商议一下,如今这局势紧迫,我们必须尽快做出决策。”

  李自成摸了摸自己的胡须,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这才说道:

  “如今这里没有什么外人,那么有些话本王也就不再瞒着你们了。”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本王有两个办法,只要可以顺利实施下去,应该可以帮助我们度过这个冬天。”

  两人听到这话,先是面面相觑,随后同时将目光投向了李自成。

  紧接着,只听李自成缓缓说道:

  “第一个办法,就是罗先生刚才说的节衣缩食,不过在这个基础上稍微进行一些改动。”

  “那就是主要的作战人员不能减少伙食,他们必须要吃饱才能保持战斗力。”

  “毕竟我们接下来还可能面临各种战斗,如果作战人员吃不饱饭,那战斗力必然会大打折扣,到时候我们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了。”

  “至于那些没什么战斗力的农民军,每顿给他们一碗稀粥即可。”

  “这样既能保证他们不饿死,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粮草的压力。”

  不得不说,李自成这话说得算是相当残忍了。

  因为所谓的作战人员其实也就是他的老营兵,这些人包括跟随他多年,经历过无数次战斗的精锐部队、也包括投降他的明朝官兵。

  全部加起来大约有三万多骑兵、三万多步兵,合计六万人左右!

  也就是说,李自成现在想的是优先保证这些人能够吃饱饭,至于其他将近五十万的农民军,给他们一碗稀粥喝,让他们能够维持住生命就可以了。

  这些农民军大多都是被胁迫才加入他们的队伍,原本就缺乏战斗经验和训练,在李自成等人眼中,似乎并没有那么重要。

  而张献忠和罗汝才听到这话的时候都没有任何反对,反倒是颇为赞同地点了点头。

  很明显,他们也支持这个计划,毕竟在他们看来,这些普通的农民军只不过是他们随时都可以抛弃的“工具”罢了。

  只要能保证他们和核心部队的利益,那些农民军的死活似乎并不重要。

  紧接着,李自成继续说道:

  “至于第二个办法,那就更简单了,本王打算向朝廷投降!”

  什么?

  听到这话的时候,张献忠和罗汝才瞬间站了起来,满脸都是不可思议。

  就连之前跪在地上的高桂滋也是猛地跳了起来。

  一时间,帐内的三人都是一眼震惊的看向了李自成,眼神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

  他们都没有想到李自成居然会在这个时候说出向朝廷投降的鬼话。

  他们都觉得李自成这是疯了!

  要知道之前李自成可是在河南杀了几千大明的宗室子弟,那些宗室子弟可都是皇亲国戚,是朝廷的脸面,李自成的行为无疑是在狠狠地打朝廷的脸。

  然后他又率六十万人打潼关打了几个月,双方结下了深仇大恨。

  结果现在突然说要向朝廷投降,这不是扯淡吗?

  朝廷怎么可能轻易答应呢?

  李自成看着眼前几人的反应,并没有感到意外,只是示意他们重新坐下,然后这才不紧不慢地说道:

  “几位不要误会,本王所说的投降并不是真的投降,只是为了拖延时间而已,顺便让朝廷给我们一些物资。“

  “然后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刚好可以稍微休息一下,养精蓄锐,然后想好接下来到底该怎么做。”

  “毕竟如今我们粮草短缺,士气低落,如果继续这样下去,迟早会被朝廷军队打败。”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喘息的机会,而投降就是一个很好的借口。”

  几人听到这话瞬间恍然大悟,原来这是要诈降啊!

  接着仔细一想,罗汝才突然就觉得李自成这招还真的有几分道理。

  要知道一直以来,朝廷对于他们这些农民军其实都是采用招抚的方式,只要他们愿意投降,朝廷就会接受,然后给他们一些物资,再给他们一些官职,让他们安定下来。

  但是吧,这样做其实并没有什么用,因为每次他们都会再次反叛,而朝廷之后还是会愿意接受他们的投降。

  而之所以会这样,并非是因为朝廷很蠢,而是因为在朝廷看来,接受他们的投降,远比派兵镇压他们要来的划算得多。

  就算真的是诈降,那最起码在诈降的这段时间里,他们也会稍微安分一些,这对于朝廷而言也没有任何的坏处。

  毕竟接受投降的话,只是给他们一些物资,再给几个官职就搞定了。

  但要是围剿他们的话,那就要调动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大军,这其中需要的粮草和各种各样的物资都不是轻易能搞定的。

  所以朝廷更倾向于用招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哪怕知道他们可能会再次反叛,朝廷还会这么干。

  短暂的思考之后,罗汝才突然笑着说:

  “闯王真是英明,居然想到了如此妙的主意。”

  “既然如此,那么明日我们便向孙传庭投降,只是不知这次闯王要提出什么样的条件?”

  “按照在下的意思,这次可不能提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否则很容易被朝廷识破我们的计谋。”

  李自成听到这话笑了笑说道:

  “放在以前,本王一定会让崇祯小儿封本王为西北王,然后再把陕西划分给本王。”

  “但是现在,本王只要求一个总兵的位置就可以了,然后再让他们提供一定的物资。”

  “毕竟是为了诈降,要是要求太过分,被一口拒绝的话,那可就没办法了。”

首节 上一节 490/6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红楼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