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第500节

  紧接着,就在朱慈烺打算回去的时候,一阵嘈杂的马蹄声突然自远方响起。

  那马蹄声急促而杂乱,仿佛带着一股紧迫的气息。

  伴随着的还有一阵呼喊声:

  “速速让开!紧急军报!不得阻拦!”

  那声音尖锐而响亮,在远处回荡着。

  听到这话,朱慈烺的步伐不由得停了下来,他的眉头微微一皱,心中涌起一股不安的感觉。

  因为他知道,这肯定又是哪里发生了大事。

  不多时,就见五匹快马如疾风般呼啸而来,马蹄扬起的尘土在空气中肆意弥漫。

  骑在马上的,则是五名锦衣卫,只见此刻他们个个面色憔悴,疲惫之态尽显无遗。

  长时间的奔波,早已让他们的身体达到了极限。

  那五匹快马刚一勒住缰绳停下,其中两人便如同被抽去了所有力气一般,直挺挺地从马背上栽倒下来,重重地摔落在地。

  看到这一幕的的时候,正在宣府门口值守的锦衣卫们心头一紧,赶忙如离弦之箭般冲了上去,小心翼翼地将那两人扶了起来。

  试探了一下鼻息之后,他们这才松了口气。

  还好只是晕过去了而已!

  下一秒,更多的锦衣卫一拥而上,将其他三个送信的锦衣卫搀扶了下来。

  为首的锦衣卫满脸焦急之色,扯着嗓子大喊道:

  “快快快!带我去见太子殿下!我有陕西紧急军报要呈报太子殿下!我”

  然而,话刚说到一半,他的声音却突然戛然而止。

  因为他猛然间发现,就在那门口处,正有一个身着明黄色龙袍的少年静静地站在那里。

  那少年身姿挺拔,面容虽带着几分稚嫩,却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威严。

  他虽从未见过朱慈烺,但此景此景却告诉他,眼前这少年定是大明太子无疑。

  与此同时,朱慈烺也一直在观察这边的情况,听到这话,他赶忙高声喊道:

  “带他过来。”

  虽然得到了朱慈烺的吩咐,但值守的锦衣卫们依旧十分负责,他们迅速上前,对那为首的锦衣卫进行了一番细致的搜身,又仔细确认了他的身份。

  确认无误之后,才将他带到了朱慈烺身边。

  一起带过来的,还有刚刚从他身上搜到的密匣。

  朱慈烺刚接过锦衣卫递来的密匣,就听到那送信的锦衣卫颤抖的声音说道:

  “太子殿下,臣.臣不辱使命,军报送到了。”

  朱慈烺听到这话,也不着急打开匣子了,而是看向那锦衣卫道:

  “一路辛苦,你们的功劳本宫记下了,先下去休息吧。”

  那锦衣卫听到这话,赶忙说道:

  “臣遵旨。”

  紧接着,便有锦衣卫将他们几个人全部带了下去。

  随即,朱慈烺便迫不及待的打开了密匣,从里面拿出了一封奏疏。

  打开之后,目光快速地扫视着上面的内容。

  大概浏览了一番之后,朱慈烺的脸上瞬间变得古怪起来,那神情中既有惊讶,又带着几分不屑。

  因为说实话,他着实没有想到,李自成这个厚颜无耻的家伙居然会在这个时候选择投降。

  而且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加上这次,李自成已经是第七次投降了。

  不得不说,李自成简直是把大明当成了可以随意愚弄的傻子啊!

  虽然之前的锦衣卫并没有告诉朱慈烺这封信有没有被送到京城,但根据朱慈烺对于朝廷奏疏流程的了解,京城那边应该也收到了这样的一份奏疏。

  毕竟孙传庭并不知道他之前造反的事情,所以哪怕之前他特意吩咐过只要是陕西的军报都要直接报给他,但在孙传庭心里,这件事情还是必须要汇报给朝廷和崇祯的。

  在不知道内情的孙传庭看来,皇帝很明显是要比太子大的。

  不过朱慈烺对此并不在意,因为按照他之前离开时的吩咐,不管是崇祯、还是内阁的那些大臣们,都不敢擅自对这种事情作出决断,最终还是要等待他的决断。

  想到这里,朱慈烺再次看向手中的这封密信,嘴角不自觉地露出一丝冷笑。

  他其实心里大概清楚为什么李自成会在这个时候选择投降。

  无非是朝廷近几个月以来在陕西河南一带的布局,让李自成感到了深深的不安。

  李自成心里明白,自己如今面对的局势愈发严峻,所以便想出了这么一个拖延时间的法子。

  而且不得不说,李自成这招确实够狠。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朝廷还真的没办法拒绝李自成的投降。

  要是拒绝李自成的投降,那可就等于拒绝了其他那些本来就想要投降大明、以及那些被迫跟随李自成造反的百姓的生路。

  到时候那些百姓必然会陷入绝望之中,说不定还会引发更大的动乱。

  而且之前朝廷也已经下达了圣旨,只要农民军投降各地的官员和武将都必须接受,然后让他们分批送往辽东。

  如今要是不接受李自成投降的话,岂不是显得朝廷言而无信?

  更何况李自成这次的投降可谓是诚意满满。

  他先是命令自己的军队后退十里,不再攻打潼关,接着又释放了一万名百姓,虽然这些百姓大多都是老弱病残,甚至还有不少是之前攻城时受伤的伤兵。

  但不管怎么说,他们始终是大明的百姓。

  综上所述,哪怕是朱慈烺,也不得不被迫答应李自成的投降了!

  想到这里,朱慈烺的嘴角再次露出一丝冷笑,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

  因为仅仅是片刻之间,他的脑海中就已经想到了一个可以应对此事的绝佳办法。

  紧接着,就在朱慈烺打算回去进一步确定这个办法,完善其中的细节时,不远处的地方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朱慈烺抬头一看,就发现不远处的地方,秦良玉和史可法慌慌忙忙地跑了过来。

  只见他们二人满头大汗,很明显是一路奔驰而至的。

  朱慈烺先是一愣,但很快他就明白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用想,一定是他们二人也知道了紧急军报的消息,所以心中急切便一路跑来了。

  毕竟他们两个一个是宣府总兵,一个是宣府巡抚,在这种关系到朝廷安危的大事面前,又怎么能不着急呢?

  片刻间,两人来到了朱慈烺面前,先是简单的行了个礼,史可法便赶忙问道:

  “太子殿下,臣听闻从京城方向传来了紧急军报,敢问是何处发生的战事?”

  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担忧与紧张,眼睛紧紧地盯着朱慈烺。

  一旁的秦良玉也是满脸焦急地问道:

  “太子殿下,敢问是何处又起了战事?是否需要调兵?末将愿意率领宣府将士,为朝廷分忧解难。”

  她的眼神中透着一股坚定与果敢,仿佛只要朱慈烺一声令下,她就会毫不犹豫地奔赴战场。

  朱慈烺看着二人微微一笑,然后转身向着宣府府衙内走去,同时说道:

  “两位先进来吧。”

  二人听到这话,也不好再说什么,随即便一起跟着走了进去。

  来到府衙的内堂之后,朱慈烺这才将手中的那封奏疏递给了他们。

  秦良玉和史可法赶忙凑近一看,片刻之间脸色瞬间大变,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一般。

  下一秒,史可法率先说道:

  “太子殿下,臣认为这肯定又是李自成的阴谋,李自成这厮降而复叛已经有很多次了,这次无非又是假投降,然后等待时机成熟便再次反叛而已。”

  “绝不可轻易相信他的花言巧语。”

  史可法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愤怒与不屑,显然对李自成的这种行为十分反感。

  一旁的秦良玉也是说道:

  “太子殿下,臣也是这么想的,万万不可相信闯贼的话。”

  “这些农民军首领向来狡猾多端,毫无诚信可言。”

  秦良玉虽然没有和李自成交过手,但她之前却和张献忠交过手,因此她深知这些农民军首领的秉性。

  这些人对待朝廷的套路无非也就这么几种: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跑不过就投降,投降之后再反叛。

  来来回回搞得人不胜其烦。

  她可不想让朝廷再次陷入李自成的陷阱之中。

  朱慈烺听到二人的话,则是颇为无奈的笑着说道:

  “二位说的本宫自然也知道,但是朝廷又怎么能拒绝李自成的投降呢?”

  “要是拒绝的话,岂不是断了那些被迫跟随李自成造反、想要投降大明的百姓的活路?”

  “要知道这些百姓本就是无辜的,他们不过是受李自成胁迫,才走上了这条造反的道路。”

  “朝廷若是不给他们一条生路,岂不是逼着他们只能跟随李自成一条道走到黑了?”

  “再者,朝廷之前已经下旨,只要农民军愿意投降,各地官员都必须接受,如今怎好朝令夕改?”

  二人听到这话,瞬间脸色一变,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因为他们知道朱慈烺的顾虑是有道理的,这也是为什么朝廷一直以来对农民军都是主打一个招抚的政策。

  主要是涉及的普通百姓实在是太多了,真要把他们全部杀光的话,必然会遭到天下人的唾弃,让朝廷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毕竟自古以来,哪有朝廷主动屠杀几十万百姓的?

  嗯.

  建奴不算!

  想到这里,史可法小心翼翼地问道:

首节 上一节 500/6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红楼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