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第509节
随后,朱慈烺总算是松了口气。
就这样,未来蒙古草原上不会再出现什么噶尔丹了。
当然他也知道,这世间之事变幻莫测,即便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也难免再出现什么意外。
比如之后又冒出个噶三丹、噶四丹之类的人物,带领蒙古再次崛起。
不过朱慈烺却不怎么在乎这件事情,大不了到时候再派大军去打一遍就是了。
反正大明军队的实力摆在那里,他有足够的底气应对一切挑战。
虽然这样的做法听起来很残忍,但这也是为了大明未来的统一大业着想。
在朱慈烺看来,为了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了华夏民族的千秋万代,有时候不得不做出一些艰难的抉择,采取一些强硬的手段。
毕竟说到底,这终究还是战争,战争哪里有不残忍的呢?
只要最终能够实现华夏的统一和繁荣,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总比几十年后,华夏再被建奴糟践好的多吧?
总的来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着。
这一天,朱慈烺难得闲来无事,便带着一群人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策马奔腾。
马蹄声如雷鸣般在草原上回荡,扬起阵阵尘土。
朱慈烺骑在马背上,尽情享受着这驰骋草原的快感。
此时虽是初秋时节,但草原上的天气却已经冷得不像样子。
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割得人脸生疼,气温约莫只有一二度的样子。
根据琪琪格的讲述,按照往年的气候规律,不出半个月,草原上就会迎来第一场大雪。
到时候,整个草原都将被白雪覆盖,银装素裹,宛如一个另外世界。
这番话不禁让朱慈烺想到了京城。
虽然京城和草原的气候有所不同,并非像草原这般寒冷,但根据时间推算,差不多也到了该下雪的时候了。
如今朱慈烺只希望,在大军从蒙古回返之前不要下什么大雪。
不然一旦大雪下来,道路将会变得泥泞不堪,行军也会变得极为困难,军队可就要遭殃了。
毕竟大雪不仅会影响军队的行军速度,还可能会导致粮草运输受阻,给整个军队带来巨大的麻烦。
想到这里,朱慈烺突然勒住缰绳,停下马来。
随后他望着眼前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心中感慨万千。
因为他知道,只要军队顺利返航,那么这片广袤的草原就会被正式划分到大明的版图之中。
到那个时候,大明也算是有自己的草原了。
而且,他对草原的掌控和其他所有大明皇帝都不一样,别的皇帝只是名义上拥有草原,但实际上对草原的掌控力却十分有限。
但朱慈烺要的是实际上的掌控,他要让这片草原真正成为大明的一部分。
虽然按照他的计划,草原到最后还是会分给或者卖给那些投降大明的蒙古牧民,但这并不影响他的计划。
因为他到时候会在这些草原上铸造城池、并且驻兵。
筑造城池对于蒙古人来说不是什么好事,因为蒙古人不擅长守城、更不擅长攻城。
而且城池也不能跟着他们一起跑。
但是对汉人来说,筑造城池却是一件大好事儿!
因为汉人既擅长守城又擅长攻城。
除此之外,对于蒙古的驻兵朱慈烺打算采用一半蒙古兵、一半汉人兵的比例,并且会让他们进行轮换。
而他这么做,也是有深意的。
简单来说,就是要让蒙汉不分家,让这些蒙古人知晓汉人的文化,并且认同汉人。
毕竟想要实现国家的统一和长治久安,民族融合是大势所趋。
只有让各个民族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包容、相互融合,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不经意间,天色突然就完全暗了下来。
此时此刻,天边的晚霞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将整个天空染得五彩斑斓。
望着眼前的这幅美景,朱慈烺微微一笑,这才带着琪琪格、郑小妹等人心满意足地回到了宣府。
等他回到府衙时,天都已经完全黑了。
还没等进门呢,守在门口的马宝便立马迎了上来,脸上带着一丝焦急的神情道:
“太子爷,你总算回来了,秦总兵一直在等您呢。”
朱慈烺听到这话,皱了皱眉头问道:
“你怎么不派人去找本宫?要是真有什么紧急情况,耽误了可怎么办?”
马宝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一丝委屈的神情,低着头说道:
“奴婢当时也跟秦总兵说了,要是着急的话,奴婢就马上去找太子爷您回来。”
“但是秦总兵说这件事也不着急,不用去找您,她就这么等着您回来就行了,所以奴婢也没去找您。”
朱慈烺听到这话,心中大概也明白了,看来这件事大概没有多重要,不然秦良玉早就派人去找他了。
想到这里,他也就不怎么着急了,然后冲着马宝摆了摆手说道:
“行了行了,带本宫去见秦总兵吧。”
不多时,朱慈烺便见到了秦良玉。
秦良玉见朱慈烺出现正要行礼,却见朱慈烺笑着挥了挥手道:
“行了行了,秦总兵,你和本宫之间就不要如此客气了,以后这些虚礼都免了。”
秦良玉眼下都已经六十七岁了,朱慈烺实在不想用这些虚礼折腾她。
秦良玉倒也不扭捏,听到朱慈烺这么说,便大大方方地站直了身子,然后笑着说道:
“既然殿下这么说了,那臣就却之不恭了。”
朱慈烺点了点头,然后继续问道:
“说说吧,究竟有何事?这么晚了还来找本宫?”
秦良玉这才正色道:
“启禀殿下,今日黄昏之时,宣府来了一队蒙古人。”
哦?
朱慈烺挑了挑眉,心中有些疑惑。
他不明白这种事情有什么值得好禀报的?
要知道宣府每天都有大量的蒙古人进出,基本上都是来做生意的,还有一些是来体验风土人情的。
不过这些都是允许的,貌似不需要秦良玉这个总兵特意来禀报吧?
除非,这些蒙古人的身份很不一般!
第287章 连建奴都打不过,还想打大明?
就在朱慈烺好奇之际,秦良玉继续说道:
“来的是和硕特部(西臧)的使者,他们说他们是来求见太子殿下您的。”
朱慈烺听到这话,瞬间恍然大悟,不过随即就冷笑了起来。
松锦之战都打完好几个月,这群家伙一个个跟死了一样没什么动静,仿佛这件事情与他们毫无关系一般。
结果自己刚对蒙古用兵才半个月不到,一个个的就急吼吼地跑来大明了。
这些家伙怎么一个个都这么不要脸呢?
另外,其实在和硕特部派使者来之前,叶尔羌汗国(新僵)也早就派使者来了。
只不过朱慈烺当时懒得搭理他们,一直没见而已。
但是这群叶尔羌使者不愿意离开,找了个地方在宣府住了下来,每日都来求见朱慈烺。
他们为了能够见到朱慈烺,可谓是绞尽脑汁,还送给朱慈烺身边的人各种各样的金银财宝,想让他们说说情。
朱慈烺当时觉得好笑,然后直接下了一道命令。
那就是他们送来的东西所有人照单全收,但就是不许搭理他们。
就这样,倒是坑了叶尔羌不少金银财宝。
想到这里,朱慈烺看向秦良玉说道:
“来就来吧,令人时刻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但是不要搭理他们。”
“他们要是上来求见本宫的话,就说本宫没时间,先晾他们几日再说,本宫倒要看看,他们能坚持多久。”
秦良玉听到这话,立刻应道:
“臣领命,这就下去安排。”
朱慈烺微微颔首,随后秦良玉便转身离开了府衙,去安排相关事宜了。
秦良玉离开之后,朱慈烺坐在椅子上,开始思索眼下的局势。
叶尔羌汗国和和硕特部,说白了其实也就是后世的西臧、新僵以及情海这三个地方。
这两个势力在历史上与大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关系堪称错综复杂。
其中,叶尔羌汗国(新僵)和明朝的关系一直是朝贡关系,类似于藩属国。
虽然叶尔羌汗国(新僵)有时会与明朝发生一些边境冲突,但总体上双方维持着相对和平的状态。
叶尔羌汗国承认明朝的宗主地位,每年都会派遣使者前往明朝朝贡,献上当地的特产和珍宝。
明朝也会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双方通过朝贡贸易等方式进行经济交流,促进了双方的物资交换和经济发展。
不过到了崇祯年间的时候,这种关系已经不复存在了,叶尔羌汗国(新僵)开始臣服建奴,脱离了和明朝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