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第520节

  不远处的地方,依旧有一些商人冒着大雪前来宣府进行各种交易。

  他们裹着厚厚的棉衣,戴着帽子,脚步匆匆地走着。

  他们大多数人倒不是真的为了钱才这般冒险,而是有些时候实在是部落里没有足够的粮食过冬,所以只能来到宣府换些粮食。

  紧接着,片刻之后,一支数百人的骑兵队伍便出了宣府,然后直奔草原深处而去。

  那骑兵队伍整齐有序,马蹄声“哒哒哒”地响着,在雪地上留下一串串深深的脚印。

  朱慈烺看到这一幕,也稍稍松了口气。

  就在这时,一旁的方正化劝道:

  “太子爷,外面寒冷,你莫要冻坏了身子,还是先回府衙吧,等这边有消息了,奴婢马上就派人来通知您。”

  方正化一脸关切地看着朱慈烺,眼神中充满了担忧。

  朱慈烺搓了搓手,突然觉得自己老这么担心也不是办法,毕竟有些事情也不是担心就可以解决的。

  反倒是自己在这里一直守着,倒是让半个宣府的人都紧张了起来。

  说不定宣府里的百姓们此刻肯定也在议论纷纷,都在为大军的事情而担忧。

  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想到这里,朱慈烺点了点头说道:

  “那本宫就先回去,若是看见大军归来,你即刻派人通报。”

  方正化赶忙说道:

  “奴婢遵命。”

  随后朱慈烺这才恋恋不舍的下了城墙,然后回到了府衙。

  刚回到宣府内,瞬间就是一片暖洋洋的气息扑面而来。

  只见此时此刻,宣府内早已经燃起了一盆盆火炉。

  那炉火烧得旺旺的,红红的火焰在炉中跳跃着,瞬间驱散了寒意,让朱慈烺原本被冻得有些僵硬的身体也渐渐暖和了起来。

  郑小妹走上前来,一边为朱慈烺解下身上的狐裘,一边说道:

  “太子殿下,大军还没回来吗?”

  说这话的时候她也是一脸担忧,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充满了关切。

  毕竟她也知道今天是大军折返的时间,这么久了还没消息,她心里也有些着急。

  朱慈烺点了点头说道:

  “今日突降大雪,大军可能行程慢了些,不过应该不会出什么意外的。”

  他嘴上虽然这么说,但心里还是有些七上八下的。

  毕竟这场大雪来得实在是太突然了。

  突然就在这时,朱慈烺又想到了什么,赶忙喊来马宝道:

  “马宝,去探查一下城外的营帐有没有准备妥当,若是大军归来,没有营帐岂不是要让将士们挨冻。”

  之前朱慈烺就下过一道命令,那就是让人在外面修建大量的营帐,一来是方便大军归来的时候居住,二来也是为了安置那些俘虏过来的蒙古人。

  他知道将士们一路奔波辛苦,要是回来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那怎么说得过去?

  马宝听到这话,赶忙上前说道:

  “太子爷您就放心吧,昨天奴婢已经看过了,所有的营帐都已经安置妥当了,里面所需的煤炭、床铺、棉被一应俱全,另外酒肉也早已准备好了,将士们归来之时绝对不会挨冻受饿的。”

  朱慈烺听到这话,这才松了口气,随后他也发现自己似乎有些太紧张了。

  毕竟这种事情是他亲自吩咐的,再加上他又在这里,哪有人敢耍什么幺蛾子?

  随即他苦笑了一下,无奈的摇了摇头。

  没办法,还是心情太紧张了。

  想想也是奇怪,之前松锦之战的时候都没有这么紧张,怎么现在偏偏就这么紧张了?

  就这样,时间很快过去了两个时辰。

  快到中午的时候,一个锦衣卫猛地冲了进来。

  只见那锦衣卫一路狂奔,脸上带着几分兴奋和急切,见到朱慈烺纳头便拜。

  朱慈烺不等他开口便直接问道:

  “是不是大军回来了?”

  那锦衣卫听到这话,赶忙点头回道:

  “回殿下,正是如此,大军距离宣府已不足十里。”

  那锦衣卫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仿佛也在为大军归来而感到高兴。

  “好好好!”

  朱慈烺听到这话,连说了三个好字,随后也终于松了口气。

  下一秒,他赶忙又吩咐道:

  “速速通报,让所有宣府的文武百官全部到城门口集合,准备虽本宫一起迎接大军。”

  那锦衣卫听到这话,赶忙领命而去。

  紧接着,朱慈烺也等不了了,他再次离开了府衙,直接冲着城墙而去。

  不过这个时候郑小妹倒是没有凑这个热闹,毕竟她也知道这种事情不是她一个女人可以插手的。

  她能做的就是好好地待在这里,不给朱慈烺添麻烦。

  另一边,待到朱慈烺登上那高大的城墙,从方正化手中接过望远镜时,他的目光瞬间被远方那片黑压压的景象所吸引。

  那景象,宛如一片汹涌的潮水,正从草原的深处滚滚而来,气势磅礴,不可阻挡。

  这一刻,朱慈烺心中顿时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因为那正是大明的精锐骑兵!

  与此同时,另一处,祖大弼正手持着望远镜,目光紧紧地凝视着远方。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沉稳与坚定。

  渐渐地,在那模糊的视线尽头,一道隐隐约约的城墙轮廓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祖大弼的心中一暖,他瞬间明白,自己总算是回来了。

  刺骨的寒风轻轻拂过他的脸庞,犹如刀割一般,可他的心中却涌起一股暖流。

  这一刻,他不由自主地松了口气。

  这一去,便是一个多月,这一个月里,大军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那其中的滋味,只有他们自己最为清楚。

  不过好在,他们最终还是顺利完成了任务,也算是对太子殿下、对大明有了一个交代。

  就在祖大弼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时,一个人影突然出现在了他的身边。

  祖大弼下意识地转过头定睛一看,赫然发现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吴三桂。

  此刻的吴三桂也是手持着望远镜,他先是仔细地打量了一下远方,然后脸上浮现出一抹灿烂的笑容看向祖大弼说道:

  “舅舅,我们终于回来了。”

  吴三桂称呼祖大弼为舅舅,其实是再合理不过的事情了。

  毕竟,祖大弼的哥哥祖大寿娶了吴襄的妹妹,按照这层关系,吴三桂叫祖大弼一声舅舅也是理所当然。

  当然,若是真要深究起来,这其中的关系可就有些复杂了。

  因为吴襄又娶了祖大寿和祖大弼的妹妹,如此一来,吴三桂和祖大寿以及祖大弼之间的关系就变得盘根错节

  不过一般情况下,吴三桂还是习惯称呼祖大寿和祖大弼为舅舅。

  言归正传,祖大弼听到吴三桂的话,脸上也不禁浮现出了一丝笑容。

  那笑容中,既有历经艰辛后的欣慰,也有回家的喜悦。

  只见他点了点头说道:

  “没错,我们终于活着回来了。”

  队伍继续向前慢慢前进,只不过积雪太厚,速度着实有些缓慢。

  吴三桂又靠近了些祖大弼,然后继续说道:

  “这次舅舅你也算是劳苦功高了,依我看,这次你的爵位再往上升一升是没有问题的,伯爵变侯爵,祖家也算是一门双侯爵了。”

  这本是一句充满祝福的话语,在吴三桂看来,这是对祖大弼功绩的一种肯定。

  然而,祖大弼听到这话脸色却是微微一变,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和担忧。

  下一秒,他直接开口说道:

  “三桂,你是自己人,我也不瞒你了!我其实已经打定主意,就算这次太子殿下要封我为侯爵,我也是不能答应的。”

  什么?

  听到这话的时候,吴三桂瞬间有些懵逼了。

  他瞪大了眼睛,一脸诧异地看向了祖大弼,完全想不明白这位舅舅到底是什么意思。

  伯爵升侯爵,这在旁人看来,可是天大的好事儿啊!多少人梦寐以求都得不到这样的机会,为什么祖大弼要拒绝?

  难道是打仗把脑子打傻了?

  要是换了他吴三桂的话,那可是求之不得啊!

  只可惜他这次虽然也是有功劳的,但想要从伯爵升到侯爵,那基本上是没可能的。

  而且他已经知道之前封的爵位大多数都是不能世袭罔替的,所以这次打了胜仗之后他一直都在盘算着怎么把自己的这个伯爵变成世袭罔替,好让子孙后代都能跟着享福。

  但他还是不理解为什么祖大弼要拒绝这样的好事?

  想到这里,吴三桂不禁脱口而出:

  “为什么?以你此次功劳,你受侯爵之位当之无愧,为何要拒绝?”

  祖大弼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中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无奈和忧虑。

  最后他缓缓地说道:

首节 上一节 520/6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红楼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