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第522节
众人听到这话,心情也瞬间放松下来,随即便大快朵颐的吃了起来。
他们大口吃着肉,大口喝着酒,吃得那叫一个酣畅淋漓。
朱慈烺看着他们狼吞虎咽的模样,不仅没有丝毫的嫌弃,反而一个劲儿地催促他们夹菜。
另外还命人不断的上新菜,确保桌上始终摆满了丰盛的菜肴。
这一顿饭,祖大弼等人吃得也算是极为舒畅了。
本来祖大弼等人还以为这位太子爷养尊处优,可能不太习惯他们这些武将的粗犷作风。
结果没想到,结果却是出人意料,这位太子爷始终都是笑意盈盈,没有丝毫的架子,对待他们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信一般,甚至时不时给他们夹菜倒酒。
这让他们对朱慈烺又有了新的观感,心中不禁暗暗赞叹这位太子爷的亲和与大度。
酒足饭饱之后,朱慈烺也没有强求他们继续留下。
而是微笑着说道:
“诸位,吃饱喝足了,今天就先下去休息吧,真正的庆功宴会在三天后举行,到时候我们再痛痛快快地醉一场。”
众人听到这话,当下便是拱手行礼,齐声说道:
“多谢太子殿下恩典。”
然而就在这时,朱慈烺话锋一转说道:
“祖大弼留下,其他人先告退吧。”
祖大弼听到这话,赶忙应道:
“臣遵旨。”
其他人看了一眼祖大弼,随后便恭敬地离开了。
一时间,府衙内只剩下朱慈烺和祖大弼两人。
等到所有人都离开之后,朱慈烺这才看向祖大弼,然后缓缓说道:
“祖大弼,你此次功劳甚大,你说本宫该如何赏你?”
祖大弼听到这话,赶忙拱手道:
“太子殿下,这是臣的本分,臣为大明效力,乃是心甘情愿,不敢奢求赏赐。”
朱慈烺则是笑着说道:
“话虽这么说,但赏赐还是少不了的,以你这次的功绩,应该给你封个侯爵,才能彰显你的功劳。”
听到这话,祖大弼瞬间感觉头大如斗。
因为他最怕的就是这件事情,结果没想到还是遇上了。
他深知,一旦被封为侯爵,必将引起朝中诸多文臣武将的猜忌和不满,到时候肯定会麻烦不断。
紧接着,正当他准备说些什么来推辞的时候,朱慈烺突然话锋一改,继续说道:
“不过,本宫考虑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这次暂时不打算给你封侯爵,而是将你的伯爵之位转为世袭,你觉得如何?”
祖大弼闻听此言,刚准备开口推辞的话语瞬间被他咽了下去,随即心中松了一口气。
因为这才是他真正想要的!
下一秒,祖大弼赶忙说道:
“臣谢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如此厚爱,臣感激涕零。”
朱慈烺笑着看了一眼祖大弼,然后打趣道:
“你这副样子还真是奇怪,本宫怎么觉得,你好像并不想要获封侯爵?”
祖大弼略显尴尬地一笑,然后说道:
“太子殿下,臣万万不敢有此想法,太子殿下如此安排,必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臣唯有感激。”
朱慈烺也不拆穿他,而是直接说道:
“你是一个聪明人,所以有些话本宫也就不瞒你了。”
“以你此番的功绩,确实是可以获封侯爵的,但本宫还是不打算封你为侯爵,原因也很简单。“
“那就是你和祖大寿二人是兄弟,且同为边疆武将,手里握着数万兵马。”
“要是封你为侯爵的话,你们祖家一门双侯爵,且同时都在边关,又同时手握大权,到时候朝中的那些文臣武将肯定不会放心你们。”
“他们肯定会想尽办法拿捏你们的错处,千方百计地攻击你们。”
“当然,本宫自然是相信你们,包括陛下也是如此,但是这也架不住那些文臣武将们无休止的诋毁,所以,只能委屈一下你了。”
祖大弼听到这话,心中很是震撼。
他万万没有想到,眼前这位年轻的太子考虑到的事情简直和他一模一样。
他一直以来也担心会因为封赏过高而引起朝堂的动荡,没想到太子殿下早已洞悉一切,并且做出了如此周全的安排。
下一秒,祖大弼赶忙说道:
“臣谢太子殿下为臣如此考虑,太子殿下深谋远虑,臣定当铭记于心,日后定当更加尽心尽力为大明效力。”
朱慈烺点了点头,继续宽慰道:
“不过你且放心,本宫答应你,三年之内你的伯爵之位一定会变成侯爵,而且是世袭的侯爵。”
“除此之外,你们祖家将来一定会出一位与国同休的国公,这是本宫对你们的承诺,所以,莫要让本宫失望。”
“你们兄弟二人为大明立下过汗马功劳,这点本宫不会忘记,大明也不会忘记。”
这话一出口,祖大弼的心情顿时澎湃不已,毕竟这可是未来皇帝的承诺,分量极重。
虽然祖大弼也知道,这大概是彻底消灭建奴之后的事情了,不过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大明在太子殿下的带领下,国力日益强盛,彻底消灭建奴只是时间问题。
也就是说,不出意外的话,他们的这个侯爵之位和祖大寿的国公之位是跑不了了。
想到这里,祖大弼不再犹豫,赶忙说道:
“臣谢太子殿下恩典,臣万死不辞,太子殿下如此信任臣等,臣等定当以死相报,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说罢,祖大弼赶忙跪了下去,重重地磕了三个头。
额头与地面碰撞的声音,在寂静的府衙内格外响亮。
朱慈烺赶忙将他扶了起来,然后笑着说道:
“行了行了,莫要多礼,又不是在朝堂之上,不要动不动就下跪,你我君臣,无需如此拘谨。”
祖大弼缓缓站起身来,满脸尽是感动之色,心中亦满是敬意与感激。
他知道,自己这是遇到了明主,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定当追随这位太子殿下,为大明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或许在原本的历史中,祖大弼出于一些原因最终归降了建奴,但现在,他永远都只是大明的忠臣了!
随后朱慈烺缓缓抬起手,轻轻拍了拍祖大弼那坚实宽厚的肩膀,语气温和道:
“行了,该说的话也都一一说完了,你回去好好休息吧!”
“另外,记得告诉那些将士们,此次他们立下大功,人人都有赏赐,本宫向你们保证,绝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为朝廷、为国家出生入死的将士。”
祖大弼听到这话,心中瞬间又是一阵感动,赶忙再次抱拳道:
“臣遵旨!”
随后,他这才恭恭敬敬地退了下去。
而朱慈烺则是静静地站在原地,目光随着祖大弼离去的身影缓缓移动。
直到祖大弼的身影彻底消失在视线中之后,他这才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同时心中暗自感慨,果然,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简单省心。
有些事情根本无需自己过多开口,祖大弼便能敏锐地领悟到其中的深意。
接下来的几日里,宣府的文官们可谓是没有丝毫闲暇,全身心投入到统计此次带回来的战利品工作中。
毕竟这可是关乎到将士们切身利益的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
经过一番统计之后,最终结果呈现在眼前:
牛羊总数达到了惊人的四十三万头,马匹约有一万三千头,金银珠宝经过仔细折算,总价值约有一百多万两。
按照之前许下的承诺,此次战利品中有七成是要分配给这次出动的将士们的。
朱慈烺向来言出必行,不过,考虑到实际情况,将士们长途跋涉,自然不可能带着牛羊回去。
于是经过一番商议,最终决定将这些牛羊全部折算成银子赏赐给将士们。
平均算下来的话,每个人这次能分到大概五十两银子,就算是军中最低等的将士,这次也可以拿到约摸三十两的银子。
当这个消息传遍军营时,将士们瞬间就沸腾了。
要知道这三十两银子,可是他们一年多的饷银啊!
再加上之前出征时就已经得到的赏赐,他们仅仅只是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得到了四十两的饷银。
换做是谁,面对这样丰厚的收获能不激动的呢?
一时间,军营处处都能听到将士们兴奋的讨论声。
然而,有开心的事儿,自然也有难过的事儿。
此次出征,尽管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不少伤亡。
死亡人数超过一千人,受伤的人数约为两千人。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避免的事情,毕竟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战场之上刀光剑影,生死就在一瞬间,这是每一个将士都明白的道理。
对于这些死去的将士,朱慈烺自然也都做出了最妥善的安置。
并且这次的抚恤金直接提高到了二百两银子,比之前松锦之战时足足高出了一倍!
至于为什么这么高,原因也很简单。
因为这些将士们是死在草原上的,所以他们的遗体并没有带回来。
有的将士,只带回来了他们的骨灰,有的甚至连骨灰也没带回来,只带了一些贴身物件。
对于这些死在异乡的将士们,朱慈烺只能用金钱来弥补他们的家人,希望能让他们的家人在物质上得到一些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