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第537节
真是钱难挣屎难吃,朕的手都要废了!
而一旁的朱慈烺却是一脸悠闲地坐在那里,双手随意地搭在扶手上,静静地看着崇祯在大明国债上签自己的名字“朱由检”。
那模样,仿佛在看一场与自己无关的表演。
看到朱慈烺这副悠闲的样子,崇祯心里就来气。
他只觉得一股无名火“噌”地一下就冒了起来。
一瞬间,崇祯突然想到了什么,然后直接对着一旁的王承恩吩咐道:
“大伴,再去拿一副笔墨来。”
那声音里带着几分怒气,仿佛在发泄着心中的不满。
没等朱慈烺搞明白崇祯这到底是要干什么,就看到崇祯突然对着他说道:
“你也别闲着,和朕也一起签名。”
朱慈烺听了这话,顿时有些无语,然后说道:
“这不好吧,父皇,毕竟你才是大明的皇帝,还是由您来签名比较好一些,儿臣就在这里看着就好了。”
开玩笑,这种事情朱慈烺才不愿意干呢!
崇祯听了这话,只觉得心中好笑,然后没好气的说道:
“这里又没什么外人,你装什么呢?你如今的身份地位可不比朕差,朝里的那些武将和文臣大多也都站在你那边,你签的字和朕签的字其实没什么区别。”
“再说了,朕这么辛苦,你不帮朕说得过去吗?”
“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拿笔墨来!”
话说到最后,崇祯又狠狠瞪了一下王承恩,那眼神里满是威严。
王承恩心中虽有些无语,但看到崇祯那副模样,还是赶忙说:
“皇爷息怒,奴婢这就去。”
随即便赶忙离开了,脚步匆匆的,仿佛生怕再惹崇祯不高兴。
不多时,一副笔墨就放到了朱慈烺面前。
朱慈烺看到这一幕,无奈地叹了口气,心中暗自懊恼:
早知道会有这么一遭,他刚才就不待在这里了,跟着周皇后去见见弟弟妹妹该多好啊!
可现在说什么也晚了。
无奈之下,朱慈烺只能拿起笔,然后扯过一张没签名的大明国债,然后在指定的地方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朱慈烺”。
他的字迹工整而有力,却带着几分不情愿的意味。
就这样,父子俩开始奋笔疾书起来。
一时间,殿内只听得见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
或许是因为看到朱慈烺也和自己一样在签名,崇祯这会的心情也好了很多。
他脸上的烦躁之色渐渐消散,手中的笔也恢复了之前的流畅。
可另一边的朱慈烺却有些难受起来,因为他的名字笔画比崇祯多得多。
他每写一遍自己的名字,都要花费不少的时间,而崇祯那边都能写两遍了。
没办法,谁让“朱慈烺”这三个字的笔画比“朱由检”多呢。
他心中暗自叫苦,却又无可奈何。
写到第五十张的时候,朱慈烺实在是写不下去了。
一来是他不太习惯用毛笔写字,二来是不断重复的写相同的三个字实在是太枯燥了!
于是他放下笔,揉了揉手腕,然后提议道:
“父皇,不如我们中途休息一下如何?儿臣现在觉得签名这事儿其实也没那么着急了。”
崇祯听到这话,无语的看了朱慈烺一眼,但或许他也是累了,所以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
“既如此,那边暂且休息一下吧!”
于是,父子俩放下笔,各自活动了下筋骨,然后又喝了点茶。
那茶水入口,带着一丝甘甜,让人感到一阵舒畅。
但没过多久,两人又开始忙活起来。
他们重新坐在桌边,拿起笔,继续在那一张张大明国债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整整一个上午,总算是签完了这一千张大明国债。
其中朱慈烺大概只签了不到三百份,剩下的全部都是崇祯签的。
一来是因为崇祯写字的速度较快,二来是因为他的名字笔画少,写起来自然就快多了。
而等忙完这一切之后,朱慈烺和崇祯的手腕简直酸得抬都抬不起来了。
崇祯更是皱着眉头,不停地揉着手腕,嘴里还不时地发出“嘶嘶”的声音。
朱慈烺看到这一幕,心中只觉得好笑。
因为眼下这一千张大明国债只是一小部分而已,接下来还有更多的大明国债会被送到皇宫里等者崇祯签字。
不过那个时候他可就不会帮忙了!
正当朱慈烺有些幸灾乐祸的时候,毫无征兆的,崇祯突然笑了起来。
“哈哈哈哈哈哈.”
这笑声在殿内回荡开来,显得有些突兀。
朱慈烺顿时一脸懵逼,因为他不知道崇祯到底在笑什么。
但下一秒他就知道了。
只见崇祯笑着看着面前签了自己名字的一张张大明国债,那眼神里满是得意和满足的说道:
“这些便是七百五十万两银子了!”
那声音里带着几分自豪,仿佛看到了无数的财富在眼前闪烁。
反应过来之后,朱慈烺则是笑着应道:
“父王说的没错,这些便是七百五十万两银子了,儿臣有信心,最多不过三天,这些大明国债全部都会变成实实在在的银子。”
崇祯闻言,脸上再次露出一丝笑意,那笑意从嘴角渐渐蔓延开来,显然是发自肺腑。
刚才所有的负面情绪瞬间也都消失得干干净净,此刻的崇祯,心里想的全是白花花的银子!
等父子二人忙完这一切之后,便到了中午。
周皇后这会儿也带着琪琪格和郑小妹回到了这边。
只见她们三人款款走来,脸上都带着淡淡的笑意。
正值中午,周皇后要留朱慈烺三人用膳,朱慈烺自然也不会拒绝。
不多时,那饭桌上便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香气扑鼻。
众人一边吃着饭,一边聊着天,气氛十分融洽。
用完午膳之后,朱慈烺也就打算带着琪琪格和郑小妹回去东宫了。
“父皇、母后,要是没什么事的话儿臣就先回去了!”
崇祯和周皇后听到这话,自然也是点了点头。
紧接着,郑小妹和琪琪格也是行礼告辞。
看着朱慈烺带着郑小妹和琪琪格离开的身影,周皇后忍不住说道:
“陛下,你觉得琪琪格是不是和我们家烺儿蛮配的?”
说这话的时候,她的眼神里带着几分期待。
崇祯听到这话,一边揉着还有些发酸的手腕,一边无奈的说道:
“想什么呢,她只是蒙古送来的人质而已,烺儿知道分寸,应该是不会对她动心的。”
周皇后则是依旧说道:
“这可说不准,正所谓日久生情,臣妾倒是觉得说不定烺儿会喜欢上她,到时候让她做个妃子也是可以的嘛。”
崇祯闻言只是摇了摇头,没有再反驳什么。
虽然琪琪格的身份有些特殊,但其实要是朱慈烺想把她纳为妃子的话,崇祯也不会说些什么。
毕竟大明从太祖朱元璋开始就已经有纳过蒙古妃子的先例了,所以崇祯也没什么好反对的。
只是话说回来,大明的皇帝们可从来没有纳过蒙古公主为妃,真要是这样的话,那么朱慈烺这也算是头一遭了。
想到这里,崇祯的眼神中不由得透露出一丝复杂的神色。
第303章 太子殿下,您好像越权了!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朱慈烺也没闲着,因为他心里十分清楚,过不了几天,京城应该就要下雪了。
在这寒冬腊月里,做好防寒工作那可是重中之重,容不得半点马虎。
毕竟小冰河时期的冬天可不是不容小视的,往年每到冬天的时候,京城里都会冻死不少人。
但既然他来了,就不会再允许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于是乎,朱慈烺开始仔细检查各处的过冬准备情况。
这一番检查下来,结果着实让他很是满意。
京城各处的粮食、棉花、煤炭以及蜂窝煤的供应,基本上都十分充足。
就拿蜂窝煤来说吧,据统计在他不在京城的这段时间里,京城的蜂窝煤都卖了几千万块了。
如今走进京城的大街小巷,随便走进一户人家,基本上都能看到家家户户都储存了不下数百块蜂窝煤。
而且,蜂窝煤的销售还在有条不紊地正常进行着,这也就意味着今年百姓们过冬的燃料问题算是有着落了。
除此之外,粮食的价钱也没有上涨,普通的大米基本上维持在三两银子一石,小麦的话大概是二两银子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