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第540节

  难道要靠大家空口白牙地去修路吗?

  但接下来崇祯却没有再说什么,而是冲着倪元璐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倪元璐这会也有点无语,刚才要不是薛国观打断他的话他早就把话说完了。

  但紧接着,他还是继续说道:

  “诸位,接下来要说的便是解决此事的办法了,那就是朝廷要向天下发行一种债务,名为大明国债。”

  “简单来说,就是以陛下和国家的名义向天下的百姓、士绅以及文武百官借银子修路,额度为三千万两,为期一年,一年之后本息照付。”

  听到这话的时候,在场的所有人顿时又无语了。

  借钱修路?

  这算是什么个事儿啊?

  以前只听说过借钱吃饭的、借钱治病的、甚至借钱买东西的,可没听说过借钱修路的啊!

  再说了,户部和内帑又不是没有银子,全部加起来估计都有三万万两了,有银子还要借,这不是扯淡吗?

  一瞬间,众人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就在这时,一直都保持沉默、坐在崇祯身侧的朱慈烺终于开口了。

  “诸位,本宫知道你们心里在想什么,无非就是觉得如今这户部和内帑都有银子,拿出这笔钱来也算是轻轻松松,又何必要去借呢?”

  “其实你们想的没错,户部和内帑确实有银子,拿出这笔银子来也是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你们别忘了,以后我们要修建的可不只是这三条路,而是整个大明的道路。”

  “本宫的志向是让水泥路连接所有的省份、州府、县城,如此一来,百姓出行会更加便利,货物运输也会更加顺畅,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都有着极大的好处。”

  “可如此一来,这又要耗费多少银子呢?恐怕十万万两、百万万两都不在话下,到时候这笔银子又该去哪里找呢?”

  “恐怕内帑和户部的银子全部加起来也不够吧?”

  “所以本宫这才和户部商议,准备发行大明国债。”

  “当然,这修路的银子说到底其实还是由户部承担的,不过这些路也不是一年之内就能修完,大概需要十几年的时间。”

  “平摊下来的话,每年其实要不了多少银子。”

  “而且你们也都知道,如今户部和内帑都是有钱的,所以也不存在什么借钱不还的事情。”

  “本宫在这里向你们承诺,等到明年这笔银子如果户部拿不出来,就由内帑偿还,绝对不会让天下百姓的钱打了水漂。”

  在场的众人都不是傻子,听到朱慈烺这般解释瞬间就明白了过来。

  随后赶忙纷纷恭维道:

  “太子殿下圣明!”

  朱慈烺则是继续说道:

  “除此之外,为了彰显对于此事的重视程度,所以父皇决定在五千两银子和一万两银子面额的国债上亲自签下自己的名字!以证明对于此事的重视程度。”

  “在场的诸位都是大明的栋梁之材,理应为天下百姓做出一些表率。”

  “若是你们能够带头购买大明国债,便能让天下的百姓和士绅看到朝廷的决心和诚意,这样他们才会更愿意购买国债。”

  “诸位觉得如何?”

  朱慈烺说着,又冲着一旁的王承恩打了个招呼。

  王承恩瞬间会意,随后手中捧着一个托盘走了出来,托盘上面放着的赫然便是两摞大明国债。

  上面的名字清晰可见,一个是“朱由检”,一个是“朱慈烺”!

  众人听到这话,心里瞬间咯噔一声,再看看王承恩捧出来的那些所谓的大明国债,他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这摆明了是让他们率先购买大明国债啊!

  看来今天要是不买的话,估计都没法收场了!

  说实话,这事要是放在以前,这些文臣武将肯定会想尽各种办法推脱。

  他们会说自己没钱,家里穷得叮当响,连日常开销都成问题,哪里还有钱来买什么国债?

  或者吵吵嚷嚷地说自己凑不出钱来,各种哭穷卖惨,就是不想掏钱。

  而以前的崇祯还真拿他们没办法!

  但是现在谁都不敢这么做了,因为之前朱慈烺的各种操作,已经算是把他们的家底摸了个清清楚楚。

  特别是之前补交欠税的时候,在场的哪一个人没补个几万、几十万两银子?

  更有甚者,上百万两银子的税都补了!

  这会儿你要说你没钱,这不是找死吗?

  这不是明摆着在朱慈烺和崇祯面前撒谎吗?到时候惹恼了朱慈烺和崇祯,那可就没什么好果子吃了。

  再说了,如今的情况和之前也大不一样。

  以前之所以崇祯想借钱,而百官不愿意借,归根结底是因为国家的税收收不上来,国库空虚,你就算把钱借给崇祯了,崇祯也没钱还你。

  这钱就像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但现在可不一样了,如今的大明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之后,往后每年的税收少说也在六千万两以上。

  再加上朱慈烺已经承诺了,这笔银子要是户部还不上的话,就用内帑来还,他们还有什么可担忧的?

  他们可都清楚地知道,内帑里的银子恐怕不下两万万两!

  相比之下,修路的这点银子简直不值一提。

  于是乎,英国公率先反应了过来。

  他可是个聪明人,知道这是表忠心的大好时机!

  下一秒,只见他从王承恩手里的托盘中拿起两张大明国债仔细的看了一下,只见上面果然有崇祯的签名。

  而且上面还有一万两银子的额度,另外一张则是五千两的,上面居然是朱慈烺的签名。

  当然,谁签名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朱慈烺和崇祯都认这个东西。

  英国公看到这里,随即笑着说道:

  “陛下,老臣愿意购买五十万两银子的大明国债,老臣一直对朝廷忠心耿耿,如今朝廷有修路这样的大事,老臣自然要出一份力,为朝廷分忧解难。”

  有了英国公开口,其他几个勋贵这回也终于反应了过来,然后也赶忙上前拿起了大明国债,翻看了一下之后,他们也纷纷表态。

  “陛下,臣愿意购买十万两的大明国债!”

  “臣愿意购买二十万两的大明国债!”

  “臣愿意购买三十万两的大明国债!”

  他们都不傻,知道这是讨好朱慈烺和崇祯的好机会,而且这大明国债有内帑做保障,简直可以说是稳赚不赔,何乐而不为呢?

  也就是他们不敢让朱慈烺和崇祯知道他们家里到底有多少银子,不然还能多买一些!

  但即便如此,光是这几位勋贵这边,就直接认购了一百五十万两银子的大明国债!

第305章 崇祯:朕以后总算是不用再丢人了!

  一旁以薛国观为首的文臣们瞧见眼前这般情景,心里头便明白自己也不能再这般傻愣愣地干站着了。

  虽说他们平日里总爱以清廉自居,可经过之前那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要说他们当真清廉到连几万两银子都拿不出来,又有谁会相信呢?

  随即只见内阁首辅薛国观率先迈步上前,伸手拿起了一张大明国债,轻轻翻看了几眼之后便开口说道:

  “陛下,老臣愿意购买二十万两银子的大明国债。”

  薛国观虽说是内阁首辅,平日里也有些贪财,可实际上他能拿出的钱财着实不算多,这二十万两银子对他而言已然是极限了,而且还得让老家的儿子凑些。

  其余一众文官见首辅都表了态,也不再继续坚持,纷纷开口说道:

  “陛下,臣愿意购买十万两银子的大明国债!”

  “陛下,臣愿意购买二十万两银子的大明国债!”

  “陛下,臣愿意购买五万两的大明国债!”

  不多时,这大明国债便直接卖出去了二百六十万两银子。

  崇祯坐在龙椅之上看着眼前这一幕,脸上虽挂着淡淡的笑容,可内心深处却早已将这些官员们挨个骂了个遍。

  想当初,只要他一提借钱之事,这些官员们一个个就像躲瘟神似的推三阻四,甚至还会在他面前哭穷,诉说自己家中如何如何困难。

  可如今呢,仅仅短短几分钟的时间,这些人就直接拿出了二百六十万两银子,你说他能不生气吗?

  但生气归生气,崇祯心里也清楚眼下可不是发火的时候。

  他只能强行压下内心的怒火,脸上堆起笑容说道:

  “众爱卿能有如此觉悟,朕心里当真十分欣慰,你们尽管放心,刚才太子所说的一切都算数。”

  “等到明年,你们就可以拿着大明国债去大明皇家银行兑换银子了,倘若到时候户部拿不出这笔钱来,那么这笔钱就由内帑承担,朕绝对不会言而无信,失信于诸位爱卿。”

  众人听到这话,赶忙齐声说道:

  “陛下言重了,这是臣等该做的本分,能为陛下分忧,是臣等的荣幸。”

  就在这时,首辅薛国观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微微皱了皱眉头,然后小心翼翼地问道:

  “敢问陛下,倘若到时候这大明国债到期了,可是有百姓不小心忘了兑换,或者因为一些别的事情没来得及兑换,那么又该如何是好呢?”

  众人听到这话,也不禁纷纷竖起了耳朵。

  毕竟薛国观所提的问题确实很有道理。

  这大明国债虽说一年后可以兑换银子,可万一有人因为疏忽大意忘了,或者出了什么意外情况没来得及兑换,那这国债岂不是就变成了一张废纸?

  真要是这样的话,那百姓们岂不是亏大了?

  然而很明显,对于这件事情,崇祯和朱慈烺早就商议过了。

  随后只见崇祯一脸淡定的说道:

  “诸位爱卿尽管放心,关于这点朕早就想到了,即便到期之后有百姓没来得及兑换大明国债也没有关系,因为这大明国债的兑换是没有日期限制的。”

  “也就是说你就算是十年、二十年后拿着大明国债来大明银行兑换,大明银行也会如实兑换,只不过利息只算一年的而已。”

  “朕向诸位保证,只要朕还在,这大明国债就可以兑换成真金白银。”

首节 上一节 540/6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红楼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