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第562节
至于其他那些没被带进来的反叛之人,同样也都被直接砍了脑袋。
一时间,营帐外惨叫声连连,鲜血染红了地面。
只是周围的景象早已如地狱一般,各种痛哭、哀嚎之声不绝于耳,因此这砍头的场面倒是显的稀松平常了
杀完人后,李自成的情绪明显缓和了些,但心中的怒意却还是无法平息。
毕竟始作俑者罗汝才没有死,他又岂能安心?
一想到罗汝才现在已经逃到了潼关城内,没准儿现在还正在和孙传庭密谋针对他的计划,他就有些坐立难安。
毕竟罗汝才可是十分了解农民军的内部情况,要是真给孙传庭出个什么主意,打他一个措手不及也是很有可能的。
想到这里,罗汝才沙哑着声音问道:
“昨夜刚逢变故,我们一定要防止明军在这个时候前来偷袭,李过,你可有安排好防御之事?”
李过听到这话,赶忙上前一步,然后恭敬地说道:
“闯王放心,属下早就想到了这点,所以早在之前就已经派遣军队进行了一系列的防御,而且哨兵也撒出去了,只要明军那边有动静,我们就能立刻得到消息,闯王不必担忧。”
本来以李过在军中的威望是不能担此大任的,应该派刘宗敏这样的老将担任此事。
但是经历了罗汝才的背叛之后,李自成越发不信任身边之人了,也就只有李过这个亲侄子才值得他信任了。
李自成听到这话,先是松了口气,然后又点了点头说道:
“如此甚好,不过这件事情不能就这么算了!罗汝才背叛本王,让本王遭受了如此大的损失,本王绝不能善罢甘休!”
“他以为逃到潼关就没事了吗?不!这件事情还没完!”
下一秒,他又看向李过,眼神中透着一股狠厉。
“你亲自带人去潼关一趟,就说本王打算用十万人换罗汝才的脑袋,只要明军同意,本王就立刻派十万人到潼关城去投降大明。”
“本王倒要看看,孙传庭到底是想要一个罗汝才,还是十万农民军!”
什么?
然而听到这话的一瞬间,周围所有人都被吓了一大跳。
就连李过、刘宗敏等老将也是如此,他们面面相觑,眼中满是震惊和不解。
紧接着没有丝毫的犹豫,他们赶忙劝道:
“闯王万万不可如此啊!罗汝才一颗脑袋怎么抵得过十万军队?”
“这十万军队可是我们的精锐力量啊,若是就这么送给明军,那我们以后还怎么跟明军抗衡啊?”
“闯王切莫被仇恨蒙蔽了双眼啊!”
听到众人的劝告,李自成却是不为所动,反而冷笑着说道:
“你们真以为本王是被仇恨冲昏了头脑,才做出如此的决定吗?真要这样的话,你们也未免太小看本王了!”
在场之人听到这话,瞬间便止住了声音,同时有些惊讶的看向了李自成。
紧接着,李自成继续说道:
“昨夜这场变故导致军中死伤众多,死的人就不说了,其中受伤之人也有十万之众,这些人留下来也是个麻烦,因为他们伤势严重,无法再上战场。”
“而且还需要大量的药物来医治,但是以我们现在的条件,根本就无法救治这么多人。”
“并且他们也都是要吃饭的!”
“与其让他们在这里白白消耗我们的资源,还不如送给明军算了,也能减轻我们的负担。”
众人听到这话,这才明白了李自成的真正用意。
原来用十万人换罗汝才的人头只是个由头,无论孙传庭答不答应,对他们而言都没有任何损失。
第321章 我们是奉旨来投降的,你凭什么不接受我们的投降?
若是孙传庭答应了,那么他们就能杀了罗汝才泄愤,还能摆脱这十万累赘!
即便孙传庭不答应,李自成还是会派人将这十万受伤之人尽数送去潼关。
乍一看这是为潼关增添了十万守军,但事实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
因为这十万人非伤及残,非但不能用来守城,反而会成为孙传庭的负担。
毕竟这十万人每天都是要吃饭的,而且孙传庭还得救治他们,这也算是变相的削弱明军的实力了。
什么?
你说要是孙传庭预料到了这点,不接受这十万人怎么办?
没关系,到时候李自成会让这些人拿着之前崇祯下令让农民军投降的圣旨去潼关城下,到时候看孙传庭怎么办!
我们是奉了皇帝的圣旨来投降的,你凭什么不接受我们的投降?
到时候孙传庭要是不接受这些人的投降,那就是抗旨不尊!
即便现在没有人可以拿他怎么样,但抗旨就是抗旨,只要以后有人提这件事情,孙传庭不死也得被扒层皮。
再者说了,孙传庭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这十万人饿死、冻死在潼关城下吧?
到时候潼关城下十万白骨,他孙传庭、以及潼关内的所有守军,都将被彻底钉死在耻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
想明白了这点之后,在场的众人顿时也就不好再说些什么了。
毕竟他们也知道,以他们现在的药物储备和医疗条件,确实是没有办法救治这十万人的。
与其让他们在这里受苦,还不如让他们到明军那边,或许还能求得一线生机,也算是给明军增加点负担了。
不过虽是如此的,这些将领心中也难免有些兔死狐悲之感。
因为这十万人中其实也有不少的老营士兵,是李自成的嫡系部队。
但现在只因为他们在战斗中受了伤就被李自成给抛弃了,这要是将来他们也受伤的话,李自成会不会也直接抛弃他们?
不过当然,这话可没人敢说出来,因此众人虽然口中恭维着李自成的计谋高深,但心中却暗暗生了嫌隙。
随后没过多久,李过便带领着一支大约三十人的队伍直接冲着潼关出发了。
因为不是攻城,所以没必要带这么多人。
而且即便发生了昨晚的事情,但从名义上来说,李自成还是“投降”了大明,并且如今也是大明的三边总兵,总领三省军务,甚至还加了督师衔。
官职几乎和孙传庭相当。
虽然所有人都知道这都是假的,但名义上这却又是真的,毕竟这可是有正是册封圣旨的!
所以李过断定,孙传庭也不敢对他们做些什么。
只是折腾了一晚上,李过如今困得厉害,眼皮子都在打架,骑在马上身子都有些不稳,其他人差不多也是如此,困倦的厉害。
但一想到这是李自成交代的事情,关系到整个义军的未来,他也只能咬着牙强打起精神,带着队伍朝着潼关的方向疾驰而去。
与此同时,画面来到潼关这边。
虽然罗汝才是在半夜的时候到的潼关,但其实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潼关城内的所有人都没有睡,硬是撑到了天亮。
包括罗汝才一众投降之人、以及孙传庭一众潼关守将!
原因无他,因为他们也想知道李自成那边的具体情况。
毕竟罗汝才是从李自成那边叛逃过来的,他带来的消息对于潼关城内的众人来说可谓是至关重要。
以前虽然也有不少人从李自成那边叛逃过来,但哪些人并不属于农民军的核心成员,所以对农民军的具体情况也不是很了解,并不能带来什么有用的信息。
但罗汝才不一样,他可是李自成的军事,绝对算得上是农民军的核心成员了。
因此吃过饭之后,孙传庭就迫不及待的和罗汝才畅谈了起来,想要了解李自成那边的具体状况。
简单来说,如今李自成的军队依旧不可小视。
农民军虽然普遍战斗力不强,但数量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在罗汝才背叛李自成之前,李自成的大军足足有六十多万,即便发生了昨晚的变故,但估摸着死伤最多也就是十几到二十万人。
这么算下来的话,李自成最少还有四五十万人。
而且这人数可都是实打实的,没有任何虚假的成分。
反观潼关这边,守军也就六七万而已,就算加上之前投降的农民军,也只有八九万,八九万对四十万,差别还是太大了。
这也是为什么即便知道李自成那边发生了如此大的变故,孙传庭也没有趁火打劫的原因。
因为根据罗汝才的说法,李自成的老营部队昨天晚上应该没有损失太多。
死的都是一些最底层的农民军。
在这个时候孙传庭要是贸然出兵的话,搞不好会被李自成反将一军,那样的话就麻烦了。
再说了,朝廷已经有了对李自成的具体计划,自己也没有必要冒这个风险。
他只需要按照朝廷的部署稳扎稳打,等待时机成熟,再一举将李自成消灭即可。
毕竟打仗嘛,稳一点总是好的!
没过多久,潼关城墙上的守军便看到一队兵马从李自成大营直奔潼关而来。
这队兵马人数不多,但气势汹汹,显然是来者不善。
守军们立刻警惕起来,纷纷握紧了手中的武器。
没过多久,这个消息很快就被传到了孙传庭耳中。
此时,孙传庭和罗汝才还在聊着李自成那边的具体情况。
因为这次算是彻底投降了朝廷,并且再也没有任何退路,所有罗汝才也是毫无保留的将一切都说了出来,同时也给了孙传庭很多针对李自成的计策。
不得不说,捅刀子最狠的果然还是‘自己人’,罗汝才的一些针对农民军的计策,哪怕是在孙传庭听来也有些太丧心病狂了。
但是这也足以证明罗汝才这次是真的诚心投降了!
就他干的这些事,要说是诈降,估计李自成第一个不相信
而此时此刻,两人依旧在热烈的交谈着,突然就在这时,有士兵匆匆来报。
“大人,从闯贼方向突然出现了一队兵马,正直奔潼关而来!”
听到这个消息,孙传庭先是微微一愣,随即笑着看了罗汝才一眼,说道:
“看来应该是闯贼派人问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