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第579节
这些探子为了建奴的大业,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只为了换回这一把对建奴来说至关重要的燧发枪。
此时此刻,在沈阳城的皇宫之内,皇太极正静静地坐在床边,手里赫然拿着那把得之不易的燧发枪!
他的脸色有些苍白,神情也有些萎靡,但当他看到手中的那把燧发枪时,眼中还是闪过一丝兴奋和贪婪的光芒。
只见他伸手轻轻地抚摸着手中的燧发枪,那动作轻柔得就好像在抚摸一件极为珍贵的珍宝一样。
事实上对于皇太极而言,这燧发枪也确实和珍宝没什么区别了。
随即,皇太极嘴里喃喃自语道:
“就是这个东西,让朕在松锦之战吃了那么大的亏,若是没有此物,明军根本不可能赢我们,此物果然是神器啊。”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充满了不甘和怨恨。
皇太极一直认为在松锦之战中,建奴原本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可就是因为这燧发枪的出现,让明军扭转了战局,这才让他们输掉了这场战争。
所以皇太极对这燧发枪可谓是又恨又爱,一直派人想发设发的想要从明军那里搞来一把燧发枪。
如今也算是得偿所愿了。
此时,偌大的寝宫内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皇太极,另一个便是范文程了。
范文程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皇太极那痴迷的样子,心中也不禁感叹这燧发枪的神奇。
随后他脸上露出一丝微笑,恭敬地说道:
“陛下说的没错,此物确实乃是神器,只是没想到明军居然能研发出如此厉害的火器,倒是让在下刮目相看了。”
说这话的时候,范文程一直在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皇太极的脸色。
他深知皇太极此时的身体状况不佳,所以每说一句话都要格外谨慎。
事实上,自打入冬之后,皇太极的身体就越发不好了。
有时候他会突然昏迷过去,一昏迷就是一两天。
等他醒来之后,神志也不太清醒,常常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
但是话说回来,皇太极始终就是死不了,一直靠药物维持着生命。
这大概也是因为辽东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什么百年人参、千年何首乌、鹿茸之类的东西在这里一搞就是一大堆。
靠着这些珍贵的药材续命,皇太极才勉强挺到了现在。
而且在得知终于从大明那边搞来了一把燧发枪之后,皇太极更像是回光返照一般,突然就变得精神了许多。
不仅能起身了,还能下床走两步,这让所有人都感到十分惊讶。
不过惊讶归惊讶,谁都知道眼下的皇太极已经是强弩之末了,他的身体就像一盏即将熄灭的油灯,说不清哪一天他就会彻底熄灭。
这还不是最要命的事情,最要命的是直到现在,皇太极也没有下定决心到底该立谁为继承人。
本来豪格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他是皇太极的长子,在军中也有些威望,手下也有一批忠实的将领。
但是皇太极似乎不怎么喜欢豪格,一直都没有下定决心立他为继承人。
这让豪格最近以来十分焦躁,整天坐立不安,总觉得可能要有人跟他抢这个皇位。
大概也是因为这样,所以皇太极的几个弟弟,比如多尔衮、莽古尔泰,也开始暗中活动起来。
他们都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都想在这场皇位争夺战中分一杯羹。
于是,他们开始暗中拉拢势力,结交权贵,为自己争夺皇位做准备。
所以现在的建奴虽然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进行着,但其实内部早已暗流涌动,各方势力都在蠢蠢欲动,一场激烈的权力斗争即将爆发。
当然,这件事不是他范文程一个外人可以参与的,他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也不好说些什么。
就在这时,皇太极的声音突然响了起来,打破了殿内的寂静。
“范先生,你之前说过只要能搞到一把燧发枪,或许就可以仿制出同样的燧发枪,如今这燧发枪搞来了,你觉得真能仿制出来吗?”
皇太极紧紧地盯着范文程,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似乎希望从他那里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
范文程听到这话,赶忙上前一步,然后恭敬地说道:
“陛下放心,在下之前已经召集了大量的火器匠人,这些匠人都是技艺最为精湛的能工巧匠,只要将这燧发枪带回拆解之后,他们一定可以一一仿制。”
“只是辽东之地不比大明地大物博,有些东西可能极难获得,不过陛下放心,在下一定会想办法解决的。”
皇太极闻听此言,眼中闪过一丝喜悦的光芒,随即便继续说道:
“范先生放心,如今仿制这燧发枪便是我大清的第一要务,无论你需要什么材料,或者是任何东西,都可以尽管开口。”
这一刻,皇太极的语气坚定而决绝,因为他深知这燧发枪对于军队的重要性!
第334章 皇太极认定的继承人:豪格!
如果能够成功仿制出燧发枪,那么他们的军队实力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在与明军的对抗中也将占据更大的优势。
随即,范文程赶忙说道:
“陛下放心,在下一定尽快督办此事,绝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皇太极听到这话,这才恋恋不舍地将燧发枪交给了范文程。
范文程小心地接过燧发枪,双手紧紧地握住,脸上也露出一股激动的神色。
其实明朝末年这个时候,建奴这边也已经有了专门制造火器的工匠。
虽然比起大明来还是少了一些,但他们也能制造一些简单的火器,比如鸟铳、火铳、甚至是火炮等。
而且范文程还得到了之前毕懋康所著的那本《军器图说》,上面就有关于燧发枪的仔细描述。
这是他花了好大的功夫才搞来的,所以范文程觉得有了这两样东西,他应该是可以仿制出燧发枪的。
不过很明显,范文程还是低估了燧发枪的制造难度。
因为他拿到的《军器图说》只是毕懋康的最初版本而已,有些细节都很不到位。
书中的描述虽然详细,但还不够精准,对于一些关键的技术环节并没有深入的讲解。
如果完全按照这上面指导的话,根本是制造不出来燧发枪的,更何况毕懋康之后也进行了大量的改进,对燧发枪的性能和结构进行了优化和提升。
并且有些零件必须要使用极为精密的机械才可以打造出来,而建奴这边很明显不具备这些条件。
但话说回来,如今建奴这边已经得到了一把燧发枪,所以说不定还真的能仿制出来。
只不过不知道要耗费多长时间。
就在范文程准备拿着燧发枪离开的时候,突然又想到了什么,然后再次看向皇太极说道:
“陛下,根据之前传来的消息,貌似明军那边派了一支百人小队,说是要来见您,还说要传达什么旨意。”
皇太极听了之后,微微皱了皱眉头,有些疑惑地问道:
“旨意?明朝的皇帝这是要干什么?”
范文程摇了摇头道:
“在下也不清楚,不过估计过两天这些人就会到了,但是在下觉得以陛下如今的身体状况还是不要见他们了,随便安排一个王爷去见就可以了。”
“陛下如今还是需要多休息,不宜过度劳累。”
然后听到这话,皇太极却摇了摇头,语气颇为坚定地说道:
“不!朕一定要亲自见见他们,好让他们知道朕还活着,而且活得很好!不然他们都以为朕死了。”
眼见如此,范文程也就不好再说些什么了。
但最终他还是开口道:
“陛下圣明,不过还是要请陛下保重身体,只有陛下身体康健,大清才有希望。”
皇太极点了点头,然后说道:
“朕知道了,你快去忙吧,一定要早日将这燧发枪仿制出来。”
范文程不再说话,恭敬地行了一礼之后,便带着燧发枪退了出去。
他脚步匆匆,心中充满了紧迫感。
而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将这燧发枪彻底拆解,然后从零件开始慢慢逐一仿制。
伴随着范文程的脚步声渐渐远去,偌大的寝殿内陷入了一片死寂之中。
殿内的空气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沉香气味,那袅袅青烟在烛火的映照下缓缓升腾,却无法驱散这压抑的氛围。
皇太极稍微转动了一下身子,随后静静地靠在柔软的枕榻之上,那绣着金龙的锦被随意地搭在身上,随着他微弱的呼吸轻轻起伏。
最近这段时间,他的身体每况愈下,总是陷入昏迷之中,清醒的时刻少之又少。
然而即便如此,他对于如今大清面临的复杂局面却依旧了若指掌。
这是因为在他清醒之时,侍卫处便会将最近一段时间发生的所有事情事无巨细地汇报给他。
皇太极的侍卫处职责与大明的锦衣卫颇为相似,除了要保护皇太极之外,他们还参与机密事务的处理、传达皇帝的命令以及侦察官员的动向。
这支队伍由满洲贵族和精锐士兵组成,都是经过层层选拔,无论是武艺还是忠诚度都无可挑剔。
并且他们直接听命于皇太极一人,就像皇太极手中的一把利刃,随时会为他扫除一切障碍。
有人或许会暗自揣测,如今皇太极命不久矣,这些人会不会为了自己的前程,背叛皇太极,转而巴结下一个主子?
不过很明显,这种担忧完全是多余的。
因为皇太极至今尚未确定继承人,他们就在想背叛皇太极,巴结下一个主子那也找不到人啊!
这些侍卫们心里清楚得很,在这关键时刻一旦站错队,等到真正的主子上位之后,等待他们的必将是残酷的清算。
相反,只要他们始终忠于皇太极,即便新主登基,念及他们一直只忠于坐在皇位上的那个人也不会过多为难他们。
毕竟,新主子也需要这样一群只忠于皇权的人来维护统治。
因此在这权力更迭的敏感时期,忠诚就是他们最好的护身符。
而关于继承人的人选,皇太极其实心中其实早就确定好了,这个人便是他的长子豪格。
豪格身为皇长子,无论是身份地位,还是自身能力,都完全符合继承人的条件。
他自幼跟随皇太极征战四方,历经无数次血与火的考验,为大清的开疆拓土立下了汗马功劳,也算是战功赫赫了。
虽然性格还有些毛糙,但假以时日,他毕竟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帝!
至于未来的顺治、也就是如今的福临,皇太极压根就没将他纳入继承人的考虑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