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第584节
而且只要他们多吃一点,建奴这边就能少吃一点,这也算是变相的为大明‘建功立业了’!
这一顿饭众人吃得极为畅快,仿佛将一路上的艰辛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酒足饭饱之后,李定国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衫,随后看了看身旁同样精神抖擞的将士们点头道:
“李大宝、罗信随我一同前去会会那皇太极,其他人就在这里等着!”
众人听到这话,赶忙答应了下来。
刚才前台接待他们的人已经说了,去见皇太极的时候最多只能有三个人,至于其他人也只能暂时留在这里了。
不过李定国也没有在意,毕竟这次又不是来刺杀皇太极的,三个人就三个人!
随后李定国便带着两人在下人的引领下出了门,门口早有一顶轿子在等着他们了。
坐上轿子之后,他们开始朝着皇太极的宫殿而去。
不得不说,这沈阳城的宫殿比起京城的宫殿来实在是差太多了,占地面积最多只有紫禁城的十分之一。
不过却仍是看的李定国等人有些惊讶,毕竟他们可从来没去过京城,也没见过紫禁城到底长什么样子。
因为早就打过了招呼,所以一行人毫无阻碍的进入了皇宫。
穿过层层宫殿之后,他们终于见到了皇太极。
只见此刻的皇太极端坐在龙椅之上,身着华丽的龙袍,头戴皇冠,倒也显得威风凛凛。
多尔衮、济尔哈朗、豪格等几位王爷也在这里,不过济尔哈朗的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很明显皇太极也知道了之前发生的事情,并责骂了他。
一瞬间,宫殿内的气氛倒是显的颇为紧张。
但李定国却依旧淡定,随后上前一步,只是对着皇太极拱了拱手,就算是行礼了。
一旁的豪格眼看李定国见到皇太极居然不下跪,顿时气的怒目圆睁,脸上的肌肉都在不停地抽搐着,最后忍不住怒道:
“见到陛下你们怎敢不下跪?真是好大的胆子!”
李定国听到这话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嘲讽的笑容道:
“阁下难道不知道上邦之臣不拜下邦之君吗?我大明乃上邦大国,你们大清不过是藩属小国,我为何要向你们的皇帝下跪?”
豪格顿时气结,脸色涨得通红,如同猪肝一般。
就在他准备继续说些什么的时候,皇太极却伸手打断了他。
豪格见状也就不好再说些什么了,至于在场的其他几人虽有不满,但这个时候却也不敢开口。
与此同时,只见坐在皇位上的皇太极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容,随后说道:
“不跪就不跪吧,只是虚礼而已,我们大清与大明本应友好相处,不必在这些小事上计较。”
最后皇太极又看向济尔哈朗说道:
“之前有些误会,希望明使不要在意,朕已经处罚过济尔哈朗了。”
其实按理说这个时候建奴已经投降了大明,所以皇太极是不能自称朕的,只能自称寡人或者孤。
但是李定国毕竟是农民军出身,对这些弯弯绕绕也不懂,因此也就并没有在意。
因此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说道:
“无妨,他之前已经道过歉了,我也不是小气之人,此事就此作罢。”
这话听的济尔哈朗又是一阵怒火中烧,可偏偏就是不敢多说什么。
紧接着,李定国也不想再浪费时间了,只见他转身从身后的一人手中拿出诏令,缓缓展开,然后宣读了起来:
“大明礼部为恭贺圣寿事:
今上皇帝万寿圣节将至,普天同庆,大清素称恭顺,着即遴选东珠、貂裘、人参等精雅方物十数事为贡,务必上品,速遣熟稔礼仪、通汉语之使臣三员,率从人五十,星夜兼程,尽快抵京。
抵京后,先至礼部核验贺表、贡物,由鸿胪寺教习仪轨,届时随班行礼。
若贡品粗陋、使臣失仪,本部必奏闻严惩,望恪遵毋违,以彰藩属恭顺之义。
礼部钤印。”
简单来说,诏令的内容就是崇祯马上要过寿了,要求建奴准备点像样的寿礼,并尽快派人过来参加。
并且等到了京城之后,还要教他们礼节,以防止他们君前失仪。
当然,这贡品肯定不能太差,如果太差的话就派兵打你们!
当听到这群人千里迢迢的过来一趟居然是因为崇祯过寿要他们准备送礼,皇太极一伙人鼻子都要被气歪了。
其实在这一路上,建奴多次打听李定国等人此次前来到底有什么目的,但李定国一直缄口不言,这就导致建奴这边所有人都以为肯定是有什么大事儿。
结果他们万万没想到,居然只是崇祯过寿这样的小事儿!
一时间,在场所有人的眼神中皆透露出愤怒和不满,心中暗自咒骂崇祯的无理要求。
豪格更是气得浑身发抖,双手紧握成拳,恨不得冲上去将诏令撕碎。
只有皇太极这个时候还算冷静,因为他深知此时不宜与大明发生冲突。
只见他先是微微闭上眼睛平复了一下心情,然后这才缓缓睁开眼睛说道:
“大明皇帝寿辰将至,我大清作为藩属国理应进献贺礼和贺礼以表心意。”
“还请明使先下去休息,贺礼不日便会备好!”
李定国听到这话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对着皇太极拱了拱手之后便离开了。
反正他的任务如今也算是完成了,继续留在这里也没什么意思了。
而等到李定国等人离开之后,原本压抑的宫殿内瞬间炸开了锅,愤怒的气息一下子如汹涌的潮水般弥漫开来。
很明显,多尔衮等人的怒火再也压抑不住了.
第338章 皇太极又又又又又吐血了!
只见多尔衮猛地一拳砸向身边的柱子,满脸愤怒的大声吼道:
“这崇祯也太过分了!不过是个寿辰而已,竟如此刁难我们大清,还以如此强硬的口吻让我们进贡,简直是欺人太甚!”
豪格更是气得暴跳如雷,咬牙切齿的说道:
“哼!什么上邦下邦,我们大清如今兵强马壮,何惧他大明!这群该死的汉人竟敢在我们面前如此嚣张,等以后本王定要将他碎尸万段!”
说着,他一脚踢翻了脚边的椅子,那凳子“哐当”一声倒在地上,在寂静的宫殿中显得格外刺耳。
济尔哈朗之前先是再李定国那里受了气,之后又被皇太极责骂,心中本就憋着一股气,此刻也忍不住跟着附和道:
“就是就是,我大清何时受过这样的窝囊气!这崇祯分明就是故意羞辱我们,我们绝不能就这样忍气吞声!”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怨恨和不甘,仿佛要将千里之外的崇祯生吞活剥一般。
皇太极坐在龙椅上,原本就苍白的脸色此刻变得更加阴沉,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
他的双手紧紧地抓住龙椅的扶手,身体也微微颤抖着。
虽然他知道此刻与大明发生冲突并非明智之举,应该万事都顺从对方,但崇祯的这份诏令还是像一根尖锐的刺,深深地刺痛了他的自尊心。
他都快要死了,崇祯却正在筹备自己的三十一岁寿诞,这是何等的讽刺啊?
他嘴唇微微颤抖着,想要说些什么来平息众人的怒火。
然而还没等他开口,突然他便感觉胸口一阵剧痛,仿佛有一把锋利的刀子在心脏内狠狠地搅动。
一时间他的眼睛瞬间瞪大,脸上露出极度痛苦的神情,双手不自觉地捂住胸口,身体也开始剧烈地摇晃起来。
下一秒,只见他张大嘴巴,一口老血喷了出来,那鲜血如同一朵妖冶的花朵,在空中绽放后,溅落在他华丽的龙袍上,同时也都在了地上,形成一片触目惊心的红色。
随后,皇太极的身体一软,直直地向后倒去,再次昏迷了过去。
正在争吵的众人见此情景顿时大惊失色,当下便愣在了原地。
一时间,宫殿内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
但下一秒,一阵惊恐的呼喊声就打破了寂静。
“陛下!陛下!你怎么了?”
在一旁服侍的太监吓得脸色惨白如纸,双腿发软,差点没瘫倒在地上。
反应过来之后嘴里不停地喊着:
“快,快叫太医!”
多尔衮等人这才反应了过来,随即一拥而上的来到了皇帝身边,一脸焦急的喊道:
“陛下!陛下你怎么了?”
“阿玛,阿玛,你快醒醒啊!”
然后面对几人的呼喊,皇太极依旧双目紧闭,仿佛真要死了一般。
就在这时,一群太医匆匆忙忙地赶了过来。
他们一个个神色紧张,脚步匆忙,有的背着药箱,有的手里拿着银针。
为首的老太医额头上满是汗珠,他快步走到皇太极的面前,小心翼翼地伸出手要为皇太极把脉。
多尔衮等人见状也是赶忙让开了位置。
紧接着,皇太极就被一群太医给包围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为皇太极把脉的老太医缓缓放下皇太极的手,站起身来,对着身后的众人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道:
“陛下本就身体虚弱,此次又怒火攻心,导致气血逆流,情况十分危急!我们只能尽力施救,至于能否醒来,还要看陛下的造化了。”
众人听了老太医的话,心中都沉甸甸的,仿佛压了一块大石头。
但现在这种时候他们也不好说些什么,只能眼睁睁看着太医们继续救治起了皇太极。
只见此刻的太医们个个神色紧张,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他们的双手在皇太极身上忙碌地操作着,有的手持银针,精准地扎入皇太极的各个穴位,每一次下针都带着小心翼翼的谨慎。
有的则帮皇太极按摩着一些穴位,有的端着冒着热气的药碗,将苦涩的药汁一勺一勺地灌进皇太极的口中,药汁顺着嘴角流淌下来,他们赶忙用帕子轻轻擦拭。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变得无比漫长,每一分每一秒都像是在煎熬。
好在太医们一连忙活了一个多时辰之后,皇太极那原本微弱而急促的呼吸终于还是渐渐平稳了下来。
太医们见状,紧绷的神经终于松懈下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个个瘫坐在地上,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