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第618节
还有一些饿的说不出来话的农民军实在没什么力气折腾,只能用那充满绝望和哀求的眼神看着眼前的农民军将领。
然而这是李自成的命令,他们这些将领又敢说些什么呢?
最终,他们只留下了足够这些人吃一顿的粮食,便头也不回的跟上了前面的大部队。
有试图追上他们的,则都被人毫不留情的一刀砍死!
一连死了几个人之后,便再也没有人敢这么干了!
他们只能痛哭流涕的目送李自成的军队离开,直到彻底消失在视野之中
没过多久,这群人心中的绝望达到了极点,也不知道是谁先动的手,所有人开始哄抢起了剩下的粮食!
毕竟在这个时候,能多抢一些粮食就能多活几天!
一瞬间,足足两万人发生了混战!
所有人都拼命地争夺着粮食。
一场暴力冲突开始在原本寂静的秦岭山中上演,喊杀声、哭喊声、咒骂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人间地狱一般!
不多时,等到跟在后面负责骚扰农民军的明军赶到这边来时,就发现此时此刻这里早就变成了尸山血海!
无数的尸体倒在地上,鲜血染红了大地,血液在寒风中迅速凝固。
就连那些尸体都被冻成了冰棍,僵硬地躺在那里,脸上还带着惊恐和痛苦的表情。
只有不到三千人还在苟延残喘的活着!
也有一些这场混乱的胜利者正在一旁吃着自己的战利品。
他们狼吞虎咽地吃着好不容易抢来的粮食,脸上露出贪婪而满足的神情,仿佛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如此血腥而又诡异的场景,瞬间让前来的明军都愣住了。
因为此时此刻,漫山遍野中到处都是被冻的僵硬的尸体,场面煞是瘆人!
就在这时,终于有人看到明军来了!
不过这些存活的农民军并没有丝毫的慌乱,反而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肉眼可见的兴奋了起来。
紧接着,他们呼啦啦的就冲了上去。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瞬间把明军下了一跳,还以为这些农民军要对他们发动攻击!
为首的明军更是举起燧发枪就要射击!
冲突一触即发!
只是没等他们扣动扳机,一阵阵呼喊声就响了起来。
“将军,我们投降,我们投降!李自成抛弃了我们,我们愿意投降朝廷,请您收下我们吧。”
“我不造反了!我们投降!”
“不要杀我们,我们是来投降的!”
(PS:这章被禁了,原因是太暴力血腥,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修改后的,原本的更暴力血腥,现在本人已老实,不敢再写太暴力血腥了。)
第363章 崇祯毕竟是皇帝,这点面子还是要给他的!
为首的官兵是孙传庭麾下的游击将军,名叫张勋,也是这五千人的最高统帅。
听到这阵呼喊声之后,张勋赶忙制止了那些想要开枪的士兵,这才阻止了一场屠杀的发生!
不然只要有一个人开枪,剩下的士兵都会毫不犹豫的开枪!
紧接着,那些还活着的农民军们就跪在了明军面前。
询问过一个农民军之后,张勋这才明白刚才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说实话,此时此刻张勋真的很想下令直接把这些人全部杀了,因为这些人已经变得有些疯魔了,根本就不像是人,而像是野兽!
为了抢夺一些粮食,两万人互相残杀,居然只有三千人活了下来!
可他不能这么做.
一来是圣旨在前,农民军只要投降他们就必须接受,不得再伤害农民军。
二来是因为他不忍心,毕竟说到底这些人也是为了活下去。
在眼下这乱世之中,每个人都在为了生存而挣扎,他们也只是受害者而已!
想到这里,张勋只能下令大军停了下来,然后开始救助那些还没死去的农民军。
至于追击李自成的事情他们并不着急,因为李自成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就算先让他们跑个两天他们也追得上。
安抚了一下这些还活着的农民军之后,张勋又为他们指了条生路。
“顺着原路折返回去,沿途会遇到驻守的明军,他们会告诉你们接下来要做什么,也会给你们饭吃!”
活下来的农民军听到这话,赶忙对着张勋感恩戴德,随后便一窝蜂地沿着来时的路折返了回去。
当然,张勋也不是在骗他们,因为在他们后方,确实是有大量驻守的明军。
因为这五千人要一直追击骚扰李自成的大军,可他们又不能携带太多粮食,所以他们的后方便不断有人运送粮食过来,为他们这五千人提供后勤保障。
这些存活下来的百姓要是能遇到那些驻守的明军,自然也就能活下去了。
不过他们暂时应该是没法回到陕西或者河南了,而是会直接被明军吸收,成为运送粮食的运夫。
之前只要在这山里遇到的农民军,都是如此处置的!
紧接着,再次看了一眼地上的遍地尸体,张勋心中又是叹了口气。
若是他们早来一些的话,估计也不会死这么多人了!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敌众我寡,他们晚上驻守的时候也不敢距离农民军太近。
至于这些尸体,也只能交给后面的明军处置了,毕竟他们还忙着骚扰农民军呢!
“出发!”
一声令下,大军再次开拔。
画面再次回到京城这边。
此时的朱慈烺正安坐于东宫之中,全然不知远在千里之外的秦岭山里正上演着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
毕竟秦岭与京城相隔千山万水,消息实在是难以迅速传达。
不过朱慈烺凭借着前世游览秦岭的记忆,也能大致想象出李自成率领农民军进入山中所遭遇到的各种境遇。
前世他去秦岭时,即便那里已经修建了平坦宽阔的水泥路,可山里的道路依旧狭窄曲折,犹如一条蜿蜒的细蛇在茂密的山林间穿梭,通行极为不便。
更何况如今是四百年前的时候呢?
再加上此时正值寒冬,怕是又得死不少人了.
不过对于这种事情朱慈烺也无可奈何,毕竟这是李自成自己拍板定下的事情,与他可没什么关系。
这一日,阳光慵懒地洒在东宫的庭院里,给这冬日的清冷增添了一丝暖意。
朱慈烺刚刚用过午饭,正惬意地坐在暖阁的书桌前,手中随意地翻着一本古籍,心中思索着接下来该做些什么打发这闲暇时光。
突然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下一秒,只见马宝神色慌张地跑了进来。
见到朱慈烺,马宝赶忙声音颤抖的说道:
“太子爷不好了!刚才王公公派人来传话,说是陛下.陛下马上要来了。”
崇祯要来?
朱慈烺听到这话,脸上却并没有丝毫的惊讶之色,反而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随后他看向马宝说道:
“来就来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事实上,朱慈烺早就知道崇祯会来东宫了,只是不知道是在今天还是明天!
因为就在昨天,他去了一趟皇宫向周皇后和崇祯请安。
在闲聊之际,朱慈烺不经意间说起了自己在东宫搞温室大棚的事情。
当听到他说温室大棚里面的各色蔬菜、土豆、番薯、小麦都已经成熟的时候,崇祯满脸的难以置信,仿佛听到了天方夜谭一般。
毕竟此时正值寒冬腊月,万物雕零,崇祯实在难以相信朱慈烺能在这个时候种出粮食。
不过这也不能怪崇祯,虽说崇祯也知道大明皇室一直有用温泉以及温室种蔬菜的传统,可却从来没听过用这玩意儿种粮食的!
当时朱慈烺见崇祯满脸不信,便笑着说道:
“父王要是不信的话,明日来看看便是。”
崇祯听后略一思索,便满口答应了下来,于是便有了眼下这即将到来的场景。
与此同时,看到朱慈烺一脸的淡定从容,马宝这才算是松了口气,那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了地。
毕竟据他所知,皇帝还从来没有来过东宫呢!
这可是实打实的第一次!
在明朝,东宫并非始终固定于紫禁城内,其位置随历史时期和宫廷规划调整而变化。
不过大多时候,东宫还是位于皇宫内的,最开始的时候是文华殿、后来是端本宫、再后来又是慈庆宫。
太子每日要在这里学习经史子集、处理政务,与皇帝和朝廷大臣们往来密切。
不过后来因为几位太子不受皇帝重视,他们的东宫也就渐渐搬到了宫外。
比如嘉靖皇帝朱厚熜痴迷道教,曾因方士预言‘二龙不相见,而长期避免与隆庆帝朱载坖见面,将东宫搬离了皇宫,导致父子关系疏离。
再比如明神宗朱翊钧与太子朱常洛因为‘国本之争’不合,也将东宫搬离了皇宫。
朱慈烺穿越过来的时候,心中怀揣着诸多抱负和计划,自然不可能住在皇宫里,毕竟那里规矩繁多,行动多有不便,所以就顺理成章地住在了宫外。
言归正传,毕竟是崇祯要来,朱慈烺自然也不能怠慢。
于是他赶忙吩咐下去,让东宫的一众人等做好迎接崇祯的准备。
就连郑小妹和琪琪格也都精心梳妆打扮了一番,准备迎接崇祯的到来。
没办法,毕竟崇祯是皇帝,是这大明王朝的最高统治者,这点面子还是要给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