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第622节

  按理来说以朱慈烺如今的身份和地位,但凡是他决定的事情压根无人胆敢反对,哪怕是崇祯也不行!

  但这样做多少有点逼迫他们的意思,他们心中难免也会有些介怀。

  若能让他们心悦诚服地应下此事,后续的诸多事宜定会顺畅许多,也能省下不少不必要的麻烦。

  也能保证在他离开京城的这段时间里,朝廷的各项国策都可以顺利推行下去。

  毕竟如今的大明历经风雨飘摇后,已逐渐有了稳定之象。

  那些该杀的、该处理的官员,早已在之前的动荡中被清理得差不多了。

  剩下的不能说都是些贤臣忠臣,但也算是能办事的能臣了!

  朱慈烺对他们还是颇为倚重的,也不好随意动用强硬手段逼迫他们,因而只能想办法说服他们!

  太子爷也是要以理服人的!

  这一日,朱慈烺用过早膳之后就在心中正盘算着,要不要先去见见兵部尚书李邦华,跟他透露一下自己想要前往四川的打算?

  毕竟李邦华在朝中颇有威望,若能先说服他,再由他去说服其他人,想必会事半功倍。

  朱慈烺坐在桌前,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脑海中不断思索着说服李邦华的言辞和策略。

  然而还没等他有所行动,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屋内的宁静。

  下一秒,只见马宝匆匆忙忙地走了进来,然后禀报道:

  “太子爷,兵部尚书李邦华李大人求见。”

  什么?

  朱慈烺微微一愣,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他着实没有想到,自己刚想着去见李邦华,结果李邦华就主动找上门来了。

  但很快他便回过神来,赶忙说道:

  “快请他进来。”

  马宝听到命令,赶忙匆匆离开了房间。

  不多时,李邦华便出现在了朱慈烺的面前。

  此时虽已快到二月,可冬日的寒意却并未完全消散,天气依旧冷得厉害。

  而且前不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又降临人间,整个京城都被银装素裹,天气又冷了几分。

  因此李邦华刚一进门,当下便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

  这喷嚏声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响亮,让李邦华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但朱慈烺并不在意这些小事,而是赶忙吩咐一旁的马宝。

  “马宝,去弄一碗姜茶来,给李大人暖暖身子。”

  马宝听到这话赶忙说道:

  “奴婢遵命。”

  说完这话,便急忙退了下去。

  李邦华听到朱慈烺的话,脸上满是感动之色,赶忙躬身说道:

  “多谢太子殿下关怀。”

  朱慈烺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随后温和地问道:

  “李尚书今日所为何事?”

  朱慈烺打算先让李邦华把他的事情说完,然后再找个合适的时机说出自己想要亲征的想法。

  李邦华可不知道朱慈烺心中那些复杂的想法,听到朱慈烺的问话后,他赶忙快速从宽大的袖口里拿出了一份折子,然后说道:

  “启禀太子殿下,臣今日来是有公务的,这是贵州总兵林兆鼎从贵州发来的折子,请您过目。”

  贵州总兵发来的折子?

  朱慈烺听到这话,瞬间来了几分兴趣,身体也不自觉地坐直了一些。

  随后赶忙接过折子,打开仔细看了起来。

  随着目光在折子上的移动,朱慈烺的表情逐渐变得有些怪异起来。

第366章 贵州只能出兵五千?丢人啊!

  之前朝廷为了应对即将要入川的李自成,做出了一系列的战略部署,调动了四川周边省分的兵力,而贵州也在其中。

  然而,明末时期的贵州其兵力部署与军事形势却极为复杂,受到了当地复杂的民族构成、土司势力以及明朝衰败的诸多影响,整体呈现出薄弱的态势。

  明朝在贵州实行卫所制,从理论上来说,每卫编制应有五千六百人。

  贵州的主要卫所包括:贵州卫、贵州前卫、威清卫、平坝卫、普定卫、乌撒卫、铜鼓卫、五开卫。

  按常理推断,如今贵州的兵力应该在五万左右。

  但到了明末这个时候,卫所制已经严重衰败,实际兵力远远不足额数。

  朱慈烺心中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他之前估计贵州的实际兵力绝没有这么多,最多只有不到两万。

  除了明朝的正规军之外,贵州境内还有土司的私兵。

  这些土司兵的特点十分鲜明,他们骁勇善战,在山地作战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但同时也容易叛附不定。

  就像天启年间发生的奢安之乱,当时四川永宁的奢崇明和贵州水西的安邦彦联合反明,一度围攻贵阳,造成了‘贵阳围城’的惨案。

  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贵阳城被围得水泄不通,城内物资匮乏,造成了无数人的死亡。

  言归正传,贵州总兵林兆鼎在奏折里说的就是关于贵州兵马的事情。

  他在信中无奈地表示,因为卫所制度腐坏,如今贵州的现编兵力不足一万五千人!

  而且在这为数不多的兵力中,能战者更是不到一万。

  再加上贵州境内土司势力错综复杂,需要时刻防范他们叛乱,所以他这次能真正调动的兵马不足五千人!

  可是当初朝廷可是给贵州下达了两万人的指标,要求贵州出兵两万前往四川支援。

  面对如此巨大的差距,贵州实在是拿不出这么多的兵力来。

  林兆鼎绞尽脑汁,终于想了一个法子,那就是向土司借兵。

  当然,这并不是白借的,是要给钱的。

  不过之前朝廷已经向贵州运送了一批粮草和银子,所以钱财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但林兆鼎又忧心忡忡地表示,这些土司的兵马虽然勇悍无比,但毫无忠诚可言。

  他们就像一群不受约束的野马难以控制,万一在作战的时候这些土司兵闹出什么幺蛾子,比如临阵倒戈或者不听从指挥,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所以到底要不要用这些土司私兵,林兆鼎实在拿不定主意,这才写奏折向朝廷询问,到底该怎么解决这件事情。

  说实话,朱慈烺看完这份奏疏之后确实是挺意外的。

  他原本以为贵州总兵手中怎么着也有两万人的兵力,毕竟贵州也是一个大省,在军事上应该有一定的储备。

  可结果贵州总兵却告诉他,贵州只有一万五千人的兵力,能战者更是不足一万!

  而且朱慈烺估计这一万人也有可能是虚报的。

  在这个时候的官场环境下,虚报兵力、冒领军饷的事情时有发生。

  恐怕贵州真正能打的能有个五六千人就不错了。

  不过转念一想,朱慈烺又觉得这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明末时期各地局势动荡不安,贵州又地处偏远,民族问题复杂,兵力不足也是可以理解的。

  想到这里,朱慈烺这才合上了手中的奏疏丢在一边,随后不禁轻轻叹了口气,心中只觉得五味杂陈。

  一个数百万人口的大省居然只能出兵五千,这说出去他都怕丢人。

  突然就在这时,朱慈烺的表情猛地一顿,那原本紧皱的眉头瞬间舒展开来,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因为他突然间意识到,这封奏疏不就是为他提供了一个亲赴四川和李自成决战最好的借口吗?

  而且就在刚刚的一瞬间,朱慈烺其实也已经想到了该怎么解决这件事儿。

  简单来说就是同意贵州总兵林兆鼎的计划,让他除了带五千贵州兵支援四川之外,再带两万土司私兵参战。

  这么做的目的有两个。

  一个是为了让这些土司私兵见到大明军队的厉害,然后回去告诉他们的土司,让他们自己掂量一下以后到底该怎么办。

  至于第二点嘛,那就是刚好可以趁机改变一下贵州当地的局势。

  要知道明朝对于土司这种少数民族向来都是采用制衡的策略,简单来说就是扶持一个土司,然后打击另外一个土司。

  然后当另外一个土司成长起来的时候,又扶持下一个土司,如此一来就可以防止土司一家做大。

  当然这个办法也确实有用,两百多年都是这样操作的!

  但是这个方法具体实施起来有个前提,那就是朝廷一定要有实力,不然拿什么扶持?

  而且土司们也不是傻子,这两百多年下来他们也已经摸清了朝廷的套路,因此有的时候也只是在演戏而已,私下里各个土司团结得好似兄弟一般。

  他们表面上听从朝廷的命令,互相争斗,但实际上在背后却暗中勾结,共同对抗朝廷的统治。

  因此想要解决这些土司,那便只能换一个办法了!

  这个办法也很简单,那就是等这场仗打完之后,对那些参与战争的土司私兵大赏特赏!

  除了赏赐一定的银钱之外,再给他们封官做,让他们做大明的官!

  不过当然,做了大明的官,就不能再回去做土司的私兵了,这两种他们只能选一个!

  而且根据朱慈烺所了解到的信息,土司与土司私兵的关系本质上不过是封建统治体系下的一种工具性联结。

  这种关系表面上虽然看起来很稳定,但实则脆弱不堪,全然依赖于土司权威的树立以及利益分配的平衡。

  而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土司与私兵之间那层看似坚固的关系便会迅速出现裂痕,甚至彻底恶化、直到分崩离析!

  基于这样认知,朱慈烺这才有了之前的想法。

  毕竟这些土司私兵相较于土司本人,实在是容易拉拢得多。

  只要朝廷能给予他们实实在在的利益,就不愁他们不转而效忠朝廷。

首节 上一节 622/6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红楼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