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第18节
“我就纳闷了,衙内怎么变化这么大?”
高大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平时咱们跟衙内形影不离,要说特别的,他好像除了饮食变了之外,也就在西营做一些锻炼身体的动作了。”
“对,衙内的变化是在大补特补之后,那我去找伙房问问衙内的食谱,就算把这些年的积蓄都花了,我也要照着衙内的规格来补几次。”
“这……”
“大哥,不如你也出点钱,我们两个搭个伙?”
高大犹豫片刻最终点点头,二人提着刀直奔伙房。
……
高俅今天上朝去了,如今正值阳春三月中下旬,朝堂上的议题是今年是否要举行春猎。
赵佶是文艺皇帝,琴棋书画他样样精通,打猎虽然也算是一种娱乐活动,但他的兴趣并不是很大,不是他不喜欢玩,而是有别的原因。
狩猎在不同的季节叫法也不同。春猎为蒐,夏猎为苗,秋猎为狝,冬猎为狩。
皇帝参加狩猎的规模人数小至几千人,多至几万甚至十几万人,几千人的规模肯定是皇帝喜欢打猎,而且还经常去打猎。属于娱乐活动。
而几万人的规模,就不是单纯的娱乐了,那相当于一次阅兵典礼,也是一次在边境组织的军事演习。
目的是彰显国家军队的强盛姿态。作为军事上的备战回应,以及针锋相对的强硬威慑。
这种狩猎千里迢迢的不说,而且还可能会有危险,赵佶自然不喜。
宋朝秉承“偃武修文”,皇帝组织狩猎的次数在逐代减少。
有些皇帝确实不喜戈猎,再加上大臣的反对,猎狩从一年几次,到几年一次,再到一任一次。
早在前几代皇帝时,甚至还取消了皇家猎场用地,那些被圈禁起来的土地,也发放给百姓耕用了,赵佶就是想搞小规模娱乐型打猎,都没个正经地方。
朝堂内,一个礼部的官员禀奏道:“禀官家,春猎已有多年未曾举办,此举关乎国运,还请官家三思。”
赵佶闻言眉头微皱,这些个大臣,动不动就拿国家安危、黎民社稷、关乎国运来说事。
他觉得这既是危言耸听,也是从侧面质疑他不会治国,‘以前你们不是吵着嚷着反对吗?现在又跳出来说我的不是了。’
“卿何出此言?”
“官家,春猎寓意深远。古语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春猎既是祭祀天地、祈求丰收之举,也是锻炼士卒、彰显国威之机。官家近十年未曾举办春猎,恐有损圣誉。”
中书省的右正言官员道:“官家,春猎虽能展示国威,但也极易成为敌对势力刺探我国军力之机。且春猎耗费巨大,从筹备到实施,所需人力物力无数,百姓负担沉重。实为华而不实,实属劳民伤财之举。”
门下省的左谏言官员出班道:“官家,春猎乃祖宗家法,不可废弃。春猎期间,官家可亲自检阅军队,选拔将才,以固国本。再者,春猎之地,多为百姓耕作之所,官家亲临,也能体察民情,岂不美哉?”
一时间那些儒官纷纷出来谏言,你说一句,我驳一句,好不热闹。
赵佶摆摆手制止道:“好了,都静一静。蔡太师觉得如何?”
蔡京道:“官家,春猎不仅能彰显国威,还能促进文化交流。官家可借此机会猎于近郊,彼时邀请各国使臣一同参与,共赏我国风采。此举既可巩固邦交,又能展现官家文治武功,一举数得。”
赵佶是一个生活精致的贵族,他长于书画、追求艺术玩乐,好面子图享受。
近郊春猎没危险,还是项不错的娱乐活动,他在心底是赞同的。
御史中丞王黼眼看大局已定,忙出班道:“官家,春猎为古礼,但您的安危更是至关重要。近年来,边疆不稳,时有盗贼作乱,春猎期间官家亲临野外……还请官家调军布置严密防护措施。”
赵佶满意地点点头,“众卿言之有理。既如此,便依卿等之言,今年举办春猎!就在七日后举行吧。”
最终春猎规格定为:侍卫亲军五千人马随行保护,调拨城外禁军两万人做为外围防守。
……
第20章 被搭讪
太尉府,高世德心情很好,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锦儿服侍他穿衣服时说道:“衙内,您这衣服似乎小了些。”
由于他最近身高也长了不少,之前就算大一些的衣服,现在穿起来都显小不合身了。“唔,还真是!”
锦儿笑着道:“我量量尺寸,给您重新做一套吧!”
“不必了!”
“衙内不相信我的手艺吗?以前夫人说我女红很好的!”
锦儿提起林娘子,高世德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那个少妇成熟的韵味,婀娜的身姿,还有那不屈的眼神。“可惜!”
“可惜什么?我说得可是真的!”
锦儿想在高世德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想被肯定。
“林娘子都说你女红好了,我自然相信。”
“那我给衙内量量尺寸吧!”
“你也知道我最近在军中训练,高矮胖瘦会有变化,估计等你把衣服做出来,那时候也不合适了。”
“是啊,那可怎么办?”
“待会儿去集市上买成衣穿吧,过段时间等我身体彻底定型以后,再让你给我做衣服!内裤也让你给我做!”
锦儿轻轻“嗯”了一声,小脸通红。
……
午后出门,高大、高二保驾护航,锦儿点缀在侧。
高世德如今样貌大变,谁也不会联想到这是之前嚣张跋扈的高衙内,路人不再对他退避三舍,可高大、高二跟在旁边就不一样了。
高世德看到路人纷纷向他投来默哀的目光。‘感情他们这是把我和锦儿当成那两个坏种的跟踪目标了。’
走了一会儿,高世德觉得这俩人实在有些碍眼,“你俩离我们远点!”
“呃……”高大、高二还不知发生了什么。
“呃什么呃?不然就给我滚回去,换两个生面孔过来!”
高大左右看看路上行人的神色,有所明悟,他连忙摆手,“不用,不用!”说着,他拉着高二退出老远。
高二还不明所以,“大哥,咋回事啊?衙内怎么突然就发飙了?”
高大叹了口气,“哎,看来衙内真是变了!”
“衙内变化那么大,你不会现在才看出来吧?”
“二货,我说的是衙内的性格也变了很多。”
高二若有所思,“你这么一说还真是,衙内最近都没有来街上强抢……”
“闭嘴吧你!不知道咱们还能跟衙内多久?且行且珍惜吧!”
“且行且珍惜?啥意思啊大哥?你就不能明说?”
……
汴京城非常繁华,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各种货物商品琳琅满目。小贩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行人络绎不绝。
阳光洒在青石板路上,高世德与锦儿漫步在街头,他如今的容貌让他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难得的放松,高世德行走间左顾右盼,他所过之处引得不少行人侧目。
行人中的男子多是扫上一眼后不以为意,女子则大多数都会低头避开高世德投来的目光,等人都走远了,她们才装作不经意地扭头又多瞄两眼。
迎面走来两个少女,其中一个胆大的对着高世德暗送秋波,高世德同样回以微笑。
双方相错而过,她的同伴轻推了她一下,笑道:“看把你迷的,连路都不会走了。”
“嘻嘻,刚才那个公子好生俊逸,他还对我笑了呢,你说他是不是对我有好感?”
她的闺蜜心中想的是:‘那公子分明是冲着我笑的。’
她并没把心里话说出来,“可惜不知他是哪家公子?”
“那我们去和他结识一番如何?”
“这……!”
“那位公子长得那般俊朗,若是京城人士,应该有些名声才是,所以他可能是外地人,在茫茫人海中和他偶遇,若是不趁机结识,未免太可惜了些。毕竟以后可能都没机会再相遇了。”
“你说的有道理,可我们贸然前去结识,会不会太唐突了?”
“嘻嘻,我有办法,你就放心吧!”
于是两人又折返了回去。
她们快步赶超高世德,装作从他面前经过,在横穿马路到对面摊位的途中,大胆女子手一松,一串精致的珠链掉落在高世德脚下。
高世德弯腰捡起递还给她,她羞红了脸,轻声道:“谢谢公子,公子真是好心。”
“举手之劳而已,我看姑娘的手串精美,你不妨仔细检查一下,看看是否有摔坏的地方。”
女子接过珠链略微检查了一番,然后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调皮的笑意。
“幸亏公子眼疾手快,这手串完好无损。不过,我看公子似乎对这串珠链颇感兴趣,若是公子不嫌弃,小女子愿意将此物赠与公子,以表感激之情。”
高世德微微一愣,随即笑着摇了摇头:“姑娘误会了,我并非对其有所贪图。”
女子却坚持道:“公子误会了,因这串珠链能与公子这般人物结缘,也是它的福气。公子若是不收,反倒让小女子心中不安。”
高世德看这两位女子衣着华丽,而且模样身材也是上佳,他倒是不介意交个朋友,闲暇时和她们谈谈人生理想什么的,毕竟如今他心病已去,以后可以好好潇洒了。
“既然如此,那在下就却之不恭了。这串珠链既是姑娘所赠,我定会妥善保管,作为纪念。”
“嘻嘻,如此甚好,我看公子面生,你可是京城人士?”
“在下高世德,是高太尉的远房表亲,近日才来到京城投奔。”
两女听了高世德如此说,面上有些诧异,“原来如此,那公子以后可是个贵人了!”
“姑娘快别笑话在下了,我不过是在太尉府上寄居而已,在下初来乍到,在京城也没甚朋友,今日能够结识两位姑娘,已是高某的荣幸。敢问两位姑娘芳名?”
“小女名秦岚,这是我的好姐妹,名:郑萱怡。”
“原来是秦姑娘和郑姑娘!在下还有事,改日再和两位相聚把酒畅谈。”
“好呀,我爹是户部侍郎,你可去府上寻我!”
郑萱怡道:“我爹是京城的富商郑鼎,你稍加打听也能寻到我!”
高世德笑道:“好,那在下就先告辞了。”
……
高世德远去后,两女叽叽喳喳讨论起来。“他竟然住在太尉府,若不是有个声名狼藉的高衙内,我肯定去府上寻他。”
上一篇: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