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第305节

寅时,高世德穿戴整齐后,在杨玉蝶额头上一吻,“我走了。”

“嗯,你要小心些。”

“呵呵,无妨,我晚上还来!”

杨玉蝶给了他一个好看的白眼,“你快走吧!”

……

接下来的几日,高世德好不惬意。

白天找师妹你侬我侬,他爬过雪山、探过海湾。

师妹在他的手下已然没了秘密可言。

晚上他溜进皇宫,与杨玉蝶探讨人生,缠绵悱恻。

他还抽空去了一趟刘家兴府上,并将一些从海边带回来的精美礼物送给了刘玉婷。

两个月不见,刘小姐看高世德的眼神都快拉丝了。

刘家兴觉得,自己的姐姐危矣,但他却没有办法。

——难道真要让这个混蛋做我的姐夫?不行,我不能接受!

然而安淑帝姬连续几天去御禽监都没见到高世德,小丫头有些闷闷不乐。

王黼也有了动作,因为朝会必是蔡京的发难时刻,他赶在朝会的前一天,成功邀请赵佶到自己家做客。

王黼家天降祥瑞,他家中的屏风上,长出了一朵“千年”灵芝。

《铁围山丛谈》记载:王黼为人美风姿,面如傅粉,须发与目色尽金黄,张口能自纳其拳,有口辩,能巧言,极善谄媚逢迎。

王黼的相貌是结识赵佶的名片,而他的口才,是他能在官场崛起并叱咤的有力凭借。

他对赵佶一顿吹捧,夸赵佶有文治、有武功,治下祥瑞频出。

他甚至把自己没被星仔劈死,美化成仙禽有意让他改过自新,不然煌煌天威之下,他早已粉身碎骨了。

而那道雷霆打通了他的任督二脉,他已经幡然悔悟。

如今家中降下的祥瑞,便是上天对他悔过的认可。

王黼口若悬河,舌灿莲花,恐怕即便是高世德这个无神论者在场,听了他的言论也得怀疑人生,更遑论赵佶了。

王黼又哭着博取同情,赵佶见他哭的伤心,实在不忍失去这个损友,承诺会在朝会上恢复他的职位。

王黼深知赵佶从谏如流,善于“听取”大臣的意见,而蔡党必会趁机弹劾他,他想复相没那么简单。

他又拿出数件珍宝献于赵佶,声称均是近期网罗到的。

王黼之所以这样说,是想表明自己是个会下金蛋的公鸡。

倘若他被蔡京拿下,以后就没人给赵佶送宝贝了。

他又汇报了近期花石纲的进展,这是为了在老板面前凸显自身价值。

最后他又带赵佶逛了一圈京城有名的私人艺馆,还不着痕迹地拿李师师与她们对比,意在挑拨离间。

……

翌日的朝会上,蔡党的弹劾如约而至,王黼的爪牙纷纷出面据理力争,两派互相攻讦,好不热闹。

高俅早年混迹于江湖市井,他见惯了世间百态,也养成了比较圆滑的处事风格。

他善于处理人际关系,除非损害到他的利益,否则他不会轻易与人发生冲突。

高世德当官后,俅哥曾向他传授过自己的“三不原则”。

即:不建言,可避免政策争议;不结党,可远离派系纷争;不拒贿,可广结人脉资源。

高世德当时用“尸位素餐”四个字概括,被高俅提着棍子追了半个太尉府。

俅哥好心好意传授自己的为官之道,竟被鄙视了,他能不气吗?

高俅在朝堂上的形象是“老好人”。

赵佶想处罚官员时,常让俅哥私下传话警告,给官员留下补救的机会。

当蔡京与童贯争斗时,他常被双方拉出来作“公证人”。

俅哥与王黼本没有利益冲突,工作上还有些合作,例如派军队押送花石纲,杨志就是其中一员。

但他知道高世德和王黼有嫌隙,这次便准备在打压王黼上出一份力。

正所谓:‘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这种业务,俅哥还是很在行的。

他老神在在地看着两派争吵,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擂下属于他的那一锤!

只是他等着等着,察觉到风向不太对。

俅哥能有如今的地位,他察言观色的本领无需赘述。

在王黼爆料自家屏风生出灵芝后,赵佶按惯例,扔出了他的经典语录:‘卿等且议,朕再思之’。

王黼虽然没能成功复相,但也承受住了蔡党这次的猛烈打压,针对他的台阶式罢免暂时告停。

高俅早就知道王黼会耍些手段殊死挣扎,只是他没想到对方竟拉了个大的。

他看出赵佶有心想保王黼,此时即便添加些佐料也无济于事。

俅哥推波助澜的计划也暂时搁置,毕竟王黼的势力依然雄厚,省得没打着狐狸反惹一身骚。

俅哥面上依旧笑嘻嘻。

朝会结束后,众高级官员一同到王黼家参观祥瑞,也有人提出了质疑。

不过王黼敢带人参观,自然做了万全准备,而且他能言善辩,直言自己家的屏风取材于终南山的神木。

俅哥觉得,若给王黼一头小母牛,他保准能把牛吹上天。

……

太尉府,高俅的书房。

高世德拎着一串葡萄,边吃边听高俅讲今天朝堂上发生的事。

他有些无语,“什么?王黼家的屏风上,长出了灵芝?确定不是蘑菇?”

高俅道:“确实是灵芝,足有一尺长!不过应该是移植上去的,手法比较高明,完全看不出人为的痕迹。”

“这王黼为了复相还真是煞费苦心了。”

高俅点头道:“官家被他的一番说辞迷惑,蔡京暂时也拿他没办法。”

所有人都知道王黼谄媚梁师成,毕竟梁师成掌管御书诏令,谁见了不巴结?

但所有人不知道的是,王黼家后面就是梁师成的府邸,两所院子之间还有一道暗门。

王黼每次与梁师成密谈,都是深夜携重宝拜谒,且见面后以父礼相待,一口一个干爹,喊得丝滑流畅。

他这次能安然无恙,梁师成在其中多少也出了点力的。

由于两家不在一条街上,王黼又行事隐蔽,两人的关系鲜有人知。

高俅虽然不知道高世德为什么突然有了上进心,竟有了当节度使的念头,但并不妨碍他为高世德考虑。

他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悠悠道:“河北田虎作乱的消息,下面瞒不住了,你要不要带一路人马——去赚点军功?”

……

第368章 汴京禁军现状

高世德闻言,顿时来了兴趣,“好哇!”

北宋虽有重文轻武的国策,也确实压制着绝大多数武将,但像童贯和高俅这种级别的顶级权贵,并不在此列。

何况乱世将近,手中有兵就相当于掌握着真理。

高世德当下就准备趁机掌握一定的权势。

至于日后要不要受朝廷管制,实力弱小,自然要服从朝廷的军事调遣。

若势力庞大,那就要看他的心情了。

毕竟高世德可不是纯正的耿直忠善之辈,他完全可以在承认朝廷统治的情况下,保留自己的军事独立性。

对他来说,听调不听宣完全不会有任何心理障碍。

若是朝廷敢像对付岳飞那样对付他,抱歉,老子单干了!

念及至此,高世德心道:‘对了,如今岳飞也该成年了吧?记得他好像是河北汤阴县人氏,这次正好顺便把他收入麾下,嘿嘿。’

历史上,两年后的1122年,大宋正式出兵伐辽,时年,岳飞20岁。

岳飞主动应募参军,因为他武艺不凡,被任命为“敢战士”的一名小队长。

伐辽的主力是禁军,岳飞所在的是西路军偏师,主策应与后勤事务。

大军开拔之前,岳飞请命剿了一伙相州的匪寇。

然而主战场上,宋军遭遇辽军后接连失利,多次溃败、落荒而逃。

当时岳飞职微言轻,肯定无法左右到战局。

北伐之战中,岳飞除了战前剿匪外,就没有关于他的事迹了。

此后直到金军南下,岳飞才开始崭露头角,靖康以后,他每战奋勇当先,在军中渐渐有了名气。

岳飞三十岁时终于进入赵构的视野,被授予七品武功郎。

高世德觉得,这次若将岳飞收入麾下,只要对方适当获得一些功劳,他就能请俅哥给岳飞定职七品,让一代名将少走些弯路。

对俅哥来说,安排七品以下的武职完全没有难度,五品以下,找蔡京花点钱也能办得明明白白。

而高世德如今官居四品,他若想顺利获得更高阶的官职,即便背靠高俅,依然要有所建树。

所以,这次平叛他势在必行。

若适当策划一下,说不得还能再获得一个名号。

系统奖励的丹药,他可太眼馋了。

接下来,两只狐狸对这次出兵平叛稍作详谈。

像这种平叛,朝廷会临时任命一名宣抚使,作为战役总指挥;任命一名招讨使,作为前线战略指挥。

首节 上一节 305/3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