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明 第23节
不是他自己在乎,是他不想被父帅责怪。
朱寅一句话就堵住了李如柏的话,“二将军,如果这次不帮佟奴解决此事,那些族老会如何?”
“他们会认为,李大帅已经抛弃了佟奴。因为二将军人都到了,却作壁上观。”
“这会让佟奴的威信一落千丈。族人们落井下石,佟奴不但无法壮大,恐怕还会被族老们做掉。”
“如此一来,建州再也无力帮大明牵制叶赫等部,反而可能导致叶赫等部吞并建州。”
“这不是帮了叶赫等部的大忙?”
“二将军莫要忘了,令尊和朝廷的意思,是让佟奴成为鹰犬,为朝廷所用,牵制强大的扈伦四部和北方的野人女真。”
“佟奴若是废了,建州一盘散沙,海西女真就会东进,野人女真就会南下,就是朝鲜,恐怕也会西进蚕食……”
“二将军必知,凡事有度啊。”
李如柏不敢相信的看着朱寅,神色很是惊愕。
不到九岁的孩子,居然能知道这些大事,看的比他还透彻!
这要不是高门贵胄,他就不姓李!
朱寅的话,犹如醍醐灌顶一般,让李如柏豁然开朗。
对!
父帅是在防备佟奴太过强大,也的确是在制造家族分裂牵制他。
可凡事都有度!有了度,才叫平衡。
今日若是作壁上观,其实反而失衡了。
努尔哈赤就算是一条狗,也要不时丢块骨头。
“小公子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呐。”李如柏点头,“那以小公子所见?”
此时,他完全不敢把朱寅当成一个孩童。
朱寅心中鄙夷。
今日之事若是李如松,根本不需要自己提醒,就会帮野猪皮教训一下那些族老。
相对于强大的海西女真和更野蛮的野人女真,建州此时不能太弱。
起码十年八年之内,建州的壮大对明朝利大于弊。
因为历史上,有可能是海西女真统一建国!
朱寅沉吟着说道:“二将军的顾虑也十分在理,的确不宜直接插手。这样吧,二将军不直接出面,委托在下处理此事,如何?”
李如柏平庸无能,闻言立刻点头。
“小公子这个法子好。那就拜托小公子了。”
“俺派一百骑兵,跟随小公子行事。”
“大明铁骑一出门,他们不敢反抗,只能乖乖就范。一百骑兵,足够了。”
朱寅顿时松了口气。
一百骑兵帮忙,的确够了。
除非,那些族老敢造反叛明。
朱寅怀中的宁清尘,闻言也如释重负,忽然又觉得饿了。
朱寅点点头,“二将军放心,在下会公私兼顾。将士们也不会白跑一趟。”
李如柏心领神会的一笑,随即喝道:“薛成!”
“卑职在!”一个明盔明甲的把总出列上前,嚓的一声行礼,“请麾下军令!”
李如柏道:“你率所部将士,随从朱小公子办事!”
“诺!”薛成领命。
李如柏叮嘱道:“只要不出格,你就听从朱公子调派,懂么?”
薛成看了一眼朱寅,恭声道:“麾下放心,卑职晓得了。”
接着就开始整队自己的一百骑兵。
宁清尘也不得不佩服朱寅。这么快就借到一百骑兵,不愧是干间谍的人。
李如柏随即上马,来到努尔哈赤面前,说道:
“佟奴啊,俺实在不宜亲自出面。”
“这样吧,就请朱小公子帮你一次,带兵去会会那些族老。”
什么?努尔哈赤见这个男童和李如柏说了几句话,李如柏就答应出手,惊喜之余又大感意外。
努尔哈赤不禁看向朱寅,对上一双清稚而又沉静的眼眸。
他一身女真人的打扮,但明显就是个汉人孩子。
这孩子最多九岁,怀中抱着一个婴儿,大袄的口袋中,还有一只小黑狗,正伸出脑袋。
一个男童,一个婴儿,一条狗?
努尔哈赤忽然就想起之前,萨满太太的占卜。
萨满太太说了几种可能,其中一个吉祥的可能是:遇到外地来的、带着一个婴儿一条狗的一对孩子。
可惜,若是再多一个女童,就是吉祥了啊。
为何就少了一个女童呢?
PS:追读追读……复读一万次……
努尔哈赤是在建立后金时,才改姓为“爱新觉罗”,意思是金。所以,野猪皮本来不姓爱新觉罗。
那么他的本姓究竟是什么?起码有佟、雀、崔、觉罗、童这五个说法,至今史学家都没有定论。莫衷一是。
这是因为努尔哈赤之前,满洲没有文字造成的。
野猪皮的远族,出自“觉罗哈拉”,这一点毫无疑问。但这是远祖姓氏,不能作为野猪皮的本姓。
最新的历史考据,说努尔哈赤应该姓“觉尔察”,汉姓佟。就像是辽太祖姓耶律,汉姓刘。所以说野猪皮姓佟,也没有错。
努尔哈赤应该当过赘婿,可他不是因为入赘才姓佟。而是因为佟是他这个家族的汉姓。他的族人没有入赘,汉姓也是佟。所以史书上多处记载,他对万历和朝鲜国王自称“佟-努尔哈赤”。
这也目前最令人信服的一个答案。
所以,本书中让努尔哈赤姓“觉尔察氏”,汉姓佟。如果有新的历史研究成果,作者会对此修正。
作者不是清史专家,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蟹蟹方家指正!蟹蟹!
第21章 殉葬
努尔哈赤心中很是遗憾。
如果眼前这个男童,再多一个女童为伴,那就是他的吉祥啊。
一对远方而来的童男童女,带着婴儿和狗,这种可能太小了。
努尔哈赤收回思绪,哪里还不知道,竟是这个男童说服了李如柏?
这牛牛究竟是什么人,能说服李如柏?
却听李如柏笑道:“佟奴啊,你可不要小瞧朱公子年幼。若非有所不便,俺都想和他兄弟相称了。”
李如柏说到这里,不禁低头看看自己的皮鞋,十分满意。
这鞋,体面!
朱寅露出神秘矜贵的笑容,一副公子王孙的派头,小大人似的淡然说道:
“我和少将军也算兄弟了。”
在努尔哈赤等人听来就是:他和李如柏、李成梁很熟。
努尔哈赤见目中无人的李如柏,居然对朱寅如此客气,不禁浮想联翩。
暗道:这汉家牛牛姓朱,莫非是大明宗室?很有可能!
他在李家为奴数年,深知李如柏的傲慢无礼。少年时,他没少受李如柏的打骂欺辱。
如今他已是指挥使、淑勒贝勒,拥有了两个半部落,而李如柏见到自己,仍然像之前那样非打即骂。
可李如柏对这个气度贵重的男童,却客气的有点过分了。
这足以说明,男童很不简单。
不能得罪。也不能因他年幼就小觑了他。
努尔哈赤心思剔透,身段十分柔软,一条昂藏硬汉,也能随时绕指柔。
他毫不犹豫的对朱寅叉手行汉礼,用汉话说道:
“努尔哈赤见过朱公子,有朱公子出面,我那些族老哪敢抗拒大明天威?”
转眼间,努尔哈赤就起了结交的心思。
哪怕对方是个孩子,可只要对自己有用,就要搞好交情!
朱寅抱着宁清尘无法还礼,只能点头致意道:
“佟将军客气了。佟将军是建州左卫指挥使,又是淑勒贝勒,他们就该臣服。要是不服,就代表朝廷,用刀子和他们说话。”
李如柏道:“朱小公子,你只管放手就做。末将这一千多骑兵,就在此等候坐镇,看看谁敢胡来。”
他不想直接动手,但也不能一走了之。
解决了事情,拿到了双方的孝敬,他再走不迟。
努尔哈赤也道:“小主子,朱公子,我那些叔祖,如今都在祖城赫图阿拉。他们掳掠来的人口牲畜,肯定就藏在城里。”
有明军参与,哪怕只有一百人,就足以震慑那些老东西。只要他们不敢反抗,族中就不会内战。
说到底,努尔哈赤不是怕了他们,只是不想内战罢了。
朱寅道:“佟将军带路便是。不过去赫图阿拉之前,在下却还需做一件事。”
努尔哈赤粗犷硬朗的面容,露出忠厚温良的笑容,“公子请吩咐,可需要末将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