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明 第362节
大量的人马尸体和废弃车辆堵住了山道,明军只能停下来打通道路,做完这些已经夜深了。
“虎叔。”一身红甲的丁红缨走过来,“俺在庆王留下的马车中,发现了这个。”
说完伸出手来,却是个一尺长的事物,弧度微弯,看上去犹如一把匕首,色泽晕黄。通体润泽。
一看就不是等闲之物。
朱寅接过来端详一下,发现似玉非玉,似象牙非象牙,入手非常舒适,但肯定是一件骨器,看上去极其古老。
上面密密麻麻的铭刻着篆体汉字,还有汉代典型的螭龙纹,造型不但古朴,而且极其精美。
这显然是汉代的骨器,但这骨料的历史,却远超汉代。
因为朱寅认出,这显然是剑齿虎的虎牙化石!
朱寅见过剑齿虎的虎牙化石,长达三十厘米,和这件骨器很像。
可是剑齿虎已经灭绝九千年了。
朱寅在灯下自己看虎牙上的篆体汉字,不禁惊讶起来,只见上面写的是:“臣窦融敬献大汉皇帝陛下龙牙神齿之祥瑞”。
原来,这是东汉初年,割据河西、河套地区的窦融,敬献给光武帝刘秀的“龙牙”。
可不知道什么原因,东西落在庆王手里,成为他的一件古玩。
如今遗落车中,又成了自己的战利品。
“是虎牙。”朱寅说道,“这可是好东西啊。”
虎牙?丁红缨星眸瞪圆,“老虎牙齿有这么长?这都有一尺了吧。”
朱寅笑道:“是剑齿虎的牙齿,剑齿虎是古代的猛虎,大如牛马,已经灭绝近万年。因为时间太久,已经石化了。”
“这是一件古物,是后汉初年,窦融献给汉光武的宝物。”
“真的吗?”丁红缨很是高兴,“那侄女儿就送给虎叔了。”
朱寅也很喜欢这把匕首般的虎牙,笑道:“那虎叔就收下了。将来,虎叔还给你更好的宝物。”
秦良玉大汗淋漓的走过来,“抚军,将士们已经疲劳,请抚军示下。”
朱寅知道白杆军连日赶路,刚才又翻山越岭之后一番激战,就是铁打的也要修整了。
“就地扎营休息。”朱寅说道,“明日上午继续前进。”
翌日早上,五千明军再次出发。
当天黄昏,明军终于出了贺兰山。
大军一出贺兰山,茫茫大漠就突如其来般横亘在眼前,一望无际,苍凉无比。
大漠落日圆!
第227章 “我命休矣!”
腾格里沙漠!
朱寅不禁有点激动,这是他穿越古代六年以来,第一次见到大漠。
这片大漠,乃汉家英雄用武之地!
元狩二年,冠军侯霍去病率一万铁骑,出陇西,过乌鞘岭,穿越腾格里沙漠和巴丹沙漠,过居延海,迂回千余里,再沿着弱水南下,然后仅用六天奔袭一千三百里,闪电般席卷河西,大破匈奴。
如今,他率步、骑五千明军,出贺兰山,也将穿越两个沙漠,沿着霍去病的路线,过居延海,直插河西!
此时此刻,如血的夕颜即将沉入大漠的尽头,晚霞如火,壮美如画。
天地之间,寥廓苍茫,犹如走入一个宏大恢弘的梦境。
很多没有见过大漠的将士,见状都是有些震撼。
“这就是大漠?”丁红缨一双明眸都有点迷离了,“虎叔,俺今日终于见到书中的大漠落日了,真好看。”
同样是女子,秦良玉却蛾眉微皱的说道:“这苍凉大漠,若是断了粮草,大军就危险了。到了此处,我白杆军的行军速度跟不上骑兵。这最近的水草地,距此多远?”
两女不同的反应,说明秦良玉可为统筹全局的元帅,而丁红缨只能当一员猛将。
李如松则是说道:“抚军,末将建议,末将率两千骑兵为先锋,追击叛军,死死咬住叛军的尾巴。抚军率领白杆军殿后,前后策应。”
“抚军都亲自出塞了,朝廷和皇上也就不会怪罪抚军裹足不前,也就不必亲临最前线。”
朱寅却是摇头道:“一入大漠,身不由己。焉知你的骑兵走了,步军不会遭遇其他蒙古骑兵?我跟着步兵在后,其实未必安全。跟着两千骑兵,我或许更安全一些。”
这几天,朱寅也瘦了一些,少年的容颜居然有点沧桑了。
此战的走向越发波诡云谲,就算虎牙特务及时获取了情报,也无法及时找到朱寅传递信息。这是古代,又没有后世通讯技术。
如今沙漠上最大的变数是,战场上随时会出现第二支甚至第三支敌军骑兵。危险是难以预料的存在,朱寅可能会死在沙漠。
李如松和秦良玉看了朱寅一眼,都是神色忧虑。
他们担心朱寅的安全!
按理说朱寅作为主帅,为了安全起见应该坐镇宁夏后方,让部将出塞作战才对。
可如今庆王居然称帝,性质已经不是一般的武将叛乱。朱寅身为主帅,必须身先士卒的亲自率兵出塞追剿,绝不能躲在后方。否则很快会被皇帝褫夺兵权,治罪下狱。
“李将军勿虑。”朱寅风轻云淡的说道,“本官虽是文臣,却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
此时的朱寅虽然表面淡定,其实已经后悔主持宁夏平叛了。
这几日他不止一次想要弃军潜逃,带着宁氏姐妹逃出大明,去海岛上称王自大。
可是思来想去,终究无法说服自己,只能硬着头皮打下去。
历史因为他而改变,他必须要付历史责任。
根据现有的情报,西海鞑靼为了图谋西北,已经决定出兵了。瓦剌和硕特部也应该出兵了。之前逃出宁夏的两万鄂尔多斯部蒙古骑兵,已经投靠了西海蒙古的火落赤和土蛮。
敌军,很多。
朱寅当即下令,趁着夕阳的余晖,大军急行军四十里,明晚在汉朝遗留的鸡鹿寨扎营。
没有人比朱寅更了解地图了。在鸡鹿寨扎营,而且将鸡鹿作为一个临时基地,也是计划之中。后续的四千骑兵、九千步兵,出贺兰山后也都会到鸡鹿寨扎营。
就是从瓦剌、河套、青城、北京等地传来的情报,也会先送到鸡鹿寨,再由鸡鹿寨送到朱寅手中。
朱寅一声令下,五千多明军一起出发,沿着干涸的黄河支流,往西北而去。
慢慢沙尘之中,明军迎着夕阳滚滚向前,在茫茫瀚海之中,犹如一条渺小而疲惫的鱼。
战马的嘶鸣,显得悠远而缥缈。雪亮的刀枪很快蒙上沙尘,失去了寒芒。
骑兵也就罢了。步兵一脚下去,就是满鞋沙子。白杆兵干脆脱了特有的桐油钉鞋,光着脚行走,速度反而更快。
秦良玉下了战马,脱下战靴,光着脚和土家子弟兵一起行军。
“阿姐真巾帼表率!”朱寅夸赞道,也没有劝秦良玉骑马。他知道白杆兵之所以战力强悍,首领的作风和表率也很重要。秦良玉治军不但军纪严明,也能和士卒同甘共苦。
眼下才是四月底,还是暮春时分。可大漠中热浪逼人,已有几分炙烤之威了。众人不能脱甲,又舍得不得多喝水壶里的水,一个个热的满头大汗。
尤其是秦良玉、丁红缨这两个女子,更是因为汗味而浑身不自在。
朱寅骑着白马奔驰,衣服里面都汗湿了,华丽的盔甲上黯然无光,看上去灰头土脸,可那矫健的身姿,却令人想起了汉朝的冠军侯。
朱寅忽然回头喊道:“慕容狗蛋,放鹰侦查!”
“遵命!”随从中的慕容狗蛋答应一声。
“唳——”一只苍鹰冲天而起,翱翔长空,鸿飞冥冥。正是朱寅的飞虎。
足足两刻钟之后,飞虎才盘旋着飞回,没有发出鸣叫,也不是直接回来。这说明周围数十里没有敌情。否则,飞虎会从敌军的方向直接飞来,并且鸣叫。
…
第三日下午,明军已经深入沙漠二百余里。
“叮当…叮当…”悦耳的驼铃声传来,随即前面的沙丘后面,就绕出一个数十人的商队,都是草原胡人的打扮。
每头骆驼上,都驮着两只大口袋。
此地距离老磴口渡口不远,这是布兰泰盐湖到陕西、山西的“湖盐商道”。布兰特盐湖的草原人,将盐湖出产的红盐贩卖到山陕,可和青盐媲美。
这当然是走私行为。可迢迢万里的边境线,明廷哪里都顾得过来?加上草原商人贿赂边将,收买黄河水驿小吏,也就没人管了。这些商人除了走私红盐之外,其实还负有收集边城情报的使命,背后都是蒙古贵族。
那商队显然没有想到会遇见一支明军,他们之前还以为是蒙古军队,一开始以为看错了。因为他们从没有见过,大明汗的兵马会出现在这个沙漠,甚至都没有听说过。
这片沙漠,一直是草原各部出没的地方。
可是那火红的明军旗帜,鲜明的汉家衣甲,真真切切的告诉他们,这就是明军。
顿时,商人们就有点惊慌。
李如松一挥手,一群骑兵就呼啸而出,将商队包围。
“误会!误会!”商人首领用生硬的汉话喊道,“我们是朋友!”
李如松看着朱寅,等着朱寅的命令。
按照他的做派,这些胡族商人肯定是直接射杀。不是他嗜好杀戮,而是不能让这支商队泄露王师的行军路线,当然要灭口。
可是这些人毕竟只是商人,不是敌军。是生是死他没有权限裁决,只能听从朱寅的命令。
朱寅不想杀,他再想杀也不能杀。
陈琳有点担忧朱寅会犯文臣的老毛病,忍不住说道:
“抚军相公,他们虽然是商人,可其实…”
朱寅手中摸着虎牙化石,摇头冷笑道:“商人?他们不是商人,是假冒商人的奸细,是敌人。”
说完,手中虎牙化石轻轻一划。
李如松和陈琳相视一眼,短暂的诧异之后,就一起露出笑容。
李如松飒然笑道:“跟着抚军出征放马,可真是痛快啊!有稚虎先生这样的抚军,真是我等武夫的福气!”
话未落音就对家丁一挥手。
早就弯弓搭箭的家丁们一起放箭,顿时将几十个商人一起射杀。
“佛爷…”商队首领只来得及喊了声佛爷,就被一箭射死。
很快,尸体就被掩埋在沙漠,骆驼和货物全部成了战利品。
秦良玉张了张嘴,看着朱寅石雕般的身影,却还是咽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