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嫡明

嫡明 第381节

  说完手中拐杖重重一顿。

  “喳!”

  “诺!”

  蒙古贵族和汉将们一起领命,大堂中犹如雷鸣。

  ……

  啺菰谇疤靡槭拢降男泄冢焱跽诤退嗤跻谱骼帧�

  庭前载歌载舞,廊下琴瑟齐鸣。香气氤氲的画堂中,响起一个男子的低声缓唱:

  “人生意如何,忧愁如草多,不知凉州客,今日可奈何。吾如笼中鸟,妄自惜羽毛。大梦不敢醒,有翅亦难逃。”

  声音悱恻凄凉,令人闻之泪下。

  庆王朱伸域唱完这首自作的歌曲,端起金杯一饮而尽。杯中的西域美酒,此时犹如苦涩的药汁,令他更加愁苦不堪。

  数月以来,他犹如身在梦中,是耶非耶。

  在贺兰山称帝,距今已近两个月了。在凉州正式登基,改元天命,距今也大半个月了。

  按理说,他应该意气风发才是。毕竟他以一介藩王,当上了皇帝,成为河西之主。

  可是他自己清楚,自己这个所谓的皇帝,就是个啺菔种械耐嬉舛�

  若仅仅如此,那也就罢了。起码比之前被当猪养般的藩王要强得多。

  可是啺菡娴哪艽虬艹⒋缶矗孔约赫飧龌实塾帜艿倍嗑茫恳坏┌芰耍崾鞘裁聪鲁。�

  就是做梦,都是被押解到北京,满门处死的噩梦。

  肃王朱绅尧却没有那么愁苦,反而一副醉生梦死的样子,举着酒杯道:

  “皇兄还担心什么?今朝有酒今朝醉啊。如今皇兄占有河西,也是大明天子,可谓洪福齐天,何必自寻烦恼呢。臣弟为陛下贺,祝陛下千秋万岁,国祚永存。”

  肃王按照辈分,是庆王的同辈兄弟。作为藩王,他当然也如同囚徒,可他很会享受,只知道醇酒美人,倒是没有庆王那么愁苦。

  这一次,小松山蒙古台吉巴海攻下兰州,俘虏了他一大家子,劫走了他的金银财宝,又将他押到凉州。

  他为了活命立刻投降庆王,和庆王一起号召天下藩王反对万历和朝廷。

  庆王叹息一声,“他们立朕为天命皇帝,尊朕为天命汗,可朕哪里有这个福分?也只能得过且过,活一天算一天。”

  他虽然整日担心受怕,可又喜欢自称为朕。每天见到称自己为陛下、皇上的人,他心中又说不出的舒坦欢喜。

  上月登基大典之时,万千人一起叩拜,自己冠冕堂皇的端坐受贺,那情形仍然记忆犹新,每每思及都是回味无穷。

  唉,要是这个皇帝能一直当下去该多好,哪怕没有实权也心满意足了。

  肃王放下酒杯,满脸横肉的肥脸上露出谄媚之色,煞有其事的说道:

  “陛下有忠臣良将效力,十万将士用命,数百万人拥戴,有何惧哉?凉州自古是英雄用武之地,进可攻退可守,未免不是霸业之基啊。皇兄天命眷顾,福运恢弘,祖宗护佑,王图霸业唾手可得,应该高兴才是啊。”

  他手中的折扇一指东方:“万历小儿十岁继位,贪财好色,忠奸不分,哪里有丝毫明君气象?我大明在他手里,迟早有亡国之危。幸好皇兄拨乱反正,克承大统,胤续祖业,大明遂有涅槃之日。”

  天命帝听了肃王的话,心情不禁好了很多,也有了三分醉意。他挥着手中的玉如意,轻轻敲打果盘中的冰块,语气期待的问道:

  “肃王弟,朕年号天命,真的有天命么?”

  说完目光烁烁的看着肃王,身上多了一股力量。

  “如何没有?”肃王正色道,“想想那朱棣,当年只是燕王,却以八百人起兵,结果还不是打到南京,硬生生的篡位了?”

  “他这一支干的好也就罢了。可他和他的子孙是怎么干的?没一个成器!好端端的大明,教他们祸害成什么样子了?”

  “太祖爷定的祖制,天下是长房的,不是燕藩的。长房没了,那就是有德者居之!哪一房抢到大位子哪一房做天子!燕王能做,庆王也能做!”

  “陛下,当年朱棣只有八百人。陛下如今何止八万?这不是天命是什么?陛下改元天命,这就是天意啊。”

  此时此刻,肃王也很希望庆王能成功。不成功,他也完了。

  要是成功了,他就能成为有实际封国的藩王。

  这是庆王的承诺。

  庆王看看左右,低声说道:“可是你也知道,这些兵马不是朕的人,不会听朕的圣旨,他们只听太师的话。”

  肃王也压低嗓门道:“那又如何?兵权是在太师之手,毕竟陛下是太师所立。可陛下却有天子的名分啊。”

  “陛下进入河西不到一个月,就有好几万边兵投靠,归附陛下的河西百姓更有几十万人。难道他们是买啺莸恼拭矗克鞘锹虮菹碌恼拾 !�

  “没有陛下,就凭啺菡獾悴斜芙趺茨芊缇聿性埔话悖敫鲈戮偷侄ê游鳎ǎ炕共皇强孔疟菹碌拿孔糯竺髑淄醯难觯俊�

  “再说,太师年过七旬,他已经老了,还能活几年?等太师一死,大权还不是陛下乾纲独断?河西这么多汉人,就是陛下的底气,陛下只需忍耐几年,一切就会否极泰来了。”

  庆王不由深深看了一眼,心中对肃王有了更深的认识。

  西北百姓都知道,庆王有德,肃王无德。

  要说名声,自己这个庆王要比肃王好的多了。这也是为何这些蒙古贵族立自己为帝,却没有考虑立肃王。

  因为肃王名声太差,烂泥扶不上墙。

  可是庆王今日才发现,肃王其实是个很有城府的人,远不是沉湎酒色这么简单。

  “陛下。”肃王给庆王倒了一杯酒,“这次大战,关系河西归属。太师为了打赢,对陛下也不会太过限制。届时出征祭祀之时,陛下可亲自到场,一来鼓舞士气,二来也在将士们面前露个脸。这是一个机会,不可错过。”

  庆王点点头,从谏如流的说道:“肃王弟言之有理,那朕届时就亲自到场。”

  “朕对太师其实还是感激的。太师也真是大才,不到一个月就凝固了人心,让朕在凉州再造大明。”

  肃王张张嘴,只能默默喝杯酒。

  ……

  红山峡,明军大营。

  今日已是六月十五,一轮圆月朗照明军大营,和营中的璀璨灯火交相辉映。

  大帐之中,儿臂粗的牛油灯烧的哔啵作响,映照着铁甲的寒光,散放出夏夜的闷热气息。

  朱寅坐在灯下,正在阅读一份蜡书。

  这蜡书当然是凉州等人传来的情报。到了河西,朱寅的情报优势对战局的影响就很大了。

  河西和塞外不同,在塞外作战,朱寅很难及时得到情报,胜的很险。

  要不是他统带的是辽东铁骑、白杆军、戚家军这样的精兵,加上戚继光、李如松、秦良玉都是名将良将,他之前很难胜利。

  可是如今是关内的河西,虎牙特务的情报不但很多,还能很快递到自己手里,自己也能很方便的对河西地区的特务下达各种秘密指令。

  如此一来,贼军的军情和动向,对朱寅就没有任何秘密可言了。

  “呵呵。”朱寅忽然笑了起来,“啺莼拐媸抢霞榫藁坏至罚挂凭图啤?上О。晕乙丫皇敲孛芰恕!�

  “我派的细作已经查明,啺莼崤闪铰繁砝唇鸪枪兀磺耙缓螅煌虿奖右煌蛄角锉认鹞揖俸喜⒐セ鹘鸪枪兀眉撇甙。 �

  “他们居然还有援兵,要从西海调来几万牧民,这是下了血本。”

  朱寅笑的有点得意,像一只小狐狸。

  他的情报渠道当然不止一条。所以他的情报可以相互印证,很难出错。

  戚继光笑道:“啺菔抢辖彩锹帕⒄焦Γ比幻挥心敲醇虻ァK皇墙凭图泼矗课揖推藜疲 �

  朱寅点头道:“果然还是大将军老辣,啺菁热徊鲁鑫揖急敢越鸪枪匚璺俏揖透纱嗖簧璺盟朔驯怼!�

  “大战在即,就请大将军布置吧。”

  他是监军总督,只抓战略,战场之事可以不管,而是戚继光操刀。而且很多事其实他已经和戚继光商量好了。

  戚继光早有定策,他对萧如薰说道:

  “萧将军,金城关就交给你了。贼军两路来金城关,我军反而不设伏,让他们直接来打金城关。”

  萧如薰站起来,“末将领命!”

  李如松出言道:“可如此一来,金城关的压力就更大了,要面临两路贼军攻打。金城关位置低,城墙也不高,敌军可以在河岸山头居高临下攻击,其实并不好守。”

  萧如熏神色淡定的说道:“让他们来。金城关的确不好守,可我有很多火器,敌军也就两万多人。就是一边守城,还要一边输送粮草,那就不容易了。”

  戚继光想了想,“萧将军,你最少要守半个月,中间最少还要输出两次粮草,但是老夫只能给你八千兵马,不能再多了。”

  戚继光是百战名将,考虑的面面俱到。

  根据贼军军情,明军必须分兵了。后方囤积粮草的金城关,由善于守城的萧如薰守卫。

  金城关虽然是一个诱饵,却又绝对不容有失。否则的话,明军必败!

  可大军要分出好几路,不能在金城关布置太多的兵力。

  第二路兵马,由善于山地作战的秦良玉、陈琳、张炯统领,突袭贼军粮草重地瑞安堡。

  这一路有两万人,任务不仅仅是攻下瑞安堡,还要切断贼军主力和瑞安堡的粮道。

  第三路兵马,由熊廷弼、李如柏等人率领。

  这路共一万人,西去祁连山东麓,守卫日月山口、冷龙岭山口、大斗拔谷三个山口,挡住西海蒙古的援兵通道,让他们无法进入河西支援贼军。

  第四路是戚继光和李如松统带的主力,共三万人,正面直攻凉州!

  戚继光布置完毕,当即命令众将各自准备。

  第二天大早,朱寅和戚继光在庄浪河谷举行禡祭,祭祀军旗、天地,杀了一个被俘的鞑子斥候为祭品。

  朱寅亲自宣读了禡祭的祭文,之后明军大营就各自分兵。

  同日,朱寅、戚继光、李如松三人,率领三万步骑,缓缓拔营北上,顺着庄浪河谷,逼近凉州!

  三万明军漫山遍野般席卷,刀枪耀日,甲衣生寒,旌旗敝空,飞土扬尘。

  几万头战马、骡马、骆驼刨着干涸的土地,犹如雷霆滚动。

  一辆四头牛牵引的巨大高车,载着号旗、战鼓,以及两杆三丈高的直幡式中军大纛。

  一杆是白底黑字蓝边,上写:提督宁夏甘肃等处军务戚。

  一杆是蓝底红字红边,上写:佥都御史钦差总督五镇军务朱。

  白发老将戚少保站在高车之上,犹如一座石雕,神色冷峻的看着滚滚大军。

  朱寅并没有站在高车上,而是骑着一头白色的骆驼,在亲兵的护卫下行军。

  前后左右都是大军,车辚辚,马萧萧,朱寅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安全感,以及激荡心怀的万丈豪情。

  哪怕口鼻中满是灰尘,他此时也甘之如饴。

首节 上一节 381/6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