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明 第487节
“太阁几年前就颁布惣無事令(禁止私战)和刀狩令,对刺杀使臣之事当然更是无法容忍。此事应该是那些罔顾法令的流亡忍者所为。”
相比家康,石田三成穿的就单薄多了,很有一些苦寒武士的架势,倒不是穿不起,而是故意穿的少。
石田三成是秀吉的官僚之长,类似相国,负责财政与检地,推行《石高制》,监管日军的军粮后勤。
他的话,是最能代表日本官方态度的。
起码在礼节上,得知明使遇刺的消息后,这些日本顶级权贵表现的歉意满满,似乎无可挑剔。
强力大名、位列五大老的前田利家、毛利辉元,也都说了类似的话,仿佛都很惭愧。
可实际上他们的惭愧,主要来自无法控制突发事件发生的外交丢脸,而非朱寅本人受到威胁。
他们和甲斐姬、浅野长政不同,不知道朱寅“是”阿市的养子,所以他们的诚意还不如甲斐姬等人。
很显然,前田利家和毛利辉元,同样对烟枪很感兴趣。两人好不容易才压制住自己的好奇。
怎么回事,明使用这个东西吞吐烟雾,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呢。应该不简单吧。
虽然在武力上他们已经瞧不起大明,可是对于大明之物,他们向来觉得很高级。
除了刀剑和火枪之外,丝绸、茶叶、瓷器、棉布、白糖…甚至那种春丹,都是明国的好啊。
甚至就是明国的女子,他们都觉得比日本女子高级,因为更高嘛。
那么,朱寅如今用的东西,肯定也是好东西吧?
可是出于礼貌,以及强力大名的矜持和傲慢,他们又不能询问,以免显得没见过世面。
朱寅当然也不会解释,说道:“在下初来乍到,应该分别拜会诸公,又怕不太方便。”
他这话,当然是说给秀吉心腹石田三成听的。
石田三成赶紧说道:“我等当然求之不得。稚虎君若是有暇,我等焚香备酒以待。”
有了石田三成这句话,朱寅就可以去拜访德川家康等人了。
这其实也正常。使臣的作用本来就是交际嘛。见见这些大老、奉行,促进和谈,又有什么好紧张的?
德川家康笑道:“在下暂住在町市附近的德川阵屋,静候稚虎君光临。看样子要下雪了,刚好可以在在下的草庵茶室赏雪。”
毛利辉元道:“在下也等候稚虎君去毛利阵屋做客。”
这些大佬听从秀吉号令,临时来九州岛西南的名护屋城大本营参加军议,当然有临时住所。
这些大佬的临时住所叫“阵屋”,其实就是名护屋城外的一个个独立行辕官邸,围绕着秀吉的本丸御殿,众星戴月一般。
等于是日本最尊贵的一群大名护卫着秀吉,彰显“天下人”和“武家之主”的无上威严。
家康虽然邀请朱寅去他的阵屋,可他自己在此也是“客”。
他其实不愿意待在秀吉眼皮子底下,唯恐哪天秀吉就对自己动手了。可是秀吉一声令下,他就不得不离开关东乖乖来到九州,效力秀吉马前。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离开这里,回到自己的领地啊。
…
朱寅送走了家康等人,已经是上午辰时。用完了精致的使臣朝食,徐渭也来到朱寅的书院造。
徐渭作为属员,当然也住在馆舍。他的房舍距离书院造只有十几丈远,早就知道发生了什么。
朱寅看到徐渭,立刻来到院子空旷处。
“主公,刺客是谁?”徐渭直接问道。
朱寅将事情讲了一遍,徐渭忍不住露出惊讶之色,低声道:
“是严绍庭?我认识他。当年我随胡宗宪去严家,和他见过几面。严嵩孙子很多,可他给我的印象最深。”
“此人十八岁时,严家倒台。他当时不在北京,而是在南京。他竟然提前得到消息,在被捕之前,带着一百多个严家死士,卷走严家在南京的商号银子,从长江出海,传闻投靠倭寇去了。”
“算起来已经二十七年。如今看来,他是真的投倭了。”
徐渭这么一说,朱寅终于可以断定,《万历野获编》关于严绍庭的记载是真的,他真的投靠日本了。
那么也可以断定,服部春秋就是严绍庭了。
徐渭又道:“这也不奇怪。当年严世蕃南逃,本来也是想出海投靠日本,严家和日本倭寇勾结多年了。只是严世蕃晚了一步,他儿子却是成功出逃。”
“严世蕃狡诈如狐,早就在日本有所布置,留为后路。加上严绍庭带走了一百多死士和很多银子,去了日本当然如鱼得水。”
“严世蕃的儿子之中,严绍庭沉默寡言,最为特别。此人有其祖之城府,其父之奸诈,不但喜欢武艺,还喜欢江湖易数和医道,和其他子弟很是不同。”
“听主公的猜测,我也怀疑那织田信长和明智光秀之死,和严绍庭有关。”
“不过,他在日本经营近三十年,盘根错节,党羽众多,背后还有权贵包庇他,我们只是使团,不可和他对抗。”
“主公做的很好,为今之计就当没有问出刺客口供,就当不知道和他有关,免得和他鱼死网破。”
朱寅点头道:“先生所言极是。眼下只能忍一口气,权当不知道他是幕后主使。”
徐渭却是微微一笑,“说不定主公在日本的谋划,还能利用他一次,收回一点利息。”
“先不说他。就说日本太阁,估计很快就会交出一个替死鬼,敷衍一下大明使团。”
似乎,他又有了新的计策。这一次在日本的布局,就是他和朱寅一起策划的。
朱寅冷笑,“先生以为,他们会杀几个替死鬼,就当给大明交代了?”
徐渭抚须道:“那是必然如此。反正他们多半也查不到。明日或者后日,他们就会宣称找到刺客的幕后主使,然后直接处死了事。”
“九州岛有不少客寓日本多年的朝鲜海商。我猜测,多半是拿朝鲜海商当替罪羊。一是给使团交代,二是趁机株连,没收所有朝鲜商人的家财,一箭双雕。”
…
果然,第二天下午,浅野长政就再次来到朱寅的书院造,神色微喜的说道:
“稚虎君,幕后主使已经查到了,刺客居然是朝鲜海商崔光世父子雇佣的忍者,崔光世父子已经招认了,证据确凿无疑。”
浅野长政神色带着怒意,“他们为了阻止和谈,让贵国和日本决战,就雇佣忍者刺杀你。只要刺杀了明国使臣,挑起两国爆发决战,朝鲜就能渔翁得利,趁机复国了。”
“朝鲜人真是卑鄙无耻啊,太阁闻报,十分震怒。”
“稚虎君,他们是雇凶刺杀你的幕后主使,还请稚虎君率领使团去海边观刑吧。”
“下午未时,就奉太阁之令,在海边斩杀崔光世父子!”
“稚虎君,请!”
朱寅闻言,神色顿时有点古怪。
姜是老的辣,文长先生真是神机妙算啊。
关于“《嫡明》吧群”的说明
我决定创建本书的吧群,所谓吧群,特点如下:
1.人数不必多,但需要爱讨论剧情、喜欢网文话题、深度喜爱《嫡明》的书友。数人亦可。
2.内容以讨论《嫡明》剧情为主,可议论书中人物、故事、情节。可批评、建议。
3.本书是历史文,可议论和本书有关、或无关的历史话题,不限于华夏历史,但请不要议论近代以来的国史。
4.也可讨论其他作者的作品、网文现象、网文热点。
5.可议论各种题材的幻想,灵感,创意。
6.可议论各种实体书籍(敏感话题书籍除外)。也可议论电影剧情。
7.群里可以写长评,可发表为书中感言。
8.群里不可议论近现代历史、政治、时事、军事。
9.本书顺利完本(非断更),会在群中酬谢书友的参与。
10.本人群里聊天的时间不多,未必会第一时间回应吧友的建议和批评。
说明:本吧群是以讨论本书剧情为主的吧群,对此没有兴趣的书友,不必入群。
在群中习惯长期沉默的书友,也不必入群。
喜欢议论以上话题之外话题的书友,不必入群。
哪怕数据再差,订阅再少,只要吧群中还有讨论,我也会好好写完,坚持完本。
群号1044431499。愿意加入的吧友请进。蟹蟹!
吧群号1044431499
第317章 大明公主嫁给天皇,只能为妃!
日本有不少朝鲜商人,有些商人已经定居日本多年了。
平时,为了朝日贸易,征收商税,各地大名对朝鲜商人还能容忍。这些商人也经常孝敬,也算恭顺
名户屋山下,波户岬海边,这里曾经是朝鲜使臣的馆驿,如今成了处决朝鲜商人崔光世父子的刑场。
在日方的邀请下,朱寅和郑国望率领使团,来到这里观看处决“幕后主使”。
周围已经围了很多人,除了执法队、日本权贵,就连附近船上的日军水兵,也赶来观刑。
崔光世父子三人神情悲愤,脸色惨白的跪在海边的沙滩上。身后各自站着一个手持太刀的武士,也就是刽子手了。
负责刑法的目付,大声宣读秀吉亲自签发的斩绝令,公布崔氏父子刺杀明使、挑动明日两国决战的的“罪行”,鉴于事关外交大事,性质极其恶劣,即刻行刑。
斩决令念完,法螺声和手鼓声就响了起来,令人心惊胆战,仿佛地狱的催命之音。
随即,武士们用很有仪式感的动作,倒握刀柄,然后很夸张、很熟练的抽刀。
几道寒光飞起,武士们口中“哈”的一声暴喝,锋利的太刀就轻而易举的砍下崔氏父子的三颗人头。
他们的刀很快,刀术也很娴熟,被砍下的人头直接掉落,并没有滚出去。
鲜血喷泉一般飙射而出,三具失去脑袋的身体扑倒在地,身体随着鲜血的喷涌,不断颤动。
“呦西!”围观的日本武士们发出一阵豺狼般的欢呼,一个个摩拳擦掌,神色兴奋。
紧接着,又有几个武士上前,给了刽子手几个永乐通宝,就抽出太刀。
永乐通宝在日本很值钱,一贯永乐钱,居然值十两银子,等于百文永乐钱,就值一两白银。因为日本金银多。
那几个武士给了刽子手永乐钱,就猛地暴喝一声,挥刀砍向三具尸体的躯体!
“咔嚓”几声“胴の音”,三具没有首级的身体,就被腰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