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嫡明

嫡明 第502节

  “最少也有一万人,大筒和铁炮十分厉害,肯定是南蛮才有的!”

  “八格牙路!”秀次一脚踢翻茶岸,“传令集合!京都只留下一千兵!其余的都随我救援大阪城!”

  “大阪城绝对不能出事!”

  “哈依!”

  …

  大阪城作为武家政权的都城,实在太重要了。秀次的速度很快,很快就率领京都大军南下救援。

  京都距离大阪城,也就是一日路程,希望还来得及!

  镇守京都的丰臣秀次一走,京都城顿时空虚了。

  …

  “哈哈哈!”得到消息的朱寅知道,采薇到了。

  可是他不能说,只能对郑国望等人道:“南蛮海盗万余人居然来攻打大阪城,天助我也!天助我也!”

  他将郑国望和徐渭叫到一起,开门见山的说道:

  “月盈兄,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啊。我准备效法傅、班、陈、王,在京都来一出黑虎掏心…”

  郑国望听完之后愣住了,她没有想到,朱寅居然敢这么干!

  这可是日本腹心之地啊。

  “稚虎兄。”郑国望摇头,“太冒险了。虽然丰臣秀次带兵去救援大阪,王京空虚,可我们只有四百人啊。”

  “郑少卿此言差矣。”徐渭一副智珠在握的神色,侃侃说道:

  “当年傅介子以一剑之任,蹈异域之险时,他有多少人?班定远坦步葱雪、咫尺龙沙之时,又有多少人?咱们有四百精兵啊。”

  “少卿别忘了,唐太宗玄武门之变,也才三百人。本朝成祖起兵靖难时,不过八百人。”

  “肘腋之地,但教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数百人足以谋大事!”

  郑国望向来很有主见,可没有这么好糊弄。她反驳道:

  “文长先生此言虽说有理,却也不合时宜。就算傅介子、班定远,也被司马温公批判为法家流毒,不足以示远、失信于天下。”

  “况且当时西域各国畏惧强汉,可如今日本却藐视大明,若是故技重施,岂非刻舟求剑?”

  “至于太宗和成祖,本就顺天应命、三才具备。他们有的不仅是那点元从,岂能以元从多寡论其成功?”

  “可我们有什么?只有四百精兵。”

  她说到这里坐下来,“其他不说,单说一件事,便是个死局:就算能成功绑架日本君臣,又如何能逃回国?是变成鸟飞回去,还是变成鱼游回去?”

  “解决这一点,这个谋划才可能成功。否则就是作大死,不可活。”

  徐渭却是摇头冷笑,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看的郑国望有点恼火。

  笑什么?我说的不对?

  朱寅笑道:“如何回国?我们可以和洋人海盗合作啊。他们不是在攻打大阪么?我们到时就去海边,搭洋人海盗的船回国。”

  “什么?这也行?”郑国望一脸愕然,“洋人海盗会同意?我们是大明使团,他们是海盗,一个是官,一个是贼,他们还能那么好心,送我们回国?”

  徐渭笑道:“郑少卿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你要这么想,洋人海盗已经得罪死了日本,为何还要得罪大明?”

  “他们送我们回国,能赢取大明的友谊,说不定大明为了感谢,允许他们通商传教呢。他们何不赌一次?得罪我们又没好处,他们为何要干?”

  “如果我们再许以重利,给一点承诺,他们肯定求之不得啊。毕竟只是搭个船而已,惠而不费的事,何乐而不为?洋人海盗是坏,却不是傻。”

  “退一万步说,就算他们不愿意做个顺手人情,我们也有机会趁着鹬蚌相争,夺取船只扬帆出海。关键要做到一个快字。”

  郑国望张张嘴,想说什么却没有出口。这个法子乍一听很荒谬,可是仔细一想似乎又很靠谱?

  朱寅正色道:“月盈兄,你大明国舅的名头,肯定是好使的。最好到时你亲自去和洋人海盗谈,只要他们愿意搭载使团回国,我们愿意出十万两报酬,朱家出五万两,郑家出五万两。到时,再让兵部报销。”

  徐渭闻言,抚须微笑。

  郑国望倒也不傻,她其实也是鬼精鬼精。她虽然想不到所谓的“洋人海盗”和朱寅是一伙,但她却想到另一个重要问题。

  “如果…”郑国望神色沉吟,“我是说如果,洋人海盗觉得日本君臣奇货可居,等我们上了船,夺走我们的俘虏呢?”

  徐渭道:“少卿能想到这一点,不愧是郑氏之千里驹。这一点不难解决。海盗就算想抢日本君臣,也是为了换取金银。我们许给他们就是了。朝廷俘虏日本君臣,就能极大打击日军士气,几十万两银子应该舍得给。”

  “横竖就是钱的事。就算到时朝廷不给,皇上不给,不还是有朱家和郑家兜底么?你们两家都是豪富,凑个几十万两银子,换取这件泼天大功,不值吗?”

  “银子没了可以再赚,再贪。可是这个能立泼天大功的机会,却是只有这一次,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朱寅忍不住说道:“文长先生此言差矣,什么叫银子没了可以再贪?本官何曾贪过一两银子?先生不要乱说啊。”

  郑国望也和朱寅‘同仇敌忾’的说道:

  “谁贪了?你看见了?郑家的银子都是经商所得和田庄收成。你倚老卖老就能血口喷人?”

  徐渭呵呵笑道:“是老朽失言了,还请两位见谅。”

  朱寅说道:“说正事。明日大早,日本王周仁,会率领公卿大臣,去城东的贺茂神举行霜月祭…”

  “…我们就在他们在祭祀时,率使团护军突然动手,将日本王和高级公卿们,一网打尽,全部俘虏…”

  “京都眼下空虚,敌军不多,正是机会。”

  他一边说一边取出早就准备的地图。

  “佛家在日本曾经势力极大,如今虽然衰微,可僧兵还是不少。”

  他的在城图西南一点,“这是重建后的本能寺,乃是日莲宗寺院,织田信长当年就死在这里,设箭楼与壕沟,眼下有两三百僧兵,虽在城中,尚不足虑。”

  “但还有一股僧兵,不可不防。”

  “这是比叡山!”朱寅在地图东北一点,“就在琵琶湖的东边,距离贺茂神社仅有十几里。比叡山的延历寺是天台宗的总寺,京畿僧兵最多的地方,大概有一千僧兵,其中还有一百多人的火枪队。”

  朱寅神色有点凝重,比叡山的一千僧兵,是最大的变数之一,很可能会造成计划失败。

  “十几里,看到贺茂神社的烽火后,一大半个时辰就能赶到。”郑国望皱眉,“我们只有四百人,都没有火枪,很难对付他们。”

  使团因为是出使日本,不能携带火器。面对拥有火枪队的僧兵,很容易吃亏。

  朱寅点头道:“所以,比叡山到贺茂神社的路上,必须要有人负责阻击。”

  他又在一个位置点了点,“这里是比叡山到贺茂神社必经的八濑峡谷,十分险要。只要烧毁八濑桥,哪怕百十人也足以阻击一个时辰。”

  说完抬起头,目光烁烁的看着郑国望。

  郑国望蛾眉一皱,“你要我去那八濑峡谷阻击比叡山一千僧兵?”

  朱寅笑道:“月盈兄,咱们四百来人,除去十几个使团文官,能战者也就三百八十多人。”

  “兵部只给了使团八十护卫,再就是我的一百二十家丁,你的六十家丁,还有一百多女真人。”

  “你若是带走六十郑家私兵担负阻击,使团就只剩下三百二十人能战。”

  “可是扈从日本王去贺茂神社的兵马,最少有三百多人。贺茂神社是倭国大神社,本身也有兵马,叫‘社家武士团’。贺茂神社有三百多人的社家武士。”

  “这加起来就是七百,最少!”

  郑国望道:“可是我六十私兵,要阻击一千敌军。你三百二十人,却只对付七百人。你还觉得我是美差?”

  徐渭笑道:“话不是这么说,少卿先别急啊。少卿难道忘了,贺茂神社距离王城只有五里地?”

  “贺茂神社的烽火一点燃,王城中的留守兵马就会直扑贺茂神社,两刻钟就能赶到。到时,宫保要对付的就不止是贺茂神社的六百多敌兵,还有出城来援的一千多敌军!”

  “少卿带走六十人,宫保身边只剩三百二十人,却要对付两千之敌!而且,不是据险而守!是面对七倍之敌,打硬仗!”

  “少卿,宫保的任务更重啊。”

  朱寅点头道:“不错。月盈兄,我是正使,当然要担负最重的担子。当然,如果你不愿意去阻击比叡山的僧兵,我就让我的家丁去。”

  “我去!”郑国望银牙一咬的点头。

  “好!”朱寅抚掌道,“月盈兄真英雄也!”

  “这第一盘棋,终于要收官了。”

  徐渭笑道:“这一子落下,真可谓…黄莺扑蝶,石破天惊!”

  PS:老盟主“红法官拉森”之前再次打赏盟主,却一直没有为他加更,今日终于补上了,八千字大章节,蟹蟹!求月票!

第326章 日本武士VS女真勇士,比狠!

  此时三人商议的地方,乃是北山第的湖心亭,上面有当年赵居任亲手题写的亭石刻:明心亭。

  明心亭在湖水中,加上湖水已经结冰,所以绝不可能被忍者探听到。

  朱寅之所以要绑架日国君臣,除了打击日军的士气,就是要让日本重新陷入分裂内乱。

  没了天皇、公卿、朝廷,秀吉的权力就失去了法理,没有了大义,分裂就不可避免了。

  天皇和朝廷虽然不被大武士看在眼里,可是在低层武士,尤其是在广大农民、渔民、町人、僧人眼中,仍然具有强大的号召力。

  在大多数日本普通人眼中,天皇就是日本!日本不可没有天皇!失去了天皇的日本,将不再是日本。

  这是刻在骨子里的执念。

  这就是为何,没有人敢弑杀天皇,最多就是让天皇当傀儡。

  朝鲜的十几万日军,一旦知道天皇和公卿大臣被俘虏,他们的军心就再也难以维系了。

  朱寅这一招釜底抽薪,在日本人看来阴毒之极。

  徐渭忽然说道:“宫保和少卿,难道一点也不关心金银么?”

  朱寅的确不太关心金银,问道:“先生何意?”

  徐渭笑道:“宫保忘了聚乐第?宫保不是说,那聚乐第是秀吉的行宫,里面有很多珍宝吗?”

  “日王的王宫里没啥金银,可是聚乐第呢?宫保总不能让女真勇士们白来一遭吧?”

  郑国望蛾眉一蹙,“我们能战者不到四百,一边要擒获倭国君臣,一边要阻击比叡山的僧兵,哪有余力去攻打聚乐第?”

  “当然能!”徐渭苍然的眼眸一眯,“城外的贺茂神社一出事,留守聚乐第的一千日军,是不是会立刻出城?”

  朱寅也明白了,笑道:“果然姜是老的辣,文长先生这一计,真是妙不可言!”

  朱寅没想到,这绍兴师爷在原本的计划上再次加码,让这个计划的含金量又提升一个台阶。

  郑国望只能讨教道:“计将安出?稚虎兄请指教!”

  朱寅还指望她麾下的六十郑家死士,解释道:

首节 上一节 502/6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