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明 第523节
第338章 改元雍正!
宁一刀?朱寅听到这里,忍不住笑了。
这小神婆真会吹嘘啊,一个没毕业的医学生,居然自称“宁一刀”。
不过,某一方面说,她也算有这个资本。
据宁采薇说,她的确是做过手术的。因为她有个家里开宠物医院的大学同学。
当然,她不仅是给宠物做手术,也给“人类”做手术。
她曾经订做了很多极其昂贵的高仿真人体手术模型,不但内脏、骨骼、器官,就连血管筋膜、模拟心跳、模拟出血都是高度仿真。
这种手术模型她用了几百具,耗资上亿。实话实说,她的技术的确用钱喂出来了。
可她仍然没有为病人动过手术。也可以说她的实际手术案例是零。
却听宁清尘继续说道:“当年,北海龙女身患重病,龙角里长了一个道劫瘿,是为师用本命药刀解剖,切除病灶,这才让她修成正果。仙家之医,无不重视外科手术。”
“可直到化凡此世,为师才知道,尘世间的外科手术十分粗浅简单,而且为医家所轻视,被批判为‘不仁’,战场士卒受伤,也多因为外科手术低微,得不到救治而死。”
“大明太医院十三科,虽设有金镞科与疮疡科,却排名最末,等同虚设。即便也有手术刀、骨凿、镊钩、药线、铍针等外科器械,可技术低微,不明究里,仅仅停留于入门阶段,还被医家主流视为奇淫技巧、小道方技。”
朱寅听到宁清尘的话,不禁微微点头。
宁小医仙对明朝外科手术的现状和生态,评价还是很客观的。
借用李约瑟的评价,中国古代外科技术,是中医自主演进的结果,和西医无关。
这是中医的自然演化。因为在医疗之中,古代医生也发现了外科手术治疗疾病的作用,自然而然的会形成中医自己的外科体系。
可是外科手术在中医体系中,是长期受到忽略和轻视的存在,就是不上台面的小道方技。
更重要的是,中医外科学没有系统的理论,缺乏人体解剖学的支持。
这是中医相对现代医学的三大短板之一。
宁清尘的野心,是开辟中医自己的外科手术学,在华夏传统医学的理论世界之内,优化后世外科手术学。
因为在她看来,现代医学手术虽然发达,但同样有缺陷。
宁清尘说到这里,语气有点铿然了:
“阴阳五行是医之道,药石、针灸、手术就是医之术。这手术当然属于术,不是道。”
“道是根本,是规矩,是万古不变的道理。术则不同,术种类繁多,不一而足,万变不离其宗。”
“可是光有道,没有术,行吗?”
“道以术用,术以道存。两者相互表里,不可分离。所以,光有医道不成,光有医术也不成,医道医术皆有,方是…医学!”
“道虽是根本,可有道而无术,犹如人有心智而无手足,犹如曲有音谱而无管弦,道又何以伸展?”
“所以,《黄帝内经·素问》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道和术不可偏废。然而自古以来,我华夏医道,重道不重术,以至于医学难以完善,终于无法破茧化蝶,登峰造极。”
“为师可说清楚了?”
“你们都是为师最重视的学生,为师才要亲手教授你们外科手术学。如果还有人认为外科是小道方技,那我也不勉强,但从今以后不再是我的亲传弟子。”
接着宁清尘就不说了,室内之人鸦雀无声,只听到火炉中木炭燃烧的哔剥声。
朱寅听到这里,这才举步跨入,朗然笑道:
“宁小医仙秉烛教学,真是学子之福啊。”
他眼睛一扫,只见暖意融融的厅堂之中,灯光璀璨之下,是二十个少年少女,都是身穿白衣,头戴幞头,静静的趺坐在蒲团上。
上首案上,端坐着一个同样白衣黑帽的小女孩,她捧着手炉,一板正经、神气活现,一副为人师表的模样。
朱寅见到暌违数月的宁清尘,情不自禁的露出温暖的笑容,心中的那一丝担忧也烟消云散。
见到朱寅出现,小女孩的小脸瞬间绽放惊喜之色。
“小老虎?你回来了!”
宁清尘的声音满是欢快之意,可她随即就想起了什么,小脸又是一肃,咳嗽一声,对众人软软萌萌又老气横秋的说道:
“今天就到这了,你们都回去吧。记着,你们是为师从五百学员中精挑细选的亲传弟子,为师寄予厚望,尔等不要为师让失望。”
“本门医学博大精深,你们将来只要学会为师三成本事,就足以安身立命,悬壶济世了,善为之,善为之!”
“是!谨遵吾师教诲!”二十个学生同时收拾讲义,起身敛祍行礼,“学生告退!”
等到学生们离开,宁清尘这才重新露出欢喜之色,忍不住一把抱住朱寅,挂在身上,小嘴好像打开了塞子的葫芦:
“小老虎你怎么不回来陪我过年?我都七岁了啊。我日盼夜盼,望眼欲穿,担惊受怕,度日如年…总算把你盼回来了,你没少点什么吧?哦,你几时回来的?”
“今天早上回的京。嗯,我家清尘又重了不少…”
“啊?你早上就回来了,怎么才来看我?这都一天了。我生气了!”
“我是率使团回京啊,先要待在会同馆侯旨交接,下午又要入宫面圣。倒是你,城中百姓都知道我回京,你都不知道?”
“本仙子很忙嘛,几乎一整天都在研究室,研究药物。本仙子晚上才出关,又给亲传弟子讲课。”
“哈哈,宁仙子还收亲传弟子?”
“不行么?这二十人都有医学天赋,是本仙子优中选优的找出来的。将来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大明国医,成为不同领域的泰山北斗。”
“你的学生成了泰山北斗,那你成什么了?”
“我是医仙啊,当然超然脱俗,成为一个传奇,成为一个信仰。”
“好吧宁医仙,你是一个传奇。可你不觉得,咱家的传奇也太多了吗?我真怕招忌啊。”
“咯咯…小老虎,医学院开课后,很多人都知道我是神仙转世。上个月,本仙子出手救了一个垂死的病人,他答应给我修一座医仙庙,也不知道修了没有…”
朱寅:“………”
我去,你这么想让别人给你修庙?
朱寅摸摸宁清尘的角髻,笑道:“他就算不修,也总会有人修的。”
宁清尘扬起粉妆玉琢的小脸,“小老虎,宁总呢?她没有回来?”
朱寅道:“她还要过几天才能回来。放心,肯定能陪我们过元宵节。”
宁清尘点头,“那你快和本仙子说说小日本的事情,都担心几个月了。”
听到朱寅将日本之事说了一遍,宁清尘的小脸上已经写满了佩服,黑宝石般的眼睛亮晶晶的。
“本仙子真是服你了。小老虎,你胆子也太大了吧,在日本首都把整个日本朝廷一锅端了!不愧是干特务的,残暴,你好残暴。”
“怎么,仙子是不喜欢吗?”
“喜欢,当然喜欢。这也算扬眉吐气了吧。当年靖康之变,大明皇帝被辽国抓到草原,多耻辱啊,多亏杨六郎和岳飞。现在呢,你把日本天皇都抓回来了,厉害了我的哥…”
“不是…我说你能不能抽点时间看看史书?出去别说是我小姨子啊。”
“怎么啦?我又说错了?”
“你没错,是我错了。”
“小老虎,你这次立了这么大的功劳,拜金帝怎么赏你呢。”
“呵呵,你猜猜。只能猜一次。”
“不会是封爵吧?”
“猜对了,封侯。”
“啊?真是封侯?你是侯爷了啊。那我就是侯爷的…小姨子?拜金帝怎么会愿意给你封侯……哦,他是想封郑国望?”
“仙子不愧是传奇,就是冰雪聪明啊。不错,皇帝真正要封的是他小舅子,我是沾了郑国舅的光。”
“咯咯!小老虎,原来你是个搭头!那你是什么侯呀?”
“江宁侯。”
“还蛮好听的嘛。是不是万户侯啊?粪土万户侯!”
“神特么万户侯啊,大明的侯爵不是封君,没有封地,当然也没有封民,只有经济待遇和政治特权,世袭罔替。”
“呃呃,知道了。那你也厉害了,贵族是吧。那我姐就是侯爵夫人了?”
“我才不稀罕。”朱寅将宁清尘放在蒲团上,一起在大火盆边坐下来,“清尘,你要做好心理准备。我这个京官恐怕当不了多久。”
“啊?”宁清尘小嘴一张,“那医学院怎么办?”
朱寅神色有点凝重,“走一步看一步。如果我到时真的被贬谪外放,医学院的学生就跟你一起走,暂时迁出北京。不愿一起走的,也就顾不上了。”
宁清尘小脸肃然,“他们如果为了贪图安逸,就留在北京不愿离开,那就不配当我的学生。”
“对于新中医而言,守在书斋课堂是学不好的。一定要四处走走,感受各地的药材道地,特色疾病,药材区别。华夏最集中的药材道地,川蜀、陕西、荆楚这三地,最少要去一个地方。”
朱寅道:“下个月内,我有可能去朝鲜统兵收拾乱摊子。如果我去,我就答应你的要求。”
宁清尘的要求,是一起去战场,用日军俘虏试验新药,进行活体解剖练习,获取宝贵的临床数据和毒副反应资料。
当然,不是她一个人去。她会带一批学生去。这些学生既要担任军中救死扶伤的军医,又是战地实验室的研究者。
对于医学生们来说,这是极其难得的机会。
宁清尘听到朱寅的话,顿时笑的大眼弯弯,“那你一定要争取去带兵啊,多多俘虏日军,不然试验对象不够用,我有好几种毒副作用不明的新药,急需要大量活人来试验。”
朱寅问道:“采取数据也需要一些计量工具。比如温度计,我们只有一支,根本不够用。”
宁清尘道:“小老虎,这事本仙子正要求你。你让岱山加快搞出水银温度计吧。医学院的课程中,已经有关于体温的课程,我直接采用的摄氏温度体系。”
朱寅摇头:“没那么容易。最难的是玻璃拉管的中空精度,还有隔绝空气的密封技术。我已经提出了不少方法,可岱山工匠们还需要摸索,估计最少还需要两年,才能搞出高精度的水银温度计。”
“小仙子不是神仙下凡吗?怎么水银温度计都需要我这个区区凡人?”
“小仙子?”宁清尘嗔道,“你骂我?咋不叫我小仙女呢?你也不是凡人啊,你是下凡的星君,就是不知道是什么星君,可能是扫把星吧,嘻。”
“还有,不仅仅是温度计。听诊器、手术器械、注射器这些工具,本仙子就都拜托星君大人了。”
宁清尘说到这里,忽然神情有点诡异,一双软萌的眼睛看着朱寅,煞有其事般说道:
“小老虎,你说,你是不是真的星君下凡?而我,是不是真的医仙转世,是不是真的前世在北海学道?”
朱寅的神色也有点诡异了,他忍不住伸手摸摸小丫头的额头,很关心的问道:“哪里不舒服吗?你为何会这么想?”
“哎呀,讨厌。”宁清尘甩开朱寅的手,“你觉得我有病?真的是我有病?万一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