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明 第618节
朱常洛却是神色一松,“孩儿巴不得如此。孩儿不喜欢像父皇那样当皇帝,有什么好?孩儿宁愿当个藩王,远离这个皇宫,远离这里的人。”
朱寅神色严肃的叮嘱道:“常洛,虽然你心中这么想,可不代表郑氏这么看你,他们始终把他当成威胁和障碍。你一定要小心谨慎,尤其是提防祸从口出,任何时候不要有任何怨言,就算熬,也要熬到出宫的时候,你要表现出不争、认命的姿态。保命,永远是最重要的。宫里会暗中有人周全你们母子,可也需要你和你母妃自己小心…”
“是!”朱常洛领命,“先生的叮嘱,孩儿铭记在心。”
朱寅又道:“如果有一天,你父皇问你想去哪里就藩,你不要说具体的地方,就说你名字中带水,想去江河之畔就藩,记住了?”
“是!”朱常洛一脸认真,“孩儿记住了,想去江河之畔就藩。可是…父皇这么嫌弃孩儿,真的会问孩儿自己的意见么?”
朱寅笑道:“你能想到这一点,足见聪明过人。你父皇有可能会问你自己的意见。虽然他不喜欢你,可你毕竟是皇长子,皇位本来是你继承,可因为他的缘故,皇位要传给福王,他岂能毫无愧疚之心?只要他有点愧疚之心,哪怕为了补偿你,也会问问你自己的意见。”
朱常洛点头,“孩儿懂了。到时只要父皇问,孩儿就照着先生的意思说。孩儿不会说是先生的主意。”
朱寅道:“那为师就放心了。等你就藩,为师还可能找机会去看看你。不过藩王被朝廷和地方官府看管的很严,你就藩后其实也没有什么自由。”
朱常洛听到当了藩王仍然没有自由,神色不禁更加黯然。
朱寅安慰道:“常洛,走一步看一步,你先不要想这么多,相信事情终有转机。为师视你为子,很多事都愿意为了你去做。其他事情,就留待将来吧。”
朱常洛咀嚼着先生的话,又从中感受到了一种希望和力量。
虽然他说不清楚这种希望和力量是什么,但他的心忽然就亮了起来,再次拥有了勇气。
先生就是他的光,他的火。只要见到先生,听到先生的话,他就不再畏惧!
“常洛。”朱寅摸摸信王的头,“初心如磐,笃行致远。芳华待灼,砥砺深耕。人生在世本就是修行一场,这无情冷漠的深宫,何尝不是道场所在?”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生如逆旅,一苇以航。求诸于内、心灯自照才最为紧要。唯苦其心志、冰壶秋月,方可握瑾怀瑜、云鹤九皋啊。即便默如尘埃,也能明心见性,汝当勉励之。”
“是!”朱常洛拱手,“先生殷殷教诲,孩儿牢记心头。”
朱寅又道:“还有就是,健康乃安身立业之本也,为师教你的健身之法,你也要勤练不辍。心身皆强,才能文质彬彬,然而君子也。”
朱寅一一耳提面命的殷殷叮嘱,语气十分关情,朱常洛都是一字不落的记下。
除了先生,没有人能教他这么多道理。
眼见残阳如血,朱寅这才喟叹一声,“为师要走了,三日后就离京。咱们师徒就此别过吧。好为之,好为之。”
“先生!”朱常洛跪下来,哽咽失声道:“孩儿舍不得先生走…”
“痴儿,痴儿。”朱寅扶起他,拍拍他膝盖上的灰尘,“男儿有泪不轻弹,你虽小,却是大明皇长子,安能效此儿女之态。”
“是。”朱常洛拭泪,“孩儿只是不知道,山水迢迢,何时才能见到先生。”
朱寅抓着他的小手,拍一拍,“好自为之,终有一日,会有再见之期。”
说完深深看了朱常洛一眼,微叹一声转身离开。
“先生!”朱常洛追出右厢房,看到先生已经走在晚霞之下,身影在霞光的映照下灿烂而孤寂。
朱常洛的眼泪再次夺眶而出,“先生…保重!”
夕阳下,朱寅头也不回的挥挥手。
……
朱寅出了紫禁城,回望巍峨的宫阙,目光带着一丝不舍。
常洛,好好照顾自己啊。为师希望你此生,平安喜乐。
朱寅到了端门,坐上兰察驾驭的马车,回到草帽胡同的江宁侯府,此时已经天黑了。
“恭迎老爷回府!”朱寅一到府门口,数百奴仆就黑压压的在门口迎接,华美的灯笼照的白昼一般。
随即,鞭炮就噼里啪啦的燃放起来。
“主公终于回府了!”靳云娘笑盈盈的上前,亲自端了火盆,请朱寅等人踏过去。
就是小黑,也被鸡毛毯子在狗毛上扫了一遍。
朱寅笑道:“我平安回来,你们也担心了吧?云娘,府中上下,每人赏一个月的月例。”
“谢主公!”
朱寅看到众人的喜悦,心道:“要是他们知道我已经被贬谪出京,成了彭水知县,不知道是何滋味。”
朱寅穿庭入户的进入后院,上了含章楼,只见早上就回来的宁清尘抱着一岁大的红太极,正在自言自语般数落着:
“你这个小鞑子,就是历史上的清高宗皇太极,姑姑要是摔死你,你的狗屁大清国就没了,咯咯。”
“你求姑姑,姑姑就饶你狗命。唉呀,你都吓得冒泡泡了,咯咯!”
朱寅很是无语,一步跨入房中,笑道:“什么清高宗皇太极?清高宗是乾隆那混蛋。皇太极是清太宗。”
宁清尘嘻嘻笑道:“原来是清太宗啊,什么狗屁清太宗,小命就在我手里。我一摔,大清就没了。”
她当然是开玩笑,怎么可能真摔?
朱寅坐下来,接过软嘟嘟、胖乎乎的义子,“就是你不摔,大清也没了。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都是损失惨重、元气大伤,满清已经很难诞生了。”
他抱着历史上的满清太宗,和孩子一双无辜的眼睛对视,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笑声带着说不出来的促狭。
“皇太极啊皇太极,从今天起,你就算是汉人了,你祖上姓赵,我就赐你一个名字吧,赵靖忠。”
“姓赵?”宁清尘一怔,瞪着一双不解的黑眼珠,“小老虎,他不是女真人吗?为何祖上姓赵?”
朱寅的笑容越发促狭,“这就说来话长了…”
…
PS:这个传说大家不要当真,小老虎恶搞而已。实际上到底是不是根本没有证据。元朝皇室是刘邦后裔的可能性很大,应该就是了。至于清朝皇室是赵宋后裔的可能性却很小。
明天月初了,又要月票冲榜了。蟹蟹!
第410章 “稚虎别来无恙?为兄等你多时矣!”
看到宁清尘一脸兴趣,朱寅笑道:“说是靖康之变后,赵佶被金人俘虏到五国城,结果又生了不少儿子,这些人女真化了,就是野猪皮的祖先。所以传闻说清朝皇室是赵佶后裔…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信了。”
“真扯!”宁清尘笑的露出豁口的乳牙,“我不信这么巧。只要分析一下历史就知道站不住脚。赵佶后来又逃回了南方建立了南宋,还让岳飞打金国,把金国都灭了,他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儿子待在五国城?这不是扯吗?”
朱寅忍不住翻个白眼,张张嘴,干脆啥也没说。
忽然怀里的“清太宗”踢着小腿笑起来,嘴里直冒泡泡。宁清尘瞪着小东西,“你笑什么?”
“清太宗”咬着自己的小指头,只是咯咯的笑。
朱寅摸着义子的小脑袋,笑道:“你看,赵靖忠都笑话你了,笑你这个便宜姑姑是史盲,张嘴喜感动人。”
宁清尘嘻嘻笑道:“我过几年就不是史盲了。史记我已经看完,开始看汉书了。”
“好吧。”朱寅对这个小姨子很是头疼,“说正事。三天后的六月初六,我就离开北京,去重庆了。”
宁清尘好看的眉毛一蹙,“这么急?拜金帝真的不当人,做事太过分。就算忌惮你找借口贬你出京,可你刚回京,立了这么大的功,总该歇息一段日子吧?真是刻薄寡恩的昏君。”
朱寅冷笑:“连他曾经视若尊亲的张居正和冯保,他都毫不留情,何况是我这个外人?所谓伴君如伴虎,生杀予夺、雷霆雨露皆为君恩,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能让我当个知县,已经是沈师等人起了作用。要是以他的想法,恨不得将我下狱治罪,抄家入库。”
“哼,要是我能安安稳稳在彭水当知县,倒也不错了。就怕他还要继续找茬,知县都不让我当的安生。”
宁清尘握住小小的粉拳,“小老虎,我们何必这狗皇帝的气?干脆直接出海,占了南洋自立为王。”
“你又来了。”朱寅苦笑着摇头,“你这是逃避型性格啊。每次出事,你都要出海自立。就像猪八戒一样,遇到打不赢的妖怪就要分行李散伙。我之前都说过了,出海逃离那只是最后的退路,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放弃。”
“我们这些年的经营,无论是商业上还是政治上,都有了很大的利益,怎么能直接拱手让人?当然要斗一斗!”
宁清尘低着小脑袋,忽闪着长而密的睫毛,“我这不是怕你受委屈嘛。去彭水当个七品知县,重庆知府还是和你不对付的郝运来,你去了那里能有好日子过?副部长一下子成为县长,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你能受得了?要是再有其他官员落井下石,为了讨好皇帝故意作践你呢?小老虎,我是心疼你。”
“呵呵!”朱寅忍不住笑了起来,“清尘也知道心疼我了?不容易啊。不用担心,我可不是玻璃心的脆皮,我是栉风沐雨、见惯生死的人,你担心的这些,对我而言不值一提。相反,去经历一下反而是好事。”
他将睡着的“清太宗”放在了摇篮里,继续说道:“就说当知县,起码能让我深入了解大明朝的基层治理和地方权力的运作逻辑,让我更了解这个时代的症结,宰相应该起自州郡啊,何况我这个想夺回皇位的人?即便不是为了治国安民,这种磨砺也不算坏事。”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自古人杰谁会一帆风顺、事事如意?谁不是波澜起伏、历尽风霜?你知道人生的三重境界吗?就是那个心境。”
宁清尘认真点头,“当然知道。第一重境界,就是追求物质保障,这是生存基础。第二重境界,当然是追求精神需求,这就高了一重境界。第三重境界,追求思想的自由…”
朱寅很是无语,“好了,你不要再说了。”
他觉得自己活该,居然和宁清尘聊这种话题,这不是对牛弹琴么?
“怎么了?”宁清尘瞪着黑宝石般的呆萌大眼睛,“小老虎,我说的不对?”
朱寅摸着自己的额角,似乎头痛一般皱着眉,“你说的…也没错。但和我说的不是一个频道…唔,鸡同鸭讲。”
宁清尘的小脸顿时有点奶凶,“什么鸡同鸭讲,你才是鸭呢…”
说到这里她觉得说错了话,赶紧转换话题道:“那你说说看,什么是人生三重境界?”
朱寅只好解释道:“第一境是孤独迷茫,所谓‘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就是执着坚守,所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就是顿悟得道,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人生苦短,若是能达到这第三重境界,那便是成功。”
宁清尘道:“原来是这三句话啊,我当然听说过。好像是徐志摩的名言,他经历和几个女子的爱情,看透人生,才有这番感悟…”
朱寅看着宁清尘清澈的眸子,但见她的眼睛映照着灯光,目中似乎有一片星河。
他到嘴的话又咽了回去,换了一句完全不搭的话:“宁医仙,你的新药怎么了?”
宁清尘立刻神采飞扬,小爪子猛地抓住朱寅的手,“小老虎,新药的临床验证终于完成了,没白去一趟高丽啊。我告诉你,青霉素、水杨酸、大蒜素、青蒿素、金鸡纳霜…不对,是清尘霜,还有绛矾、氯化汞、红曲霉素、葡萄糖、麻药吗啡、硝酸甘油、阿司匹林、链霉素、二甲双胍等新药,都能投入临床了。”
“之前的绝症,比如痨病、疟疾等病,都有了治疗的方法。很多病人可以继续活下去了。”
她进入话题舒适区,眸子都有点湿润了。
“除此之外,我带领两百多个学生,完成了多项手术,正在编写《大明外科医典》。在我的指导下,用了大量倭寇俘虏之后,脑外科、胸外科、骨科等手术,已经达到了二十世纪初的水平。”
“我可以明确对你宣布:小老虎,我起码能让大明的医术,领先世界两百多年!让华夏医疗体系发生质变!接下来只要我不死,华夏医学会飞速发展,有希望在二十年内,总体上达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水平!”
“真的?”朱寅闻言很是高兴,“医学可是成体系的大学科,你一人真能完成这个目标?”
“怎么不行?”宁清尘一脸傲娇,“我可是二十一世纪顶级医学院的高材生,而且我不是一般的本科。别人学医是为了就业赚钱,我学医纯粹就是爱好。因为很小就研究医学,我读大学时理论水平已经不比博士差。到了古代,理论才是最重要的财富,而不是实践。”
“不过,要将华夏的医道水平整体提高到二十世纪初的水平,还需要国家层面的支持。政策、资金、教育等各方面都不可或缺。小老虎,你快当皇帝吧。你当了皇帝,我的事情就好干多了。”
朱寅道:“那这次我要去重庆做官,你的医学院怎么办?我在彭水怎么也要待上两三年啊。”
“搬!”宁清尘道,“搬到重庆府,重庆城起码也是府城,还容不下我的医学院?”
“你放心吧,学院的教授和学生们,都会跟着一起去的。我有这个自信。他们没有衣食之忧,还能学到医术,不会离开学院。再说,他们要是不去,就没有我亲笔签发的毕业证。”
两人正说到这里,忽然屋中的铃铛再次响起。
有情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