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嫡明

嫡明 第9节

  中原汉地的基础是农户群体,而女真部落的基础是猎户群体。

  但实际上,女真猎户的地位,不如汉地的农户。

  因为他们没有完全的人身自由。

  他们上面还有女真贵族统治,要服从各级女真贵族,如穆昆达(氏族长)、寨主、城主、贝勒的奴役。

  身份定位上,他们就是奴隶阶层。

  只不过,他们能以氏族为单位,相对独立自主的组织狩猎、生产、祭祀活动。

  实际上,喜欢掠夺汉人为奴的,是女真贵族。

  而这些人本就是奴隶,汉人俘虏当然不会分给他们为奴。

  后来后金崛起,战争规模扩大,才允许底层女真人通过战功分享抓来的汉人奴隶,参与分配,刺激他们为女真贵族卖命。

  朱寅登高而望,还看到一丈多高的栅栏里面,有一些空地被大雪覆盖。

  这些空地,肯定就是种粮食和蔬菜的。

  女真人虽然以狩猎打鱼为主要生活来源,可也种地、采摘、养殖。主业是渔猎,副业和汉地农民差不多。

  他还看到栅栏里冒起了炊烟,听到了鸡鸣狗吠的声音。

  这个人类的村寨是如此简陋,原始,可比起之前的雪地荒原,还是温暖多了。

  此时,女子们也结束了滚冰,开始回栅栏了。

  根本不需要朱寅开口,一个中年女子就主动说道:

  “牛牛,家去吧,家去!”

  “天黑了,三个牛牛穿的太少,佛朵妈妈也不会放心的。去寨子里暖和暖和。”

  这就是邀请的意思了。

  “阿穆不拉巴尼哈!(很感谢)”朱寅很是高兴的谢道。

  转头对宁采薇道:“这位阿姨请我们去做客。”

  朱寅的女真语也越来越熟练了。

  那女真妇女看看宁清尘,笑道:

  “还是个要吃奶的牛牛啊!去寨子里喝奶吧。我家的儿媳刚好生了崽子,她被佛朵妈妈赐福了啊,奶水足的就像是泉水。”

  “就让她当个奶妈,喂养这个孩子吧。”

  朱寅上前,左膝跪地,张开双臂抱住这女真妇人的腰,用头顶着中年女子的胸腹,行了一个女真人的抱见礼,很感激的用女真语说道:

  “那就谢谢阿麽了,祝愿佛朵妈妈给你赐福。”

  中年女子摸着朱寅的头,表示还礼,唱歌般说道:

  “牛牛啊,是撮哈占爷的指引,让你来到这里的。”

  “你能随身带着没睁开眼睛的狗崽子,没有狠心的抛弃它,就已经得到佛朵妈妈的赐福了。”

  原来,满洲人十分爱狗,视狗为家人朋友,是狩猎的伙伴。

  朱寅抱着一只小狗,就足以获得她们的好感和认同。

  朱寅站起来,给了宁采薇一个放心的笑容。

  妥了。

  接着,三人一犬就跟着几十个女真女子,进入简陋的栅栏。

  “汪汪汪!”

  一大群狗,白的、黑的、灰的、黄的,一起摇着尾巴跑过来迎接。

  近百条狗尾巴猛烈摇摆,令人眼花缭乱,很有一点壮观!

第8章 吃

  朱寅怀里的乳狗黑虎,此时还没有睁开眼睛。

  可是它听到同类汪星人的叫声,闻到同类的气息,毛球一般的身子不禁颤抖起来。

  它很激动!

  它想睁开眼睛,可惜无能为力,只能笨拙的摇着小尾巴,口中“哇哇”呜鸣,奶声奶气的犹如婴啼。

  实际上它活了二十年,已经是犬族中的老寿星了。

  二十年啊。

  它跟着主人上学、掏鸟、打架、上班……还被送进军犬特训班,当了秘密军犬(隐藏现役身份的军犬)。

  它什么没有见识过?它的经历是犬种巅峰,狗生寂寞如雪,只能和人类为伴。

  可是现在,它变成了没睁开眼睛的小乳狗,又觉得同类的气息是如此亲切。

  朱寅感知到黑虎的激动,不禁亲昵的摸摸它小小的狗头。

  他和黑虎的情分很深。

  若是没有黑虎,他就没有机会归籍华夏,也没有机会被秘密局挑中。

  此时,滚冰归来的女真妇女们,每人身边围绕着几条狗子,被狗群众星捧月般簇拥着,整个栅栏内,更加热闹鲜活了。

  “汉家妹妹。”之前和宁采薇说话的女真少女说道,“我家在那里。”

  她指指不远处一个简陋的木栏小院,“可以找我玩儿,我叫嘎洛(天鹅)。”

  女真女子结婚晚,她年纪只有十岁出头,还不到待嫁之年,所以还是剃发留辫,没有开始蓄发。

  像个假小子。

  朱寅给宁采薇翻译道:“她叫嘎洛,想和你交朋友……”

  接着又翻译宁采薇的话道:“嘎洛姐姐,她叫采薇,也想和你交朋友……”

  嘎洛很是高兴,“那我就在家里等着她来,明天一起去采蘑菇。”

  然后挥挥手,回到自己的屋子。

  朱寅看到,这些女真人的毛庐很矮,但又和蒙古人毡帐不同。

  女真人是结庐而居,他们的木头屋子矮而宽敞,主要是用桦木建造。屋顶用桦树皮,窗户也用桦树皮。

  只有比较富裕的人,窗户才用高丽纸。

  东北老林子,桦木到处都是,取料方便。

  而且桦树皮有一寸多厚,坚固耐用,遂成为女真人最普遍的建材。

  这种桦皮屋子,冬暖夏凉,建造简单,可谓女真人一大特色。

  女真人很早就用四合院,每一户人家都有一个小栅栏,算是一个简陋的院子,真就是柴门荆扉。

  小院子里面,是北边的正屋、西边的西厢房、东边的东厢房,简陋而有章法,绝不是胡乱建造。

  栅栏外面,是猪圈、羊圈。

  狗住的的地方却不在院子,而是在院内狗舍,不叫狗圈。

  每个小院中的西边,都有一堵矮墙,这就是影壁了。

  影壁前竖立着一根高高的木杆,是祭祀天神的索罗杆子。

  索罗杆子下面有石头神龛,里面燃放着野生的安春香(达子香)。

  杆子上面是一条长长的幡,幡上描绘着祥云、飞鸟、瑞兽。

  正屋后面,是高高的呼兰(烟囱)。

  “来客人了!福气也到了!”那中年女子一进院子就嚷嚷到,“快抛冰取肉,招待客人!招待好了,福气没跑了!”

  “好的额麽(妈妈)!”一个十几岁的女真少年答应一声,甩着两条小辫子冲出屋子。

  这女真少年冲到小院的东角,掀开一张葛布,露出一个半丈高的大冰坨子。

  那大冰坨子里面,冰封着的是猪肉。

  女真百姓几乎家家养猪。到了寒冬腊月,就杀猪过年。

  杀猪之后,猪肉就冰封在冰坨子里,家家户户都有大冰坨子。

  中年妇女风风火火的拿起笤帚,胡乱的在屋前里面上扫几下,对朱寅道:

  “远方来的小客人啊,我已经打扫屋子了,请带着吉祥进屋吧。”

  朱寅看到,屋子外面的墙壁上,挂了一块红布。

  这也是女真风俗:新生女儿,屋挂红布。新生男孩,屋挂小弓。

  这说明她儿媳妇生的是一个女婴。

  朱寅刚要进屋,那中年女子又兴奋的对屋子里喊道:

  “采生人到了!采生人到了!是个聪明漂亮的采生人啊!我们家的小格格有福气了啊!”

  她又对朱寅笑道:“牛牛,你就是我孙女的采生人,真是有缘分,佛朵妈妈保佑。”

  所谓采生人,就是女真孩子出生后,第一个见到的外人。

  采生人来的越远,说明孩子长大后走的越远,越高。

  采生人越聪明,孩子以后也越聪明……也就是,孩子长大后,会很像采生人。

  这说明什么?

  说明这阿姨很喜欢自己,认为自己会是一个好的采生人,所以才邀请自己进屋看小孩。

  朱寅跟着进屋,首先看到一个长长的火炕,围绕着屋子。

  屋子里面暖融融的。火炕的东边,坐着一个穿着单衣的女真少妇,正在敞开怀抱,给孩子喂奶。

  “快来看啊牛牛!”女主人拉着朱寅,指指女婴,“她叫真格,你是她见到的第一个外人,你就是她的采生人啊。”

  说完就来到西炕上供奉的神龛前,跪下说道:

  “佛朵妈妈,撮哈占爷啊。我家的小真格,见到她的采生人了。”

首节 上一节 9/6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