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第13节

  日期:民国二十四年十一月一日

  密电等级:绝密

  电文:

  阎长官钧鉴:

  兹为支援贵部剿匪,特拨付一批物资,物资已由西安转运至临汾,途径晋西北,预计二十日内抵达。请速派可靠部队接收,并严加保密,以防敌特破坏。接收后务必回电确认。

  备注:

  物资清单及转运路线详见附件。

  接收部队需携带我方签发的通行证及密令,以备查验。

  物资交接时需核对封条编号,确保无误。

  密电编码:X-2876-1940

  解密密钥:黄河之水天上来

  注意事项:

  此电文需使用专用密码本解密。

  阅后即焚,严禁外传。

  如有疑问,速与军委会联络处联系。】

  看完这条密电内容,赵为国的目光闪烁起来。

  “这封电报是一号发的,现在已经是五号,那么意思是最晚十五天这批物资就会来到晋西北,从附件路线来看,运输队伍的途径点距离刘庄并不远!”

  “这可是国府拨给阎老西的物资,里面的东西肯定少不了。”

  “剿匪...这该不会就是用来剿我的吧?既然这样那就更不可能放过了。”

  赵为国当即做出决定,绝对不能放过这支国府运输队!

  【叮!获得新任务,扩军整备将部队发展到一千五百人!】

  .....

  太阳缓缓升起,金色的光芒洒在刘庄的青瓦屋顶上,像是给这片土地镀上了一层温暖的辉光。

  鸡鸣声此起彼伏,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刘庄的一天开始了。

  百姓们纷纷从各自的家门走出来,有的披着粗布衣裳,有的扛着锄头,脸上带着几分疑惑和期待。

  他们三三两两地朝着刘庄中心的空地走去,脚步虽不急促,却透着一股隐隐的兴奋。

  路上,几个老汉凑在一起低声议论:“听说了吗?红军昨晚通知咱们今早集合,不知道有啥大事儿。”“是不是要分地了?还是山匪要打过来了?”“别瞎猜了,等会儿就知道了。”妇女们牵着孩子,脸上带着几分忐忑,却也掩不住好奇。

  空地上,人群渐渐聚集,黑压压的一片。

  孩子们在人群中钻来钻去,嬉笑声与大人的低语交织在一起。

  忽然,人群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高台——赵为国大步走了上去。

  他身穿灰色军装,腰板挺直,目光如炬,扫视着台下的百姓。

  “乡亲们!”赵为国声音洪亮,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咱们刘庄,自古以来就是咱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可是现在,咱们周边出现了山匪,他们烧咱们的房子,抢咱们的粮食,杀咱们的亲人!”

  “还有那些割据军阀,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强大着自己的军事实力,不断地剥削咱老百姓!”

  “咱们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家园被毁吗?能看着自己的妻儿老小受苦吗?”

  台下鸦雀无声,所有人的心都被这番话揪紧了。

  赵为国顿了顿,继续说道:“国府不管咱们,咱们自己不能不管!”

  “红军是咱们穷苦人的队伍,是为咱们打天下的!今天,我站在这里,不是为了我自己,是为了咱们刘庄的每一个人!为了咱们的土地,为了咱们的子孙后代!咱们要拿起武器,保家卫国,不是别人的事,是咱们自己的事!山匪还是军阀来了,咱们就将他们赶出去!”

  “咱们自己家园,咱们自己做主!”

  他的声音越来越高,仿佛一把火,点燃了每个人心中的热血。

  一个年轻人突然举起拳头,高喊道:“赵连长说得对!咱们不能坐以待毙!”紧接着,更多的人跟着喊了起来:“保家卫国!!”

  “保家卫国!!”

  妇女们抹着眼泪,孩子们也攥紧了小拳头,整个空地上回荡着激昂的呼声。

  赵为国抬起手,示意大家安静:“愿意参军的,到台前来登记!咱们红军,就是你们的家!”

  话音未落,人群便如潮水般涌向高台,年轻人挤在最前面,老人们也颤巍巍地跟在后面。

  一天的征兵结束,夕阳的余晖洒在刘庄的空地上。

  赵为国站在高台旁,看着手中厚厚的名册,嘴角微微扬起。

  两百个名字,两百个热血沸腾的汉子,他们中有年轻的庄稼汉,有满脸风霜的老猎户,甚至还有几个十几岁的少年,眼神里满是倔强与期待。

  “赵连长,咱们这些人,够打山匪和军阀吗?我听说就算是最弱的山匪都有好几百人,那些军阀就更不用说了。”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走上前,声音洪亮地问道。

  他是村里的铁匠王大山,平日里打铁的手艺在十里八乡都有名,今天第一个报了名。

  赵为国笑道:“大力,咱们红军不怕人少,就怕心不齐。今天有刘庄这两百个兄弟,咱们的队伍就壮大了!不管是山匪还是军阀,咱们就让他们有来无回!”

  人群中响起一阵哄笑,气氛轻松了许多。

  妇女们端来了热腾腾的饭菜,孩子们围着新兵们跑来跑去。

  赵为国走到人群中,端起一碗稀饭,和百姓们坐在一起,边吃边聊。

第23章 接下来该往哪里扩张呢!?(求收藏,求追读!!)

  夜幕降临,空地上点起了篝火。

  新兵们围坐在一起,听老兵讲述红军的战斗故事。

  火光映照在每个人的脸上。

  赵为国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中感慨万千。

  “赵连长!”一个稚嫩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他低头一看,是个十来岁的少年,手里紧紧攥着一把木枪,眼神坚定地看着他:“我也想参军!我虽然小,但我能跑能跳,还能给大伙儿送信!”赵为国蹲下身,摸了摸少年的头,笑道:“好小子,有志气!不过你现在还小,先跟着村里的学本事,等长大了,欢迎加入红军!”

  少年用力点了点头,跑回了人群中。

  赵为国站起身,望着满天星斗,心中充满了力量。

  篝火渐渐熄灭,新兵们陆续回到临时搭建的营房休息。

  赵为国站在空地上,深吸一口气,感受着夜晚的凉风。

  他转身走向指挥部,心中已经开始筹划接下来的训练和作战计划。

  要这两百人训练成红军的尖刀,刘庄的盾牌!

  ——

  加上两百人的新兵,赵为国麾下的军队人数达到了七百多人。

  原本刘大郎的高墙大院,现在成为了指挥所。

  夕阳的余晖洒在晋西北的黄土坡上,远处的山峦在暮色中显得格外苍凉。

  赵为国蹲在高墙大院内的一棵老槐树下,粗糙的手指间夹着一支卷烟,烟头的火星在微弱的晚风中忽明忽暗。

  他深吸了一口,烟雾在肺里打了个转,缓缓从鼻腔溢出,仿佛将胸中的郁结也一并带了出来。

  他原本是不抽烟的。

  可自从踏上晋西北这片土地,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战友的牺牲、百姓的苦难,他渐渐学会了用这种方式来缓解内心的重压。

  烟,成了他唯一的慰藉。

  “刘庄一个千人出头的村子,征兵两百人已经是极限中的极限了,还得保证刘庄的生产生活,不能涸泽而渔。”

  赵为国清楚,这刘庄是他在晋西北钉下的第一个钉子,这颗钉子必须钉牢固!

  “单靠刘庄这点地盘跟人口资源,想要拉起一千五百人的队伍,简直是痴人说梦,接下来必须是扩大根据地统治范围!”

  这既是自身发展所需,同样也是为了完成系统任务,更关键的是马上就要到抗战时期,赵为国也必须早做准备。

  “山匪、军阀没一个简单的,能在乱世混出头的,那都是有几把刷子,我绝对不能轻敌,关键还是是小日子!”

  赵为国眉头紧皱,若是抗日神剧看多了,肯定会觉得山匪、军阀都是一些臭鱼烂虾,实力垃圾,甚至有些人觉得随便一个人就能单挑好几个小日子。

  但事实根本不是这样,抗战时期的侵华日军,是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组织严密的现代化军队,其战斗力之强,堪称当时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的顶尖水平。

  首先是装备精良,技术先进,侵华日军配备了当时亚洲最先进的武器装备,陆军拥有制式化的三八式步枪、轻重机枪、掷弹筒、迫击炮以及坦克和装甲车,空军则装备了九七式战斗机等先进机型,具备较强的空中打击能力。

  日军的火力配置、通信设备和后勤保障体系都远超现在任何华夏军队,尤其是在重武器和机械化作战能力上占据绝对优势。

  相比之下,华夏军队常常面临弹药匮乏、粮食短缺和医疗条件落后的困境。

  其情报与间谍网络更是发达,日军在侵华战争中建立了庞大的情报网络,通过间谍、汉奸和空中侦察等手段,获取了大量华夏军队的部署和动向信息。

  侵华日军还极其残忍,如南京大屠杀、烧光、杀光、抢光三光政策等,不仅是对华夏人民的残酷迫害,也是一种心理战术。

  通过制造恐怖氛围,日军试图瓦解华夏军民的抵抗意志。

  总得来说侵华日军的战斗力之强,不仅体现在其装备和战术上,更体现在其组织力、战斗意志和残忍手段上,面对这样一支军队,绝对不能有丝毫的掉以轻心!

  侵华日军实力很强,对于如今的华夏来说,是一个近乎绝望的对手,但华夏军民并没有躺平,而是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最终取得胜利。

  如今他赵为国既然来了,更是拥有兑换系统,肯定要狠狠教训一下小日子的!

  “接下来该往哪里发展呢!?”

  此刻,他的眉头紧锁,目光凝视着远方。

  烟灰一点点掉落,他却浑然不觉。

  手中的卷烟燃到了尽头,烫到了手指,他才猛然回过神来,将烟头摁灭在黄土里。

第24章 新目标野狼沟、赵家堡(求收藏,求追读!!)

  “看看地图再说。”

  接着赵为国闭上眼睛,一张地图呈现在赵为国的脑子里面,上面除了各种资源标记外,如今还多了其他的标记。

首节 上一节 13/3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嫡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