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第163节

  一个裹着小脚的老太太甚至从灶膛抽出烧火棍,“我男人死在鬼子刺刀下,今天豁出去还他一个!”

  赵为国喉头滚动,还没开口,又有一些老人开口。

  “长官,带着我们村的孩子们走吧!”

  “一定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我们这些老骨头还能给你们拖延一会儿!”

  很快村里近数十位老人都坚定的站了出来。

  赵为国思索片刻,最后抬起右手对老人们行礼:“各位父老,我赵为国发誓——只要八路军还有一个人在,就一定会赶走鬼子!到时候,我亲自来接你们回家!”

  特遣队其他人也齐齐行礼。

  赵为国转身吼道:“给老人们留下手榴弹,教会他们怎么用!顺溜你带第三分队前出侦察,其他人立刻组织转移!”

  “是!”特遣队立刻行动起来。

  当队伍搀扶着村民隐入山林时,赵为国回头望去——子崖村口,老人们从容不迫的端坐着....

第292章 血债血偿,杀鬼子者赵为国!(求订阅!!)

  夕阳将村口染成一片血色,数十位老人整齐地坐在磨盘旁、石碾上,像一尊尊雕塑。

  他们怀里都揣着八路军留下的手榴弹,粗糙的手指紧扣着拉环。

  “老哥几个,怕不?“拄拐的老汉咧嘴一笑,露出仅剩的三颗黄牙。

  “怕个球!“裹小脚的老太太把烧火棍横在膝头,“活了七十多年,够本了!“

  “小鬼子欺负咱们那么久,今天就让他们血债血偿!”

  “等会炸死一个保本,炸死两个还赚一个!”

  远处传来日军卡车轰鸣声,尘土飞扬中,一队队鬼子兵端着刺刀冲进村子。

  领头的日军中佐看到空荡荡的村落和端坐的老人们,警惕地举起军刀:“八嘎!这些支那猪在搞什么鬼?“

  “太君...“老汉颤巍巍站起来,故意用蹩脚的日语喊道,“皇军...粮食...那边...“他哆哆嗦嗦指向谷仓。

  鬼子兵们放松了警惕,狞笑着围上来。

  就在刺刀快要碰到老汉胸口时,老人突然暴喝一声:“狗日的小鬼子!“猛地扯开衣襟——

  十几枚捆在一起的手榴弹正冒着青烟!

  “八嘎——“

  “轰!!“

  惊天动地的爆炸将半个村口的日军掀飞。还没等残存的鬼子反应过来,其他老人也都拉响怀中手雷,就近朝着鬼子扑去。

  瘸腿的老头抱着鬼子军官滚进井里;瞎眼的老太太点燃身上的柴火堆冲进弹药车;连那个裹小脚的老太太都挥舞着烧火棍,一棍敲碎了个鬼子的膝盖骨,在刺刀捅穿她胸口的同时拉响了怀中的手雷...

  “小鬼子,我艹你祖宗!!“最后的爆炸声中,老汉的烟袋锅高高飞起,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正砸在日军中佐的钢盔上。

  当后续日军部队赶到时,只看到满地碎肉和嵌在树干上的军衔徽章。

  村口的青石板上,用血写着歪歪扭扭的大字:

  血债血偿,杀鬼子者赵为国!

  ....

  远处的爆炸声接连传来,震得山林都在颤抖。

  赵为国猛地停下脚步,转身望向子涯村方向——那里腾起的黑烟像一柄利剑,直插云霄。

  “首长...“顺溜声音发颤,拳头攥得指节发白。

  特遣队员们全都停了下来,搀扶着村民的战士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

  那些被救出来的妇女们捂着脸抽泣,孩子们睁着懵懂的眼睛望向大人们。

  赵为国缓缓摘下军帽,露出的额头上青筋暴起。

  他抬起右手,对着硝烟弥漫的远方,敬了一个最标准的军礼。

  八百名特战队员齐刷刷举枪致敬。

  钢枪如林,刺刀映着夕阳,在山路上折射出一片血色光芒。

  “老乡们...“赵为国声音沙哑,“走好。“

  三秒钟的静默后,他猛地转身,军帽重重扣回头上:“撤!“

  队伍再次开拔,但每个人的脚步都更加沉重。

  有民战士偷偷抹眼泪,被班长踹了一脚:“哭个屁!记住今天这笔血债,将来十倍百倍讨回来!“

  “不爽,等会揍一顿这些个鬼子俘虏,首长说了,只要打不死就行!”

  .....

  就在赵为国率领特遣队深入敌后,成功歼灭日军慰问观察团的同时,李云龙指挥的独立营正在正面战场与日军第三零五师团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持久战。

  此时的战场态势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经过连日激战,曾经不可一世的日军第三零五师团付出了惨重代价,兵力从最初的两万余人锐减至一万五千人左右。

  这支号称“钢军“的精锐部队,如今就像一头被拔了牙的老虎,虽然依旧凶猛,却已不复当初的威风。

  再加上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的命令,第三零五师团减缓了对李云龙独立营的进攻强度。

  反观李云龙的独立营,虽然也损失了数千名英勇的战士,但得益于背靠晋西北根据地的优势,能够源源不断地从各地民兵团、保安团获得兵员补充。

  这些新补充的战士同样受正规训练,缺少的是战斗经验,但个个都是苦大仇深的农家子弟,打起鬼子来毫不含糊。

  在李云龙的巧妙调度下,独立营的战斗力量始终维持在一万人上下,与日军形成了微妙的平衡。

  以乱石沟为中心,一条蜿蜒百里的战线在晋西北大地上逐渐成型。

  这条战线就像一条沉睡的巨龙,时而沉寂,时而爆发。

  东起管涔山脉北麓,西至神池县和代县边界,处处可见两军对峙的痕迹:

  在乱石沟主战场,双方展开了惨烈的拉锯战。

  日军依仗火力优势,每天都要发动数次冲锋;而独立营则凭借地形之利,用灵活的战术一次次击退敌人的进攻。

  沟壑纵横的山地上,到处是炸塌的工事和焦黑的弹坑,空气中永远弥漫着硝烟和血腥味。

  北线的管涔山脉阵地上,沈泉的二连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日军前进的道路上。

  这里的地形险要,日军重武器难以展开,只能依靠步兵强攻。

  二连的战士们依托天然石洞构筑工事,用冷枪冷炮不断袭扰日军,让敌人寝食难安。

  南线的平原地带,独立营三连长王怀保带着三连整为零,以连排为单位展开游击战。

  他们神出鬼没,今天炸个营地,明天端个据点,甚至还潜入敌后把日军的后勤补给线搅得天翻地覆。

  中村达也不得不分出大量兵力保护交通线,进一步分散了本就捉襟见肘的兵力。

  在这条百里战线上,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战斗爆发。

  有时是连排级的遭遇战,有时是营团级的攻防战。

  双方就像两个精疲力竭的拳击手,谁都不肯先倒下。

  日军依仗人数多、装备精良,八路军虽然人少,但装备也不差,还占据地利。

  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鲜血。

  最让中村达也头疼的是,随着战事拖延,八路军的战术越来越灵活多变。

  白天他们据险固守,晚上就组织小股部队袭扰。

  有时明明看着要溃败,转眼间又冒出新的生力军。

  而自己的部队却越打越少,由于现在日军华北方面军的主要目标是拿下太原,所以他得到的兵源补充也是少得可怜。

第293章 震惊!反攻小鬼子,这还是八路军么!(求订阅!!)

  李云龙站在指挥部的地图前,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标记,嘴角露出一丝冷笑:“中村这个老鬼子,现在该知道什么叫人民战争了吧?“

  他转身对参谋们说:“告诉各部队,继续拖住敌人!等首长那边下令,咱们就该收网了!“

  夕阳西下,绵延百里的战线上,枪炮声此起彼伏。

  管涔山脉北麓,二连阵地。

  沈泉蹲在战壕里,用刺刀在子弹箱上划下第七道刻痕——这已经是今天日军发起的第七次冲锋了。

  “连长!鬼子又上来了!“观察哨的战士哑着嗓子喊道。

  沈泉抄起望远镜,只见山坡下密密麻麻的日军正猫着腰往上爬。

  钢盔在夕阳下泛着暗红色的光,活像一群从地狱里爬出来的恶鬼。

  “他娘的,还真是不死心!“沈泉啐了一口,转头吼道:“机枪组就位!等鬼子进入雷区再开火!“

  阵地上顿时忙碌起来。

  战士们把几箱手榴弹搬到前沿,轻伤员咬着绷带给步枪压子弹,战壕内全是给步枪、机枪上膛的声音。

  “都准备好!“沈泉趴在战壕里,手中的望远镜看向敌方阵地,“一排长!你带爆破组去左侧山崖埋伏!等会听我信号,给老子把那个石壁炸塌了!“

  “是!“满脸硝烟的一排长抱起炸药包,带着三个战士猫腰钻出战壕。

  山坡下,日军第三大队的士兵正艰难地向上攀爬。

  大队长合川少佐举着军刀,声嘶力竭地催促:“快!打了这么久,支那军的弹药肯定不多了!这次一定要拿下阵地!“

  “轰!“

  突然一声巨响,最前面的日军踩中了反步兵地雷,顿时被炸得血肉横飞。

  后面的鬼子慌忙卧倒,却触发了更多诡雷——铁丝网上绑的手榴弹、埋在腐叶下的炮弹改装雷接连爆炸,山坡上顿时腾起一片血雾。

  “就是现在!打!“沈泉一声令下,阵地上所有武器同时开火。

  马克沁重机枪、MG34通用机枪齐齐开火,喷出半米长的火舌,将日军像割麦子一样扫倒。

首节 上一节 163/3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嫡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