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第21节

  李云龙也凑了过来,拍了拍赵为国的肩膀:“连长,我现在算是服了你了!这帮小子,以前连枪都端不稳,现在一个个都像模像样的!”

  “我估摸着咱们现在这些新兵,拿去打国府军都完全没有问题!”

  陈大壮虽然没有说话,但眼中也满是钦佩之色。

  赵为国笑了笑,目光依旧注视着训练场:“这才刚刚开始。接下来还有更难的训练等着他们。不过,我相信他们一定能行。”

  “另外咱们不能松懈,除了国府军外,可还有更厉害的对手等我们呢!想要在未来的战场上站稳脚跟,现在付出再多汗水都是值得的。”

  听到赵为国这话,何奎、李云龙等人都莫名得有些紧张起来,虽然他们不知道未来更厉害的对手是谁,但是赵为国说有那肯定就有,这点他们毫不怀疑。

  就在这个时候,赵为国脑海里面响起了熟悉的声音。

  【叮!恭喜宿主完成扩军整备将部队发展到一千五百人!任务,获得三万点积分奖励!】

  【叮!恭喜宿主获得限时兑换礼包。】

  【提示:限时兑换礼包属于是奖励礼包,有兑换时间限制,请在激活礼包后的二十四小时内进行兑换,时间一过,礼包消失,将无法再兑换。】

  限时兑换礼包!!

  赵为国眼睛一亮,这个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刚刚三万积分到账,现在是我积分最多的时候,直接激活限时兑换礼包!”

  赵为国丝毫没有犹豫,意念一动,便激活了限时兑换礼包。

  【叮!恭喜宿主成功激活限时兑换礼包】

  下一秒,赵为国的脑海当中就出现了一张限时兑换列表。

  军事指挥提升卷(特殊道具)——1000,(备注:可提升一定程度的军事指挥能力,效果因人而异)

  一条子弹生产线——10000(备注:可以生产子弹的初级作坊,生产的子弹型号有限)

  一条手榴弹生产线——10000(备注:可以生产手榴弹的初级作坊,仅可生产木柄手榴弹)

  招募卷——1000(备注:消耗一张招募卷,可发掘招募一位人才)

  晋谷21号——500(备注:此为谷种,抗旱性强,产量高,适合晋西北干旱地区。)

  晋荞麦2号——500(备注:此为荞麦种,早熟、抗倒伏,适合贫瘠土壤。)

  晋薯16号——500(备注:此为马铃薯种子,抗病性强,适合晋西北冷凉气候。)

  青薯9号——500(备注:此为马铃薯种子,高产、耐旱,适应性广。)

  ........

  限时兑换礼包上的东西可真不少。

  “军事指挥提升卷先来三张,子弹生产线、手榴弹生产线也都要.....卧槽....两万三千积分没有了。”

  “招募卷...先来一张,到时候先看看效果,接着得多选一些种子,想要后面不饿死,刘庄、赵家堡的田地可不能荒废!”

  赵为国开始了疯狂兑换。

  很快三万积分见底。

  “要是积分再多点该多好啊!”

  赵为国看着限时兑换列表上还有很多东西没能兑换,赵为国感觉到十分可惜。

  “呵呵,我还真是贪心啊!”

  “光是我兑换的这些,就足以让根据地大变样了!”

  “至于积分继续赚就是,等把根据地建设好,还怕积分不够么!”

  赵为国略微一想,心情顿时大好起来,“有了子弹、手榴弹生产线,又有了优秀的农作物种子,一般弹药补充以及粮食问题算是有了长期的解决方案!”

  “不过想要彻底落实,还需要努力啊!”

  想要自己生产出子弹、手榴弹,那就得先将两条产线工坊落实,这其中还有原材料问题,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另外就是粮食,现在有了优秀种子,那也得种,种下去之后,你还有实力保护好!

  “不管怎么样,现在也算是前途一片光明!”

  赵为国长长吐出一口气,心中更是干劲十足。

  【叮!获得新任务,扩军整备将部队发展到四千五百人,同时占据一个完整的镇行政单位】

  嘶——

  当赵为国听到系统新的任务后,直接倒吸一口凉气。

  无论是将部队发展到四千五百人,还是占据一个完整的镇级行政单位,这对于目前的赵为国来说都是极为艰难的任务。

  要知道现在估计红军总部也就七八千人的样子,直接让弄到四千五百人,真要是拉起来那他赵为国掌控的军队达到了红军总数的三分之一,这就有些离谱了。

  也不知道到时候红军总部那边知道后,会是什么想法。

  当然了,红军大部队在摆脱国府军的围剿之后,之后也会快速发展扩张,很快就从七千人增加到三万人,等抗战爆发之后,更是暴增到十万人!

  另外就是占据一个完整的镇级行政单位,这挑战更大。

  一个镇大概有两三万人,下辖大大小小十多个村庄,将一个完整的镇级行政单位作为根据地,首先就是要打下来,以现在赵为国手中的兵力来说,这并不难。

  难得是管理并守住!

  管理上,晋西北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导致物资匮乏,人口分散且教育水平低,加上地方势力和土匪武装的潜在抵制,增加了治理的复杂性。

  守护上,该地区面临多重军事威胁,山地地形虽利于防御但限制了部队机动性和后勤补给,资源短缺问题突出,同时初期民众支持度不足,难以形成坚实的防御基础。

  总体而言,占领和巩固晋西北一个镇需要克服地理、经济、社会等多重困难,并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和防御机制。

  纵然困难比较大,但是赵为国还是打算完成这个任务,原因也很简单,首先这是根据地发展必须要迈过去的难关,总不能一直窝在刘庄、赵家堡这里就满足了。

  他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即将爆发的抗战做准备!!

  “系统任务必须完成!”

  “子弹、手榴弹生产线不着急,毕竟即便工坊建好,现在这边也没有开采铁矿、黄铜、火药这些的能力。”

  “最关键还是想办法将人数提升到四千五百人!!”

第39章 再次扩大根据地,成立农协会(求收藏,求追读!!)

  距离小日子全面打进来只剩下不到两年的时间了。

  赵为国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在部队训练的同时,根据地对外发展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

  在赵为国的带领下,部队开始了对根据地周围村庄的攻略行动。

  他们的目标是将与刘庄、赵家堡相近的这些村庄也纳入根据地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根据地的影响力。

  首先,赵为国派出了一支由经验丰富的战士组成的小分队,前往附近的村庄进行侦察,这些侦查小分队人数并不多往往两三个人为一队,人员都是从一二三排抽调的老兵,他们经验丰富,忠诚可靠。

  赵为国给他们的任务是了解每个村庄的地理环境、人口分布、经济状况以及潜在的敌对势力,这些信息对于制定攻略策略至关重要。

  在侦察过程中,小分队发现了一些村庄的居民对红军抱有敌意,这主要是由于长期受到地方势力和土匪武装的影响。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赵为国决定采取“攻心为上”的策略。

  他命令队伍在进入村庄时,严格遵守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同时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向村民们解释红军的宗旨和政策,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在攻略行动中,赵为国还特别注重与地方势力的谈判,就和赵家堡那次一样。

  他亲自出面,与一些有影响力的地方领袖进行对话,试图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冲突,减少不必要的战斗。

  这些努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紧张局势,为红军的扩张创造了有利条件。

  当然对于像刘大郎那种欺压百姓、靠着压榨剥削老百姓的土财主,赵为国自然不会手下留情,直接派出一两个排的兵力武力镇压,物理消灭。

  软硬兼施的手段,让对周围村庄的攻略顺利不少。

  随着一个个村庄被成功纳入根据地,赵为国的队伍也逐渐壮大。

  为了更好地争取民心,赵为国决定成立一支专门的宣传小组,由几名口才出众、思想觉悟高的战士组成。

  这些战士不仅熟悉红军的政策和理念,还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村民们沟通。

  宣传小组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深入每个村庄,通过集会、走访和发放传单的方式,向村民们宣扬红军的英雄事迹和为百姓服务的理念。

  他们讲述了红军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战斗,如何保护普通百姓免受土匪和军阀的欺压,以及红军为改善百姓生活所做出的努力。

  宣传小组还特别强调了红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尤其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原则,让村民们感受到红军与旧军队的本质区别。

  为了让宣传更加生动,宣传小组还编排了一些简单的话剧和歌曲,用艺术的形式展现红军的故事。比如,他们表演了一出名为《红军来了》的小剧,讲述了一个被土匪欺压的村庄在红军的帮助下重获新生的故事。

  村民们看得热泪盈眶,纷纷感叹:“红军真是咱们的救星!”

  除了宣传,赵为国还注重实际行动。

  他命令队伍在进入每个村庄后,立即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

  比如,帮助修缮房屋、清理水井、收割庄稼,甚至为贫困家庭送去粮食和衣物。

  这些实实在在的帮助让村民们感受到了红军的诚意,逐渐消除了他们对红军的疑虑和敌意。

  在一次行动中,宣传小组发现一个村庄的村民因为长期受到土匪的骚扰,生活十分困苦。

  赵为国立即派出一个排,成功击退了盘踞在附近的土匪,并缴获了一批物资。

  他将这些物资全部分给了村民,还将这个排驻守在这个村庄,保护村民的安全。

  村民们感激涕零,纷纷表示愿意支持红军,甚至有不少年轻人主动要求加入队伍。

  随着宣传和实际行动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村庄开始向红军靠拢。

  赵为国的队伍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更在民心争夺战中占据了上风。

  根据地的范围逐渐扩大,红军的声望也在晋西北地区迅速传播开来。

  然而,赵为国并没有因此而松懈。

  为了巩固根据地,他决定在每个村庄成立农民协会,由村民们自己选举代表,参与村庄的管理和建设。同时,他还组织村民们进行军事训练,帮助他们建立自卫队,以应对可能的土匪袭击。

  然而,赵为国也清楚,前方的路还很长。他们需要继续努力,克服更多的困难,才能实现将部队发展到四千五百人并占据一个完整镇级行政单位的目标。

  ......

  晋西北,野狼沟,红军130团一营一连驻地指挥所。

  何奎找到赵为国汇报情况,“连长,咱们以刘庄、赵家堡为中心,已经将附近差不多五六个村子都纳入了根据地。”

  “如果还要继续发展的话,恐怕就只有对石门镇下手了!”

首节 上一节 21/3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嫡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