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第225节
“天南地北的人都跑来咱们这里找商机做生意!”
刘振国与张卫华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与好奇。
队伍缓缓前移,终于轮到他们了。
一名年轻办事员抬头问道:“几位从哪里来?来石门镇做什么?“
刘振国拱手笑道:“小兄弟,我们是从陕西来的商队,带了些土产,想在贵宝地做些买卖。“
办事员点点头,递过几张表格:“请如实填写,包括人员姓名、籍贯,货物种类、数量等。若有武器必须申报。“
刘振国接过表格,发现设计得十分科学,各项信息分类明确。
他暗自赞叹,这管理水平远超一般根据地。
填完表格,另一名工作人员过来检查货物。
当看到驴车上的几包药材和山货时,那人熟练地估算价值,开具了一张税单:“按石门镇商贸条例,征收百分之三的交易税,共计一元二角。“
刘振国爽快地付了钱,接过盖着红印的收据。
“小兄弟,“他试探着问,“我看你们办事井井有条,不知这石门镇是谁在管理?“
办事员一边整理文件一边回答:“镇上有军民联合管理委员会,赵团长任主任,副主任是谷牧。”
“我们这些都是经过培训上岗的。“说到这里,他忽然压低声音,“几位若是来做生意的,建议先去工商所咨询,现在镇里对实业投资有优惠政策。“
刘振国连连道谢,带着众人顺利进入镇内。
一行人踏入石门镇,眼前的景象让刘振国等人再次震惊。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镇口附近几处庞大的防空阵地——高耸的混凝土基座上,一门门黑黝黝的高射炮昂首向天,炮管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
每座阵地周围都修筑了环形防御工事,沙袋堆砌的掩体后,士兵们警惕地注视着天空。
“我的天...“张卫华倒吸一口凉气,“这火力配置,太猛了!“
刘振国眯起眼睛,仔细数了数:“一个阵地就有四门高射炮,那边还有几门小口径速射炮......“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化作一声惊叹,“难怪能够连续两次击退鬼子飞机的进攻!“
第387章 防御拉满,是不是有些过分了!(求订阅!!)
沿着主干道前行,他们发现整个镇子不光是繁华的城镇,更是一座武装到牙齿的堡垒——
街道两侧的建筑物外墙都进行了加固,窗户用沙袋封堵,只留出射击孔;十字路口修筑了圆形地堡,机枪枪口从射击孔中探出;每隔几百米就有一座瞭望塔,上面架设着探照灯和重机枪。
更令人震撼的是,镇子外围竟然修筑了一条完整的防御工事带——反坦克壕、铁丝网、雷区、隐蔽火力点......层层叠叠,构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主任,“张卫华压低声音,语气中满是不可思议,“这哪是个小镇?简直比太原城的防御还要严密!“
“不过一直到现在,小鬼子都没有打到石门镇过,这样的防御....是不是有些过了?!”
刘振国摇摇头,目光扫过那些精心设计的防御体系:
“我觉得一点也不过!”
“石门镇作为根据地核心,不容有失,而且他们又有这个条件,自然是要防御拉满!”
“如果我是这里的百姓和来这里做生意的商人,光是看到这些防御措施,就安全满满!”
“这赵为国真是用心了。”
“而且这些防御措施都还不是花架子。“他指着远处伪装巧妙的暗堡,“你看那些火力点的布置,交叉射击,毫无死角。“
“若是真有鬼子打到这里来,光是这一个火力点就能埋进去不知多少小鬼子。”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
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跑步经过,他们装备精良——钢盔、崭新的步枪、腰间挂满手榴弹,背上还背着工兵铲。
“老板,这些应该就是130团的正规军吧?“刘振国忍不住向路边一位卖烧饼的小贩打听。
小贩骄傲地挺起胸膛:“不是啊!这就是咱们石门镇民兵自卫队而已。“
“正规军现在大部分都在太原呢。”
“民兵?!“张卫华差点喊出声来,“民兵都有这些装备了?!这装备比咱们主力部队还好!“
小贩笑道:“几位是刚来的吧?咱们这儿实行'劳武结合',白天做工种地,晚上接受军事训练。”
“隔三岔五还会举办军事理论课,有专门的人给我们这些民兵讲解。“
“你别看我现在在卖烧饼,我可是咱们班的神枪手,一打一个准!”
“只要赵团长一声令下,我立马就可以上战场!”
刘振国与张卫华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撼。
全民皆兵!
恐怖的战争潜力!
他们继续往镇中心走去,发现这里的防御体系更加完善——地下防空洞四通八达,医院、仓库等重要设施不光地面有,在地下也有一套。
街道下方据说还有秘密通道,连通各处防御工事。
“刺猬......“刘振国喃喃自语,“这石门镇真像只刺猬,让小鬼子无从下口。“
张卫华深有同感:“主任,我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赵团长敢带着主力去打太原——就凭这防御体系!”
“即便是130团都走了,光靠民兵和保安团,鬼子就算派一个师团来攻,也得崩掉满嘴牙!“
刘振国点点头:“赵为国同志真是厉害,能打仗的将领不少,但能打仗又会建设的,可真是凤毛麟角啊!“
就在这时,镇中心的广播突然响起:“全体军民请注意,今日下午两点将进行防空演习,请各单位做好准备工作......“
伴随着广播声,镇上的百姓井然有序地开始准备——商铺收起招牌,工人关闭机器,学生们在老师带领下走向防空洞......整个过程有条不紊,显然已经演练过多次。
刘振国站在街头,看着这座在战火中蓬勃发展的奇特小镇,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振奋:“有这样的根据地,何愁抗战不胜?“
刘振国一行人在石门镇内越走越震撼,眼前的一切彻底颠覆了他们对“敌后根据地”的想象。
工业园区——机械轰鸣,生产热火朝天,只见数十座厂房整齐排列,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
纺织厂...机械厂...化肥厂....
张卫华瞪大眼睛:“主任,这……这比咱们延安的工厂先进太多!”
刘振国深吸一口气:“何止是先进太多,是根本没法比!”
“总部那边的工厂顶多叫做家庭小工坊!”
示范农业区,整齐的试验田:不同品种的小麦、玉米、土豆分区种植,田埂上插着木牌,记录着生长数据。
沟渠纵横交错,水车和抽水机确保每一块地都能得到充足的水源。
一位老农自豪地告诉他们:“咱们这儿的小麦亩产比外面高好几倍!赵团长从外面搞来了良种,还教我们堆肥、轮作……”
刘振国蹲下身,抓起一把黑黝黝的土壤,惊叹道:“这肥力……难怪老百姓能吃饱!”
“难怪咱们一路进来,根据地各地的庄家长那么好,感情都是从这里研究出来的啊!”
之后他们走进镇中心的商业街,更是让他们瞠目结舌——
百货商店,货架上摆满了日用品、布匹、甚至还有从敌占区秘密运来的稀缺商品。
饭馆、茶馆食客络绎不绝,跑堂的伙计高声吆喝,空气中飘荡着饭菜的香味。
还有书店,书架上不仅有抗战宣传册,还有农业技术、机械维修等实用书籍,甚至还有外文译作!
一位商人笑着对他们说:“几位是新来的吧?咱们这儿做生意,税低、治安好、买卖公平,比国统区和鬼子占的地方强多了!”
他们还看了学校和医院。
新式学堂:孩子们穿着整洁的校服,在明亮的教室里上课,课程不仅有语文、算术,还有科学、军事训练。
战地医院:干净整洁的病床,消毒设备齐全!
伤员和普通百姓都能得到良好的治疗。
刘振国站在医院门口,看着进出的百姓,感叹道:“这哪里是敌后根据地?这简直就是我们理想中的新社会!”
震撼与思考——“先进”二字在脑海中回荡
走完这一圈,刘振国等人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张卫华低声道:“主任,这石门镇……简直比咱们想象的还要好。”
刘振国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是啊,我们一直憧憬的新社会——人人有饭吃、有衣穿、有工作,孩子能上学,病了有医生……没想到,竟然在这里看到了雏形。”
就在这个时候,刘振国一行人和何荣光向阳一行人撞到一起。
第388章 何荣光:走,带你们看看真正厉害的东西!(求订阅!!)
就在刘振国一行人驻足在石门镇医院门前,仍沉浸在震撼中时,街道拐角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刘...主任?!”接着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
刘振国猛地回头,只见何荣光和向阳带着几名警卫员快步走来,脸上满是惊讶。
“何参谋!向参谋!”刘振国惊喜地迎上去,“你们怎么在这儿?”
何荣光快步上前,压低声音道:“赵为国那小子去打太原了,石门镇不能没人坐镇,总部特意派我们过来帮忙盯着。”
向阳笑着补充:“说是‘帮忙’,其实我们就是来学习的——这地方的管理体系,比咱们总部还要先进!”
刘振国深有同感地点点头:“我们刚转了一圈,确实大开眼界!工业、农业、商业、教育、医疗......简直样样都走在前面!”
何荣光闻言,忽然露出一抹神秘的笑容:“刘主任,你们看到的这些,不过是石门镇的冰山一角。”
“什么?!”张卫华忍不住惊呼,“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向阳笑着点头:“走,带你们去看看真正厉害的东西。”
何荣光做了个“请“的手势,随即带着刘振国一行人向镇中心那座五层的灰白色建筑走去。
走近时,刘振国注意到这座看似普通的楼房四周布满了暗哨,入口处站着四名荷枪实弹的卫兵。
“这是石门镇根据地的军事指挥中心,刚修建好没多久。“何荣光出示证件后介绍道,“地上五层,地下还有三层。“
走进大厅,迎面是一幅巨大的华北地区沙盘,几名参谋正在上面插着小旗。
左侧墙上挂着实时战况图,右侧则是物资调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