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第228节

  刘振国摸着底盘上的焊接纹路,指尖能感受到金属的余温:“这装甲厚度...“王仗义递过一把游标卡尺:“首上装甲 100毫米,比鬼子坦克厚三倍,用的是咱们新炼的高锰钢,炮弹打上去能弹飞。“旁边的铣床上,一枚 76毫米坦克炮管正在旋转切削,内壁的膛线闪着冷光。

  “59式配的是线膛炮,“王仗义指着图纸上的炮管参数,“射程比鬼子 97式的短管炮远两公里,穿甲能力能打穿他们的任何坦克。“

  何荣光趴在底盘上看悬挂系统,突然叫起来:“这履带...怎么像130团坦克连的虎式坦克?“

  “赵团长特意改良了悬挂设计,“王仗义敲了敲履带板,“现在能适应山地地形,试验车在野狼沟的乱石坡上跑都没问题。“

  “现在就是产量还提不上来!”

  “不过等兵工厂吃透了技术,量产咱们自己的坦克并不是什么难事。”

  在王仗义的引导下,刘振国等人来到兵工厂的试射场。

  56式半自动步枪握在手中,金属的冰凉与恰到好处的重量感让刘振国精神一振。

  随着扣动扳机,清脆的枪响回荡在靶场,后坐力平稳可控,百米外的靶心应声出现弹孔。

  张卫华连开数枪,兴奋得满脸通红:“这枪的精准度和射速,小鬼子的三八大盖根本没法比!”

  试射迫击炮时,看着炮弹精准命中模拟日军据点,众人更是惊叹连连,对赵为国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机枪、新式手榴弹、狙击枪....就连坦克都过了一把干瘾。

  走出兵工厂的时候,刘振国等人都是一脸意犹未尽的样子。

  参观结束,车队返程。

  一路上,兵工厂里的先进设备、高产线和新式武器在刘振国脑海中不断回放。

  何荣光看着沉思的刘振国,开口问道:“刘主任,这次参观,您觉得咱们石门镇根据地的兵工厂如何?”

  刘振国望向车窗外石门镇整齐的街道和忙碌的人群,语气真挚:“说实话,来之前我怎么也想不到,敌后根据地能建成这样。”

  “即便我是提前看了你们写上来的报告的。”

  “赵为国同志不仅会打仗,更有远见卓识,把工业、军事、民生都抓得这么好。”

  “这些先进武器和技术,是咱们抗战胜利的底气;而石门镇的繁荣,更是让我看到了未来新中国的雏形!”

  “特别是那些自己生产,自己命名的武器,让我十分自豪!!”

  他的话语中满是赞叹与憧憬。

  “刘主任,接下来我带你们去的地方,那才是咱们八路军真正的底蕴所在。”

第392章 培训班到军事学校的质变!(求订阅!!)

  车队驶离兵工厂后,并未按刘振国预想的返回镇上,而是拐上了一条新修的道路。

  何荣光坐在副驾驶,嘴角挂着神秘的笑容:“刘主任,接下来要带您看的地方,才是130团真正的底蕴所在。“

  “好!”

  刘振国点点头,之前的参观已经让他够震撼,现在在他看来,所谓的“真正的底蕴”也不会让他情绪太过波动。

  车子爬上一段缓坡,前方突然出现一道三米高的砖墙,墙上拉着铁丝网,每隔五十米就有一座木制岗亭。

  持枪哨兵看到车队,立即立正敬礼。

  大门缓缓打开,正上方挂着一面牌匾,刻着“八路军130团军事技术学院“几个大字。

  “军事技术学院?!“刘振国推了推眼镜,惊讶地看向何荣光,“不是说是干部培训班吗?“

  向阳从后座探过身子,眼中闪着自豪的光:“刚升级的。”

  “从130团提交的报告来看,在升级为军事学院之后,拥有完整的初级、中级、高级培养体系,还有专门的技术兵种科系。“

  车子驶入校园,刘振国和张卫华同时倒吸一口凉气——果然是一座规模可观的军事学府!

  原本他们还以为这是赵为国好面子,取一个响亮的名字呢!

  中央是五层砖混结构的主教学楼,楼前八路军红旗以及130团团旗猎猎。

  两侧延伸出整齐的平房,挂着“战术教研室““沙盘推演室“等牌子;远处训练场上,障碍物、靶场、模拟战场一应俱全。

  “这...这比阎锡山的军官学校还气派!“张卫华扒着车窗,眼睛瞪得溜圆。

  何荣光笑着解释:“主楼是加盖的,石门镇有自己的烧砖厂、钢铁厂、水泥厂等等。”

  “权当是给工兵营练手的。”

  刚下车,嘹亮的口号声就从训练场方向传来。

  只见一队学员正进行负重越野,他们穿着统一的灰色作训服,背着标准制式背包,步伐整齐划一。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学员看上去大多二十出头,脸上还带着稚气,但眼神已透着军人特有的坚毅。

  “这些是第三期学员,平均年龄21岁。“一名男子指着正在训练的学员,“文化程度都在初中以上,有些还是大学生。“

  “你是?”刘振国看着突然出现的陌生男子,好奇问道。

  “见过首长,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周志明,原来是晋绥军的一名副团长,加入130团后曾担任三营副营长,现在是130团军事技术学院教导主任!”

  周志明对着刘振国行礼。

  “志明同志,你好呀!”

  刘振国主动与周志明握手,继续问道:

  “你们从哪招来这么多知识青年?“

  “北平、天津沦陷区输送来的。“周志明压低声音,“还有从南洋回来的华侨子弟,也有我们石门镇根据地自己培养出来的。”

  “我们团长说,未来的战争需要文化人。“

  “说得好啊!你们学院做到了我们想做却又做不到的!”刘振国无比欣慰道。

  “你们团长不在,我们贸然打扰,不会影响你们学院的运转吧!?”

  刘振国笑着问道。

  “刘主任,欢迎来学院指导工作!“周志明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我团长已经发来了电报,让我们务必做好接待工作!”

  “正好赶上今天的战术演练课,您可得给我们提提意见。“

  刘振国握住周志明的手,笑着道:“周主任,你们这是要办'八路军黄埔'啊!“

  何荣光也是笑着道:“刘主任,当初我们来这里参观的时候,也是这样说的,如今他们是真的办成了!”

  向阳点点头,“我一早就觉得这八路军黄埔能办成功,就是没想到会这么快!”

  周志明自豪一笑:“诸位首长过奖了。”

  “按照咱们团长的说法,这是因地制宜,有什么条件办什么事。“

  他做了个请的手势,“我先带各位看看教学区。“

  主楼一层是文化课教室。

  透过窗户,能看到学员们正在上军事地形学课...学员们正认真做着笔记。

  “文化课占30%课时。“周志明轻声解释,“包括基础文化扫盲、军事理论、政治教育。“

  二楼是专业教室。

  推开一扇门,只见二十多名学员围坐在沙盘前....教官正在分析.....

  三楼的特别教室。

  教室里赫然陈列着各类武器实物....

  “这些...都是真家伙?“张卫华声音发颤。

  “大部分是缴获的,也有兵工厂提供的样品。“周志明拿起一支步枪熟练地拆解,“在我们学院,有一条硬性要求,学员们必须掌握敌我双方所有主战武器的性能参数。“

  走出主楼,众人来到训练场。

  东侧是射击区,百米靶道上,学员们正进行实弹考核。

  枪声此起彼伏,报靶员挥舞着小旗示意成绩。

  “优秀率85%,良好率13%。“向阳看着成绩板,满意地点头,“比之前又提高了。“

  西侧是模拟战场....

  “每天下午都是实战演练。“周志明指着场地,“从单兵动作到连排战术,全部按实战标准考核。“

  突然,一阵引擎轰鸣声从远处传来。

  众人转头望去,只见训练场尽头驶来两辆坦克——一辆是缴获的日军97式,另一辆则是130团自产的59式原型车!

  “连坦克训练都有?“刘振国彻底震惊了。

  周志明骄傲地介绍:“这是装甲兵科的教学装备。虽然咱们现在坦克不多,但必须先培养出合格的车组人员。“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训练场一角还搭建了野战医院模拟区....

  “卫生员也是重要战斗力。“周志明认真地说,“130团的低伤亡率,一半功劳要归他们。“

  “当然了在技术学院里面学的都是一些基础急救知识,野战医院培养得更为细致全面。”

  参观完教学区,众人来到学院的“荣誉室“。

  墙上挂满毕业学员的照片,下方标注着他们的去向和战绩。

  刘振国仔细查看,发现不少人已经成长为连排级骨干,有些甚至当上了营长。

  何荣光感慨道:“上一次来看,这面墙还比较空,如今都快填满了!”

第393章 既然石门镇都看了,太原也得去瞧瞧!(求订阅!!)

  向阳笑着道:“刘主任,现在130团军事技术学院不光给130团培养军事人才,还给整个八路军各师各游击队培养!”

  “我记得不错的话,第一批培养的军事人员已经回到各部队,这也是在太原战役中,咱们八路军各师各游击队圆满完成任务的原因之一!”

  何荣光点头道:“用上石门镇兵工厂的武器,再加上受过军事培训的基层骨干,想不赢都难!”

  “可以说,130团的兵工厂和军事学院就是我们八路军最大的底气和底蕴!”

  “我和老向恨不得天天就守在石门镇!!”

  .....

  “这面'战果墙'记录着学员们的实战表现。“周志明指着一组数据,“第一期毕业生参与大小战斗57次,伤亡率比普通部队低40%,完成任务率高达92%。“

首节 上一节 228/3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嫡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